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论文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论文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论文

课程名称:转基因食品与安全任课老师:任峰姓名:包天墅学号:2009211564初步分析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摘要: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风险;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①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②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 j。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为目的的,而是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

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 000余种,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

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

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 a 或更长的时间。

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

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政治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政治论文)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学院:姓名:学号:摘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伴随其的争论也一直存在。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在实际生活中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接受了转基因食品。

但同时还有许多人对其安全性表示怀疑。

本文将简单介绍转基因食品,并讨论其安全性和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一、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

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二)转基因食品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毒性许多食品生物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营养因子,如蛋白质抑制剂、溶血栓、神经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

现有食品中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效应,当然如果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生理问题甚至死亡。

在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基因的导入使得毒素蛋白发生过量表达,产生各种毒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基因转入的方法都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体(GMO)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包括多向效应。

(二)食品过敏性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

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的蛋白如果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人类的不良反应,即使表达蛋白为非已知过敏源,但只要是在转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也需对其进行评估。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评价当今社会,许多人对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影响颇感担忧。

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出现较为新颖,因此也缺乏充分的科学研究,这一情况也给食品安全评价和环境监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旨在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手段改变了一个或几个物种的基因,使其获得某些新的性状,进而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农业生产中。

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评价在发展转基因食品之前,必须充分评价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这是确保转基因食品不是有害的一项基本保障。

毒性评价旨在评估转基因食品是否产生某些有害异常变化。

许多研究工作表明,转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在毒素含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自1996年以来,许多我国和世界各地的相关机构对数千种转基因食品进行了研究、评估和批准。

2.过敏原评价一些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食品安全评价中,必须进行过敏原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过敏原性评价是评估该食品是否具有导致变态反应的能力。

在过敏原性评价中,还需要测定该食品是否含有过敏原。

许多转基因食品已在一些地区使用10年以上,仍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从而证明转基因食品的过敏原性评价是非常正确的。

3. 毒素和营养素评价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影响毒素和营养素的含量。

因此,在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时,需要加强毒素和营养素的评价。

4.人类营养学评价食品可以提供人类大小所需的全部营养,从而影响人的成长和发育。

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营养的影响,可以有效衡量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人类营养学评价旨在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营养的贡献和影响,以及食品是否含有过多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而影响营养吸收。

二、转基因食品的环境影响评价除了食品安全评价外,还应对转基因食品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评价转基因食品的环境影响,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污染的潜在风险转基因作物也会产生花粉、种子、孢子和其他带有潜在基因污染的物质。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引言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进行人为改变,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改善原有性状的食品。

由于其特殊性质和作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分类转基因食品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中,改变其生物特性的食品。

根据来源,转基因食品可分为植物类转基因食品、动物类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类转基因食品。

根据处理方式,转基因食品可分为转基因原料食品和转基因成品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对其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程序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应遵循科学、规范、综合、透明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

风险分析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基础,通过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特性和潜在危害,确定潜在风险;风险评估是对潜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潜在风险的具体水平;风险管理是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降低潜在风险;风险沟通是向社会各界传递食品安全信息,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知。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物学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物理安全性和营养安全性。

生物学安全性是评价转基因食品是否对生物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化学安全性是评价转基因食品是否含有或释放出有害物质;物理安全性是评价转基因食品是否满足物理性能要求;营养安全性是评价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类正常营养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测试、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

实验室测试是通过对转基因食材的生物学特性、化学物质和物理性能进行分析,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动物试验是通过将转基因食物喂养给实验动物,观察其生理、病理和生殖状况,评价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2篇)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2篇)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1. 引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工具,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转基因食品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主要是围绕其安全性进行的。

因此,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一些范本,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标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基础。

在国际上,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识别和表达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营养评价、毒理评价和过敏原评价等。

基于这些标准,可以开展一系列实验和研究,以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3. 基因识别和表达分析基因识别和表达分析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

该环节通过检测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确定其是否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等。

同时,通过检测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进一步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4.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相比,其化学成分可能会有所改变。

因此,需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转基因食品的成分差异。

常用的方法包括核酸定量分析、蛋白质定量分析和氨基酸定量分析等。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评估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5. 营养评价营养评价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转基因食品在基因工程过程中往往会引入一些新的基因或调控序列,因此,其营养特性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为了评估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在安全评价中需要进行营养分析和比较研究。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6. 毒理评价毒理评价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

转基因食品潜在的毒理风险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毒理评价中,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并观察其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方面的变化。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一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重点阐述它的潜在威胁,包括对我们人类的和对大自然的。

另外,还列出了多年来各国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研究。

最后,说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以及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 安全性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Yanhui Zheng,0910502102,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9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ha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inly elaborates its potential threats, including our human and the nature.Additional, still lists for years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laboratory of the danger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Finally, in our country that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rket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afety现在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估计,如果算上人类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深加工产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转基因食品的概率将近70%。

而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引言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引入到目标生物体中, 改变其基因组结构, 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功能。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 人们对转基因安全性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全面、科学的安全性评价对于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的背景、内容、方法和难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背景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种植和应用于全球不同地区。

除了具有抗虫性、耐逆性和提高产量等优点之外, 转基因作物也引起了一些担忧, 如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

二、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内容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安全性评价。

1.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是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与传统食品相似。

(2)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存在过量的毒素。

(3)转基因食品是否引起过敏反应。

(4)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人体的健康。

2.环境安全性评价环境安全性评价是评估转基因作物栽培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作物的遗传流动是否对传统作物和野生植物带来影响。

(2)转基因作物是否增加了杂草的抗药性。

(3)转基因作物是否对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体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方法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研究工作, 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从转基因植物中筛选和分离出的外源基因和相关蛋白进行生物化学和功能研究, 评估其潜在的毒性、致敏性和过敏原性。

2.动物试验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或饲料进行喂食试验, 观察动物的生长、繁殖、免疫和器官功能等指标, 评估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3.生态学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野外监测等方法, 评估转基因作物栽培对土壤、水体、空气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摘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其品种和产量成倍增加。

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然而比起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有一定风险性,这也是一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望而却步的原因.本文着重研究我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及转基因食品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

此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开始了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 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二、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抗虫棉的国家。

目前,中国已育成多种农作物重要转基因品种,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进行了多种作物的大田实验,包括棉花、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和番木瓜等。

其中,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可能会有更多的作物投入商业生产.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1 .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

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 与一般大豆相比,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与普通大豆相比, 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 2%~1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论文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摘要:随着转基因食品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各处,伴随着的还有来自社会各界对其的质疑,人们都急切的想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否具有潜在危害性。

本论文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分类及其安全性,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等,使人们正确的认识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正文: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
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与1983[1]年在美国诞生,之后转基因技术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到2009年转基因植物研究已涉及35个科的50多个物种,共120多种植物,研究内容包括抗虫、抗病、抗除草、品质改良等,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大豆、水稻、大米等。

由于转基因大豆基础研究进行的较早技术成熟,所以其推广面积一直领先于棉花、水稻等作物。

截至2009年底,全球共有25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

25个国家中,美洲国家最多为12个,其次是欧洲6个,亚洲和非洲各为3个,大洋洲1个。

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 72 %。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规模化应用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经历了13年的发展。

全年种植面积达1.25亿公顷,产值达75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84倍[2]在市场占有份额上,美国70%以上的零售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转基因食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我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已达50种以上,基因100种以上。

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仅占世界1%,但我国将加快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商品化应用的步伐,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转基因食品的分类[3]:(1)转基因植物食品。

如转基因的小麦,番茄等,是转基因食品中种类较多的一类.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及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以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改良品种,以及提高产量。

(2)转基因动物食品。

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转基因动物的产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转基匿植物。

转基因动物经处理后可以生产更多具有优良品质的奶和肉,比如不岔乳糖的奶、低脂奶、低胆固醇肉、低脂内或具有某些功能特性的特种蛋白质的肉类。

(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

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

(4)转基因特殊食品。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疫苗食品”,还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

由于转基因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现有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完全掌控它,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4]:(1)按人类的需求来量身定做,如增加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油类作物的脂肪等,食品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粮食生产,减少食品生产投入,有助于解决世界范围粮食问题使植物或动物的疾病得到预防。

(2)转基因技术可使其表达蛋白质具有合理氨基酸组成,有利于增加食品营养,也可以通过利用某些基因,增加食物品种,使食物更加可口。

(3)获得高产稳产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质优价廉产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可能使昆昆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产生新的物种,之后一样有可能会伤害作物;可能对蝴蝶等昆虫造成伤害;可能影响周边的植物的生长。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食品本身的安全性。

1)食品毒性:导入基因并非原亲本动植物所有,有些甚至来自细菌、病毒和其他生物体。

苏格兰Rowlett研究院的Pitsaw博士曾声称培育出了带凝集素基因的改良马铃薯,但是这种马铃薯能够破坏老鼠的肝脏和免疫系统。

2)潜在的过敏源问题[5]:导入基因的来源及序列或其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致敏原有无同源性,甚至是否会产生新的致敏原未知。

3)抗生素的抗性:由于目前在基因工程中运用的载体大多数为抗生素抗性标记[6],他们进入食物链,是否会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中,从而产生耐药的细菌或病毒,使其具有对某一种抗生素的抗性,从而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

4)食物的营养品质可能改变或造成体内营养素紊乱,由于外源基因的来源、导入位点的不同、以及具有的随机性,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使
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性状、数量及部位与期望值不符。

目前已有多种哺乳类和鸟类的基因被成功的整合到鱼类的基因组中你这一技术可以使转基因鱼的肌肉蛋白含量和饲料转换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加快[7]。

人们怀疑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主要是他们对基因工程不了解,而且这些“危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8]。

(2)生态环境的安全。

1)基因扩散。

2)食物链的破环、打破物种的动态平衡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9]。

植物在引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甚至使原有物种灭绝。

美国康奈尔大学Lowey等发现,转基因Bt玉米花粉能导致非目标害虫黑麦金斑蝶幼虫死亡[10]。

3)新病原菌的产生造成难以防治的突变。

(3)国家经济安全。

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生物技术水平,在专利权方面导致新的垄断。

目前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议论仍然很是激烈,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不一:
第一,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

支持派则反驳说,现今的各种庄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种,否则人们吃的蔬菜就该跟动物吃的草一样。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是否安全?对这一点,支持派强调,迄今为止并无够资格的研究机构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但他们对长远的影响还只能作推论,一时难以取得全面的证据以服人。

第三,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一直把这类非主要作物当作补充食物或作为饲料。

美国渔类和野生动物管理署已发现有74种植物品种受除草剂影响而濒临灭绝。

另外,转基因技术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

有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销售给农民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

此外,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流窜”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而难以控制;或者使害虫体内产生抵御杀虫剂的抗体。

另外,有些小生物吃了具杀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可能灭绝。

支持派则指出,农业生产本身是一种有损环境的活动,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损害不会比传统农业更大。

植物自身具备了抗虫能力,农民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对环境和生物保护是有利的。

在我看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显然的。

认为安全的理由如下:经过严
格审批和监管的转基因食品并不存在有害物质[11]。

世界卫生组织对不安全食品有明确定义,即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很常见,但是只有当有毒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实际上,经过严格审批和监管的转基因食品并不存在有害物质,更不要说量的问题。

所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确定的。

参考文献:
[1]方辉,吴孟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688—692,
[2] James,Clive,2009 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第一个十四年1996~2009[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2),1-22,
[3]霍飞,江国虹,常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32—1134,
[4] 王海花,张晓峰,唐光武等,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安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9.3,164
[5]孙宏涛,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发展前景[J],科技信息,660,
[6]刘成霞,孙经武,论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学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报,
[7]魏颖,杜进民,王磊等,转基因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 2) ,181- 185,
[8]中南大学隆平分院,老百姓如何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2011.04,05,
[9]葛国耀,宋子良,透视转基因食品[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2),102 ,
[10]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作物安全性评价,2010.5,8,
[11]陈君石,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J],知识进展,2010.6,4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