煤矸石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煤矸石堆场三防措施

煤矸石堆场三防措施

煤矸石堆场三防措施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煤矸石的产量也越来越大,煤矸石的安全储存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煤矸石堆场作为煤矸石的储存地点,其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煤矸石堆场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三防措施保证场地的安全与稳定。

1、防火措施
煤矸石是易燃物,如果煤矸石堆场不采取防火措施,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对环境和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煤矸石堆场的建设和管理中,必须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

首先,要选址注意,避免在易燃物靠近和火源附近建设煤矸石堆场。

其次,要建立消防设施,如设立水龙头、灭火器等等。

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检验设备的完好性。

冬、春两季气温较低,降水量大,也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季节。

如果煤矸石堆场处在洪涝区域,就必须采取防洪措施,否则很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情况,对周围环境和村庄造成严重危害。

为此,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并在场地周围建立护栏、挡土墙等设施,保护周围的道路和建筑。

煤矸石的飘散是固体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煤矸石堆场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影响厂房、畜禽养殖以及周围居民的生活。

防风措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搭建围墙,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一种是在煤矸石堆上覆盖沙土、覆土、草皮等材料,以固定煤矸石,控制风向和风力。

对于已经建造的煤矸石堆场,可以通过搭建合适的风帘墙、喷洒水雾等措施进行防风处理。

综上所述,煤矸石堆场三防措施是保障煤炭生产、保护环境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在煤矸石堆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引以为戒,认真贯彻执行。

煤矸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

煤矸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

煤矸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煤炭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它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

在不正确的处理和管理下,煤矸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煤矸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煤矸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煤矸石在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可吸入微粒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这些微小颗粒可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并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和肺癌等。

此外,煤矸石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和钾等,会增加人体暴露于辐射的风险,可能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发生。

同时,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和镉等,具有潜在的毒性,对神经系统、肾脏和造血系统等器官产生有害影响。

针对煤矸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首先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相关标准的合规性。

同时,要推动煤炭企业使用高效节能的煤矸石处理设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应加强煤矸石的处理和处置,采用科学、安全的方法将煤矸石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煤矸石的填埋、垂直回填和封闭等技术,以减缓废弃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此外,个人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人们在煤炭开采和燃烧现场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以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同时,学习正确的职业健康知识和行为也很重要,如良好的通风和卫生习惯等,以降低对煤矸石有害物质的接触。

除了在煤炭开采和处理过程中的防护,我们还应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源转型,减少对煤矸石的需求。

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和太阳能,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此外,能源转型也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新能源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煤矸石问题。

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方案

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方案

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方案什么是煤矸石?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由于其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矿物质等,因此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在煤矸石的处理和利用方面,我国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煤矸石的危害污染环境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硫矿、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后,这些物质随着雨水渗透到土壤、地下水、河道和湖泊中,会导致这些水体的重金属等污染。

威胁人类健康煤矸石的存在,会影响周边人群的健康。

它会通过地下水、空气等途径,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其中,镉等重金属特别容易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等多种器官损伤,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方案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今国内外对于煤矸石的无害化处理方案已经提出很多,下面分别介绍几种主要方案。

填海造地填海造地是一种将煤矸石用于填海造地的无害化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将煤矸石转化为一种资源,可以在海上建造港口码头、公路、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固化处理固化处理是一种将煤矸石破碎后,加入胶凝材料,再进行混合、压实、养护等工艺,使煤矸石变为一种新的材料的过程。

固化后的煤矸石既可以作为基础工程中的填料,也可以用于生产砖、板、砖块等建筑材料。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采用植被和微生物等自然生物群落来修复煤矸石围垦地区的方法。

通过引入一些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植物,煤矸石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保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可回收利用可回收利用是一种通过挖掘煤矸石中的有价值矿物资源,如锡、铝、铬等元素,在制备同类产品中得到重复利用的方法。

这种方式对于环境的污染控制和资源的节约都有很好的效果。

结论煤矸石对于环境的危害很大,理性的利用煤矸石可以解决这些矛盾。

总体而言,填海造地、固化处理、生态修复和可回收利用是比较成熟的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和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矸石的最终清除和变废为宝的目标。

煤矸石清理实施方案

煤矸石清理实施方案

煤矸石清理实施方案煤矸石指的是煤矿运输、选煤、洗煤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具有较大的体积和高度的细碎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煤矸石清理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煤矸石产生的原因和危害1.煤矸石是煤矿生产废弃物料,它的量与采煤量成正比,且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

2.煤矸石具有体积大、耐久度高、不易腐烂等特点,容易在空气中悬浮并分散到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污染所在地区空气质量被严重影响。

3.煤矸石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当这些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容易渗入土壤和水质中,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煤矸石清理实施方案清理原则1.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清理方法和技术路线,全面提高清理效率和质量。

2.清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清理后的煤矸石应分类储存或综合利用,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清理方法1.机械清理法。

采用工程机械对煤矸石进行开挖、装载、运输等作业,特别是使用装载机和推土机在铺有硬化橡胶板的地面上进行清理,除了可清理煤矸石外还可以降低煤矸石对地面的损害。

2.水力输送法。

将煤矸石通过水力输送管线输送到设立的储存点,该方法适用于清理斜坡、山坡、深谷等地形。

3.地积矸法。

通过将煤矸石按一定要求堆放于地面上,利用垫层的保护和植物的修复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清理步骤1.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包括煤矸石清理目标、技术路线、预算、构建项目管理和质量检查等内容。

2.对煤矸石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地形、土质、气候、植被等信息。

3.选择适用的清理方法,确定清理范围和清理周期。

4.组织清理作业人员,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的讲解。

5.对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对清理后的煤矸石进行分类,储存或综合利用。

示例项目在某煤矿污染区域内,执行煤矸石清理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在清理范围内的污染区域根据土质情况,使用推土机将污染的地表土壤进行清理。

煤矸石处理方案

煤矸石处理方案

煤矸石处理方案煤矸石是指煤炭开采、选煤过程中,剥离煤层时剩余的岩石和土壤,在堆放后形成的固体。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在煤炭开采中,大量的煤矸石被堆放在露天场地或者压实成坝。

这些煤矸石堆放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1.土地资源浪费。

大量的土地被煤矸石占用,原本是农田的土地被填埋成煤矸石堆。

2.污染环境。

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给周围的居民带来危害。

煤矸石堆放在居民附近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煤矸石的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煤矸石处理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煤矸石处理的常用方法:坝体再利用法坝体再利用法是指将煤矸石经过破碎、筛分等加工后进行堆浸、再生水泥砖、再生混凝土等二次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坝体再利用法有以下优势:1.节约资源。

煤矸石可以作为再生材料,在建筑和道路建设上可以替代天然石料和沙子。

2.减少环境污染。

煤矸石再利用可减少堆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避免煤矸石堆放意外对环境造成危害。

煤矸石填充法煤矸石填充法是指将煤矸石堆在需要填实的工程区域内,以充填地基、填筑堤坝、填淤地等来改善地质条件或者用于工业用地的基础工程。

煤矸石填充法有以下优势:1.减小土地占用。

填埋煤矸石可以减少煤矸石对土地的占用。

2.节约资源。

填埋后的煤矸石可以作为处理其它工程区域的材料,因此,填埋后的煤矸石可以节约更多的自然资源。

3.没有二次污染。

填埋煤矸石在合适的条件下不会对空气和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煤矸石抛撒法煤矸石抛撒法是指将煤矸石抛撒在本地空旷的山野上,用于种植林木、恢复生态等目的。

煤矸石抛撒法有以下优势:1.改善地质条件。

抛撒煤矸石可以改善地质条件,例如,增加山坡上的土壤厚度。

2.恢复生态。

抛撒煤矸石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让煤矸石堆成为绿化的工具。

3.节约资源。

抛撒煤矸石可以节约其它资源的使用,例如天然石材和有机肥料。

结论对于煤矸石的处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坝体再利用法是将煤矸石再生产利,可节约土地,减少环境污染。

煤矸石处置方案

煤矸石处置方案

煤矸石处置方案煤矸石是煤矿开采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掘进、开采和处理等工艺中产生的矸石堆。

其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矿石粉尘,严重影响着周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煤矸石的处理十分必要和重要。

煤矸石的危害1.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硫化物等,会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2.塌方危害:煤矸石堆叠虽然也有力学稳定原理的支持,但是因为其中的大量煤粉紧贴琐屑矸石,长期自然风化产生“流化”效应,因此煤矸石堆很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自然气象灾害,直接威胁到周边居民人身安全。

3.矿山火灾:煤矸石堆积较高,且含有可燃性气体和废弃物,极易导致矿山火灾的爆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煤矸石的处理方法填埋法填埋法(Landfill)是将煤矸石和垃圾一起填埋至土壤下方一定深度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周期较长,占地面积较大,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在环保导向下,该方式已被禁用。

掩埋法相比填埋法,掩埋法(Covered Dump)可减少其对环境的占用。

该方法首先要去除或处理掉煤矸石中的有害物质,然后用一层混凝土或枯草土等材料进行覆盖。

不过掩埋法需要占用山地或耕地等土地,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较大,也不太适合长期使用。

压实法压实法(Compaction)是指用压路机等装备将煤矸石进行压实,使体积变小,密度增加,以达到减少占地面积的目的。

但压实法处理的仅是煤矸石的表层,不易彻底去除底下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胶凝剂固化处理该处理方法使用化学胶凝剂将煤矸石中的有害物质加以固定,使其呈固体状,然后用覆盖材料覆盖掩埋。

但该方法的成本较高,且需使用特殊化学药剂,难以广泛推广使用。

结论综上所述,煤矸石的处理方法多样而又复杂,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未来,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和应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煤矸石处理技术,实现煤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煤矸石

煤矸石

煤矸石对环境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与利用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岩石,约占煤炭产量的15 %左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由于矸石中含有残煤、碳质泥岩、碎木材等可燃物质,在长期露天堆积后,往往发生自燃现象,排放出大量的CO、CO2、SO2、H2S及NOx、CmHn 等有害气体,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然而,煤矸石又是一种可利用资源。

如能对其综合利用,不但能改善矿区环境,还能节约资源、减少占地,从而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1 矸石对环境的影响矸石场堆放的矸石主要是采掘矸石(部分矿区含洗选矸石),来自开采煤层的夹矸和顶、底板岩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煤及少量砂岩组成。

其中含有碳、氮、氧、硫、硅、铝、钾等多种化学元素。

1. 1煤矸石自燃的危害由于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矸石内部的热量逐接积累,当温度达到燃点时(煤的燃点一般为360°C),矸石中的残煤及其它可燃物便可自燃。

全国国有煤矿有大小矸石山1500多座,大约有1/3的矸石山发生过自燃现象,放出的大量有害气体,如SO2、CO、CO2、H2S、NOx等,并拌有大量烟尘,对矿区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汾西矿物局的分析资料表明:凡煤层含硫在3 %左右,其中硫铁矿占40 %以上的煤矸石,并有硫铁矿结核出现,都会引起自燃发火。

1. 2危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景观目前我国煤矿产生的矸石大多露天堆放,不同程度地侵占耕地,平原地区更加明显,而且还以每年400ha 的速度增长。

这对于人均耕地不足0.1ha的我国来说,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矸石的堆放不仅埋压或破坏了原地貌植被,而且排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自燃时产生的有毒物质对植物的生存也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植物生长缓慢、生长量降低,草地植被种类减少、病虫害增多等,这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1. 3淋溶水污染煤矸石受到降雨喷淋或长期处于浸渍状态,矸石中的粉尘会成为水中悬浮物,有害成分溶解后进入水体、土壤、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煤矸石环保治理方案

煤矸石环保治理方案

煤矸石环保治理方案煤矸石是指在煤炭采掘和处理过程中剩余的固体废弃物,占据大片土地,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生态灾难。

因此,煤矸石治理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环保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煤矸石环保治理方案。

煤矸石治理的重要性煤矸石是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的。

其特点是体积大、分散、硬度大,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同时,煤矸石中含有各种元素和有毒物质,如硫酸盐、重金属、辐射物质等,长期露天堆放会产生酸性、重金属离子和气味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源,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煤矸石环保治理的方法煤矸石的治理方法包括:填海、建筑、复垦、治理和堆存等。

1.填海填海是指把煤矸石平铺在海岸线上,以海浪的沉积作用,使其逐渐复盖海面形成新的陆地的治理方法。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治理周期短,方便快捷,但是填海区域的环境会受到变化,治理后的海域水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还会扰乱海洋生态系统。

2.建筑建筑是指利用煤矸石修建市政公共设施,如公路、桥梁、堤坝等,同时也可用于固化工程和垃圾填埋场等建设。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利用煤矸石原材料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但是需要一定的建筑技术和资金投入,治理周期长。

3.复垦复垦是指利用煤矸石修复已经被损坏的土地,通过种植植被和重建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治理效果缓慢,对治理人员的技能和专业背景要求较高。

4.治理治理是指对煤矸石区域进行修整,控制煤矸石的扩散和侵蚀。

治理首先要对堆石场和路面进行整理,清洗和固化,避免雨水的侵袭。

然后,采取盖土等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煤矸石的扩散。

治理的优点是效果比较明显,可以使煤矸石的规模减小,但是堆积原有不动产的地方不可回收。

5.堆存堆存是将煤矸石暂时存储在固定或半固定的场地上,等待处理。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煤矸石的污染程度,相当于先暂时堆放,等待适当的时间后再处理,但是只能缓解当前的治理问题,长期看并不是最好的治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成份分析3.2.1煤矸石成份分析本次改扩建项目为分析煤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某洗煤厂的煤煤矸石成份的实验结果,给出建设项目煤矸石化学成份分析结果见表19。

表19煤煤矸石化学成份分析结果项目SiO2Al2O3Fe2O3CaO MgO TiO2 Na2O K2O SO3结果59.5030.84 2.790.29 3.620.92--0.263.2.2锅炉炉渣及生活垃圾成份分析锅炉炉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CaO等,SiO2含量为40~60%,Al2O3含量为10~25%,Fe2O3含量为1~4%,CaO含量为1~5%。

锅炉炉渣为无毒性物质。

生活垃圾主要组成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有机垃圾主要包括:纸类垃圾、塑料类垃圾、厨房类垃圾以及其它垃圾。

无机垃圾包括金属类垃圾、玻璃类垃圾、砂土类垃圾及其它类垃圾。

5、煤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5.1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煤煤矸石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煤煤矸石自燃释放有害气体和运输、堆放、场地扬尘。

○1煤矸石自燃机理、可能性及预防自燃采取的措施煤煤矸石主要是由煤层中的夹煤矸石和采煤过程混进煤炭中的顶底板岩石和煤组成,其夹矸和顶底板岩石的一般岩性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泥岩、各种砂岩、硫铁矿。

含有一定数量的自燃物硫铁矿和可燃物碳元素,是煤矸石山自燃的前提,其中硫铁矿的存在和含硫量大小是因其自燃的决定因素。

据汾西矿务局、阳泉矿务局资料显示,当含硫量≥3%时,煤矸石都可能发生自燃;而水分和氧分则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已经证明,当空气中湿度低于15%时,煤煤矸石的吸氧是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煤的着火温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降低,只有当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阻止煤的氧化自燃。

此外,煤煤矸石随煤从井下采出经手选后分离堆于露天后和空气接触,再加上微生物的作用,发生氧化,煤矸石的堆放方式是自然倾倒式逐步堆放,煤矸石堆体自上而下形成由小到大相对的粒径分级,造成不同的空气流,煤矸石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如下:⑴供氧充分条件4FeS2+11O2→Fe2O3+8SO2+3406.6KJ↑2SO2+O2→2SO3+192.28KJ↑SO3+H2O→H2SO4+78.42KJ↑其中,SO2的进一步氧化和水合反应是较少的。

⑵供氧不充分条件4FeS2+3O2→2Fe2O3+8S+919KJ↑S+O2→SO2+297KJ↑煤煤矸石自燃过程中,这两种反应同时存在,FeS2燃烧仅起燃剂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存在空气流,改善供氧条件,煤矸石堆内部的热量积累,温度不断升高,当达到煤的燃点(360℃)时,煤矸石中的煤被点燃,这就是煤矸石自燃的主要原因。

本次建设项目煤矸石硫含量在1.0%以下,煤矸石发生自燃的几率很小,但有自燃的可能性。

为了安全起见,评价要求本项目在煤矸石自燃方面应严格按环评提出的分层堆存、压实、覆土的方法处置煤矸石,杜绝煤矸石发生自燃的条件,以确保煤矸石不发生自燃。

○2煤矸石运输、堆放及场地扬尘煤矸石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汽车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和堆场扬尘。

通过对实际汽车运输情况的调查,运输扬尘是比较显著的,主要是路面存积的尘土被汽车吹起和被高速旋转的车轮扬起所致。

因此本项目一定要对汽车运输排矸道路进行硬化,并且定时洒水,具体洒水频次和洒水量视天气情况确定;对于堆放过程产生的扬尘,环评要求本项目煤矸石堆放要做到分层堆置,推土机推平压实,做好煤矸石堆放场覆土和周围绿化工作,加强堆场管理,即可减轻煤矸石场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5.2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1煤矸石排放对土壤的影响分析本次评价采用太原煤气化蒲县东河煤矿洗煤厂浸溶试验资料。

浸出方法为取100g样品倒入1000ml瓶中,振荡8h,静置16h。

将浸溶液用500ml的抽滤瓶减压抽滤,取得的清液按GB15555.1~15555.12-199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进行测试分析。

煤煤矸石浸溶试验结果见表20。

表20煤矸石浸溶试验分析结果(mg/l)项目PH Cr6+Pb Cd Cu As Zn结果8.800.118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54未检出GB5085.3-2007- 1.5 3.00.350 1.55 0GB8978-1996一级6-90.5 1.00.10.50.5 2.0○2浸出毒性判断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标准中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标准见表21。

表21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序号项目浸出液最高允许浓度,mg/l1有机汞不得检出2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0.053铅(以总铅计)34镉(以总镉计)0.35总铬106六价铬 1.57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508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509铍及其化合物(以总铍计)0.110钡及其化合物(以总钡计)10011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1012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 1.513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5014氰化物(以CN-计) 1.0根据煤矸石浸出毒性进行有无毒性判定,煤矸石样中各种有害成分含量均小于该标准值,该废物是无浸出毒性的固体废物,可采取一般处置方法。

按照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废堆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该矿煤煤矸石所属类别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年降雨量588.0㎜左右,年蒸发量1740.5mm,约为年降水量的3.6倍,不易形成淋溶浸泡条件。

同时,将煤矸石浸出液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1996)中“煤炭工业废水有毒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均未出现超标。

因此,该洗煤项目产生的煤矸石淋溶后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煤矸石堆存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

5.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固体废物堆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固体废物堆放占用土地,改变原有的土地性质。

根据现场踏勘,建设项目煤矸石堆放场属荒沟,荒沟两侧及上游汇流的大气降水在沟底汇集而排出沟外,由此可见,工程固体废物堆放将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

本次建设项目煤矸石沟在设置疏水渠道后,避免了沟中雨水流入煤矸石场,并保证了雨水顺利排出沟谷。

由此可见,采取措施后煤矸石堆场占地基本不会改变土地利用性质。

⑵固体废物排放造成所占土地植被死亡,减少了植物生产力。

本次建设项目煤矸石堆场占地为荒沟,沟底零星分布着少量的乔木和荒草,沟体两侧山体上属灌低覆盖地。

建设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将造成占地范围之内的植被死亡,影响植物的生产力。

固体废物在堆放过程中和堆场服务期满后,经过覆土绿化,地表植被将得到逐渐、全面的恢复,植被的质量和覆盖率将高于现状,植物的生产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由此可见,固体废物占地对地表植被的影响较小。

⑶煤煤矸石由于呈现黑色,堆放量较大,改变了局部的原有自然生态景观。

评价要求,煤矸石在堆放过程中采取分层碾压并逐层覆土的堆放方式,由此不会出现煤矸石大面积暴露的现象,因此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不大。

⑷固体废物不合理的堆放方式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煤矸石的堆积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径流汇流途径,洪水在经过煤矸石场坡面时,水势的增加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同时,天然降雨在煤矸石场内渗流,使煤矸石场有了滑坡的可能性,雨季行洪时,发生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大大增加。

固体废物堆放在采取评价规定的措施后,大气降雨不流经煤矸石堆场,并且将其由原来松散结构压实,同时覆盖了黄土,最大减轻了煤矸石的水土流失现象。

6、固体废物排放场地选择及堆放情况6.1煤矸石场的选择本次建设项目与克城镇河北村村委签订了煤矸石沟占地相关协议(协议附后)。

本项目煤矸石沟为一自然沟,位于克城镇河北村东北800m处,该沟蜿蜒数公里,本次改扩建项目占用其部分沟段,长约500m、平均宽约80m、平均深20m,总容积约80万m3,可贮存建设项目约10年内的煤矸石和尾煤量。

3.4.2煤矸石场水文地质特征建设项目排矸场为第四系地层的沟,沟底及沟两侧无基岩出露,沟内为黄土覆盖,拟选煤矸石沟内两侧分布有酸枣刺、荆条等灌草及少量乔木,排矸场内及周围地区无不良地质构造。

3.4.3固体废物堆场选址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拟选煤矸石场的现场踏勘,评价认为该固废堆场具有以下优势:⑴本次建设项目煤矸石堆场选择经过了当地村委的同意,场址选择符合当地村委要求。

⑵固废堆场场址的选择不占耕地或占用荒地为原则。

拟选固废堆场为荒沟,以它作为固废堆场即可节约耕地资源,又利用了荒沟。

⑶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沟底及两侧有黄土覆盖层,煤矸石场沟底没有下沉的影响。

⑷固废堆场所在区域及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敏感点,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不大。

⑸拟选煤矸石场与最近村庄(河北村)的距离控制在500m以上,位于河北村NE方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次多风向为偏南风,因此煤矸石场没有处于关心点的上风向。

⑹沟谷排矸与平地堆矸相比,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采用分层堆置,再覆土可有效减少固体废物起尘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采用沟内排矸,拦坝的设立,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流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了煤矸石淋溶水量与下渗的可能性。

经分析,拟选固体废物堆场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Ⅰ类场地的有关要求,该煤矸石沟选址可行。

3.5煤矸石处置措施3.5.1煤矸石堆置措施本次洗煤项目煤矸石拟采用汽车输运至煤矸石场处置。

经实地调查,拟选煤矸石场为荒沟,根据地形条件,堆置方式应采用从沟底填起,并由沟头向沟口延深,自下而上逐层堆置的方式。

第一步修建输水渠道做防渗层:沿沟边修建疏水渠道,用于排放山体汇流雨水,以防洪水将煤矸石冲走及对煤矸石造成长期浸泡淋溶污染水体。

将沟底平整并夯实作为防渗层。

第二步按阶段进行煤矸石分层堆放:煤矸石由汽车运至煤矸石场后,用推土机及压路机将煤矸石推平压实,分层厚度为4~5m,压实标准为K渗=1×10-5m/s,层间覆盖黄土,黄土厚度为0.2~0.3m。

第三步堆顶覆土及复垦:当煤矸石堆放达到沟顶时,及时进行覆土,覆土厚度达到农业复垦要求(0.8~1.0m),为了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可种固氮类农作物,如豆类、薯类等1~2年。

第四步外边坡整形、覆土和绿化:煤矸石堆放完成后,即开始对外边坡进行整形,然后覆土并绿化。

树木栽种方式采用客土坑栽,客土采用熟土及肥料按比例混合,肥料可用生活污水站的污泥。

为保证绿化和树木成活率,要定时浇水,内侧煤矸石分层堆放按第二部要求进行。

经过预先机械或手选剔除黄铁矿及低热值煤后的煤矸石排至煤矸石厂后分层压实,使干湿之间空气的存贮和流动压缩至最小,再经黄土层的隔绝,造成煤矸石自燃所需的氧气缺乏,使煤矸石中的硫铁矿始终处于缺氧状态,从而杜绝煤矸石的自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