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模拟训练发展研究
美国陆军AAR运用之研究

美国陆军AAR运用之研究一、「术后分析」(After Action Review, AAR)1系针对某一特定计划、任务及训练流程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研讨过程中的疏失及精进作为,以达到组织学习及知识管理的工具。
二、美陆军AAR发展系以「作战后晤谈」及「绩效检讨」为基础,为达到AAR最大效果,并分为「计划」、「准备」、「执行」及「运用」等四个阶段。
三、AAR运作可采「正式」与「非正式」方式,视部队层级、参与人员多寡、可用时间、资源等而定。
四、于战训资源限制日增,战况变化更加剧烈之未来,AAR运用得宜,可减少训练成本,增大战力。
关键词:AAR、术后分析、作战后晤谈、绩效检讨前言「术后分析」是美陆军每次完成训练或任务后的检讨方法,以帮助部队在行动中反思及学习的方法与机制。
换言之系针对某一项目、任务或训练流程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研讨过程中的疏失及精进作为,以达到组织学习及知识管理的工具,也是美陆军当今执行最有经验及实质成效之制度。
其使用「术后分析」的行为科学模式解决许多问题,透过结构化、有目的对谈、打破层级的藩篱,并迅速反映至行动中,使其以最佳效率及实质成效达成下一次任务的执行2。
为更深入检讨其运用情形,本文先就发展沿革、运作方式及运作实例之研究,使军队了解如何将其运用于工作实务,期能提供国军相关部门参考,藉以提升整体战力。
术后分析发展沿革美陆军于1970年代即已引入此一制度,最初是陆军国家训练中心运用于模拟战争中获取教训及经验的机制,后来此项机制经过十多年的时间逐渐融入美陆军部队文化。
其内涵在发展过程中,也因为仿真技术及计算机科技的进步而相对的有所提升。
过程概可区分概念萌芽、技术发展、计算机网络辅助、模块化及标准化等五个时期3。
一、概念萌芽时期(1970年前)AAR概念萌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前身就是记录作战过程的「作战后晤谈」及评估指挥官或部队表现的「绩效检讨」等为基本概念。
前者系战史学家兼军事记者马歇尔(Samuel L. A. Marshall)为了正确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史实,发展出一套还原事件发生经过的方法4。
美军模拟训练的应用与发展

美军模拟训练的应用与发展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迅猛发展,模拟训练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成为提高军事训练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利用模拟训练技术实现分队指挥模拟训练是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落实“科技兴训”战略的必然趋势,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1 美军模拟训练简况美军的模拟训练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历了人工模拟、半自动模拟和计算机模拟的不同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军开始重视适合实战要求的作战模拟系统的研制,先后组织开发了合同战术模拟训练系统和陆军战斗模拟训练系统等。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孕育和发展,美军随后又进行了一大批更加贴近实战的训练模拟系统的研制。
美国陆军现在所使用的模拟系统包括“两面神”模拟系统、“光谱”模拟系统、旅/ 营战斗模擬系统、军团作战模拟系统、战术模拟系统、战斗勤务支援训练模拟系统。
模拟系统系列未来开发的重点是“战士2000“(WARSIM 2000),此系统利用新技术使各级指挥所能够在逼真的、分布式交互模拟环境下进行联合、合成训练。
美军还建有以国家训练中心(陆军)、关塔那摩湾(海军)、内利斯作战训练中心(空军)、二十九棵棕榈树(海军陆战队)为代表的一大批训练基地。
美军以训练基地为依托,利用训练模拟系统为各军兵种、各战区部队提供近似实战的模拟训练。
2 美军模拟训练特点美军的模拟训练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体,在军事训练、作战指挥、理论研究、装备设计试验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 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科技含量高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为美军的模拟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虚拟战场环境技术的广泛应用。
所谓虚拟环境,就是由计算机生成一个虚拟三维空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于受训者,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同在实际的作战环境中一样。
2.2 以系统规划为方向,结构层次分明美军非常重视模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并逐步形成系列,且易于推广和适应野战环境。
美国陆军游戏化仿真训练系统研究

Vol.46,No.4 Apr,2021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 Command Control第46卷第4期2021年4月文章编号:1002-0640(2021 )04-0184-05美国陆军游戏化仿真训练系统研究黄蔚,卢建平,夏榕泽,孙强,冯鑫(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通信指挥系,重庆400035)摘要:为提升训练效益,采用游戏化仿真手段进行军事训练已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关注。
美国陆军在游戏化仿真训练理论研究及系统建设运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经验。
梳理了游戏化仿真在军事领 域的演进过程,重点介绍了美国陆军游戏化仿真系统建设现状及3类不同层级的典型系统,在深人分析美国陆军对 游戏化训练仿真研究的共识基础上,对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出几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仿真训练,游戏化,严肃游戏,系统构建中图分类号:TJ01 文献标识码:A D OI: 10.3969/j.issn. 1002-0640.2021.04.035弓丨用格式:黄蔚,卢建平,夏榕泽,等.美国陆军游戏化仿真训练系统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⑷:184-188.Research on U.S. Army Gamific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sH U A N G Wei,LU J i a n-ping,XIA Rong-ze,SUN Qiang.FENG Xin(Communication Command Department,Communication NCO Academy^A 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Chongqing 400035, China )Abstract:I n o r d e r t o im pr o v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r a i n i n g,t h e u s e o f g a m i f i c a t i o n s i m u l a t i o n s f o r m i l i t a r y t r a i n i n g h a s r e c e i v e d w i d e s p r e a d a t t e n t i o n f r o m t h e armed f o r c e s o f v a r i o u s c o u n t r i e s.The U.S.Army h a s o b t a i n e d some i m p o r t a n t 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g a m i f i c a t o i n s i m u l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The development o f g a m i f i c a t i o n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m i l i t a r y s i m u l a t i o n i s r e a r r a n g e d,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o f t h e U.S.Army s i m u l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s y s t e m development w i t h g a m i f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nd t h r e e t y p i c a l s y s t e m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l e v e l s a r e h i g h l i g h t e d.B a s e d on t h e i n-d e p t h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U.S.Army^c o n s e n s u s o n g a m i f i c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some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s and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c a r r y i n g o u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r e l a t e d f i e l d s a r e p r o v i d e d.Key words:s i m u l a n t i o n t r a i n i n g,g a m i f i c a t i o n,s e r i o u s game,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Citation format:H U A N G W,L U J P,XIA R Z,e t a l.R e s e a r c h on U.S.army g a m i f i c a t i o n s i m u l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s y s t e m s[J J.F i r e C o n t r o l&Command C o n t r o l,2021,46(4):184-188.0引百仿真作为描述战争的有效手段,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各国对仿真技 术的军事领域应用都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拓 展其应用范围[1]。
美军模拟装备训练发展的主要趋势

【 键 词 】 军 ; 拟 ; 备 关 美 模 装
美军的模拟训练始于 2 O世 纪 7 0年 代 初 期 ,经 历 了人 工 模 拟 、 半 自动 模 拟 和 计 算 机 模 拟 等 不 同 阶 段 。 进 入 2 0世 纪 8 O年 代 , 军 开 始 美 重 视 适 合 实 战要 求 的 作 战模 拟 系 统 的 研 制 , 后 组 织 开 发 了 “ 同战 先 合 术模 拟 训 练 系 统 ” “ 军 战 斗 模 拟训 练 系 统 ” , 建 有 以 国 家 训 练 和 陆 等 并
科 技信 息
OR T O E H OL G NF MA I N
21 0 0年
第 9期
美军模拟装备训练发展的主要趋势
王汉 昌 ’ 赵 兴 堂 滕佑 安 (. 1中国人 民解放 军海 军 航 空工程 学 院青 岛分 院 山东 青 岛 2 6 4 ; 6 0 1 2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9 3 7部 队 山东 青 岛 2 6 4 ) . 26 6 0 1
军 举 行 的 “ 年 挑 战 2 0 ” 习 中 , 军 就启 用 了 两 套 网络 模 拟 系 统 , 千 02 演 美 分散在全美 2 6个 指 挥 中 心 和 训 练 基 地 的 各 军 兵 种 指 挥 人 员 ,在 同 一 战争背景 、 同一 战 场 态 势 、 一 作 战 想 定 下 同时 同 步 进 行 了组 织 指 挥 同 大规模联合作战的模拟演练。
3 借助模型与数据库技术 。 决敌人与冲突的“ 解 多样 性 ”
外军训练模拟器材发展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现 , 练模 拟器材也随之发展 。 训 为了满 足新武 器 系统训 练的要求 , 外军的训练模 拟器材 的发展 以系列化 、 标准化 、 组件化 为指导思想 。 所谓 系列化 , 就是 将同一类 的各种模拟器 材组成一个系列, 有的用于训练老式武器 , 的 有 用 于训练新研制的武器 ; 所谓标准化 , 就是 提 也 高模拟器的通用程度; 所谓组件化 , 就是 采用 积 木式设 计方法 , 各模拟器之 间的主要部件可 使 以通用 和互 换。 拟器材系列化 、 模 标准化 、 组件 化有利于节省研制费用 , 缩短研制周期 , 还有利
1 %或 0 1 . %的脉冲丢失率)可 以接受 , 而且 环 境中有多个信号时 ,最佳 的方法是采用一个 主 模拟器与多个辅助模拟器 ;当脉冲丢失率可以 容忍时 , 选用 单通道 模拟器完成这件工作 , 可 并 以节省大量的开支。通过设定信号优先级,以 避免丢失高优先级的脉冲信号 ,就可以将脉 冲 丢失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个可 以给 出完美结果的方法是采 用专用
的作战环境 、 作战过程 以及各种高 技术武器装
力控制、 作战指挥等 , 现在 由一个模拟 的武器 系
统来完成。 另一方 面, 是从 结构上 实现 功能 的综 合 一体化 , 如通过各级 C I 4 系统 , 把整个战场上 各个军兵种的武器系统 、 作战平台 、 障装备联 保 为一体 , 以便相互配合 , 协调行 动。
展
2 0世 纪末 以来 , 由于 新武 器 系统不 断 出
的联 合信息 作战 能力 的提高投入 了极 大的关 注。 美军 大力发展各种模拟器材 , 使部 队接受联 1 在 训练模拟器 材建设 的思 想指导方 合信息进攻和联合信 息防御两 方面的联合信息 作战 训练。 在模 拟器材 的建设 中 , 照陆 、 、 仿 海 空、 天一体化 的“ 数字化 战场” 的特点 , 构建覆盖 整个作战 空间的 , 由通信 系统 、 指挥控制 系统 、 情报传 输系统 、 计算机于战场数据 库及各种用 户终端 组成的 , 能给用户实 时提供 信息 的综合 互联网络训练模拟系统。 通过该系统, 能模拟实 时获取 、 交换和使用数字化信息 , 时满足各级 及
美空军飞行模拟训练装备体系发展与启示

作者简介 : 明君 ( 95 ) 男 , 姜 18 一 , 主要从事航空装备仿真研究 。
姜 明君 , : 等 美空 军飞行模 拟训 练 装备体 系发展 与启 示
的研制与开发 , 并逐步 形成 系列 , 飞行 模拟 器是一 个结 构复 杂 的实 时控制系统 , 要提高系统设计效率 , 缩短研 制周期 , 节 约研制经费 , 须利 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进行科 学的管理 和控 必
6 9
忽视 飞行模拟训练 , 是缺乏远见卓识 的; 相反 , 过分夸 大飞行 模拟训练 的作用 , 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将模 拟训练和 实际训
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 正做 到优劣互 补 , 能产生最 佳 的训 真 才
练效能 。
制 。在长期 的实践 中, 美空军积累了一整套 高效科学 的模块 化和标准化研制经验 , 减少了不同型号飞机模 拟软件 开发过 程 中的重复劳动 , 节约 了计算 机资 源 , 提高 了模拟 器设计 和
—
4 . 3
行模 拟器的分布式任务训练网络 , 驾驶各种 飞机 的作 战飞 使
行 员能够在高度逼真的模 拟环境中共 同训 练 , 练大规模 的 演
[ ] 杨 斐. 5 高教机模拟机训练方法改革之管见[ ] 中国民航 J.
飞行 学院学报 ,00 4 : 2 1 ( )3 7—3. 8
联 合空 中作战。 4 )飞行模拟训 练与 实 际训 练相 结合 , 能产 生最 佳训 才
演练 。
目前 , 空军在模 拟训 练装备 的档次搭 配上 , 美 以重点 发
也是现今飞行模 拟器 的原型 。这种 林 克练习器 至今仍 广泛
应用于 飞行员基础训练 中。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 随着飞机 的 进步 和航空技术 的发展 , 飞行模拟器在各个航 空领域得到 了 很 大发展 , 发展成为飞行训练不可 缺少 的重要训练 器材。2 0
美军模拟训练特点及启示

美军模拟训练特点及启示作者:刘长江戴迪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11期摘要:模拟训练作为模拟实装、实员和实景的训练方式,是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军模拟训练建设应借鉴美军成功经验,通过研究美军模拟训练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军模拟训练特点和规律,探索我军模拟训练建设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并紧贴实战坚持融合式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美军模拟训练特点启示模拟训练,是指依托训练模拟器材和系统,运用模拟仿真方法和手段进行的训练活动。
模拟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装备损耗、节约训练资源、减少环境破坏,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先进训练方式。
目前我军模拟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美国等军事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要研究外军模拟训练的成果,找到未来模拟训练的发展趋势,争取能在模拟训练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促进军事训练的发展和战斗力的生成。
一、美军模拟训练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外军已构成日益完善的模拟训练体系,其中,美、俄、英,法等国尤为突出,基本覆盖训练的全领域、全对象、全过程,训练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训练能力强,训练效益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模拟训练研究和应用的国家,其技术和装备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军模拟训练呈现如下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是致力于虚拟训练系统向通用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通过统一技术体制、标准规范和数据接口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军兵种之间的交流使用。
同时,必须对作战环境、作战单元的描述统一考虑,对虚拟训练系统的核心要素做到通用化、标准化。
二是成立若干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支撑的作战实验室。
成立若干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支撑的作战实验室,以研究和探讨未来作战需求。
美军非常重视对作战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作战需求的探讨。
为此,美军在海湾战争结束后,开始着手建立作战实验室。
根据美军的设想,在战斗实验室里,可以充分地采用分布式交互模拟技术,综合利用实物模拟、手工模拟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创造出一种可进行训练及武器研究的人工合成环境,并与有关单位联网。
美军战术互联网模拟与运用方法研究_王国民 (1)

2013年第06期,第46卷 通 信 技 术 Vol.46,No.06,2013 总第258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58,Totally美军战术互联网模拟与运用方法研究王国民, 丁兆忠, 夏兴宇(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3部队,河南 洛阳 471000)【摘 要】战术互联网是美国陆军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战术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无缝的、安全的通信链路和通用数据通信平台。
在我军通信对抗训练领域,模拟美军战术互联网并为受训部队提供“靶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分析美军战术互联网体系结构与运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军战术互联网“精简式”与“典型式”的构建方法,深入研究了模拟战术互联网的运用方法。
对提升基地训练中的蓝军扮演能力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通信对抗部队的实战能力。
【关键词】战术互联网;模拟方法;通信系统【中图分类号】TN9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802(2013)06-0069-03 Si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S. Tactical InternetWANG Guo-min, DING Zhao-zhong, XIA Xing-yu(PLA Unit 63893, Luoyang Henan 471000, China)【Abstract】Tactical interne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S. army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ld provide reliable, seamless, safe communication links and gener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army tactical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In the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 training domain, to simulate U.S. tactical internet and provide drone for training-receive forces becomes an urgent task. Based on analysis of U.S. tactical internet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ode, the “condensed mode” and “typical mode” of U.S. tactical internet construction are given,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s of simulated tactical network studied in detail. All this could improve the simulation capability of blue army and help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 force develop actual-combat ability.【Key words】tactical internet;simulation method;communication system0 引言作为军事训练转型中出现的新型专职扮演作战对手信息力量的部队—电子蓝军,其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面向对手,基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模拟训练发展研究孙兆贤G012012365 二旅五营摘要:军事训练,是指对单个人员和部队就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进行的教练,其目的是提高受训者或受训集体履行特定的军事职能与执行特定的军事任务的能力,包括为加强一个或数个军事单位的战斗准备而进行的演练。
模拟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其工作规律等,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抽象处理后的一种相似性复现。
模拟训练是指运用模拟器材或模拟系统,在模仿实战环境下开展的军事训练。
“战时怎么打,平时就怎么练”是美军基本的训练指导,美军利用模拟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以作战原则、作战结构为基础,模拟逼真的战场环境和敌军行动,把行之有效的战法融人模拟系统,用模拟训练的方法改变训练的过程和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
一、美军模拟训练发展概况美军模拟训练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人工模拟、半自动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陆军开始以复现实际地形的“沙盘”为主要器材的人工模拟训练。
1972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应用,美陆军训练局开始使用计算机模型来计算参训作战单位之间的战损、部队机动速度、弹药和油料消耗等,但训练中使用的计算机辅助图上机动模拟系统不能单独完成作业,仍需l:25000或l:50000比例尺的军用标准地图进行手工图上标绘操作。
70年代末,计算机辅助图上机动模拟系统成为美军指挥所演习的“标准”模拟系统。
80年代中期,美军的模拟训练基本完成了从人工模拟到计算机模拟的转变。
1.美军模拟训练机构。
美军国家模拟中心是美军专司模拟训练管理之职的执行部门。
1975年l0月,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指示其下属的联合武装力量中心,对司令部下属的院校和中心开发模拟训练系统提出建议。
1990年2月,美军成立国家模拟中心。
1993年4月,美军国家模拟中心重组为美军联合武装力量中心的一个下属机构。
改组后的美军国家模拟中心,其任务是负责开发、操作和支持用于战术、战役和战区层次的联合和合同作战的模型系列。
这些模拟系统必须描述战斗中的机动、部署和重新部署等作战行动。
美军国家模拟中心被赋予以下基本职能。
①管理维护美军系列模拟系统。
②支持美军演习。
③开发分布交互模拟系统。
2.美军模拟训练系统。
模拟训练系统是体现军事运动本质特征的对象系统,是在对特定作战环境、军事行动和作战过程的内涵、功能、结构、形态及运动规律进行抽象的基础上,结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军事运筹学和战役战术学理论所建立的相似性演练环境。
目前,美军模拟训练系统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①训练模拟器。
②冲突模拟系统。
③辅助模拟系统。
3.美军模拟训练特点。
尽管美军仍有少数人存在着对“信任计算机”的疑虑,但各类模拟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使用最终导致了美军模拟训练的制度化。
概而言之,模拟训练的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增加训练安全性。
②避免环境破坏。
③缩短训练时间。
④减少训练费用。
⑤提高训练效能。
一方面,在模拟训练中,新装备、新条令可以得到在野战训练中则很难做到的全方位检验;另一方面,在模拟训练中,对训练目标的度量要比在野战训练演习中更容易进行。
二、美军模拟训练的基本内容模拟训练作为连接战争准备与实战之间的桥梁,在军事训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训练对象和训练任务,模拟训练有不同的训练内容。
1.训练仿真。
训练仿真主要是通过模拟实车、实弹或实战环境来培养单兵、单车或小范围作战编组的作战技能。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驾驶模拟仿真系统、激光射击模拟仿真系统、多用途复合激光作战仿真系统等。
由于运用了视像等先进技术,这些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和逼真性得到空前提高。
例如一种被称为“近战战术训练器”的模拟器,能够逼真模拟包括“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器的全部实景操作过程。
通过电脑模拟,受训者可“身临”欧洲、伊拉克及朝鲜等多种战场地形,在沙尘暴、雾天等作战环境下,与各种敌方坦克展开作战,以培养士兵的战场识别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
美军认为,通过这样的模拟训练,可以在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条件下,提高受训者的战术技能和反应能力,从而提高战场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和自己的生存能力。
据美军统计,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60%。
但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仿真训练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术和战斗技能的飞行员,进行实机训练的生存概率可以提高到90%。
2.作战模拟。
作战模拟,是指运用作战演习、室内图上作业、计算机模拟演习等方法,对包括两支或多支对抗力量的军事冲突进行的模拟。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传统的手工沙盘和地图作业已不能满足作战模拟的需要,计算机作战模拟成为作战模拟的主要手段。
通过计算机作战模拟,可以对作战方案或作战行动进行多方位的论证,并通过模拟对抗,计算各军、兵种部队的攻防作战能力,经过比较挑出最佳作战方案,使指挥员置身于陆海空天电全维作战空间,充分发挥指挥艺术和指挥能力。
美国国防大学已开设军事政治模拟课程以及联合与合成作战模拟课程。
美三军主要作战中心每年都开展由各类高级指挥和参谋人员参加的作战模拟训练。
当前,计算机作战模拟已经成为美军作战计划制定的必要环节,事实上,“沙漠盾牌”作战计划的蓝本就是出自“内窥90”的计算机模拟演习。
3.装备预研。
降低装备开发中的风险和投入是美军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
美国防部为降低新式武器装备的造价,缩短研制周期,决定采用模拟训练的手段。
其基本做法是:首先以计算机模型在模拟的战场环境中对新式装备进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确定技术参数和最佳技术方案,然后才进行首件样品的制作。
以飞机座舱的信息显示设备为例。
以前,若要确定仪表的最佳位置和仪表上的信息构成,必须制造一架飞机并由好几个飞行员进行不同情况下的试验。
而现在,美军使用计算机模拟训练器,仪表的大致位置及其所显示的信息构成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型来确定。
在新式武器设计的各个阶段,相关模型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被细化、补充和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和造价,实现装备研制的最佳效益。
4.理论验证。
模拟训练为战争形态转变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作战理论提供了检验手段。
一场战争一种理论的美军不能等到战争打响再对作战理论进行验证。
美军利用模拟训练手段检验“基于效果的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信息化作战理论,并把完善和修正的概念写入作战条令。
为此,美陆军率先建立了6个作战实验室。
美原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指出:“这些实验室使我们能够利用仿真技术和模拟手段对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进行实验,测试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效果。
”美海军和空军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作战实验室。
目前,美军已拥有30多个各类大、中型作战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成为美军和平时期进行重大模拟演习的场所。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成功运用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就曾经在“千年挑战2002”的模拟演练中得到检验和预演。
美军正在大力研制的分布交互式模拟系统,即是其“网络中心战”理论的重要检验手段。
三、美军模拟训练发展趋势美美军模拟训练的发展,以战争形态的转变和军事训练的转型为指针,以模拟技术的发展为支撑,呈现出系统多能化、平台一体化、手段综合化、基地规模化、效果“准战场化”等趋势。
1.系统多能化。
系统多能化既是军事训练与模拟技术不断结合的产物,也是模拟训练向多领域拓展的必然结果。
完善的模拟训练系统应该包括开展模拟训练所需要的各项功能。
从功能要素上说,不仅具备单兵训练功能,而且具备联合训练功能;不仅具备作战训练功能,而且具备指挥决策训练功能。
从训练对象上说,不仅具备作战人员训练功能,而且具备参谋人员、指挥员训练功能。
从系统构成上说,不仅具备训练过程所要求的导调监控、战场仿真功能,而且具备战斗评估、综合保障等功能。
如美军新研制的“陆军综合激光作战系统”,能够对杀伤、击毙、击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度实时地提供准确信息,同时还能对核弹头、化学武器、航空炸弹和地雷等杀伤效果进行战场评估。
2.平台一体化。
一体化作战需要一体化训练,一体化训练需要一体化平台。
一体化模拟训练需要模拟训练平台的一体化结构、一体化联结和一体化运行。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及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模拟训练提出的要求,模拟训练呈现出由单车、单系统、单平台向一体化联网发展的趋势。
为满足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系统对抗的需求,美军在模拟训练中强调采取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各个单一的模拟系统或模拟器联接起来,形成一体化模拟训练平台。
美军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分布式模拟”训练新概念,其实质就是将分散于不同地点、相互独立的模拟系统或模拟器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组成高度一体化的模拟训练网络。
在这个模拟训练网络中,所有受训单位或个人既可单独进行模拟训练,又可与其他单位或个人配合进行一体化的协同模拟训练。
2002年7月美军举行的“千年挑战2002”演习中,分散在全美26个指挥中心和训练基地的各军兵种指挥人员,在同一战争背景、同一战场态势、同一作战想定下同步进行了组织指挥大规模联合作战的模拟演练。
3.手段综合化。
手段综合化即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开展模拟训练。
虚实结合的方法综合虚拟训练和实兵训练的优点以抵消各自的缺陷,达成虚拟训练与实兵训练互补的效果。
美军在数字化部队的战斗实验中,就采取了虚实互补的综合训练方法。
1992年9月,美军进行的第一次数字化部队演练是M1A2坦克排实兵演练,演练内容是数字化信息传输。
在此基础上,同年12月进行模拟演练。
1993年7月和l1月,美军进行了两次数字化营实兵演练,演练内容为武器系统横向数字化联网。
演练结果反馈到诺克斯堡战斗实验室,并将其转化成了“战术技术标准文件”。
在此基础上,同年12月进行了模拟演练。
1994年4月10日至23日,美军进行了代号为“沙漠铁锤VI”的数字化营与非数字化营之间的实兵对抗演练。
演练双方实施侦察与反侦察、机动与反机动、冲击与反冲击、突破与反突破等各种作战行动。
对于数字化部队这样一种全新的作战部队,其技术和装备构成、战术运用等,都没有充分的可供借鉴的先例和经验,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4.基地规模化。
基地是军事训练展开的空间依托,基地规模化是模拟训练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美军集中财力和技术设备,构建了规模化的模拟训练基地。
据悉,到目前为止,美军在国内外已有各种军兵种演练基地80余处,这些基地不仅设备先进,功能完备,而且具备较大的训练空间。
如美国陆军的欧文堡国家中心仅训练场地就达2250平方公里,空军的“红旗”靶场占地总面积更是高达58275平方公里。
5.效果“准战场”化。
模拟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实战,而模拟训练只有做到环境逼真、对抗逼真、效果逼真,其结果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效果“准战场化”是模拟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实现模拟训练的效果“准战场”化,才能增强模拟训练的对抗性和针对性,确保模拟训练与实战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