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肺复苏课件
合集下载
2020AHA心肺复苏指南护理课件

清理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或呕吐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人工呼吸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吹气,吹气时间要超过1秒。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000ml。
电除颤
除颤前准备
确保除颤器完好可用,并确保周围环 境安全。
电击除颤
根据除颤器的指示进行操作,电击除 颤的能量选择一般为200焦耳。
02
婴儿胸外按压的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至1/2,频率为120次/分
钟。
开放气道Βιβλιοθήκη 03采用推举下颌法或改良推举下颌法开放婴儿气道。
高级生命支持
01
02
03
04
高级心肺复苏流程
包括电除颤、心电监护、药物 治疗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强
调早期实施的重要性。
电除颤
在患者心脏骤停后尽早进行电 除颤,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心电监护
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 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心律失 常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
03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识别与启动急救系统
识别心脏骤停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 、脉搏等体征,判断是否发生心 脏骤停。
启动急救系统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简要描 述患者情况,请求救援。
通过吸氧或使用呼吸机 等设备,确保患者氧供
充足。
维持循环稳定
通过输液、输血或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
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预防并发症
预防和处理心肺复苏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肋骨骨折、气胸、
血胸等。
心肺复苏的监测与评估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或呕吐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人工呼吸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吹气,吹气时间要超过1秒。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000ml。
电除颤
除颤前准备
确保除颤器完好可用,并确保周围环 境安全。
电击除颤
根据除颤器的指示进行操作,电击除 颤的能量选择一般为200焦耳。
02
婴儿胸外按压的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至1/2,频率为120次/分
钟。
开放气道Βιβλιοθήκη 03采用推举下颌法或改良推举下颌法开放婴儿气道。
高级生命支持
01
02
03
04
高级心肺复苏流程
包括电除颤、心电监护、药物 治疗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强
调早期实施的重要性。
电除颤
在患者心脏骤停后尽早进行电 除颤,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心电监护
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 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心律失 常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
03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识别与启动急救系统
识别心脏骤停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 、脉搏等体征,判断是否发生心 脏骤停。
启动急救系统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简要描 述患者情况,请求救援。
通过吸氧或使用呼吸机 等设备,确保患者氧供
充足。
维持循环稳定
通过输液、输血或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
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预防并发症
预防和处理心肺复苏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肋骨骨折、气胸、
血胸等。
心肺复苏的监测与评估
202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

The guiding ideology should be guided by Deng Xiaoping's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pirit of the 16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猝死的诊断
•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 心音无、大动脉无; • 心跳呼吸停止; •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The guiding ideology should be guided by Deng Xiaoping's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pirit of the 16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与2005主要变化
心肺复苏的意义
•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 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 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 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
•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轴,垂直 向下用力,借助上半 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 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2020国际心肺复苏CPR教程ppt课件

什么是AED?
精品课件
AED的使用十分简单,因为它 是全自动的仪器,你只要打开 仪器,听它指挥操作即可。 具体就是将打开仪器,掀起被 救助者的衣服,撕下AED的电 极片贴膜,根据电极片上画的 位置,一片贴右上锁骨下边, 一片贴在左边腋下位置
AED怎么用?
敲黑板!!!
轻拍
1 检查患者时应该是轻拍, 而不是重拍。
精品课件
终止抢救的标准
终止抢救的标准
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 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确认现场安全
2 呼喊“你还好吗?” 检查是否有意识
患者评估
精品课件
3 检查呼吸
看胸口是否有起伏; 听是否有呼吸; 脸颊感觉一下有没有 呼气。
寻求帮助
4
拨打120
有条件者取得AED
2、开始施救
心肺复苏
双手交叉并按压定位
交叉双手,左手压在右手上,扣住右手用右手的掌根压 在胸口中间,即两个乳头中间的位置;
一些数据
我国每年发生猝 死的人口约54.4 万人
其中9%发生在医 院外。
1
2
3
4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成功几率
超过1 0min
≈0%
6 min – 10 min
4%
1 min
90%
不同时间 成功几率
精品课件
4 min
50%
4 min – 6 min
10%
•基
2020新版心肺复苏CPR操作技术PPT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
B:人工呼吸 (Breathing)
1.判断意识
3.胸外按压 4.打开气道
2.呼救
5.人工呼吸
Breathing--口对口
频率:8-10次/分
1.开放气道→捏紧患者鼻孔 2.正常吸气→口对口包紧患者 口唇→缓慢吹气(1秒以上), 胸廓明显抬起 3.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
定义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6分钟 ---- 脑细胞死亡 ● 8分钟 ----“脑死亡/植物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与CPR成功率关系: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黄金8分钟” 8分钟内
4%
谁可能在8分钟内进行CPR
基础生命支持BLS
• BLS是心脏骤停后挽救生命的基础,主要是指徒 手实施CPR。BLS的基本内容包括识别心脏骤停、 呼叫急救系统、尽早开始CPR、迅速使用除颤器 /AED除颤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 指由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 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 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循环辅助仪 器、药物和液体的应用、电除颤、病情和 疗效评估、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等。
CPR-BLS 操作
确定环境安全
2020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PPT课件

AHA成人IHCA和OHCA生存链
成人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针对非专业急救人员的阿片类药物相关急救流程
针对医务人员的阿片类药物相关紧急情况流程
成人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治疗流程图
对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的成人患者进行多模式神 经预测时建议采取的方法
孕妇心脏骤停院内 Aபைடு நூலகம்LS 流程图
2020年主要新增和更新建议
•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只有单心室生理机能的婴儿和儿童如若处于分期 重建过程,在 PALS 管理中需要特别考虑。
• 肺动脉高压管理可能包括使用吸入性一氧化氮、前列环素、镇痛药物、 镇静药物、神经肌肉阻滞药物、诱发碱中毒或ECLS 抢救治疗。
新生儿生命支持
• 新生儿复苏需由接受过单人及团队培训的实施人员进行预测和准备。 • 大多数新生儿不需立即进行脐带结扎或复苏,可在出生后母婴皮肤接触 期间再予以评估和监测。 • 预防低体温是新生儿复苏的重要关注点。因作为密切亲子关系、促进母 乳喂养和保持正常体温的方式,健康婴儿皮肤接触护理的重要性加强。 • 对于出生后需要支持的新生儿,肺部扩张和通气是首要任务。 • 心率上升是有效通气和对复苏干预有反应的最重要指标。 • 脉搏血氧饱和度用于指导给氧以及达到血氧饱和度目标。
理由: 心脏骤停患者在初次住院后需经过较长康复期。康复期间需要支 持,以确保最佳生理、认知和情感健康及恢复社会 / 角色功能。此过程 应从初次住院期间开始,并根据需要持续进行。2020年 AHA 科学声明中 更详细地探讨了这些主题。
施救者分析总结
2020(新): 心脏骤停事件过后,在以情感支持为目的的随访中,组 织非专业施救者、 EMS 实施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分析总结并为其 提供随访可能很有益。
儿童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
2020心肺复苏培训课件【PPT课件】

心脏骤停
•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y using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r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temperature sensor.
时间就是生命
•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y using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r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temperature sensor.
2020新版心肺复苏CPR操作技术PPT课件

黄金八分钟 ●45秒钟 ---- 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1-2分钟 ---- 瞳孔固定 ●6分钟 ---- 脑细胞死亡 ●8分钟 ----“脑死亡/植物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后CPR 开始的时间与CPR 成功率关系: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C5 按压手法
1. 以掌根按压 2.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
C6 按压姿势
1. 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 2.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 3.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保持正常位
C6 按压姿势
A:打开气道 (Airway , A )
叠放于其手背。上 (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 交叉握住)
不接触胸壁, 另一手手指
5分 位置不正确扣 按5 分压深幅度不正确扣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
前臂与胸骨垂直, 借臂、,肩和上半身体
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使胸骨下陷至少
部少不能离次开胸/ 壁,按压
30 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5cm
放松1 )时手掌根 1∶ ,频率至
“黄金8分钟” 8分钟内
4%
谁可能在8分钟内进行CPR
定义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2.呼救
4.打开气道 3.胸外按压
●1-2分钟 ---- 瞳孔固定 ●6分钟 ---- 脑细胞死亡 ●8分钟 ----“脑死亡/植物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后CPR 开始的时间与CPR 成功率关系: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C5 按压手法
1. 以掌根按压 2.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
C6 按压姿势
1. 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 2.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 3.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保持正常位
C6 按压姿势
A:打开气道 (Airway , A )
叠放于其手背。上 (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 交叉握住)
不接触胸壁, 另一手手指
5分 位置不正确扣 按5 分压深幅度不正确扣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
前臂与胸骨垂直, 借臂、,肩和上半身体
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使胸骨下陷至少
部少不能离次开胸/ 壁,按压
30 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5cm
放松1 )时手掌根 1∶ ,频率至
“黄金8分钟” 8分钟内
4%
谁可能在8分钟内进行CPR
定义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2.呼救
4.打开气道 3.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培训ppt课件

04
高级生命支持技能操作要点
电除颤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 电除颤技术原理:通过电击使心脏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 时发生除极化,并均匀一致地协调收缩,恢复窦性心律。
电除颤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操作指南 评估患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电 除颤。 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
电除颤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并除去患者身上 的金属物品。 放置电极板,并施加电击。
心肺复苏培训pCONTENTS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识别心脏骤停与启动应急反应
系统 • 基本生命支持技能操作要点 • 高级生命支持技能操作要点 •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在心肺复
苏中作用 • 心肺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钟。
按压中断时间
尽量不超过10秒钟 ,保持按压连续性 。
人工呼吸方法介绍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 确保呼吸道畅通。
呼吸方式
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面罩等方 式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频率
成人10-12次/分钟,儿童12-20 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02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技巧
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检查环境、判断意识、呼叫急救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03
心肺复苏团队协作和沟通
强调了团队协作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包括团队成员的角色分工、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气道开放
1.清除患者口中异物和呕吐物,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 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2.患者无反应/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 把咽喉部阻塞,舌是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原因。
托下颌法
• 仰头 • 开口: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 托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
心肺复苏四步战略
1.判断意识 2.胸外按压 3.气道开放 4.人工呼吸
一、判断意识
1.急救人员在患者身旁快速判断有无损伤, 是否有反应。可采取轻拍患者,并大声呼 叫:“喂,您怎么了?”或直呼其名。 2.摸颈动脉,判断有无脉搏 3.感受有无自主呼吸,若无启动下一步 4.准备心肺复苏
二、胸外按压
1.将患者平放,解开衣物。 2.按压
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 效果肯定,但费力,有一定技术难度。对于怀疑有头、
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
四、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是一种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快速、有效的方法。施救者呼出的
气体含有大约17%的氧气和4%的二氧化碳,这种氧含量足以供给患者 的需要。
1.简易的通气方法,呼出气体中氧气足以满足 患者需求。 2.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鼻 孔,防止漏气。施救者正常吸一口气,用口唇 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每次吹气持续
心肺复苏 (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心肺复苏概念
指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及时有效地采取措 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使循环和呼吸恢复,这些措施称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按压注意事项
1.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 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 2.按压定位
按压注意事项
3.正常形体患者按压幅度为至少5 cm 。 4.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可触及颈或股动脉搏动。但按压力量以按 压幅度为准,而不仅仅依靠触及到脉搏。 5.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在此期间 可回流到胸腔,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 6.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50%时,可产生 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谢谢观看
1秒钟,确保患者胸廓起伏。
3.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30∶2 4.口对口呼吸常导致胃胀气,可并发胃内容物 返流,致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缓慢吹气,减少 吹气量及气道压峰值水平,有助于减低食道内 压,压,2次人工通气,循环5次。 2.若无复苏迹象,继续实施。 3.有效标志:瞳孔缩小,恢复自主呼吸, 口唇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