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四大未来作战技术
未来武器“四大金刚”

一
地 区进行持 续数 周 的监视 。
“ 风耳 ”飞人 万巷探 情报 顺 研究 人员 还 在开 发 一 种 像 飞虫 一 样 轻
频 光束击 中 人 体 后 , 以穿 透 到 表 皮 以下 可
04毫米 , . 使人产生强烈 的烧灼感 , 不会 但 造 成伤 害。 D R A 强 调 , A P 光束 枪 发 射 的不
的物品 和人 是否 反 常 。在这 种 仪 器 研 制 成
把敌人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 , 削弱他们射击 和追击 的能力 。 光束枪 打疼敌人但不致命 D R A上周公 布 了即将研 制成 功 的光 A P 束枪 。这 种非 致 命 武器 可 以用来 驱 散 闹事
的暴徒 。光束 枪 的射 程长达 50米 , 0 远远 超 过橡皮 子弹 和高压水 龙 。 光束 枪安 装在一 辆拖车 上 , 观像 一 其外
造 冰而 失控 , 而把一场 袭击扼 杀在萌 芽状 从 态 。而美 军的军 靴 和 轮胎 因使用 了正 在 开 发 中的 防滑 材 料 , 能够 让 他们 在 “ ” 信 冰 上
3 ・ 2
维普资讯
光 学精 密 机 械
步如飞, 自由驰骋 。D R A说 , AP 人造冰将使 美军 获得前 所 未 有 的控 制 局 面能 力 和行 动
助手 , 美军通 过铺 设人造 冰 , 变地形 , 以 改 可
20 0 7年 第 2期 ( 第 15期 ) 总 0
的装备。其中包括从建筑物外 面将 内部一 览无 余 的 “ 筑 透 视 ” 测 仪 器 。根 据 建 探 D R A的设想 , 种 高 技 术 军 用 窥 视 仪 器 AP 这 能使美军确定建筑物内部的格局, 判断里面
FCST计划协同

FCST计划协同FCST(Future Combat System Technology)计划是美国军方旨在为未来的战争建立先进、协同和高度自动化的军事系统的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将先进的武器、传感器、通信和信息技术相互整合,以提高复杂作战环境下军事行动的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FCST计划的背景、目标和意义,以及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FCST计划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美军对传统的装备体系和作战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感到不满。
传统的作战体系在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和快速变化的战争形态时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美军开始着手研究和开发能够提高军事效能的先进技术。
FCST计划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协同作战”。
传统的作战方式往往是由各个作战元素单独行动,并通过上级指挥官进行协调。
然而,在现代战争中,敌方可能展开的行动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地域和军种。
要有效应对这样的威胁,各个作战元素需要更密切地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和资源,以快速作出准确的决策。
FCST计划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通信、传感器和决策支持系统来实现这种协同作战。
FCST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自动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军事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
要有效运用这些系统,需要借助自动化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并作出相应决策。
FCST计划致力于开发能够自动执行任务、自主决策的系统,以减轻军人的工作负担,提高作战效率。
通过协同作战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FCST计划可以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协同作战可以提高军事行动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各个作战元素能够更好地协调行动,并避免重复努力或疏漏。
其次,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这对于快速作出军事行动的决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紧急情况和快速变化的战局时。
最后,FCST计划还可以提高军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面对不同类型的战斗环境和敌对行动,协同和自动化的能力可以使军队更快地适应新形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美军“深绿”未来作战指挥系统

美军“深绿”未来作战指挥系统【编者按】:本文介绍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研制的“深绿”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流程以及美国军方对商用手持设备在军事领域和战斗行动中应用的研究,说明技术、设备、职能的融合正在改变指挥与控制的概念和方式,手持技术可以成为士兵的力量“倍增器”。
/来自中华网社区/一、指挥系统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来自中华网社区/1.美军指挥系统当前水平在战斗中决策就是与时间赛跑。
赢得时间就是赢得战斗。
要想成功,指挥官就必须迅速观察、定位、决策并且比敌人更快地行动。
今天,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作战方式,决策职能的融合和商用互动信息装置的新浪潮为我们创造了在战斗中赢得时间的机会。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关于指挥战斗的知识,大部分源于从工业时代的战争中获得的经验。
“战争原则”、当今的军队参谋制度和指挥与控制(C2)概念都是工业时代的概念。
指挥与控制,从拿破仑战争时代一直实践到二十世纪末,很大程度上是指挥部队为了某种目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实施机动。
大约在20年前,信息时代的曙光初照,指挥官们获得了一种感知战场的全新“电子感觉”。
例如,当今美国陆军的战斗指挥网络是一种数字化的C4I系统,使士兵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观察友军和敌军的活动以及补给的运送,接收态势和情报报告并监视空域。
先进的电子化无人空中视频监视、卫星成像和大量其他信息收集系统提供了实时的态势感知。
众多参谋和指挥系统通过源源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实时传递的信息、情况分析和命令,通过“面对面”的视频输入,为指挥官们提供决策支持。
这种“系统集成”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有关友军、敌军、中立方和非战斗地点的准确信息,提供指挥官特别关注、特别需要的战场范围内的通用和有价值的情况,从而提高指挥官的快速决策能力。
在最近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中,发现敌人是作战中最困难的事情,“系统集成”有负众望。
2.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将截然不同的技术、行业或装置融入一个统一的整体。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融合,人类正变得更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新的和更好的通信手段,正如移动电话这个例子所说明的那样。
美军“空海一体战”:西太平洋上的未来联合作战

美军“空海一体战”:西太平洋上的未来联合作战2011年02月17日来源:解放军报●纵览美军“空海一体战”构想,其力量发挥的重点是空天力量的使用,该理论特别强调在核威慑背景下,利用非对称优势,在空中、海上、太空和网络空间与作战对手进行全面交战,凭借空天力量优势,化解作战对手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
如果说美军在年终岁尾的连番大动作中,最为世界所关注的,莫过于美军提出的“空海一体”作战构想。
从军事视角仔细审视美军这一新的作战理论,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美军变化的些许端倪。
●“空海一体战”是一种全维作战理念美军“空海一体战”构想,充分借鉴了冷战期间其“空地一体战”理论提出与演变的历史经验。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空地一体战”主要局限于欧陆战场上美空军和陆军的联合作战,那么,“空海一体战”构想的力量发挥的重点却是空天力量的使用,即强调在核威慑背景下,利用非对称优势,在空中、海上、太空和网络空间与作战对手进行全面交战,企图利用空天力量优势化解作战对手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
但是,在这一构想中,空天主导力量的发挥却基于一种全维作战理念。
美军强调要充分利用在航空航天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以关岛和日韩等盟国的作战和后勤基地为依托,以海空力量为主联合构成一个以天基系统为核心,由天基平台、空基平台和海基平台构成的多层次立体作战体系,在全维空间内加速实现其各种作战力量的有效融合。
“空海一体战”构想作为美军的一种未来联合作战理念,已经将美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各军种囊括在内,涵盖了未来战场陆、海、空、天、网络、电磁空间等全部空间范畴,可说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种有可能将现代作战空间制权理论发挥到极致的理论构想。
在这一构想中,美军尤其注意将下一代先进常规武器技术与新的联合作战规则相配合,打造各种新锐作战力量,如空军远征特遣部队、海军远征电子战中队、海军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等,依此在未来战争中控制战争枢纽和关键节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制胜作用。
美国目前正在对现役炮兵武器进行改造和升级

美国目前正在对现役炮兵武器进行改造和升级,并加快研制适合美军未来作战需求的新式炮兵装备,美军未来炮兵武器的作战效能将有突破性提高。
到2015年,一个装备18门“未来战斗系统”火炮、60部“网火”导弹发射系统、6部多功能雷达、24架无人机以及网络化火力指挥系统的炮兵营,将只编有176人,而其火力强度将超过目前编有2052人的师属炮兵。
这无疑是高科技含量武器大幅度提高战斗力的是生动写照。
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与美国有相似之处,即火炮的绝对射程并非那么重要,火炮的数量也不是决定因素。
关键在于能否根据需要集中“毁伤效果”(而不是集中火炮数量)。
这就要求单个弹丸具有足够的精度和效能。
火炮的持续性和多样性及快速打击能力.在未来战场上将越来越重要,火炮也是作为看一个国家陆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实力不会小于坦克,当然这一切都依赖于一个重要的系统,精确定位和精确制导炮弹,火炮依然是陆战之王2010年前后,新装备逐步取代老装备2010年前后,美国陆军炮兵部队除将继续使用经过改造和升级的现役炮兵武器(即“帕拉丁”自行榴弹炮、M270A1式多管火箭炮、各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外,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RS)在2005年6月开始列装美国陆军第18空降军第27野战炮兵营,M777155毫米数字化牵引榴弹炮已于2006年11月列装,开始取代M198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计划装备273门。
这样,到2010年,两者将成为轻型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
M777榴弹炮还将成为过渡部队旅(“斯特瑞克”旅)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取代2009年到达使用寿命的M119A1式105毫米榴弹炮。
届时,美国陆军的炮兵武器将由新装备取代老装备。
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早期进入战区的应急作战部队以及轻型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提供火力支援。
它是一种在M270多管火箭炮的基础上研制的轻型轮式火箭炮,许多部件和火控系统与M270通用,可以发射M270弹药系列内所有火箭弹和陆军战术导弹,也能发射制导火箭弹。
扒一扒现在最尖端的几种军事黑科技

扒一扒现在最尖端的几种军事(jūnshì)黑科技本次阅兵展示了一些黑科技,大家都开始关心军事动态起来,特别是国外的军事科技发展。
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当今世界军事科技方面的黑科技发明,有很多实在是脑洞大开!一、波兰发明超强液体防弹衣,一遇子弹就变硬近日,波兰Moratex安全技术公司宣称,他们研制出的液体防弹衣,可以阻挡任何子弹。
而加的这个特技(tèjì)液体,名为“剪切增稠液体(STF)”。
这种液体由“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成物质研究中心”和“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下属的“武器和原料研究理事会”共同开发的。
“剪切增稠液体(STF)”,遇到冲击就会迅速变硬,不仅能快速抵挡子弹的冲击,还能将能量(néngliàng)扩散到更大的面积上。
和汽车里安全气囊原理一样,分散碰撞时产生的压力。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将危害减少到100%,偏差也从4厘米减小到1厘米。
它可以很好的抵挡速度每秒450米的子弹。
过不了多久,军队就可以购买到这款防弹衣。
数据说话,还是很乐观的。
那么问题来了,液体的,会比金属纤维还要轻吗?回答是肯定(kěndìng)的,而且比起凯夫拉纤维,更有柔韧性。
“剪切增稠液体(STF)”的主要成分是由聚乙二醇和硅微粒组成。
聚乙二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毒液体,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很广。
你以为填充的全是液体吗?液体防弹衣,里面可不是流动的液体填充其中,而是将防弹纤维浸泡在液体中。
就是说,液体代替了一部分的纤维层,使其更轻更灵活。
荷兰推出的这件,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液体是可以流动的,但是遇到(yù dào)外力,将会在几秒内变硬,让防弹纤维变得格外坚固,从而抵挡子弹的冲击。
但是很快,这件防弹衣又恢复了柔韧性。
二、美军最新的电磁弹射系统最近美国福特号航母完成了电磁弹射器的安装,为了测试这种电磁弹射系统,他们在航母上玩起了“打水漂”游戏。
不过他们可不是用的石块,而是这个(zhè ge):一个重达36吨的铁块。
美军作战概念演进及其逻辑

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后,随着战争形态和技术的变化,美军的作战概念也不断发展和演变。
其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持续作战:二战后,美军意识到战争不再是短期决战,而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因此,美军开始注重建立可持续的作战能力,包括物资保障、后勤支持、人员补给等方面的准备和规划。
2. 联合作战:冷战时期,美军逐渐形成了联合作战的概念,即不同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
这种作战方式强调不同兵种之间的互补和配合,以实现更高效的战斗力。
3. 网络化作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军开始注重网络化作战的概念。
网络化作战强调信息的共享和传输,以实现指挥决策的快速和准确。
4. 智能化作战:近年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化作战成为美军的一个重要概念。
智能化作战强调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作战效率和精确度,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5. 多域作战:当前,美军正逐渐转向多域作战的概念。
多域作战强调在陆地、海洋、天空、网络等多个领域同时进行作战,以实现全域作
战的能力。
总体来说,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是根据战争形态和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和更新的。
这些概念的逻辑是为了提高作战能力,实现更有效的战斗力,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战争环境。
美国陆军最新作战概念

以任务需求为牵引拓展未来陆军的核心能力。新概念在上一版作战概念“合成兵种机动”和“广域安全”的基础上新增了五种核心能力。新增的核心能力以未来的任务需求为牵引,体现了美陆军聚焦未来作战环境变化重新进行自我设计和定位的主动作为。上一版作战概念出台时两场战争尚未结束,因此陆军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更多关注现实战争需求,核心能力的确定有很强针对性,聚焦打赢现实战争。随着战争的结束,新概念更多地关注未来环境和威胁,着眼长远、预先规划,关注时段从上一版的2016—2028年延长到2020—2040年。在研判未来威胁和任务需求基础上,新概念对未来陆军的核心能力进行设计规划,提出的七种核心能力涵盖平时和战时,涉及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既针对竞争性大国和地区强国也指向恐怖组织和跨国犯罪集团。这样的能力建设规划拓展了未来陆军的使命任务和活动领域,能够提高平时与战时的结合度,缩短平战转换的跨度和时间,但同时网空作战和特种作战等也降低了发动战争的门槛,把作战行动从战时延伸至平时,为美军开启发动战争的新模式、进行“秘密战争”创造条件,为美军在战争中先发制人、夺取先机提供支撑。
美国陆军最新作概念
近日,美国陆军发布题为《在复杂的世界中赢得胜利》的新版作战概念。新概念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第一,评估陆军未来作战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威胁,认为未来作战环境有五大特点:一是人际互动的速度加快、势头增强、程度加深;二是潜在对手利用各种技术取得非对称优势同时削弱美军的压倒性优势;三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四是先进的网空能力和反太空能力扩散;五是作战行动将在民众中间、城市和复杂地形展开。此外,新概念还指出未来陆军将面对的四种威胁:竞争性大国、地区强国、跨国恐怖组织、跨国犯罪集团。第二,设计了陆军未来遂行作战行动的十种方法路径,包括地区接触、全球反应、通过行动增强态势理解与感知、实施联合合成兵种作战、维持快节奏的作战行动、建立并维持安全、巩固战果、应对并缓和本土危机、确保作战部队和战备部队有效协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领导者。第三,确定陆军未来行动的八项原则,即主动、同步、纵深、适应、持久、杀伤、机动和创新。第四,提出陆军未来需要具备的七种核心能力,包括塑造安全环境、建立战区、投送国家力量、在陆海空天网等多领域实施合成兵种机动、广域安全、网空作战行动和特种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四大未来作战技术
有着美军国防高精尖技术‚孵化器‛之称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以下简称‚计划局‛),自1958年成立以来,就不断以打破常规的技术创新姿态,从事着美军尖端科研项目。
近期,有美国媒体对该局在研项目进行了盘点,罗列出了几项将对未来作战环境产生脱胎换骨影响的‚梦幻技术‛。
机器人:从“蓝领”向“白领”跨越
机器人项目一直是计划局的重点之一,为鼓励技术创新并筛选最新成果,该局自2012年起便不惜投入巨资举办‚机器人挑战赛‛。
据报道,到2015年计划局为该项赛事累计投入将超过9500万美元。
‚波士顿动力‛公司是计划局研发机器人的主力。
目前,计划局已授权该公司研发能够在战场上携带重物穿过有潜在危险区域的运动机器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狗‛和‚野猫‛。
据报道,合同价值1000万美元的‚大狗‛今年将开始参与相关军事演练。
这款机器人能够携带181千克左右重物,时速达7000米。
‚野猫‛机器人体型更轻巧、动作更迅捷,是一种能在各种地形迅速奔跑的四足机器人。
据称,它能够在平地上跳跃和飞奔,速度达26千米/小时。
除了‚大狗‛和‚野猫‛,计划局还有一些不显山露水的在研机器人项目,比如具备惊人弹跳力的侦察机器人以及具备跳跃、游泳和攀爬能力的小型全地形机器人等。
报道称,
预计在下个10年,这些‚蓝领‛机器人就会进入战场,改变现代战争的面貌。
不过,计划局并不满足于这些‚蓝领‛机器人,该局下一个目标是研发拥有人工智能的‚自主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将不再使用计算机编程控制,而是用微导线模仿人类大脑触突,最终将拥有不亚于人类的独立思考能力。
该项目被五角大楼命名为‚自主操控机器人‛,将在未来战场上代替美军士兵执行某些危险的作战任务,因此被戏称为‚白领机器人‛。
有美军专家称,该技术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作战形态。
“超脑特工”:用芯片控制士兵大脑
这个听上去有点科幻的项目实际上刚刚起步。
这一项目的主要思路是在病人大脑中植入一块芯片,控制大脑如何忘记病态的行为习惯。
这将有助于那些在战场上留下神经心理疾病的老兵返乡后恢复正常。
据悉,该项目是奥巴马政府投资1亿美元的‚大脑计划‛的一部分。
计划局希望未来5年研制出可使用的设备和装置。
另外一个用于治疗、刺激大脑功能的项目被称为‚主动记忆恢复计划‛。
该项目会向大脑中植入一块备份有士兵大脑已储存数据的芯片,一旦该名士兵因头部受伤而失忆,这块芯片可以将备份好的记忆重新输入大脑,以帮助士兵恢复记忆。
另外,该项目还有助于了解如何对人类大脑的右半区进行刺激和锻炼,以提高士兵的反应速度和瞬间记忆能力。
‚在战场上,这些技能有时候是救命的,‛计划局项目主管贾斯汀〃桑彻斯说,‚未来士兵将在这种芯片的帮助下成为真正的‘超脑特工’。
‛
计划局还资助了一个与脑神经有关的研究项目,即‚脑-机接口项目‛。
报道称,该项目力图找出人脑与机器之间潜在的沟通通路,以便最终借用机器来辅助、增强或修复人的认知或运动感知功能。
计划局还有另外一项更秘密的‚控脑计划‛,即如何控制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据悉,该局已在乌贼身上完成实验,可控制它们变化皮肤的颜色;另一个实验名为‚脑电波转移‛,即捕获一只老鼠的‚想法‛,然后将其脑电波通过网络输入第二只老鼠的大脑。
于是,第二只老鼠就能模仿第一只的一举一动。
激光枪、飞行车:从科幻走入现实
一直以来,美军都对激光武器情有独钟,计划局在这方面当然不甘落后。
据报道,该局目前正在从事一个名为‚高能液态激光区域防御系统‛的项目研究,以期研制出可安装在飞机上的高能激光武器,以对抗敌方射来的导弹。
据悉,计划局将与诺〃格和洛〃马两家公司合作,预计于2016年将这种激光武器装备在有人驾驶飞机或无人机上。
报道称,美陆军已进行了相关实验,用激光束锁定目标,引导电磁波对其进行摧毁。
报道称,比激光枪更接近实战部署的是计划局的‚变形
金刚‛项目,该项目目标是研制所谓的‚嵌入式可重组飞行系统‛,即陆空两用军用飞行器,以向作战部队提供‚不受地形约束的机动性‛。
该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是洛〃马公司。
该公司研制的陆空两用飞行器被戏称为‚会飞的悍马‛,已经正式进入原型车研发阶段。
若进展顺利,今年将对其进行空中及地面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