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数据链作战使用培训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美军数据链系统

浅谈美军数据链系统

一、数据链概述(一)数据链的基本组成与一般通信系统所不同,数据链除了拥有通信终端、传输设备等基本要素以外,最大区别就是拥有特殊的通信规范,即数据报文的消息标准和控制链路运行的通信协议。

没有这些通信规范,即使有了先进的通信设施和通信网络,也不能称其为数据链。

因此,将数据链视为实际的硬件设备,不如视为一组规范了传输方式、信息格式、各节点间的组网方式、使用的硬件规格等实现信息交换的协定、规范。

另外,数据链还包括一些保障通信安全、可靠运行的辅助设备,如加密/解密装置(密码设备)、自检设备、电源等。

所以,数据链的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三大要素: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通信规范。

广义上的数据链系统还包括与数据链相连接的信息提供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等要素,即与数据链紧密相连的指挥信息系统、武器系统和各种传感器等平台。

这些要素虽然不能直接算作数据链系统的组成要素,但离开它们数据链的作用和功能将不能发挥,所以我们将这些要素称为数据链的外围构成要素,将数据链设备的组成称为数据链的内在组成要素。

正是在这些外围和内在组成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数据链系统才能有效运作:战术情报信息由各种传感器产生,战术指挥控制信息由指挥信息系统产生,这些战术信息通过数据链进行传递,并输送到相应的武器系统,形成了战术信息由生产到有效使用的通路。

战术信息通过数据链在这些联网的平台之间快速流动,将物理空间上相互分离的各个作战单元紧密的链接成一个整体。

战术数据链的建设始于20 世纪50 年代,首先是装备于地面防空系统和海军舰艇,之后才逐步应用到飞机上。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战术数据链问世,大致可分为三类:态势感知数据链,用于各军兵种多种平台之间交换不同类型的最新信息、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一般工作在低频,波长较长,数据率较低,主要是传输格式化报文信息,包括Link 4A、Link 11、Link 16和Link 22等;情报、监视和侦察(ISR)数据链,用于传输各种图像情报和信号情报信息,一般工作在高频,波长较短,数据率较高,能实现视频和高分辨率图像的高速传输,包括通用数据链(CDL)和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等;专门为完成某一特定作战任务(如防空导弹)而设计的功能与信息交换形式较为单一的专用数据链,包括JSTARS专用的监视与控制数据链(SCDL)和增强型位置定位和报告系统(EPLRS)等。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学术论坛
SC卜NCE&T}CHNOl
OGY
,器圈圆
lmoHMA
10”■U监孟盗■l■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付雅芳杨任农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
0038)
摘要:本文对战术数据链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比了现阶段广泛应用的数辊链的技术特性,分析了在现在信息战争中应用
战术数据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国内我军战术数括链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
息控制(包括指挥控制、预警探测、电子对抗、
打击引导等信息系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
立体分布,纵横交错的信息平台,从而沟通所 有作战单元,把原来独市的各级指挥机关、战
斗部队、传感器探测平台和武器平台有机地 铰链在一起,构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并具 有统一、协调能力的作战整体。为此,世界各 军事强国竞相发展战术数据链技术。
含有通信协议和消息标准的数字化通信系统,
该系统能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数据速率及不同 的信道传输作战指挥系统的战术信息。
一,明确的定义。军事专家,战术专家,
技术专家等不同人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 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常见的定 义如下: (1)战术数据链是武器装备的生命线,是战 斗力的倍增器,是部队联合作战的“粘合 剂”。
线,数据融合技术,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等等。
(7)战术数据链是全球信息栅格(GIG)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信息 手段。 (8)战术数据链是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战
2.2点与点双向互联的实现 继LlNK4之后,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又
开发出r Linkll数据链。Linkll可以利用 各种现役的HF和UHF电台,使用轮询协议 组网,数据速率一般不高于2500bps。主要用 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岸上

美空军武器数据链技术与应用.

美空军武器数据链技术与应用.

武器系统本文2008207231收到,李哲、庞景均系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硕士生,柏鹏、王谦喆分别系空军工程大学教授、讲师美空军武器数据链技术与应用李哲柏鹏王谦喆庞景摘要首先论述了武器数据链的组成与功能,进而介绍了武器数据链在美国空军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它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美国空军武器数据链的发展方向作了说明。

关键词武器制导武器数据链美空军发展趋势引言精确制导武器是空军装备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方向是火力平台与信息平台的高度融合,而武器数据链作为当前制导武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信息化战争中精确打击的重要基础,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是信息化武器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空地武器引导数据链到中远程空空导弹数据链,美国空军近年来不断加强武器数据链的发展与应用。

作为战斗力的“粘合剂”与“倍增器”,数据链使精确制导武器从制导精度到作战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1武器数据链组成与功能武器数据链一般负责传递目标信息、指控信息和环境信息,实现武器与武器平台(载机、友机,武器与指挥、传感器平台(预警机、地面指挥所、雷达站等,武器与武器之间的链接。

使武器具有诸如目标选择与重瞄、战场杀伤效果评估、多弹协同作战等多重作战任务,实现多目标攻击、人在回路和发射后不管等功能。

1.1武器数据链系统组成精确制导武器数据链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子系统:弹载数据链终端(设于弹上的武器控制单元、控制飞机上外挂的数据链吊舱和飞机数据链控制面板(图1。

1.2武器数据链功能1.2.1导弹飞行控制战术数据链在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导弹制导精度和控制距离,可使导弹在发射到击中目标期间,不断接收、处理来自载机或友机的目标信息,调整飞行姿态,依据目标变化和战场态势变化实施导航,提高导弹打击精度和命中目标概率,并可在飞行中更换攻击目标,大大缩短从“传感器到射手”的时间,提高打击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

1.2.2战场协同制导武器通过武器数据链系统,能够实现与武器平台、指控平台、传感器平台的紧密交链,组成数据链作战网络。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数据链已成为美军获取信息优势,提高各种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战术数据链,例如战术数字信息链路、公共数据链/战术公共数据链等,这些数据链的使用为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是美军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数字化信息的标准通信链路,目前投入使用的战术数字信息链路有4种,分别是TADIL-A、TADIL-B、TADIL-C和TADIL-J。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军舰、战斗机以及侦察监视飞机等都装备有一种或多种此类数据链。

1.TADIL=ATADIL-A,北约称之为Link-11,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计划服役到2015年。

它是保密、半双工的数字信息链路,传输速率为1364或2250比特/秒。

可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数据系统之间的数字信息交换,也支持指挥控制单元中有限的指挥数据的交换,但不支持飞机控制。

TADIL-A使用高频(HF)和超高频(UHF)频段,当使用HF频段时,TADIL-A能够覆盖信息发送地点周围300海里的区域;使用UHF频段时,它能够提供舰对舰25海里、舰对空150海里的覆盖。

装备TADIL-A数据链的平台有美海军的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战舰、E-2C、S-3A、P-3C和美空军的E-3飞机等。

2.TADIL-BTADIL-B,北约称为Link-11B,它是全双工、点到点数字信息链路。

TADIL-B 使用甚高频(VHF)或UHF频段,可使用有线、无线及卫星信道进行传输。

该数据链的标准工作速率是1200比特/秒,也可以选择600和2400比特/秒(或1200比特/秒的倍数,如3600、4800比特/秒等)。

TADIL-B采用了多种加密方法,可以连接KG-30、KG-84、KIV-7加密机和整体加密设备。

对美军典型战术数据链信号的侦察分析方法

对美军典型战术数据链信号的侦察分析方法
行侦收采集;正确侦察采集信号分为模拟采集和解调
后采集,如图 7 所示。
(1) 基于侦察信号的目标个体识别可行性分析。
备,从中频和基带输出的接口,配置高精度采集设备进
本分布及其特征偏移,提取数据链信号细微特征,为信
行训练模型建模,完成目标个体识别。 信息层面:可以
同时进一步解析战术数据中可能携带的个体信息,用
( CCSK) 形式的扩频技术
④ 调制速率:5 MBd
⑤ 通信方式( 含连续 / 突发属性) :突发跳频,跳速
76 923 跳 / s
(4) Link⁃22 数据链
Link⁃22 是一种抗电子对抗的超视距通信系统,在
HF 或 UHF 频段采用定频或跳频抗干扰技术。 单个
图 3 Link⁃11 信号时频图
侦察分析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⑤ 采样环节主要指的是利用低通或带通采样定
信号层面:通过电子战侦察机、地面超短波信号接收设
⑥ 试解调环节主要指的是采样信号进行试调制
行信号采集,建立积累数据链样本数据库,统计分析样
⑦ 试分析环节主要指的是对解调信号判断正误,
号识别技术研究打下基础;同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
— 21 —
雷达与对抗 2021 年 第 2 期
图 6 数字信号接收处理模型
① 信号入环节主要指的是通过天线将无线电信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美主要战术数据链的侦察研究还存在诸
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号进行利用;
莫及;
② 功分环节主要指的是将一路信号分为多路信
信号参数:
① 信号频段:UHF,这里信号频率为 311.800 MHz
② 信号带宽:25 kHz

美军数据链及其发展综述

美军数据链及其发展综述

美军数据链及其发展综述2009-11-09 09:06:42 来源:CIO时代网分享 |摘要:数据链的强大信息传输功能为实现网络中心战提供了可能,它不但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必要前提,而且实现了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链接以及从时间协同到空间融合上的有机统一,成为网络中心关键词:军事数据链数据链是传感器与传感器、传感器与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与信息平台之间的中介,是实现信息的链式运动的桥梁,是获得信息优势,提高各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没有数据链,就无法构建数字化战场,也就无法实现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的转型。

网络中心战的实质是利用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分布在广阔区域内的各种探测、传感装置,指挥中心和各种武器系统,集成为一个高效的大系统,实现战场态势的信息共享和武器的高效优化使用。

数据链的强大信息传输功能为实现网络中心战提供了可能,它不但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必要前提,而且实现了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链接以及从时间协同到空间融合上的有机统一,成为网络中心战的“神经中枢”。

分类美军数据链的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国家使用的数据链,如国防部通用数据链,主要用于传送国防部未经处理的数据,并可支持空对地雷达数据、图像、视频和来自友邻或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传感信息。

二是国防部战术数据链,包括TADIL-A?TADIL-J 系列标准,主要用于支持战斗部队战场空间的联合数据链路的需求。

三是北约战术数据链,包括1、2、3、4、4A、11、16、22等标准,主要提供分队间的实时战术数据交换。

具体划分如下所述。

从数据终端划分。

主要有单兵终端、武器终端和网络终端三种类型。

第一类用于单兵和地面移动部队,主要解决作战人员与作战人员、作战人员与武器装备、作战人员与信息平台之间的联系问题;第二类用于作战飞机、舰艇和无人机等武器装备,主要解决作战平台之间的联动;第三类用于信息平台,主要作为C4ISR、地面控制站等主网的网关设施,解决信息平台之间的链接问题,特别是在GIG(全球信息栅格)方式下,它还是网络或网格之间的桥梁。

数据链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数据链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Technology Application技术应用DCW191数字通信世界2019.121 数据链概述数据链是一种负责战术信息传输、处理和交换的重要系统,其在传感器、武器平台和指挥系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各级作战平台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共享,有效提升了各个作战平台的态势感知能力。

数据链可以根据应用领域分为专业数据链、宽带数据链及战术数据链三种类型。

其中,专业数据链是指在某一专业战术领域所应用的数据链,主要包括态势感知数据链(SADL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 )、陆军1号战术数据链(ATDL-1)等;宽带数据链主要应用于传输图片及视频等格式的侦察情报,对于带宽要求较高,具体包括无人机数据链、通用数据链等;战术数据链在战术级作战区域负责对实时战术数据进行交换和传输,我国战术数据链具有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Link-4、Link-11、Link-16、Link-22[1]。

Link-4数据链在海军中应用较为广泛,负责对指挥指令及目标进行进行传输;Link-11数据链主要应用于行驶速度较慢的空中平台及舰艇,属于海空平台传输战术信息的数据链,主要应用于进行控制指令、战场信息、目标数据、武器状况的实时交换;Link-16数据链为三军联合战术数据链,是由美国和北约部队设计,以满足大多数作战任务的需求;Link-22数据链具有较强的超视距通信能力及较强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速度中等,能够实现实时在各平台之间进行指挥控制指令、态势信息和预警信息的传输。

2 战术数据链关键技术的应用数据链系统主要由战术数据系统、数据终端、通信电台及加密设备等共同构成,作为先进的数据传输系统,战术数据链具备信息标准、多址技术、纠错编码技术及抗干扰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2]。

2.1 信息标准每种数据链基本上都具备一套完整的信息标准,这种标准化的报文格式是战术数据链区别于其他数据通信系统的重要标志。

美军link-16数据链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应用研究

美军link-16数据链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应用研究

2019 年 10 月第 5 期现代导航·351·美军 Link-16 数据链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应用研究王红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 710068)摘 要: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通过战术数据链网络为 CAS 任务提供高效的战场态势、指挥引导、空地协同等信息交互能力,能够缩短 CAS 任务从发起到打击所需时间、提高打击精度和效率,成为美军发展的重点的方向。

本文以 Link-16 战术数据链为切入点,结合近距空中支援作战流程,对美军 CAS 作战中 Link-16 数据链的组网应用和信息交互进行研究。

关键词:近距空中支援; Link-16; 空地协同中图分类号:E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76-(2019)05-351-07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Link-16 Tactical Data Link in Close Air SupportWANG HongjuAbstract: Close air support mission has become prominent in modern warfare.it could provide efficient battlefield situation,command and direction information, and othe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s to close air support mission Through the tactical data link network, which can shorten the close air support time from initiation to attack,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strikes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US military. This paper takes the link-16 tactical data link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es the close air support operational process to study the networking application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of the link-16 tactical data link in close airsupport mission. Key words: CAS; Link-16; Air-Ground Coordination0 引言近距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CAS)作战 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升华于高技术局部战争,现已成为 21 世纪空中作 战的重要内容,与空中遮断、争夺制空权并称为空 军三大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
不再重复。

各档执行元件工作程序见表1所示。

表1A761E 自动变速器各档执行元件工作程序表
选挡手柄在D 位
D1C1F4F3
D2C1F4B3F2F1
D3C1F4C3F1
D4C1F4C2
D5C2C3B1
D6C2B2
动力挡位1C4B4
2C4B2
3C4C3B1
4C4C2
R C3B1B4
参考文献
[1]刘希恭.凌志LS400轿车维修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张朋相,黄兴华等.自动变速器的原理与检修[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邹长庚,马伯夷,顾金亭.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与原理诊断[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4]宋敬滨,李彦.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新世纪高职高专汽车运用与维修类课程规划教材).大连理工大学,2010
(上接第130页)
1.引言
数据链系统作战效能的发挥,涉及信息传输、战场信息处理、网络的管理维护等作战应用和装备使用维护的方方面面,系统的规划、设计与作战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数据链系统的应用培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单一装备的使用教学,需要在战役、战术系统层面上,对各级参战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得数据链系统中各个分系统,各类人员准确、高效地融入到作战训练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在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平台间“黏合剂”和武器效能“倍增器”的作用[1]。

美军对数据链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超过半个世纪,通过不断的实战检验、修正与完善,基于数据链平台的作战理念已经渗透到部队训练、演习、作战的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使用培训体系,并且成为部队任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2.美军数据链作战使用培训简介针对数据链的作战使用培训,美军大体上建立了两级的培训架构:在全军范围内,建立了三军通用的联合培训机构(如,JMTS ,联合多战术数据链学校);在各军兵种内部,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

在培训内容上,涵盖了数据链操作使用的各个领域,包括指挥控制、战场信息处理、系统规划设计、系统管理维护等共性的基础知识,以及各军兵种、各类作战平台特有的装备操作、使用和维护知识。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各类岗位任职的知识结构和相应技能的需求,制定了完善的课程体系,除了基础知识等通用的课程模块外,还开设有针对专用平台、专用装备的课程模块。

训练大纲和相应的训练操作规程也制定得相当全面和细致,涵盖了日常的在岗训练、战术演练和联合演习。

从培训具体规划上,美军对所有参加涉及数据链操作使用的部队人员制定了标准化的通用培训大纲,规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链概论、链路操作准备、设备配置、系统初始化程序、端机设置、数据链装备操作和故障检修。

军种特有的培训模块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其重点是军兵种数据链系统及装备的操作和使用技能。

通用培训和军种特有的培训均在各军兵种内部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完成。

在培训的最后阶段,学员将在三军通用的联合培训机构进行更深入的多军种、多系统的联合培训,使学员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应用技能。

3.美军数据链作战使用培训的主要对象及内容在美军的数据链培训体系中,通常将参与培训的对象大致分为四类:操作员、维护员、管理员和指挥员。

3.1操作员
操作员主要指装备的操作人员,通常由士官或特定武器平台的作战人员担任。

由于此类人员在系统应用中处于末端操作的位置,且跟具体武器装备有很强的绑定关系,其培训的重点偏重于操作使用技能层面。

美军对于操作员的训练要求主要涵盖数据链的基础知识、系统功能使用、终端操作和常见故障检测,通常分四个阶段实施:初始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在初始阶段,对整个数据链系统进行整体介绍,包括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功能/性能等基础知识,其目的是让操作员对数据链系统的基本功能、组成、战术性能指标等宏观性内容进行了解。

在第一阶段的培训过程中,培训的内容侧重于数据链技术层面的知识,主要包括诸如信号波形、资源分配、组网消息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

在第二阶段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偏重于数据链操作使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诸如OPTASK LINK 、监视、电子战、武器协同与控制等功能介绍和操作使用方法。

在第三阶段培训中,培训内容偏重于数据链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包括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和常见故障诊断。

3.2维护员
维护员主要负责装备的维护与保养,通常由特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岗位职责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其培训通常由装备提供商实施,目前更多的是采用装备提供商与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实施。

3.3管理员
管理员在数据链系统应用中起着关键的管理、组织、协调作用。

管理员一般根据部队建制或任务指定。

例如,美国空军在飞行中队中指派特定的飞行员担任中队管理员,在联队中指定联队管理员。

中队管理员负责协调指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日常在岗的业务培训,联队管理员主要协调中队管理员的工作,并执行公共的数据链相关任务。

管理员不仅要负责本级数据链装备的运行管理,还要负责组织数据链运用的培训,在安排日常的训练任务时,要尽可能地将操作训练与作战训练计划融为一体。

因此,美军为保持一只专业素质全面的管理员队伍,要求对管理员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正规课堂培训。

3.4作战指挥人员
对作战指挥人员的培训通常视其工作岗位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各军兵种对不同岗位的作战指挥人员的培训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

如美国海军舰队,对于一般作战人员的训练要求是参加“数据链基础知识”、“航迹协调员课程”和“多数据流互操作课程”三门课程的正规培训,其他培训主要是在岗培训;对数据链运用相关的高级军官,则要参加“多数据流互操作性课程”和“接口控制官课程”的正规培训。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美军数据链作战使用培训的探讨,明确了美军数据链培训体系的两级架构,数据链培训的主要人员以及相对应的培训内容;对开展数据链培训的组织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我军数据链培训的正规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是全军及各军兵种各组建相应的数据链任职教育学院,用以专门培养各级各类数据链应用人才;二是加紧制定和完善数据链培训的各层次训练大纲和装备的操作规程;三是在全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设立专门的数据链管理人员,负责数据链装备使用管理和数据链人才的培训;四是基于各种数据链系统,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数据链的模拟仿真训练系统,结合实装开展日常操作训练和联合战术演练。

参考文献[1]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敏文,丁锐.数据链技术及对信息化作战的影响[J ].军事学术,2010(4):26-28
美军数据链作战使用培训研究
海军航空兵学院盛亮
[摘要]数据链的作战使用培训,应立足于作战协同与通信网络,对各级参战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本文研究了美军数据链作战使用培训的总体架构、培训的主要对象及培训内容,并针对我军开展的数据链培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据链通用培训联合培训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