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战1

合集下载

城市攻防作战研究报告

城市攻防作战研究报告

城市攻防作战研究报告1. 引言城市攻防作战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战略,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城市作战的特点是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和战斗的局限性,这对参与战斗的双方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报告旨在研究城市攻防作战的战略和战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2. 城市攻防战略城市攻防战略包括进攻方和防守方。

进攻方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情报收集与分析:进攻方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全面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包括人口分布、道路网络、建筑物布局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进攻的关键目标和路径。

•优势兵力投放:进攻方应该尽可能投放更多的优势兵力以压制防守方,并迅速占领重要地点,以削弱防守方的战斗意志。

•战术灵活性:进攻方应该拥有多样的战术选择,包括建立前沿基地、设立伏击点、实施围攻等。

这将帮助进攻方保持优势并降低攻击的风险。

防守方需要制定以下策略来应对进攻:•策略布局:防守方应该在城市中合理布局兵力,以最大程度地阻止进攻方的推进,并保护重要目标。

•完善防御措施:防守方需要加强城市的防御工事建设,包括修建壕沟、设置路障、建立防御塔等。

•合理利用城市环境:防守方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地形和建筑物,设置伏击点、制造瓮城等,以提高战斗能力。

3. 城市攻防战术城市攻防战术是实施城市战斗的具体方式。

在城市攻防战术中,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战斗准备:进行城市作战前,双方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战斗准备,包括兵力部署、装备配备、通信协调等。

•步兵战斗:步兵在城市作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通过街巷、建筑物等微小的空间进行战斗,并利用掩蔽物和伏击点等战术手段进行作战。

•炮兵支援:炮兵支援是城市攻防战术中重要的一环。

炮兵可以通过远程射击来压制防守方,并为进攻方提供火力支援。

•工程支援:城市作战中,工程部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们负责修建临时桥梁、爆破障碍物等,以便进攻方能够快速推进。

4. 城市攻防实践案例本报告还将介绍实际城市攻防战斗的案例,以进一步加深对城市攻防战略和战术的理解。

虚实结合的城市作战体系试验架构设计方法

虚实结合的城市作战体系试验架构设计方法

虚实结合的城市作战体系试验架构设计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作战也成为了军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城市作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其对作战体系的要求更加严格和细致。

建立起一套既能满足实战需求又能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的城市作战体系试验架构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一、城市作战特点1. 复杂多变。

城市地形、建筑、交通等方面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给作战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

2. 密集震荡。

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大量,作战活动可能会引起城市的震荡,需要考虑人员安全和城市稳定。

3. 信息高度透明。

城市中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高度透明,需要实时掌握情报、动态情况和背景信息。

二、虚实结合的优势1. 跨尺度视角。

虚拟仿真可以实现宏观战场情况的模拟,帮助指挥官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2. 可控制实验。

利用虚拟仿真可以在不同情景下进行试验,可以对各种作战情况进行模拟,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经济高效。

建立虚拟试验环境可以节约资源和时间,降低实地试验的成本和风险。

三、城市作战体系试验架构设计方法1. 资源整合。

整合实际地理数据、城市规划数据、建筑结构数据、交通道路数据等,以数字化的方式构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2. 仿真模型构建。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城市作战中的地形、人员、交通、建筑等要素进行建模,构建完整的城市作战仿真模型。

3. 试验评台建设。

搭建城市作战虚拟仿真试验评台,包括硬件设备、仿真软件、实时数据交互系统等,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试验。

4. 任务演练与验证。

在试验评台上进行城市作战任务演练,验证体系在虚拟环境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优化改进。

根据试验结果和实际需求,对城市作战体系进行优化改进,不断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四、城市作战体系试验架构设计方法的意义1. 提高作战效率。

通过虚拟仿真试验,可以充分了解作战环境和情况,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2. 降低作战风险。

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试验,能够避免实战中可能出现的伤亡和损失,保障人员和装备的安全。

部队城市作战心得体会

部队城市作战心得体会

部队城市作战心得体会城市作战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野外战斗,其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充满了各种限制和挑战。

在部队参与城市作战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难度,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城市作战需要高度的战斗准备。

城市地形复杂,敌我双方都可以利用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进行掩护和伏击,因此在作战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侦察和分析。

了解城市的地形特点、街道布局以及可能存在的敌方资源和防御设施,有助于指挥员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作战计划。

同时,城市作战中还需要特殊的战斗技能,譬如楼房清查、室内搜捕等,这就需要指挥员和士兵们进行专门的训练,熟悉相关战术,提高应对城市作战的能力。

其次,城市作战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

城市战场环境变化多端,敌人随时可能从任何地方发动攻击,因此指挥员需要与各个作战单元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命令和信息,确保战斗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同时,士兵之间也需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共同克服城市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

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在城市作战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再次,城市作战需要高度的应变能力。

与野外战斗不同,城市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战况瞬息万变,可能会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

在城市作战中,指挥员和士兵们需要快速反应、迅速调整战术,确保自身和队友的安全。

同时,城市作战还可能遇到各种狭小空间、高楼大厦等环境限制,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和突破能力,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机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作战。

最后,城市作战需要高度的耐心和毅力。

城市战斗往往拖延时间较长,战斗持续性较强,在战场艰难险阻之下,需要士兵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

在城市战斗中,可能会遭受到敌方的顽强抵抗和反扑,甚至会有伏击、埋伏等危险,但只有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士兵们才能够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将战斗推进到最后的胜利。

总之,城市作战是一场特殊且复杂的战斗形式,需要部队具备高度的战斗准备、团队协作、应变能力和耐心毅力。

通过参与城市作战,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些重要因素,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

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着手,分析了城市防空作战的主要特点、在信息条件下实施城市防空信息作战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我作战装备与强敌装备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实施城市防空信息作战所占据的战场环境有利、作战准备扎实、政治优势明显等有利因素,由此得出了实施有效地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必须着力锻造"三大网络盾牌",才能取得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最后胜利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变,战场对抗的焦点也由"物能"的碰撞转向信息的获取、争夺和利用。

信息作为渗透于作战系统的结构性要素,对杀伤力、机动力、防护力的维系和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夺取和保持信息权的争夺将成为作战的重心。

强敌对我实施空袭作战的实质主要表现为一种信息主宰下的空中火力打击。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作为国民经济重地和政治文化中心,必将成为敌我双方抗争之地。

防空作战的战斗力的形成不再是火力、兵力、机动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全面获取信息资源、牢牢掌控制信息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本土作战优势,军警民合力抗敌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反空袭作战。

一、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战争历史表明,不同时代的不同战争情况,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研究城市防空信息作战问题,必须着眼其特点和发展,从特点和发展的分析与综合中揭示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本质规律,这是我们深入系统研究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理论、提升城市防空信息作战能力的实践基础。

综观美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作战的理论与实践,前瞻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为五点:一是地位重要。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潜力雄厚,资源丰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强敌对城市实施空袭作战,其目的将是通过长时间、大规模、多方向的火力突袭,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迫使我在政治上让步。

DARPA无人系统城市作战运用浅析

DARPA无人系统城市作战运用浅析

DARPA无人系统城市作战运用浅析无人化是未来战争的主要趋势,城市战场是未来战争的下一步主战场之一,作为美国最頂尖的军事科技的发源地—DARPA,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领域便是运用无人系统助力城市作战。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DARPA在无人作战系统领域城市作战方面的项目,分析了各项目的特点、价值与运用现状,对于我国下一步城市作战力量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标签:DARPA;无人系统;城市作战;无人机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全名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是美军国防部属下的一个行政机构,主要职责是研制和开发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新科技[1]。

正式成立于1958年。

成立至今,DARPA长期执行维持美国国防领域、军事领域科技较其他的潜在敌人更为尖端的任务,大力从事超前的国防领域相关方面高新科技的研发,成立至今孕育了许多“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果实[2]。

近年来,DARPA一直在开展有关无人作战系统领域城市作战方面的研究。

目前,美国在近几次的局部战争中,美军都顺利完成了部分城市领域方向上的作战,其战术战法、装备技术经过战争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城市作战中,军队主要依靠机器人、无人车以及无人机,构造无人作战系统。

其中,机器人和无人车主要执行进入危险领域,对危险领域进行侦察、打击等相关方面的任务。

无人机负责把地面部队的视野由二维扩展为三维,并提供侦察、打击等多方面作战能力。

近几年中,在有关无人系统在城市作战中的运用项目研发中,DARPA研发的项目多以无人机为主,众所周知的有FLA(快速轻量自主)项目、Squad X Experimentation(班组X实验)项目、URSA(城市自主侦察)项目、OFFSET(进攻蜂群战术)项目等。

2015年,DARPA启动FLA(Fast Lightweight Autonomy)项目[3],全称是快速轻量自主项目。

城市里的欧派操作技巧

城市里的欧派操作技巧

城市里的欧派操作技巧欧派(Urban Operations)是一种城市作战和军事行动的技术和战术。

以下是一些城市里的欧派操作技巧:1. 战术包围:在城市战斗中,战斗双方都必须保持紧密的组织和战术包围的能力。

这意味着确保自己的部队不被敌人的包围所困,并同时把敌军逼入困境。

2. 小队行动:城市战斗需要小型、高度机动的队伍。

小队行动可以在拥挤的城市街道和建筑物之间更容易移动,并更有效地执行任务。

3. 熟悉地形:在城市中,熟悉地形非常重要。

部队必须了解道路、建筑物、通道和其他地形特征的位置和布局。

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实施行动。

4. 利用建筑物:建筑物可以提供掩护、观察点和防御位置。

因此,欧派部队需要学会利用建筑物,比如在战斗中选择一个高地或者建筑物的屋顶,以获得更好的视野和射击角度。

5. 更换战术:在城市战斗中,战术必须根据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欧派部队需要快速适应城市环境的挑战,如狭窄的街道、高楼大厦和人群密集。

6. 人性化的战术:城市战斗不仅仅是军事行动,还需要与来自市民和非战斗人员的人群进行交互。

因此,欧派行动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平民的伤害,并与他们建立信任和理解,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7. 情报收集:城市环境复杂,欧派部队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情报,来确定敌军的位置、行动和意图。

情报收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如空中侦察、地面侦察、情报网和人员审问。

8. 心理战:城市战斗更依赖于心理战的作用。

欧派部队需要利用心理战术,如宣传、威慑和协商,来瓦解敌方士气,吸引民众的支持,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和伤亡。

总的来说,城市战斗需要欧派部队具备高度机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执行任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以上提到的技巧和原则将有助于提高城市欧派操作的效果。

城市作战:未来战场的主体

城市作战:未来战场的主体

城市作战:未来战场的主体作者:吴茗来源:《当代军事文摘》2006年第01期最近几十年的历史表明,赢得战争的关键是夺取城市。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埋伏的区域进行军事行动,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从柏林到格罗兹尼,从耶路撒冷到萨拉热窝,惨烈巷战的例子比比皆是。

将来的战争主要在城市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其《兵法》中写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可见,早在2500年前,古人就已经意识到,采用武力夺取城市对军人充满了危险。

随着时代的推进,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危险也越来越明显。

我们甚至可以预言,将来的战争将主要在城市而不再在乡村展开。

而被派往伊拉克的美英联军更是认识到:要想夺取战争的胜利,就要攻克巴格达。

然而,战争一旦进入城市转变成巷战,那就意味着噩梦的降临。

因为,在城市中,一切战略意图都将暴露在敌方面前,而士兵们则更是直接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

“城市让我们什么都看不见,让我们心中常常充满了恐惧。

”退役后担任欧洲安全与战略情报委员会主任的弗兰卡将军说,“我们永远不知道藏在门后、窗后,藏在下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而且,在城市中,危险并不仅仅来自于地面。

城市是一个立体空间,它的楼房、屋顶、地窖、隧道都有可能包藏着威胁……”更为糟糕的是,在城市作战中,步兵无法获得炮兵的有效支援。

在曲折复杂的道路中,大炮很难找到直接的射击角度,不仅难以进行准确的打击,而且常常将建筑物轰倒,形成废墟。

而这些废墟则为敌方埋伏狙击手提供了更多的掩体,为己方的推进造成了更多的障碍。

另外,在巷战中,原本设计用来与敌方装甲车进行正面对抗的己方装甲车也很容易完全暴露在敌方从侧翼、从背后、从天上、从地下发起的攻击之中……履带式车辆在狭窄的道路上和在废墟中行进尤其艰难。

驾驶坦克的士兵在舱内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于是经常不得不冒着被敌方狙击手击中的危险把脑袋从炮塔中探出进行观察……“当遭遇到猛烈抵抗时,最后的决战甚至要以拼肉搏、拼刺刀、拼手雷的方式进行。

城市战场环境探微

城市战场环境探微

是高山海岛 , 而是现代化的标志之所 在——城市。这是 由于其大量的构成要素 , 诸如 地理 位置 、 史演 变 、 济发 展 、 温气 候 、 筑 材料 、 历 经 气 建 自然 地形 、 民文 化 、 居 电磁 环境 等状况 , 城市战场环境愈来愈复杂 。 美军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 、 伊拉克战争之后 , 城市 作 战再次 受 到重视 。 他们 重新 审视 了未 来 战场环 境 , 把城 市战 场作 为未来 的 主战场 之 与20 年和20 年相继出台了联合城市作 战条令和陆军城市作战条令 , 06 09 指导未来 城市战场环境下 的作战行动。
文章 编 号 :6 1 4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0 — 0 6 0 17 — 5 7 2 1 )3 0 6 — 8
E po ig t e Ur a t e i d En i n x lr h b n Ba t f vr me t n l el o n

王申坪
秦喜庆
尚保禄
利 比亚军 事打 击再 次证 明 ,l 纪的地 面 主要 战场依 然是— —城 市 。 ioh . 2世 Tm tyL T o s 车 臣战争 的格 罗尼 兹 战斗这 样评论 道 :俄 军方 本 以为凭 借 自己强大 的军 事 hma对 实力 , 高加 索地 区 ( 军首 府 ) 决 车 臣叛 军是 一件极 其 简单 的事 , 想 到却遭 遇 滑 在 叛 解 没
铁卢 。其原因就是 因为车臣叛军熟悉地形 、 敌我双方在城市作战中的长处 , 而俄陆军

开始就在作战情报上准备不足 , 在城市斗争战略的选择上失误 。


城 市 战 场环 境 的 涵 义 与构 成
在各 种地域 战 场环境 中 , 包括 城市 、 农村 、 山区 、 寒 、 高 高温 、 漠 和丛林 等地 形 环 沙 境 中 , 市地域 会 是主 战场 。 城 在现 代军 事行 动 中最为 复杂 的地形 既 不是 沙漠丛 林也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作战
在古代的战斗中,以城池要塞为主的城防系构成了战争中的重要防御支撑点,依托城防的一方享有较大的优势。

敌军的骑兵部队在城池要塞面前无法发挥其机动性和冲击力,而防御方的依托城墙工事可以有效防御大部分敌军投射武器的攻击。

然而由于古代主要为农耕经济,城市化水平偏低。

往往战争以攻击方攻破一座战略要冲城池为开始,攻击方通过攻城作战成功撕开守卫方的防御体系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攻击敌军主力野战部队为主的会战。

而最后的终结战争也往往以攻击方攻破敌军首都城池为标志。

在古代的城邑作战中,一旦城墙防御体系被攻破则意味着守卫方失败。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城防不再以高耸的城墙为主。

城市的守卫方往往在城内依托建筑物构筑层层的防御工事。

由于现代城市本身的主要建筑物就有天然的避弹作用,如果防御方加以利用并且精心伪装,则攻击一方很难轻易突破。

在二战中苏德战场上,无论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还是最后的柏林攻城战。

都是十万级的伤亡。

在二战结束后的时光中,城市作战一度被世界军界视为畏途。

即便是在技术和兵力都占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也要尽量避免发动对城市的攻击作战。

在第一次车臣战役中,俄罗斯军队虽然拥有绝对的优势装甲兵力,但是在攻击车臣首府格洛兹尼的战斗中损兵折将。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最先攻入格罗兹尼的俄第131独立摩托化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遭遇车臣人的伏击,一二天内就全军覆没,共损失坦克20辆和步兵战车102辆。

81步兵团仅有10人生还。

这在俄军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重大损失。

即便是装备先进的美国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的战斗中,也同样损失惨重。

导致在当地的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城市作战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军事难题,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人口的一半生活在城市地区,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冲突将发生在城市美国国防部曾经宣称,城市是21世纪最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区,而过去10年中,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了约250次部署,其中237次涉及城市作战,以现在中东地区和车臣地区的情况来看,城市作战主要以镇压暴动为主要战斗目的。

这种战斗跟斯大林格勒和柏林战役颇有不同。

城市的防御方往往由平民、暴徒和外来恐怖分子组成。

没有统一的制服和武器装备,但是对地形极为熟悉。

并且经过精心准备,享有情报上的优势。

而进攻方虽然具有较为强大的武力,但是对地形和敌情掌握不足。

碍于政治压力,不能随意无差别攻击平民。

这样在作战的时候重型火力无法施展,装甲部队碍于城镇内复杂的地形,也难以展开发挥机动性的优势,并且通讯联系也存在困难,联合作战难于实行。

俄军在格洛兹尼的教训就说明,即便是现代化装甲部队,在城镇中面对训练有素熟悉地形,并且经过精心准备的民族分裂分子,也会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城镇作战的人员训练准备
由于世界各国的武装力量长期以来以大规模战争为目标,大部分熟悉野战状态下的作战模式。

而城市作战对于兵员本身有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作战,由于复杂的地理建筑环境,机化作战兵器很难发挥作用,小分队及单兵作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单兵及小分队分散作战中,士兵的随身装备要求尽可能满足作战及生存需
要,包括各种单兵武器、弹药、通信器材、爆破工具、防弹背心、生活用品及医疗急救物品等等,因为进了城镇很可能会迷路或者被敌军包围。

这个时候除了祈祷之外,只能依靠自己手上这点装备保命。

美军在摩加迪沙的战斗中就出现了小股部队迷路失散独立作战的战例。

而这些装备的总重量一般在20kg以上,因此,城市作战要求士兵具有良好的负重能力。

美军专门的城市巷战训练中心,要求士兵在负重25kg的情况下完成各种科目的训练。

除此之外,城市存在许多高大建筑,防御方早就做好了准备,封锁一切楼梯入口,因此组织突破进攻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直接从大门冲进去,那样只会迎着敌人的子弹和爆炸物壮烈牺牲。

往往士兵需要翻墙爬窗,甚至沿着下水道攀爬至房顶。

期间可能还要使用绳索、软梯等工具辅助士兵垂直机动。

这样对士兵的攀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地下设施,甚至被炮弹炸成瓦砾的废墟,都可方便配置火力,构成多层次、多方位、隐蔽性强的防御工事,在城中作战,敌军往往会突然从不同方向闪现。

而应付这此不确定的状况要求作战人员必须对外在的突然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在瞬间判断敌人的位置,及时作出反击或者隐蔽。

装备需求
进入城镇作战除了需要有足够的训练以外,作战装备也必须进行相关的调整。

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刮起一股城市战装备热潮。

德国、美国、法国等强国纷纷为主战坦克推出城市战改装套件。

从历史传统来看,主战坦克的前弧部分是装甲最厚的部位,也是防护水平最好的部位,因为在传统的坦克会战中,该部位是最容易受到攻击。

但是在城市作战中敌方反坦克小组可能从高层建筑物发射反坦克武器攻击主战坦克脆弱的顶部或者侧后方。

而城市战斗套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这些部位加装装甲,并且加强对地雷的防护。

过去一直被诸多强国青睐的反应装甲,却很少出现在城市作战之中。

由于反应装甲内藏有钝化炸药,受到攻击时会自动引爆,可以产生反向力影响破甲弹的炸高使之失效。

但是由于反应装甲本身会产生破片,在城市作战中可能杀伤周围保护坦克的无防护步兵。

所以这种先进的装甲尽量避免城市作战中使用。

除了加强防御之外,城市作战的套件还会增加推土车装置。

可以用于清除地方的障碍物或者爆炸物方便后续车辆通行。

有趣的是在二战中的坦克大多在车身设置直线电话,方便跟随坦克冲击的步兵及时跟车内乘员联系。

但是这一设计在战后已经无人使用,在城市作战中需要步兵跟坦克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这种车身电话再次被复古了出来。

可见怀旧风不单是时装界的事情。

除了对主战坦克的改装之外,重型步兵战车成为城市作战的利器。

具有丰富城市反暴乱经验的以色列军方最先推出了这种主要用于城市作战的武器。

多年以来,以色列国防军一向勤俭持家,他们把过剩或者缴获的坦克底盘改装为重型步兵战车,拆去原有的炮塔,加装方便步兵上下车的车尾装甲防护门。

并且在车体加装遥控武器站,上面装备有机枪、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专用于压制敌军步兵的自动武器。

乘员可以在车内遥控武器发射,避免走出车外被敌军火力杀伤。

在镇压巴勒斯坦暴动的时候效果显著。

世界各国现在也纷纷推出了基于坦克底盘改装的重型城市战步兵战斗车。

除此之外,一般的军用装甲车辆或者机动车辆在执行城市镇暴作战中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造。

英国军队在北爱尔兰地区执行镇压北爱民族独立分子的时候,就在萨克森型轮式装甲车上加装电击网,防止暴徒攀援上车。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所有军用车辆都在玻璃风挡上用铁丝网加固,这样虽然无法防护子弹,但是可以防止一般的暴徒用石块一类的东西砸穿玻璃。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反坦克火箭
的伤害,美军还广泛的在装甲车外围加装隔栅装甲,这样可以提前引爆破甲弹,降低其穿甲能力。

城市作战中的武器
在城市镇暴作战中为了尽量避免伤及无辜,大威力的火炮和炸弹必须谨慎使用。

如果仅仅是一般的城市暴动,暴徒没有重型武器的话。

大部分情况下枪械等致命武器也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矛盾冲突升级,造成事态不可收拾。

以色列和英国都有这种亚战争状态下的镇暴作战经验,他们大量的使用橡皮子弹、豆袋弹、水炮、催泪瓦斯等非致命性武器。

除此之外,军警部门也需要进行盾牌阵、据马阵等防暴训练和人群控制手段,尽量用最小的武力控制局面。

一旦爆发流血冲突,则一来可能激化矛盾,二来也可能造成国际舆论上的压力。

结语
总体而言,城市镇暴作战是一门非常细腻的艺术。

尽量避免矛盾计划同时又要击溃暴徒的行动,这不止需要强大的武力,同时也需要高明的政治外交手段。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便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