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教程:国际象棋等级划分
国际象棋升级标准分数

国际象棋升级标准分数
国际象棋升级标准分数是一种以棋力为基础的标准,用于衡量某位国际象棋玩家的棋力等级和水平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将国际象棋玩家的分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棋力水平。
按照国际象棋的升级标准分数,可以将棋友分成十个等级:大师级别(2100-2399)、国际大师级别(2400-2599)、国际总督级别(2600-2799)、国际军士级别(2800-2999)、国际中士级别(3000-3199)、军士级别(3200-3399)、中士级别(3400-3599)、士官级别(3600-3799)、士官级别(3800-3999)、列兵级别(4000-4199)及大众级别(4200-9999)。
国际象棋升级标准分数是国际棋联(FIDE)针对棋手水平而建立的一个客观评价标准,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棋联会,是国际象棋界的基本标准,每一位国际棋手都会得到一个分数,以便向世界其他棋手进行比较。
此外,以上的升级标准分数只是基础分数,一般来说,要想达到某一等级,实际所需的分数要高于其基础分数,大概要求棋力达到该等级的基础分数的15%-30%。
比如,要达到大师级别的标准,则实际的分数需要超过2100-2399的范围三到五百分,约达到2350以上。
Elo国际象棋等级分说明

ELO国际象棋等级分
ELO等级分制度是指由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Elo创建的一个衡量各类对弈活动水平的评价方法,是当今对弈水平评估的公认的权威方法。
被广泛用于国际象棋、围棋、足球、篮球等运动。
它是一种以数值表示的体系,将等级差别转化为分数或取胜概率,反之亦然。
当今多数竞技项目的等级分体系都是建立在ELO体系之上的。
即使粗略看比赛成绩表,也能够看出选手的表现是有起伏的,也就是有“状态”之分。
强手未必恒定表现好于弱手;每人之状态在不同的日子不同的比赛里都会有好坏不同。
而总的来说整个生涯里每一点上,一名选手的表现将大致围绕在某个平均水平上下波动,有时会有背离,而出现大背离的情况比出现小背离的情况频率要低。
于是我们有了ELO体系的第一个假定,用标准统计术语表述就是:可以建立这么一个等级量表(rating scale),某个体在这个表里的不同表现将正常分布。
总的来说ELO等级分制度是基于统计学的一个评估棋手水平的方法。
美国国际象棋协会在1960年首先使用这种计分方法。
由于它比先前的方法更公平客观,这种方法很快流行开来。
1970年国际棋联正式开始使用等级分制度。
为了更加准确的反应孩子的真实棋力,建立客观的评判标准,小兵推行elo分等级分制度接轨国际等级分。
国际象棋等级划分表

国际象棋等级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1.棋协大师:这是国际象棋业余的最高等级之一,只有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有权授予。
要获得该称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在相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候补棋协大师:也是较高的业余等级称号,是晋升棋协大师的过渡阶段。
3. 1 级棋士至15 级棋士:1 级棋士等级较高,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棋艺水平和比赛经验。
15 级棋士是最低等级,往上依次是14级、13 级等。
其中,15 级至11 级为鼓励性质,具有一定资质的单位可直接授予;10 级(含)以上证书一般通过比赛并达到规定胜率才可获得。
2.国际象棋运动员等级:由国家体育总局认可:1.国际级运动健将:例如在世界锦标赛(个人)前8 名、世界锦标赛(团体)或世界奥林匹克团体赛前 6 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个人前 6 名且团体第一名等条件的棋手可申请授予该称号。
2.运动健将:需满足世界锦标赛(个人)第九至十六名、世界锦标赛(团体)或世界奥林匹克团体赛第七至十二名等条件。
3. 1 级运动员至 3 级运动员:在全国智力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等不同级别比赛中取得相应成绩的棋手,可申请授予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称号。
3.国际称号(国际棋联FIDE 认可的国际通用称号):1.国际特级大师(GM,Grandmaster):是国际棋联授予的最高等级称号之一,要获得该称号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比如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棋手,或者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 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且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 者等。
2.国际大师(IM,International master):具备较高的棋艺水平,例如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 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且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 者,或者在特定的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等条件可获得该称号。
3.国际棋联大师(FM,Fide master):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 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且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 者,或者在中学生(17 岁以下)世界冠军赛中获得第一名等可获得该称号。
JJ象棋等级划分业9

JJ象棋等级划分业9中国国际象棋业余等级条例,共设17个等级和荣誉称号包括棋协大师、候补棋协大师、棋协一级棋士、棋协二级棋士、棋协三级棋士、棋协四级棋士、棋协五级棋士、棋协六级棋士,棋协七级棋士、棋协八级棋士、棋协九级棋士、棋协十级棋士、棋协十一级棋士、棋协十二级棋士、棋协十三级棋士、棋协十四级棋士、棋协十五级棋士。
凡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认可的国际象棋比赛,根据比赛的级别、规模及棋手所取得的成绩,授予棋手相应的等级称号。
获得棋协大师称号者有资格参加全国运动员等级赛二级运动员组比赛;候补棋协大师有资格参加全国运动员等级赛三级运动员组比赛;棋协一级和二级棋士有资格参加运动员等级赛定级组的比赛(指省级和市级比赛)。
获得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者,可以申请办理棋协大师称号;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者可以申请办理候补棋协大师称号。
对积极支持中国国际象棋运动发展且有重大贡献者,经省级体育管理部门(见本条例第六条)的申报,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审批,可授予荣誉棋协大师称号。
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协大师和候补棋协大师等级称号的比赛轮次不得少于9轮,比赛双方每局用时总和不少于1 2 0分钟。
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一至六级棋士等级称号的比赛轮次不得少于7轮。
如使用棋钟,比赛双方每局用时总和不少于60分钟。
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七至十级棋士等级称号的比赛轮次不少于5轮。
如使用棋钟,比赛双方每局用时总和不少于40分钟。
各地应根据参赛人数和赛制,确定具体比赛轮数,使之更加符合竞赛原则和公正性。
棋协十一级至十五级棋士等级称号属于鼓励性质,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实际棋力由各地培训机构及教练、教师直接授予,具体标准如下:十一级棋士:30分钟内解答20道简单的两步连杀棋题。
十二级棋士:5分钟内解答10道简单的一步杀棋题。
十三级棋士:会双车和单车杀王。
十四级棋士:会基本残局杀王,如单后杀,单兵升变;掌握王车易位原则,过路兵的吃法和逼和的规则。
国际象棋运动等级评定流程

国际象棋运动等级评定流程国际象棋是一项智力运动,精通国际象棋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高。
为了能够对棋手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国际象棋联合会推出了国际象棋运动等级评定流程。
国际象棋运动等级评定流程分为五个等级:新手级别、业余1级、业余2级、业余3级和业余4级。
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和要求。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等级的评定标准和要求。
新手级别是最基础的等级,适用于新手和初学者。
在新手级别的评定中,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棋局基础知识、棋子走法、棋谱基本符号、基本局面判断和简单局面攻防技巧。
如果评测者能够独立下出一些简单的局面,并且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战术和技巧,那么就可以获得新手级别的评定。
业余1级是初级业余棋手的等级,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棋艺的棋手。
在业余1级的评定中,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开局基础知识、中局基础知识、残局基础知识、综合技术素养和比赛经验。
如果评测者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开局、中局和残局,同时在比赛中具备一定的胜负经验,那么就可以获得业余1级的评定。
业余2级是中级业余棋手的等级,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棋艺和比赛经验的棋手。
在业余2级的评定中,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开局变化和基本理论、中局技术和战术、残局技术和战术、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
如果评测者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开局变化和基本理论,并且在比赛中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战术和技巧,那么就可以获得业余2级的评定。
业余3级是高级业余棋手的等级,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高水平棋艺和比赛经验的棋手。
在业余3级的评定中,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开局理论深度和变化、中局技术和战略、残局技术和战略、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
如果评测者能够熟练掌握一些高级开局理论和变化,并且在比赛中能够采取一些高效的战略和技巧,那么就可以获得业余3级的评定。
业余4级是棋手中最高级别的等级,适用于已经达到一定国家或国际高水平棋手标准的棋手。
在业余4级的评定中,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开局理论深度和变化、中局技术和战略、残局技术和战略、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
国际象棋定级规则

国际象棋定级规则国际象棋定级规则际象棋对注意力的要求非常高,想在对弈中获得胜利,想了解对手的着法,如果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是不可能下好国际象棋的,以下经验由可可经验频道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国际象棋定级规则,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国际象棋定级规则1 国际象棋棋盘国际象棋对局由双方在一块称为“棋盘”的正方形板上走动棋子来进行1.1 棋盘由64个大小相同,深("黑格")浅("白格")相间的方格组成。
1.2 棋盘置于对局者之间,双方的右下角须是白格。
1.3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1.4 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1.5 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地称为"斜线"。
2 国际象棋棋子2.1 对局开始时,对局一方有16个浅色棋子("白棋"),另一方有16个深色棋子("黑棋")2.2 这些棋子如下:一个白王一个白后两个白车两个白象两个白马八个白兵一个黑王一个黑后两个黑车两个黑象两个黑马八个黑兵3 国际象棋规则 - 国际象棋行棋权3.1 对局首先应由执白棋一方走出,双方轮流走棋,每次各走一着,直至对局完成3.2 一方着法完毕,称这为另一方"行棋"4 国际象棋规则 - 一着棋的基本定义4.1 除易位[见第5.1条(2)]以外,棋手将一个棋子从一格移到另一格,无论该格是空格或被对方棋了占据,均为一着。
4.2 除参加易位的车[见第5.1条(2)],以及马(见第5.5条)以外,任何棋子都不能越过被其他棋子占据的格子。
4.3 一个棋子走到被对方棋子占据的格子并吃掉那个棋子,仍算一着,吃子的一方必须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从棋盘上拿走。
[关于"吃过路兵"见第5.6条(3)]5 国际象棋规则 - 国际象棋棋子的走法5.1王(1) 除易位时外,王可走到未被对方棋子攻击的任何相邻格子。
国际象棋的棋手等级判定

国际象棋的棋手等级判定我们读书的时候需要一级一级往上升,国际象棋的等级也是一样,国际象棋的等级划分都是有着明文标定的,所以在选拔等级评定是需要实力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棋手等级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
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
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②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②下列比赛的第一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②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一名;③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②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②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世界棋王国际象棋自1886年诞生第一位正式的世界冠军。
在之后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世界上都拥有一位公认的唯一的棋王。
但在1993年至2006年间,由于国际棋坛出现了两个独立的国际象棋组织--国际棋联(FIDE)和职业棋协(PCA),因此国际象棋界在那时呈现分裂状态。
国际象棋考级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际象棋考级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是文章中的开端,它是为了引导读者对文章主题进行初步了解。
在国际象棋考级等级这个主题下,我们需要在引言部分对考级制度进行简要介绍,说明考级等级的重要性,以及对读者介绍文章结构,让读者了解随后文章内容的逻辑顺序。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概述部分介绍国际象棋考级等级的由来及其背景意义,让读者对文章主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还可以提到国际象棋考级在国际象棋界的普遍应用和影响,以及考级等级对于国际象棋爱好者提升水平和竞技强度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的概述内容需要简练明了,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继续阅读下文的兴趣,同时引导读者对国际象棋考级等级这一话题有一个初步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整体布局和章节安排进行介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国际象棋考级等级制度,分别从考级制度、考级等级划分以及考级对象与流程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在正文部分2.1详细介绍国际象棋考级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考级制度在国际象棋领域中的重要性。
然后,在2.2部分将深入探讨考级等级划分的标准和方法,解释不同等级之间的差异和意义。
最后,在2.3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参与考级的对象和整个考级流程,包括报名、考试、评分等环节。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国际象棋考级等级制度,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深入探讨的视角。
1.3 目的:国际象棋考级等级是为了评估和确认棋手的水平和技能,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序的学习和提高的方向。
通过考级,棋手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实力水平,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根据等级要求有目标地提升自己的棋艺。
同时,考级也可以为棋手提供一个与其他水平相当的对手进行对弈,从而促进棋艺的进步和提高。
目的在于推动棋手不断进步,提高整体的棋艺水平,促进国际象棋的发展和普及。
2.正文2.1 国际象棋考级制度:国际象棋考级制度是一套用于评定象棋水平并进行等级认证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象棋教程:国际象棋等级划分
象棋是按棋艺级别划分的,专业国际象棋等级由政府体育部门授予,业余国际象棋等级由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授予。
专业国际
象棋等级分5个等级:特级大师、国家大师、一二三级运动员,通过
专业比赛成绩授予;业余国际象棋等级分8个等级:大师、候补大师、一至六级棋士,通过业余等级比赛授予。
国象棋棋手技术等级标准第一条等级称号和等级标准等级称
号
特级大师 (1)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两次获全国个人赛第2名(3)
三次获全国个人赛第3名(4)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率
大师 (1)获全国个人赛前16名(2)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
率
一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17至32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
人赛前6名(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前3名(4)全国少年个人赛前3
名
二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32至60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
人赛第7至16名(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第4至12名(4)省辖市、
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6名(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6)省、自
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前3名
三级棋士 (1)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第17至36名(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第7至18名(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
13至24名(4)县个人赛前8名(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13至24名(6)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
女子
特级大师 (1)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获一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并
获国际大师称号(3)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4)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
之胜率
大师 (1)获全国个人赛前12名(2)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
率
一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13至24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
人赛前3名(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冠亚军(4)全国少年个人
赛前3名
二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24至33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
人赛第4至12名(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第3至8名(4)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3名(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6)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前3名
三级棋士 (1)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第13至24名(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第4至12名(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9至20名(4)县个人赛前8名(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13至24名(6)省、
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第二条评定技术等级称号的
相关规定(一)凡达到等级标准中的一条标准者,即可获得申请该项
技术等级称号的资格。
(二)非各级正式比赛的成绩和未明确的名次,不得作为确定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三)在国际性比赛中如达到本
标准规定之胜率,可作为确定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四)与等级分
相关的规定另发。
第三条批准权限(一)特级大师、大师由国家体
委批准授予。
(二)一级棋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
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授予。
(三)二级棋士由地区、省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
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四)三级棋士由县体委批准授予,并
报上一级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