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D.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 2 (g)+ O 2 (g)=H 2 O(l)△H=-285.8kJ/molB.2SO 2 +O 2⇌ 2SO 3△H=-196.6kJ/molC.2H 2 (g)+O 2 (g)=2H 2 O(l)△H=-571.6kJD.C(s)+O 2 (g)=CO 2 (g)△H=+393.5kJ/mol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5.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对下列反应: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1H2SO4(浓)+NaOH(aq)= Na2SO4(aq)+H2O(l) ΔH2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3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 2>ΔH 3>ΔH 1B.ΔH 1>ΔH 3>ΔH 2C.ΔH 1=ΔH 2=ΔH 3D.ΔH 2=ΔH 3>ΔH 16.恒温恒压,反应A+B=C+D,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A.△H<0 △S>0 B.△H>0 △S>0C.△H<0 △S<0 D.△H>0 △S<07.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s由3mol降为1.8mol,则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v(B)=0.03mol·L -1 ·s -1B.v(B)=0.045mol·L -1 ·s -1C.v(C)=0.03mol·L -1 ·s -1D.v(C)=0.06mol·L -1 ·s -1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HI、H 2、I 2的浓度相等C.HI、H 2、I 2在容器中共存D.HI、H 2、I 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9.如图所示,ΔH1=-393.5 kJ·mol-1,Δ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 C(s、金刚石) ΔH= +1.9 kJ•mol -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ΔH 1<ΔH 210.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1(2)C(s)+O2(g)=CO2(g) △H2=-393.5kJ⋅mol-1(3)H2(g)+O2(g)=H2O(l) △H3=-285.8kJ⋅mol-1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2C(s)+2H2(g)+O2(g)=CH3COOH(l)A.△H =+488.3kJ ⋅ mol -1B.△H =-244.15kJ ⋅ mol -1C.△H =-977.6kJ ⋅ mol -1D.△H =-488.3kJ ⋅ mol -111.“嫦娥奔月”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神话故事。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版,无答案)

重庆八中2023——2024学年度(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Fe-56Cu-64Ag-108第I卷(共42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向化学能转化的是A.风力发电机B.锂电池充电C.天然气燃烧D.铜锌原电池2、下列有关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Ⅰ中Mg为原电池的负极B.装置Ⅱ为一次电池C.装置Ⅲ可构成原电池D.装置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物质),溶液能恢复到与电解前的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CuO)B.NaOH(Na2O)C.NaCl(NaCl)D.H2SO4(H2O)4、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硫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B.将Fe2(SO4)3的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Fe2(SO4)3固体C.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功效D.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是因为K2CO3与NH4Cl发生水解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5、5.6g铁粉投入到盛有100mL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完全溶解,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A.v(Fe)=0.5mol/(L·min)B.v(H2SO4)=1mol/(L·min)C.v(H2)=0.5mol/(L·min)D.v(FeSO4)=0.5mol/(L·min)6、下列说法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热的纯碱去油污效果更好B.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减小C.合成氨工业中常选用高温高压作为反应条件D.将充满NO2气体的注射器活塞往里推,压缩体积,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变浅7、对于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B.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C.增大物质B的浓度,v正>v逆D.加入催化剂,物质B的转化率提高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Fe3+、MnO4-、NO3-B.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Na+、ClO-、I-C.c(H+mol/L的溶液中:AlO2-、Na+、Al3+、SO42-D.常温下,-+c(OH)c(H)=1×10-12的溶液:K+、S2-、SiO32-、Na+9、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0.1mol/L -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B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NaClO 和CH3COONa溶液的pH值前者的pH值比后者的大酸性:CH3COOH>HClOC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溶液颜色变浅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SO42-10、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直流电5min 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 。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李新朵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P—31 Si—28 S—32 Cu—64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催化氧化生成NO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3.氨水中所含的分子和离子可能有:①NH4+ ②H2O ③NH3 ④NH3·H2O ⑤H+ ⑥OH—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4、实验室里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短柄。
当玻璃管内装有碘片时,用此仪器进行碘的升华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用此仪器不能反复进行的实验是()A.NH4Cl受热分解的实验B.KMnO4受热分解的实验C.白磷和红磷在一定温度下相互转变的实验D.无水CuSO4与胆矾的互变实验5.五氧化二磷不仅是一种强干燥剂,而且有很强的脱水性,向浓硝酸中加入过量的P2O5,能生成一种含氮化合物M,则M最可能是()A. N2 B.NO2 C.NO D.N2O56.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HSO-3、Cl-B.Na+、Ba2+、AlO-2、NO-3C.NH+4、K+、Cl-、NO-3D.K+、Na+、ClO-、S2-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 = CO32-+H2OB.醋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CH3COONa+H+ = CH3COOH+Na+C.盐酸滴入氨水中:H++OH- = H2O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SO42-+Ba2++2OH- = Cu(OH)2↓+BaSO4↓8.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南阳一中2022年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C-12 H-10 O-16 Cu-64 Zn-65 P-31 Cl-35.5 K-39 命题人:1-16张宁 17-20府琦萃 审题人:周云庭 李夏菡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B .2/O 22NaCl(aq)Na Na O −−−→−−−−→燃烧电解C .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D .精炼铜时,纯铜作阳极,粗铜作阴极 2.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1)OH (1)H O(1)+-+= ΔH 57.3kJ /mol =-②准确测量中和热的整个实验过程中,至少测定3次温度③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玻璃搅拌器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④24lmolH SO 的稀溶液和含21molBa(OH)的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1ΔH 114.6kJ mol -<-⋅⑤中和热测定:用50mL0.50mol /L 盐酸和50mL0.55mol /LNaOH 溶液进行实验,用量筒量取NaOH 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⑥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减少热量散失,NaOH 溶液应分多次倒入量热计中⑦用温度计测定盐酸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氢氧化钠的温度会导致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A .①③④⑥ B .③④⑤⑦ C .①③⑤⑦ D .②③④⑤⑦ 3.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1232Fe O (s)3CO(g)2Fe(s)3CO (g)ΔH 26.7kJ mol -+=+=+⋅反应的能量变化 B .乙图表示碳的燃烧热C .丙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1V 、2V 的24H SO 、NaOH 溶液混合,混合液的最高温度随V(NaOH)的变化(已知12V V 60mL +=)D .已知稳定性顺序:B A C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 C 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丁图4.已知:①42SiCl (g)2H (g)Si(g)4HCl(g)+=+1ΔH ;②22Si(g)O (g)SiO (g)+=2ΔH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重庆八中高2024级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4小题,每题3分。
1.常态化核酸检测保护着我们的健康,核酸检测时的红色溶液是加入了酚红钠盐指示剂(变色pH如下图)的病毒保存液。
如果该试样因非必要细菌大量增殖而变质,最有可能表现出什么颜色(已知细菌繁殖会产生较多CO2)A.红色B.黄色C.棕黄D.紫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 a大的酸溶液中c(H+)一定比K a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B.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C.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D.同一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相同3.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A.25∘C时0.1mol⋅L−1HNO2溶液的pH=2.2B.HNO2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气体C.滴入酚酞,NaNO2溶液显红色D.25∘C时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0倍,pH<44.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水前不导电的原因是冰醋酸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b<a<c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D.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钾固体,可使c(CH3COO−)增大、c(H+)减小5.常温下,pH均为2、体积均为V0的HA、HB、HC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lg VV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C的电离度:a点<b点B.常温下,K a(HB)>K a(HC)C.当lg VV0=3时,HA、HC溶液同时加热至60∘C,c(A−)c(C−)减小D.当lg VV0=6时,HA溶液的pH为8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关限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荲共存的是A.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Na+、NH4+、Br−、S2−B.c(H+)>√K w 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l−C.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a+、NH4+、CO32−、SO42−D c(H +)c(OH−)=1×10−12的溶液中:K+、Na+、CO32−、NO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pH都等于5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涌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相同B.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c(H+)增大,K w不变C.将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所得醋酸的pH略大D.100∘C时,当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mol L−1时,此溶液的pH可能为2或12 8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Al3++3CO32−+3H2O=2Al(OH)3↓+3CO2↑B.TiO2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可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TiO2⋅xH2O↓+4HClC.MgCl2溶液显酸性的原因:Mg2++2H2O=Mg(OH)2+2H+D.NaHSO3溶液的水解方程式:HSO3−+H2O⇌H3O++SO32−9.《本草新编》中有关明矾[KAl(SO4)2⋅12H2O]记载:“矾石,味酸,气寒,无毒。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3分)2.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2TiO ),制取步骤如下:/800C/Ar24TiO TiCl Ti ︒−−−→−→−−−镁已知:①21C(s)O (g)CO(g)2+=== 1ΔH ②2242TiO (s)2Cl (g)TiCl (s)O (g)+===+ 2ΔH则反应224TiO (s)2Cl (g)2C(s)TiCl (s)2CO(g)++===+的ΔH 为( ) A .2ΔH 1+2ΔH 2 B .2ΔH 1+ΔH 2 C .2ΔH 1-ΔH 2D .2ΔH 1-2ΔH 23.(3分)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2232SO O 2SO 196.6kJ mol H -+∆=-⋅B .122C(s)O (g)CO (g)393.5kJ mol H -+∆=⋅═C .2H (aq)OH (aq)H O(l)57.3kJ H +-+∆=═D .12211H (g)Cl (g)HCl(g)92.5kJ mol 22H -+∆=-⋅═ 4.(3分)4.已知T ℃时,CO(g)+H 2O(g)=CO 2(g)+H 2(g) H ∆=+QkJ/mol ,当反应转移amol 电子时达到平衡,则该反应吸收的能量( ) A .等于0.5aQkJB .小于0.5aQkJC .大于0.5aQkJD .等于aQkJ5.(3分)5.已知298K 、101kPa 时,2H (g)、CO(g)、25C H OH(l)、4CH (g)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1285.8kJ mol --⋅、1283.0kJ mol --⋅11366.8kJ mol --⋅、1890.3kJ 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12222H (g)O (g)=2H O(g)H 571.6kJ mol -+∆=-⋅B .1222CO(g)O =2CO (g)H 283.0kJ mol -+∆=-⋅C .25222C H OH(l)3O (g)=2CO (g)3H O(1)H 1366.8kJ ++∆=-D .14222CH (g)2O (g)=CO (g)2H O(l)H 890.3kJ mol -++∆=-⋅6.(3分)6.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创新班)化学试卷

内江六中2022—2023学年(上)高2024届第1次月考28班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Si-28S-32Ti-48Fe -5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4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肥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疏水基团向内的胶束而达到去污效果B .电视和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液晶材料属于晶体,能体现晶体的各向异性C .干冰升华可放出大量热,可作制冷剂D .2022年春节部分地方燃放的“烟花”应用了某些金属原子的电子跃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s 1过渡到ns 2np 6B .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 区,元素周期表中IIIB 族到IIB 族的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 .1s 22s 12p x 02p y 12p z 1违背了洪特规则,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D .22Ti 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10违反了泡利原理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 2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 .在BF 3、SO 3、NCl 3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在NH 3BH 3中,N 和B 均采取sp 3杂化,且分子中有配位键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 .NaCl 的电子式B .SO 2的VSEPR 模型C .p-p σ键电子云轮廓图D .NO -3的空间结构模型5.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可通过22343SiO +6C+2N Si N +6CO 高温反应制备,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XXXX中学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们应该号召公众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2、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4、未来新能源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C.S(s)+ 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8、化学反应2A+3B2C,开始时A的浓度为4mol/L,8分钟后A的浓度为1 mol/L,则物质B的反应速率为()A.0.75 mol/(L·min)B. 0.5mol/(L·min)C.0.25 mol/(L·min)D.0.5625 mol/(L·min)9、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加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升高温度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11、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该反应ΔH2=-571.6kJ/mol12、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的最主要原理是()A.能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B.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D.改变反应的焓变13、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小于92.0 kJC. 一定等于92.0 kJD. 不能确定1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库尔勒第四中学10月考试高二化学问卷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二章,第三章一、二节;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O-16第1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我国CO2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CO2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 )A.大力开发氢能源B.充分利用太阳能C.不使用含碳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率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
A.B.C.D.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a=-297.2),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2(g)SO2(g),则a<bC.1mol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S(s)与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克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kJ的热量4、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 B.K a(HF) C.()()c Hc HF+D.5、对于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增大或减小,会使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6、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0~3内,NO 2反应速率为:0.2 mol/(L.s)C.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D.达平衡时,仅改变,则为C(O 2)物质A B C 起始浓度(mol·L-1) 3.0 1.002s末浓度(mol·L-1) 1.80.60.8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9:3:4B.3:1:2C.2:1:3D.3:2:18、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C.溶液中含有OH- D.溶液中c(OH-)>c(H+)9、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 ④恒容下充入N2⑤恒压下充入N2。
其中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10、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B.甲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D.甲酸的导电性很强11、右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13、可逆反应mA(s) +nB(g) pC(g) +qD(g),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 该反应的△H <0C. 化学方程式中n >p+q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反应2A + B3C +4D中,下列各项中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A)=0.5mol/(L·s)B. (B)=0.3mol/(L·s)C. (C)=0.8mol/(L·s)D. (D)=1mol/(L·s)15、298K、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 十O2(g) = +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小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16、已知某温度下,,、、。
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HCN溶液B.HF溶液C.CH3COOH溶液D.HNO2溶液1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 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g),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 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X>YB.X<YC.X=YD.不能确定18、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变小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增大C.新制氯水久置后,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II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46分)19(14分)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H 0(填“<”“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
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 mol;若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则此时A的转化率=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 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4).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若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20(10分)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甲醇是未来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
(1).已知:在、下,甲醇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
请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和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验测得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注: 、均大于300℃)。
①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
A .△H>0,△S>0 B .△H>0,△S<0 C .△H<0,△S<0 D .△H<0,△S>0 ②温度为时的平衡常数____(填“>”“<”或“=”)温度为时的平衡常数。
③在温度下,将和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转化率为,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的比值为______。
(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 、SO 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CO 可以合成甲醇。
已知:CH 3OH(g)+32O 2(g)===CO 2(g)+2H 2O(l) ΔH=-764.5 kJ·mol -1CO(g)+12O 2(g)===CO 2(g) ΔH=-283.0 kJ·mol -1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则CO(g)+2H 2(g) CH 3OH(g) ΔH=________kJ·mol -121.(12分)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5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Ⅰ、若某可逆反应的化学:C(s)+H 2O(g)CO(g)+H 2 (g)(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 .v(H 2O)=v(H 2)C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容器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E .消耗n m ol H 2的同时消耗n mol COⅡ、若该密闭容器中加入的是2 mol Fe(s)与1 mol H 2O(g),t 1 s 时,H 2的物质的量为0.20 mol ,到第t 2 s 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H 2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 。
(1) t1~t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继续加入 2 mol Fe(s),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2项)22(10分)、已知室温时,0.1 mol/LCH3COOH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2)该溶液中PH=(3)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4)由CH3COOH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倍。
(5)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通入HCl气体b. 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c.加水稀释d.加入少量冰醋酸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C C B C B B B D 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A C C B B D B A B二。
填空题。
19(14分)答案: (1). <(2).0.022; 0.09; 80%; 不变3.m+n<P20(10分)、(1) .2CH3OH(l)+3O2=2CO2(g)+4H2O(I) =-1452.8KJ/mol(2).①C。
②< ③。
(3)-90.121(12分)Ⅰ、(1) C(CO)C(H2)/C(H2O),(2)BEII、(1) 0.03/(t2-t1)mol/(l.s),(2) 不(3)升温22(12分)(1)略(2)4 (3)10-7(4) 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