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视频输入输出格式

合集下载

视频采集常见接口类型

视频采集常见接口类型

视频采集卡常见输入输出接口介绍现在的高清电视机和高清电视节目已近是人们高清娱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随着视频清晰度的不断上升,先后诞生了不少视频接口,可以说视频接口是实现高清的基础,不管是早期的还是最新的接口,现在很多视频接口还在继续使用,通过各种信号转换器/视频采集卡,AV,S-VIDEO转VGA AV,S-VIDEO转HDMI,色差转VGA,色差转HDMI等等,图像提升几倍,效果更好。

常见的视频采集卡输入输出接口还是很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想看到清晰度高质量好的视频,视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等视频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数码产品的视频输入输出接口一样值得去考虑。

说到各种接口、各种转接头又有谁能如数家珍呢?通常我们也称之为RCA接口或者复合AV接口,一般复合AV线的输出或输入都采用与音响相同的梅花形RCA端子,用红色和白色分别表示左右声道,视频信号用黄色端子。

复合信号传输方便、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AV接口(RCARCA)可以算是TV的改进型接口,外观方面有了很大不同。

分为了3条线,分别为:音频接口(红色与白色线,组成左右声道)和视频接口(黄色)。

由三个独立的RCA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接口)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色插口;L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

参考图示:AV接口/复合视频(CVBS)接口/RCA接口复合视频(Composite)通常采用黄色的RCA(莲花插座)接头。

“复合”含义是同一信道中传输亮度和色度信号的模拟信号,但电视机如果不能很好的分离这两种信号,就会出现虚影。

音频接口和视频接口成对使用,通常都是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采用RCA(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 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

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 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需要对其进行亮/ 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在先混合,再分离处理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信号的丢失或失真,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

六大主流多媒体格式

六大主流多媒体格式

主流的视频多媒体格式前言:多媒体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科技的进步带来更多是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人们对于视听效果的享受也要比以前的要求更高。

从早期的幕布电影,发展的现在的高清晰数字影片,从以前的WMV、WMA等媒体格式发展到如今RMVB、RM、A VI等主流媒体格式,虽然一些较早的媒体格式依然沿用至今,但是随着人们对多媒体质量的苛求,以及媒体文件大小的限制,这些媒体沙场上的老兵最终是会退隐江湖的。

无可非议,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在IT领域,我们常说的“格式”,通常指文件的格式,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数据的传送格式等。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当今主流的视频媒体播放格式。

1、大众化的A VI格式A VI(AudioVideoInterleaved)格式是微软基于Windows平台下制定的数字影音文件标准,主要由视频采集卡将模拟信号转换生成,它的体积庞大,每分钟录像片转换后大约上百兆字节,是非线性编辑常用的格式之一。

A VI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1992年Microsoft公司推出AVI媒体文件格式,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

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这个媒体格式的接触还是较为广泛的,其所播放的视频画质较为清晰,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体积有些“臃肿”,文件体积过大。

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因此经常会遇到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 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 VI格式视频。

所以在使用时常常需要临时下载更新编码编辑器,显得过于繁琐。

媒体播放器推荐:DVDPlayer 、TCPMP2、流媒体RM格式RM格式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流媒体视频文件格式,它主要包含RealAudio、RealVideo和RealFlash三部分。

视频信号基础常识

视频信号基础常识

各种视频信号格式及端子介绍RF/AV/SVIDEO/YUV/VGA/RGB/RGBS/DVI/HDMI/视频信号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显示信号,但您并不一定对各种视频信号有所了解。

因为国内用到的视频信号格式和端子非常有限,一般就是复合视频和S端子,稍高级一些的就是色差及VGA。

对于那些经常接触国外电器和二手设备的朋友,就会遇到各种希奇古怪的信号端子,我们也经常接到读者这方面的提问。

请读者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视频信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带宽只有5MHz的视频信号,而是泛指能作为输入输出的显示信号。

本文试图把常用视频信号做一简单叙述,有不全和不对的地方请读者朋友指出。

一、各种视频信号复合视频信号(Video)复合视频信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视频信号,它在一个传输信号中包含了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

由于彩色编码的不同,复合视频又有PAL、NTSV、SECAM制式之分。

复合视频信号本身的带宽只有5MHz (NTSC制式带宽仅4.5MHz),中间又加了彩色副载波信号(NTSC制为3.58MHz,PAL 和SECAM制为4.43MHz),正好落在亮度信号带宽之内,占去了一部分亮度信号,又造成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使得复合视频成为最差的视频信号。

复合视频信号一般用RCA插头连接,就是通常说的莲花插头,见图1。

欧洲也用SCART接口,老式的视频设备也有用BNC插头连接。

S视频信号(S-Video)S视频信号俗称S端子信号,它同时传送两路信号: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C。

由于将亮度和色度分离,所以图象质量优于复合视频信号,色度对亮度的串扰现象也消失。

由于S视频信号亮度带宽没有改变,色度信号仍须解调,所以其图象质量的提高是有限的,但肯定解决了亮色串扰,消除图象的爬行现象。

S端子用四芯插头,见图2。

欧洲也用SCART插头,老式的视频设备也有用两个BNC插头连接,计算机显卡也有用七芯插头,其外形与S端子一样,只是又包含了复合视频信号。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详解(TV,AV,s端子,YCbCrYPbPr,DIV,HDMI)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详解(TV,AV,s端子,YCbCrYPbPr,DIV,HDMI)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详解(TV,AV,s端子,YCbCrYPbPr,DIV,HDMI)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详解(TV,AV,s端子,YCbCr/YPbPr,DIV,HDMI)2009-07-31 17:51TV接口TV输入接口TV 接口又称RF射频输入,毫无疑问,这是在电视机上最早出现的接口。

TV接口的成像原理是将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相混合编码后输出,然后在显示设备内部进行一系列分离/ 解码的过程输出成像。

由于需要较多步骤进行视频、音视频混合编码,所以会导致信号互相干扰,所以它的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

AV接口AV接口又称(RCARCA)可以算是TV的改进型接口,外观方面有了很大不同。

分为了3条线,分别为:音频接口(红色与白色线,组成左右声道)和视频接口(黄色)。

AV输入接口与AV线由于AV输出仍然是将亮度与色度混合的视频信号,所以依旧需要显示设备进行亮度和色彩分离,并且解码才能成像。

这样的做法必然对画质会造成损失,所以AV接口的画质依然不能让人满意。

在连接方面非常的简单,只需将3种颜色的AV线与电视端的3种颜色的接口对应连接即可。

总体来说,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可以避免音频与视频互相干扰而导致的画质下降。

AV接口在电视与DVD连接中使用的比较广,是每台电视必备的接口之一。

S端子S端子可以说是AV端子的改革,在信号传输方面不再将色度与亮度混合输出,而是分离进行信号传输,所以我们又称它为“二分量视频接口”。

S端子接口与S端子线与AV 接口相比,S端子不在对色度与亮度混合传输,这样就避免了设备内信号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能够有效的提高画质的清晰程度。

但S-Video仍要将色度与亮度两路信号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进行成像,所以说仍然存在着画质损失的情况。

虽然S端子不是最好的,不过一般情况下AV信号为 640线,S端子可达到1024线,但是这需要由片源来决定。

ffmpeg命令参数说明

ffmpeg命令参数说明

ffmpeg命令参数说明FFmpeg是一个强大的音视频处理工具,可以实现音视频文件的格式转换、剪辑、合并、压缩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FFmpeg 常用的命令参数及其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工具。

1. -i 输入文件:指定待处理的音视频文件。

该参数后面接要处理的文件路径,可以是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

例如,-i input.mp4表示处理当前目录下的input.mp4文件。

2. -vcodec 视频编码器:指定输出视频的编码格式。

常用的视频编码格式有h264、h265、vp9等。

例如,-vcodec h264表示输出视频使用h264编码。

3. -acodec 音频编码器:指定输出音频的编码格式。

常用的音频编码格式有aac、mp3、opus等。

例如,-acodec aac表示输出音频使用aac编码。

4. -s 分辨率:指定输出视频的分辨率。

分辨率可以使用具体的像素值,也可以使用简写形式表示,如720x480或hd720等。

例如,-s 1280x720表示输出视频的分辨率为1280x720。

5. -r 帧率:指定输出视频的帧率。

帧率表示每秒钟显示的画面数量,常用的帧率有24、30、60等。

例如,-r 30表示输出视频的帧率为30帧/秒。

6. -b 码率:指定输出视频的码率。

码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数据量,常用的码率有500k、1M、2M等。

例如,-b 1M表示输出视频的码率为1Mbps。

7. -ss 起始时间:指定剪辑视频的起始时间。

起始时间可以使用具体的时间值,也可以使用时间偏移量表示,如00:01:30或-30表示从视频的第1分30秒开始剪辑。

例如,-ss 00:01:30表示从视频的第1分30秒开始剪辑。

8. -t 持续时间:指定剪辑视频的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可以使用具体的时间值,也可以使用时间偏移量表示,如00:00:30或30表示剪辑30秒。

例如,-t 00:00:30表示剪辑30秒的视频。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的编码格式指的是视频或音频文件所使用的压缩算法和
数据格式。

这些编码格式可以影响文件的大小、质量和兼容性。


视频剪辑中,了解不同的编码格式对于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输出格式
非常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视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包
括H.264、H.265、MPEG-2、MPEG-4等。

H.26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
频压缩标准,它可以在保持相对较高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减小文件大小。

H.265是H.264的升级版,提供更高效的压缩和更好的画质,
但是在一些老旧的设备上可能不太兼容。

MPEG-2常用于DVD视频,MPEG-4则常用于在线视频和流媒体。

接下来是音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MP3、AAC、WAV、FLAC等。

MP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损压缩格式,它可以显著减
小音频文件的大小,但会损失一些音质。

AAC是一种更先进的音频
编码格式,提供更好的音质和压缩效率。

WAV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保留了原始音频的所有信息,因此文件较大。

FLAC也是一种无损格式,相比WAV更高效地压缩音频文件。

在剪辑中,了解不同的编码格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输出格式。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在网络上分享视频,我们可能会选择H.264编码以确保良好的质量和较小的文件大小。

而如果我们需要制作高保真音频,我们可能会选择无损的音频编码格式,如WAV或FLAC。

总之,了解剪辑中的编码格式对于保证视频和音频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兼容性非常重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音视频输入输出信号格式与接口

音视频输入输出信号格式与接口

音视频输入\输出信号格式与接口一、视频信号类型及接口我们在《音视频系统工程基础》课程中已经对音视频系统中各类常见信号接口的知识进行了学习,接下来,我们对各类信号,尤其是视频信号进行比较分析。

在实际的工程技术中,随着视频清晰度的不断提高,从早期的RF信号开始,经历了AV、S-video、YCbCr\YPbPr、VGA、DVI、HDMI等各种信号类型。

1. RF:电视机上的TV接口又称RF射频输入接口,这是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接口,用于接收从天线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目前在有线电视领域也是一个常用的接口。

RF信号是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混合编码生成的一种高频调制信号(RF),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由于音视频信号之间相互干扰较大,它的视频清晰度是视频信号中最低的,但采用75Ω阻抗的线材减少了阻抗不匹配和信号反射对于图像的影响,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2. Video:这类接口通常与音频接口(Audio)一起称为AV接口,又称RCA 接口(俗称莲花头),AV信号是对RF信号的改进,也是最常见的音视频连接方式。

一般来说,传输AV信号用三根信号线,传输Video信号的线头接口用黄色表示,音频信号分为左右声道分别用红色和白色表示。

AV信号的改进之处在于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很大程度避免了视频与音频相互干扰对画质的影响,但由于Video信号依旧是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进行混合传输,因此,也称Composite复合视频端口,需要在终端显示设备上需要进行对亮度和色度的分离,色度、亮度的相互干扰以及分离过程造成的信号损失使得画面并不是特别出色,水平清晰度在300电视线左右。

目前,AV接口广泛用于电视与DVD连接,也是每台电视必备的接口之一。

3. S-video:称为S端子,是Super-Video(超级视频信号)或Separate-Video(分离视频信号)的简称。

S-video接口分别用两条75欧的同轴电缆传输模拟视频信号,一条电缆传送亮度信号,另一条电缆传送色度信号。

常见视频文件格式

常见视频文件格式

常见视频文件格式A VI:是一种专门为微软环境设计的数字媒体视频文件格式。

该格式的视频文件具有画质质量高的特点,但是文件的容量较大。

(支持输入和输出)GIF:即GIF动画,该格式的文件将多幅图像保存为一个图像文件,从而形成动画效果。

绘声绘影支持该文件输入。

MOV:即Quick Time影片格式,用于存储常用的数字媒体类型,多数数码相机视频文件的存储格式都采用MOV进行保存。

(支持输入)但需要安装Quick Time.MPEG:MPEG又称MPG,在计算机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包括MPEG-1,MPEG-2,MPEG-4,MPEG-7.MPEG21,五个标准。

MPEG-1主要应用于VCD的制作中;MPEG-2主要应用于在DVD制作、HDTY和一些高要求的视频剪辑、处理方面。

绘声绘影程序支持输入和输出。

WMV: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WMV格式的特点是体积非常小,因此比较适合在网上传播及传输。

(支持输入和输出)RM:通常为Real Media,该视频格式的特点是文件小,但画质仍然保留良好,因此适合用于在线播放。

常见音频文件格式MPA:即MPEG音频格式,是MPEG文件不包含视频的音频属于MPEG-1级别的压缩格式,可用于大多数音频播放器来进行播放(支持输入和输出)MPEG-4:一种音频压缩格式,增加了诸如对立体声的完美再现、多媒体控制、降噪等新特性,并通过特殊的技术实现数码版权维护。

这种音频格式具有画面清晰、体积小的特点。

(支持输入和输出)WA V: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

标准格式的W A 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但缺点是保存后所占容量过大。

(指出输入和输出)WMV:WMV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其他格式的音频文件,因此被广泛用于多种格式的编码文件中。

(支持输入和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输接口
按照发展先后来概述:
(1)CVBS:Composite Video Broadcast Signal,复合视频广播信号。

它是最早期的一种图像数据传输方法,是将模拟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结合,并调制到视频载波之前的一种格式。

复合视频包含色差(色调和饱和度)和亮度信息,并将它们同步在消隐脉冲中,用同一信号传输。

这种接口有3根线:白(左声道)、红(右声道)、黄(视频信号),如图所示:
由于是采用亮度和色度信号频谱间置方法复合在一起,所以会导致亮、色的串扰以及清晰度降低等问题。

(2)S-video:即S端子,它是将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C分开传输,这样就可确保亮度和色度信号不相互干扰。

(3)VGA:Video Graghic Array,又叫显示绘图阵列,它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 连接方式,共有15针,分成3排,每排5个孔。

(4)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即数字视频接口。

它采用全数字传输,可有效降低干扰和提高性能。

对于DVI接口,有很多规范,常见的是DVI-D(Digital)和DVI-I(Integrated),DVI-I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可以用它来连接显卡和平板电视等。

(5)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即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它与DVI不同,可以同时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电缆,可大大简化系统的安装。

除了上述有代表性的接口之外,另外还有一些典型接口,比如:色差分量接口(三基色输入)、SCART(欧洲通用视频接口)、BNC端口输入(R、G、B、行同步、场同步5个连接头),SDI(串行数字接口)等等。

二、视频输出的数字信号格式
相关名词: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ITU-R: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 of ITU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CCIR: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
ITU-R BT.601(CCIR601旧称):16位数据传输,21芯,Y、U、V信号同时传输ITU-R BT.656(CCIR656旧称):8位数据传输,9芯,串行视频传输,不需要同步信号,传输速率是601的2倍(先传Y,后传UV)
即:CCIR601要通过行、场同步两根信号线来传递行、场同步信息;
而CCIR656不需要这两根信号线,它可通过8位数据线实现“软”同步。

CCIR656 = CCIR601 + Hsync + Vsync
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一般也都是BT.656标准规范的。

常见的数字输出格式有:
(1)Bayer stream: 原始数据输出,不经任何处理
(2)RGB stream: RGB444,RGB555,RGB565等格式
(3)CCIR656stream: YCbCr422等格式(更适合后端的各种处理或者标准显示等)
以下为在网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摄像头的数据输出格式一般分为CCIR601、CCIR656、RAW RGB等格式,此处说的RGB格式应该就是CCIR601或CCIR656格式。

而RAW RGB格式与一般的RGB
格式是有区别的。

我们知道,Sensor的感光原理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感光点对光进行采样和量化,但,在Sensor中,每一个感光点只能感光RGB中的一种颜色。

所以,通常所说的30万像素或130万像素等,指的是有30万或130万个感光点。

每一个感光点只能感光一种颜色。

但是,要还原一个真正图像,需要每一个点都有RGB三种颜色,所以,对于CCIR601或656的格式,在Sensor模组的内部会有一个ISP模块,会将 Sensor 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插值和特效处理,例如:如果一个感光点感应的颜色是R,那么,ISP模块就会根据这个感光点周围的G、B感光点的数值来计算出此点的G、B值,那么,这一点的RGB值就被还原了,然后在编码成601或656的格式传送给Host。

而RAW RGB格式的Sensor则是将没个感光点感应到的RGB数值直接传送给Host,由Host来进行插值和特效处理。

Raw RGB 每个像素只有一种颜色(R、G、B中的一种);
RGB 每个像素都有三种颜色,每一个的值在0~255之间;
在手机摄像头的测试过程中,由sensor输出的数据就是Raw data(Raw RGB),经过彩色插值就变成RGB;
sensor输出的数据格式,主要分两种:YUV(比较流行),RGB,这就是sonsor 的数据输出;这其中的GRB就是Raw RGB,是sensor的bayer阵列获取的数据(每种传感器获得对应的颜色亮度);
但是输出的数据不等于就是图像的实际数据,模组测试时,就要写一个软件,完成数据采集(获得Raw data)->彩色插值(目的是获得RGB格式,便于图像显示)->图像显示;这样就可以发现整个模组是否正常,有无坏点,脏点的等,检测出不良品;(软件的处理过程当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还需要白平衡,gamma校正,彩色校正);
而在手机的应用中,手机根据相机模组的数据格式,提供一个ISP(主要用于RGB 格式的),配合软件,使照相功能得到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