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宝典

合集下载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复习宝典 政治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复习宝典  政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6.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8.(1)联系是普遍的。

这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①联系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多样的。

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9.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1)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1)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5.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精品)生物八年级会考复习知识宝典

(精品)生物八年级会考复习知识宝典

生物八年级2012会考复习宝典常青学校古娴主题一科学探究1.生物的特征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注意:应用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生物和非生物)。

2.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重要步骤(注意:假设的完整性,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

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3.科学家与其相应的研究成果:林奈---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4.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显微镜:放大、物像(倒像)、对光(低倍镜、大光圈、白亮视野)、安放装片、调焦、污点(有可能在物镜、目镜、装片上,移动其中的两个,如果污点都不动,就在第三个上)、注意: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

其放大的倍数是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多,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少。

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X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X细胞数临时装片:注意识图排序植物: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动物:擦、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结构细胞质──能流动,加快物质交换。

地理会考宝典

地理会考宝典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宝典【考试性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属于会考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及比例】1、七年级:地球和地图占10%;世界地理:占 15%。

2、八年级:中国地理(含上期、下期)占 75%;【试题题型及分值】满分100分,分第I 卷(40分)和第II卷(60分)。

第I 卷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第II卷综合题(读图填图题、填表题、连线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实践探究题)共60分。

【试题难度及比重】容易题70%;稍难题20%;中难题10%。

【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闭卷 2、考试时间:2014年6月19日 60分钟【中考加分】会考成绩在80分以上者,中考加20分;70-79分,加16分;60-69分,加12分;60以下,加8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七上p9)知道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七上p11)3、知道经纬线的划分,记住特殊的经纬线(0o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o经线、20o W、160 o E),知道它们的地理意义。

(七上p6-7)(1)0°经线: 又叫线,是的起点,是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以东是经,东经用字母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是经,西经用字母表示;(2)0°纬线: 又叫 ,是地球上最的纬线,是半球的分界线. 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半球,也是纬,北纬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是半球,也是纬,南纬用字母表示。

南北回归线:是南北纬纬线,是太阳的最南最北纬线,是的分界线.南北极圈:是南北纬纬线,是出现现象的最南最北纬线,是的分界线.(西经)和(东经)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为东半球, 为西半球.通过经纬线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纬线是横向的,指示方向;经线是纵(竖)向的,指示方向;(1)A点的经度是,纬度是;B点的经度是西经度,纬度是度()。

(2)(90°E、30°N)是图中点。

历年会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会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会考科目之一?A. 语文B. 数学C. 英语D. 体育答案:ABC2. 会考通常在每年的哪个月份举行?A. 一月B. 三月C. 六月D. 九月答案:C3. 会考的总分是多少分?A. 300B. 450C. 600D. 750答案:C4. 会考的考试时长通常为多少分钟?A. 60B. 90C. 120D. 150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会考的考试形式?A. 笔试B. 口试C. 实验操作D. 面试答案:D6. 会考成绩通常在考试结束后多久公布?A. 1周B. 2周C. 1个月D. 2个月答案:C7. 会考成绩的有效期是多久?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B8. 会考不及格的学生是否可以补考?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不清楚答案:A9. 会考成绩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升学?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不清楚答案:A10. 会考的合格标准是什么?A. 60分B. 70分C. 80分D. 90分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科目是会考的必考科目?A. 语文B. 数学C. 物理D. 化学答案:AB2. 会考的考试形式包括哪些?A. 笔试B. 口试C. 实验操作D. 面试答案:ABC3. 会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以进行以下哪些操作?A. 查询成绩B. 申请复核C. 申请补考D. 申请重考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考是全国统一考试。

(对)2. 会考成绩可以用于申请大学。

(对)3. 会考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补考。

(错)4. 会考成绩的有效期为1年。

(错)5. 会考成绩只影响学生的升学。

(错)6. 会考的合格标准是90分。

(错)7. 会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不能申请复核。

(错)8. 会考的考试时长为150分钟。

(对)9. 会考的总分是600分。

(对)10. 会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以申请重考。

会考试题答案

会考试题答案

会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B.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C.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D. 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答案:D2. 以下哪个物理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动能?A. E = mc²B. F = maC. W = FdD. K = 1/2 mv²答案:D3. 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的电子数与其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是:A. 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B. 电子数等于原子质量C. 电子数等于原子半径D. 电子数等于原子体积答案:A4. 在文学作品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A. 主题B. 情节C. 风格D. 体裁答案:B5.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脊椎动物?A. 蚯蚓B. 蝴蝶C. 蜘蛛D. 鲫鱼答案:D二、填空题1. 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请填写下列化学元素的符号。

- 银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 氧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答案:- 银的化学符号是Ag。

- 氧的化学符号是O。

3. 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历史事件的年代。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可以追溯到________年的五四运动。

-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是________。

答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是1789。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答: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中考会考历年的试题及答案

中考会考历年的试题及答案

中考会考历年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水的物理性质?A. 无色无味B. 能溶解多种物质C. 密度为1g/cm³D. 通电分解产生氢气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2H₂ + O₂ → 2H₂O假设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2g和1g,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A. 2gB. 3gC. 4gD. 5g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学符号:氧元素:_____铁元素:_____答案:O;Fe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填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答案:2H₂ + O₂ → 2H₂O三、简答题1.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答案: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会转变为固态,即冰。

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转变为气态,即水蒸气。

2. 简述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答案: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关系,以及反应条件。

它不仅说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还体现了原子守恒定律。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 40% - 6.7% = 53.3%2. 若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min⁻¹,求在反应开始后10分钟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假设初始浓度为C₀,反应物的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C =C₀ * e^(-kt)。

答案:10分钟后,反应物的浓度C = C₀ * e^(-0.05 * 10)。

五、实验题1. 描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答案:首先,将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即为氧气。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氧气产量的因素。

答案:影响氧气产量的因素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初三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C.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是亚洲的?A. 巴西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氧气可以燃烧B. 氧气支持燃烧C. 氧气可以灭火D. 氧气不能燃烧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B.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需要阳光C.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黑暗D.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B.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C.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D. 牛顿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B. 电流的方向是负电荷移动的方向C.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移动的方向D.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移动的相反方向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B.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同时有新物质生成C.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D.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同时有新物质生成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年B.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天C.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天D.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B. 植物的呼吸作用不需要氧气C.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氧气D.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需要氧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________的单位。

普通高中会考必须掌握的100道选择题

普通高中会考必须掌握的100道选择题

会考必须掌握的100道选择题1.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礼乐制2.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 B.成汤C.周武王 D.秦王嬴政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融合4.右图所示制度形成于()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6.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图中建筑的侵略者是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英法联军D.美国军队9.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会考宝典60分题型攻略说明1.本攻略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考前复习冲刺使用2.本攻略收录了自09年至15年大多数60分以内题型的知识点、解题技巧。

由于内容较多,所以需要配合看课本、刷题,帮助掌握。

3.部分内容因较为抽象,需结合课堂上的生动形象的类比解释,以及记忆法,以快速准确理解。

4.部分必须要讲解才能练熟的题型不收录如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摩尔计算、5.初中部分基础背诵知识点不收录如元素周期表、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式书写6.本攻略能帮助同学短时间内掌握核心考点,但是最好的辅导材料仍然是教科书,请务必多看书,以防考试出现生僻知识点。

内部材料,请勿转发。

2015年12月第1版怀柔全科家教班出版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物质分离】1.分液:两种不互溶的液体例如:水和苯,水和四氯化碳,因为苯、四氯化碳是油状液体而水和酒精能互溶,分液不可以2.蒸馏:两种互溶的液体例如水和酒精、汽油和柴油3.过滤:分离溶液和沉淀,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4.蒸发:溶液和溶解在其中的固体如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钠5.萃取:从碘的酒精溶液中得到碘如果不是上述,就选萃取。

6.请画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的示意图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分类1.有机物:含C 、H 的化合物,2.酸——含有H 离子强酸:硫酸42SO H ,盐酸HCl ,硝酸3HNO ,高氯酸4HClO ,氢碘酸HI 弱酸:醋酸(也叫乙酸)COOH CH 3,碳酸32CO H ,亚硫酸32SO H ,氢氟酸HF 、 硅酸32SiO H酸性比较:强酸>醋酸(即乙酸)>碳酸>硅酸3.氧化物定义: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O例如:2CO 、CO 、O H 2、O Na 2,是氧化物而:2)(OH Ca 、4KMnO 不是请画出物质分类树状图第二节 离子反应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分类: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例如:HCl 、2)(OH Ca 、NaCl 、O Na 2、O H 2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2CO 、CO 、4CH 、蔗糖、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是化合物例如:Cu 、氯水、氨水、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钠【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存放于煤油中,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化学性质】1.常温下,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白色。

2.加热情况下,钠和氧气反应,有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3.钠与水反应现象:漂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有嘶嘶声,如果加入酚酞,溶液变红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方程式、离子式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离子式4.NaHCO 3受热易分解,产生碳酸钠:方程式:Na 2CO 3很稳定,受热不分解5.焰色反应:用于烟花 钠黄色,钾紫色铝两性物质:3个,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它们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1.铝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式、离子式2.三氧化二铝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式、离子式3.氢氧化铝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式、离子式4.铝离子+3Al 与强碱反应:先出现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然后沉淀消失,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物质,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出沉淀↓=+-+33)(3OH Al OH Al ,沉淀消失O H NaAlO NaOH OH Al 2232)(+=+↓5.常用作混凝剂的是:明矾[KAl(SO 4)2·12H 2O]铁1.铁是金属活动性表中,H 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2.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方程式:2432)(4H O Fe g O H Fe +→+(为什么不加箭头?)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方程式:4.铁家族32O Fe ,三氧化二铁,或氧化铁,化合价 ,红棕色,是铁锈的成分43O Fe ,四氧化三铁,黑色磁性晶体二价铁离子+2Fe 溶液:草绿色;三价铁离子+3Fe 溶液:黄色5.+3Fe 化合价: ,具有氧化性6.+3Fe 能与铁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颜色由 色变 色7.能与硫氰化钾qíng ,反应,现象:为血红色,可用此反应鉴别三价铁离子+3Fe 文字表达式:8.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颜色与32O Fe 像,因为都是 价9.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转化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反应式:离子式: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氧化铝,熔点高,能用作高温材料氢氧化铝,是弱碱,能中和胃酸。

不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因为强碱,碱性太强,有腐蚀性。

合金比纯金属更硬,所以做成合金用。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硅硅单质,Si ,黑色不透明,用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芯片。

2SiO :也叫做石英,透明,能用作各种玻璃、光导纤维【化学性质】1.2SiO 与氢氟酸反应2.2SiO 与氧化钙反应:因为2SiO 是酸性氧化物,而CaO 是碱性氧化物,能中和,生成盐 方程式:3.2SiO 与氢氧化钠反应:因为2SiO 是酸性氧化物,而NaOH 是碱,能中和,生成盐和水 方程式:4.2SiO 不跟水反应:2SiO 是玻璃,玻璃扔进水里是不反应的5.硅酸:白色胶状物体,胶体,可以由硅酸钠和盐酸制取3232SiO H H SiO =++(胶体)6.硅酸钠,有黏性,不能燃烧,俗称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第二节 富含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有毒刺激性气味儿,1.氯气和水能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HCl O H Cl +==+22 标出Cl 的化合价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以及漂白此外,臭氧3O 、二氧化氯2ClO 也能杀菌消毒2.氯水能漂白有色物质,而干燥的氯气不能让有色布条褪色因为氯水中有把氯水滴到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因为有酸性和漂白性3.用氯气制取漂白液和漂白粉制取漂白液: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化学式:制取漂白粉:氯气和氢氧化钙化学式: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S 硫磺:黄色固体,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反应式:2SO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化学性质】1.能漂白有色物质:二氧化硫能让品红褪色,加热后又能恢复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产物是亚硫酸3.三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产物是硫酸N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 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放电下产生一氧化氮2NO【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儿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产物是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2SO 和二氧化氮2NO 能导致酸雨,因为下雨天它们能与水反应变成酸,腐蚀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一、氨气3NH ,化合价【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厕所味儿),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为:氨气相对分子质量为 ,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收集氨气:向 排空气法;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喷泉现象氨气易挥发,所以才有味儿氨气容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化学性质】1.碱性气体,因为氨气溶于水能形成氨水,氨水是弱碱,能让石蕊变 ,让酚酞变 反应式:2.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气体相遇,会在空气中生成氯化铵固体,出现白烟 Cl NH HCl NH 43=+ 因为是白色固体,所以是烟。

如果是液体,才是雾。

3.实验室制取氨气: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二、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脱去蔗糖中的H 和O ,剩下C ,让蔗糖变黑2.正常情况下,铜不与酸反应,但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时可以与铜反应 条件: 标出化合价,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224422)浓(2SO O H CuSO SO H Cu3.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是二氧化氮方程式: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是一氧化氮方程式:(记忆:浓的二氧化氮,稀的一氧化氮)4.金属钝化铁、铝制容器,可以装浓硫酸,浓硝酸,因为浓硝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铁、铝表面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反过来阻止酸与内层金属反应。

不能装稀的!!!5.硝酸可以用来制造化肥。

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画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并标出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族 氧 硅氯 锂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如何比较金属性强弱?①背金属活动性表,前边的强②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左边是金属,右边是非金属,所以越往左金属性越强,越往右非金属性越强 同一主族,越往下金属性越强,越往上非金属性越强,所以最强的金属是 ,最强的非金属是例如: Na Fe K Al ,谁金属性最强?Li Na Mg Cs ,谁金属性最强?F Cl Br I ,谁非金属性最强?Si S Cl Br ,谁非金属性最强?2.如何比较碱性强弱?金属性越强的,对应的碱,其碱性也越强例: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A .NaOHB .KOHC .Mg(OH)2D .Al(OH)3 例: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A .CsOHB .KOHC .NaOHD .LiOH3.比较酸性强弱 非金属性越强的,对应最高价含氧酸,跟我读!最高价含氧酸!其酸性也越强 这意味着:如果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适用该规律下列酸性最强的是:42SO H 43PO H 4H C l O 4H I O HF 32SO H4.卤代氢稳定性:HI HBr HCl HF >>>因为:非金属性越强的,对氢的吸引力越强,氢越出不去F 非金属性最强,对H 的吸引力最强,HF 最稳定5.卤代氢的酸性:HI HBr HCl HF <<<因为:吸引力越强,氢就出不去,就不能电离出氢离子+H ,氢离子少,酸性就弱 F 非金属性最强,吸引力最强,结果HF 反而是弱酸,而HI 是强酸。

6.氧化性强弱比较:2222I Br Cl F >>>,前面的能置换后面的例如:氯气置换溴离子溴置换碘离子7.原子半径越往下越大,因为电子层数越来越多越往右越小,因为电子层数不变,质子数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大第三节 化学键离子键与共价键1.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是离子键,因为金属带正电,非金属带负电电子式要写成带电的2.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是共价键极性共价键:不同的非金属之间,例如HCl 、O H 2、2CO 、2SiO非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之间,例如2H 、2Cl 、2N电子式要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O2、H2O 电子式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甲烷4CH【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2.甲烷的取代反应:因为已经饱和,所以比较稳定,不能加成,只能取代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出现油状液体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来自石油工业【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无色,不溶于水【化学性质】1.褪色:因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不稳定,所以能使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2.乙烯的氧化反应乙烯与氧气:3.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溴的加成:苯【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儿(装修家居的味儿),有毒,不溶于水,在水面上有一层油状液体,化学式:【化学性质】因为苯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让高锰酸钾褪色,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1.能烧,有火焰明亮并有浓烟:2.能加成:苯和氢气加成,产物为3.能取代:苯能与Br 2和浓HNO 3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 和总结:甲烷:因为已经饱和,所以只能取代,不能加成,因为加不上去乙烯,还不饱和,只能加成,不能取代苯:介于中间,能加成,也能取代加成反应1.谁能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能加成,因为甲烷是碳碳单键, 已经饱和苯和乙烯能加成,因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 ,而苯中含有碳碳1.5键,不饱和,但是比碳碳双键稳定一些稳定性:甲烷最稳定,苯较稳定,乙烯最活泼2.加成反应加什么?加小分子,例如2H 、2Cl 、2Br 、HCl 、O H 23.能让高锰酸钾褪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乙烯,因为碳碳双键,非常活泼 而甲烷和苯不能让其褪色,因为比较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