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股动脉股静脉介入治疗

合集下载

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技术进步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三维超声心动图已逐渐成为临床上诊治疾病的一种常规的医疗工具。

临床上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采用一个心动周期内的无缝、实时、全容积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价复杂的心脏解剖结构和心功能。

本文就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先天心脏病;诊断治疗;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21-02三维超声心动图像早期是基于二维图像的脱机连续成像技术,然而早期的技术在图像采集及后期处理方面都存在局限性,由于最近全心实时成像技术和全自动定量功能的发展使得三维超声心动图成为临床上常规的一种诊治疾病的检查手段,对于心脏超声的诊断和治疗评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提供全心的近似实时容积图像便于心腔解剖和功能的评价,包括心肌运动同步性、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为全面的全心实时图像资料,这项技术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综述了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治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现报道如下。

1 发展历程心脏三维超声图像采集最先在1974年问世,早期主要采用基于二维图像的脱机连续成像技术,因在图像采集及后期处理方面的局限性、获取图像较差的分辨率及当使用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的费时不能被广泛使用。

最近,为了克服早期的困难,研究出一种矩阵排列的探头,此探头的压电晶片的排列优于二维薄片探头,能够进行锥形扫描,快速准确获取三维图像。

最初的矩阵排列的探头能够获得60*60的实时三维锥形容量资料。

新一代的探头采用全信号排列,使得图像治疗有了明显的提高,并能实现高质量图像的同时采集,同时提供多种模式如多平面、实时三维、三维局部、全容积和三维彩色多普勒。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的联合应用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的联合应用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的联合应用分析梁启硕;林凯旋【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09【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和心血管造影联合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超声诊断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为100%,超声诊断下,VSD、PDA的病变直径的测量值分别为(5.57±2.63)mm和(3.97±1.41)mm,大于心血管造影的(4.91±2.69)mm和(3.21±1.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超声诊断在术前筛选和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心血管造影在确定病变直径及选定适宜封堵器上,应用价值更高.【总页数】3页(P100-102)【作者】梁启硕;林凯旋【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阳江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东阳江 529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相关文献】1.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 [J], 何浩;徐健;顾虹;黄向阳;苏浩;袁奇;杨冬妹;张小玲;严激2.心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分析 [J], 杨新建;3.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J], 陈苏江; 俞波; 严济泳; 许飞; 段君凯; 丁山4.心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分析 [J], 杨新建5.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J], 王宁;王瑜;林晓丹;杨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例疗效研究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例疗效研究

[ y wod ] Dee to e r C n e ia e r He r ah trzt n Th rp ui eut Ke r s fc f a t o g ntl at h h atct eeiai o ea e t r s l c
e s n b o ki r a te tPDA ,A S V SD ,a o ve i n pe a i a e i l c ng a tc n r a D sa c n n e to r ton,h s h g uc e sr t a i h S c s a e,r la e e ibl t e t e te f c . r a m n fe t
w a .3 , 1 as ot l c d. A l of h ate t s83 c e n b o ke l t e p in s wer o kig uc e s n po t e a ie 8 hou s e bl c n s c s i s op r tv 4 r,
治疗方法 。
【 键 词 】 心 脏 缺 损 先 天 性 关
心 脏 导 管 插入 术 治 疗 结 果
yA N — g uo。
Efe to r ns a h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o u eo o e t lh a td f c swih o cu ri te t f c ft a c t e e ls r fc ng nia e r e e t t c lde n 6 pa in s
[ src】 Obet e Toe au t h e e tte a e t e uta d sft fta s ab trco u e Ab ta t j ci v v laet erc n h r p u i rs l n aey o r n c t ee ls r c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X线引导下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比较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X线引导下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比较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X线引导下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的
比较
吴勤;徐新华;杨一峰;贺达仁;高雷;刘振江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年(卷),期】2008(029)011
【摘要】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热点,而先心病介
入治疗离不开影像学引导,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引导方式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两种,本文针对两者优缺点,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吴勤;徐新华;杨一峰;贺达仁;高雷;刘振江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超声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脏外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哲学系,湖南长
沙410078;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导管室,湖南长沙4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1
【相关文献】
1.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先心病的应用 [J], 陈德理;秦鸣
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对老年肺心病早期诊断价值的比较 [J], 万进
3.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J], 吴苏亚
4.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X线引导下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比较 [J], 吴勤;徐新华;杨一峰;贺达仁;高雷;刘振江
5.小儿先心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术的比较 [J], 周淑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研究进展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研究进展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研究进展李建雄1王峰2陈开远1胡选义1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贵州贵阳550004;2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甲乳外科,贵州遵义563000[摘要]卵圆孔未闭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与隐源性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等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性封堵及对住院患者的治疗性封堵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也发展出涉及不同手术入路及引导方式的多种变式。

本文就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相关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估卵圆孔未闭患者最佳手术方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经皮介入;超声心动图引导;射线引导;封堵器[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3(a)-0043-04Research progress on closure of patent foramen ovaleLI Jianxiong1WANG Feng2CHEN Kaiyuan1HU Xuanyi1'l.DeparLmenL of Cardiac Surgery,L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zhou Province,Guiyang 550004,China;2.DeparLmenL of Cardiovascular Thoracic,BreasL&Thyroid Surgery,Lhe Second AffiliaLed HospiL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Ly,Guizhou Province,Zunyi563000,China[Abstract]PaLenL foramen ovale is one of Lhe mosL common congeniLal hearL diseases,which is closely relaLed Lo cryp-Logenic sLroke,migraine,decompression illness,plaLypnea-orLhodeoxia syndrome and oLher diseases.PrevenLive closure for high-risk populaLion and LherapeuLic closure for inpaLienLs have been widely carried ouL in clinic pracLice.WiLh Lhe change of LreaLmenL concepL and Lhe improvemenL of medical level,Lhe closure of paLenL foramen ovale has developed a varieLy of varianLs involving differenL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guidance meLhods.This arLicle reviews Lhe applicaLion of paLenL foramen ovale occlusion,in order Lo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inical evaluaLion of Lhe besL surgical meLhod for paLienLs wiLh paLenL foramen ovale.[Key words]PaLenL foramen ovale;PercuLaneous inLervenLion;Echocardiography guidance;X-ray guidance;Occluder卵圆孔是胎儿心房间的通道,位于房间隔的中下部,是由继发隔下缘与原发隔形成的一个“片阀样”结构。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有效率均 为 l 0 O%。
附表 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 8 n4) 墅!壅重 垦 笪 壹 塑 窒 垦垫 望壹 空f 堑 窒堑 堡 空! 垫
治疗组 3 5
对照 组 2 l

[】 蔡咏梅 , 2 杨佩 磊 . 定菌 生治疗 滴 虫性 阴道 炎的临床 疗效观察[]海峡药学 ,0 5 1 ( )9 - 4 J. 2 0 , 7 5 :3 9 . 【】 张岩 . 3 奥硝唑 治疗滴虫性 阴道 炎疗效观察 [】 现 代 J.
处理 , 计数 资料采 用 x 检验 。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 临床 疗效比较 . 治疗组 患者经奥硝 唑治 疗后, 脓性或 泡沫样 白带 、 尿频 、 痛 、 阴阴道 充血及 尿 外
率虽然低于奥硝唑 <00)但两者抗滴 虫的总有效 率 .5, 均为 10 两者不 良反 应发生率比较也无 显著性 差异( %, 0 尸 >00)这与王玉娟 『等的研究结 果相似 。 .5, 4 上述 研究表 明 , 唑具有与替硝 唑相似 的治疗滴 奥硝
果与奥硝唑相似 , 但抗革兰 氏阳性 厌氧菌 的作用 弱于奥
硝唑。 本研究结果显示 , 替硝唑治疗滴虫性 阴道炎的显效
效率和总有效率: 显效率=(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10 / 0, 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10 /0。
1 4 统 计处理 . 采用S S 10 P S 1 .统计 软件进 行统计 学
检外阴无充血 , 阴道充血 , 镜检滴 虫数略减少 , 活力弱 ; 无
应 的发生率较高 , 多患者往往 难 以耐受 而中途停药 。 许 奥硝唑 属硝基 咪唑类化合 物 , 是继 甲硝唑 后新一 代
的抗厌 氧菌和抗滴 虫药物 , 我们将其用 于治疗滴 虫性 阴 道 炎并 与替硝唑 进行了对 比研究 , 奥硝唑具有 以下 发现 优点: ①滴虫性阴道炎的症状 , 白带异常 、 如 尿道刺激征 、 外 阴及阴道充血等症 , 在用药3 5

54例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回顾分析

54例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回顾分析

54例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回顾分析潘广玉;刘若凡;龚达;刘燊;佟明汇;李彬;许建屏【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22(42)8【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的方法、疗效等临床经验。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9年9月,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入封堵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30例,室间隔缺损24例。

14例ASD采取胸骨右缘第4肋间小切口,经右心房途径封堵;16例ASD通过股静脉穿刺,经血管内途径封堵。

24例VSD经剑突下小切口右室前壁途径封堵。

结果经胸封堵24例VSD,均顺利。

经胸封堵ASD中,有1例在术后7 h发生封堵器移位,紧急开胸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取出封堵器,修补ASD。

16例经股静脉途径封堵ASD中,手术顺利13例,封堵失败3例,封堵失败后改经胸小切口封堵2例,改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1例。

46例随访3~103个月,平均(21.3±16.2)个月,未见封堵器移位、脱落、明显残余分流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或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安全有效,无射线辐射,操作简单易普及。

【总页数】6页(P1263-1268)【作者】潘广玉;刘若凡;龚达;刘燊;佟明汇;李彬;许建屏【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3.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时对心肌重构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4.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与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5.局麻下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谌奎 芳 郑飞
【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 声心动 图在 先天性 心脏病 ( 心病 ) 先 介入 治疗 术前 、 中、 术 术后 对临床 的应 用指导价
值 。方法 应 用经胸超声心动 图对先心病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脉导管 未闭) 动 进行 术前 筛查、 中监 测 、 术 引 3 0例先心痛 患者 中室间隔缺损 1 4例 , 动脉导管未闭 1 0例 , 间隔缺损 6例 , 房 均经胸 导、 术后评 估治疗效果。结果
超 声心动 图确诊 , 堵成功 2 封 7例 , 失败 3例 ( 2例合并其他先心病 , 例肺动脉 高压) 1 而转外科 手术。所 以先心病做 介入 治疗 纯粹依赖经胸超声心动 图是 不够的, 需结合经食道超 声心动 图, 必要 时借助 经胸 实时三维超 声心动 图准 确率更 高。结论 超声心动 图在 帮助 临床 医生对先 心病制 定治疗方案 、 导 内科介入 治疗 、 价治 疗效果等 方面 指 评
d t s a tro u 6 a e o ti l e tl ee t we e ig o e b ta sho a i e ho a d0 r p y, ucu re is s, c s s f ara s p a d f c , r d a n s d y r n t r cc c c r ig a h

6 ・ 0
中国实用 医刊 2 1 0 2年 1 0月第 3 9卷第 2 0期 C ieeJ un l fPa t a dcn c. 0 2 0.9 No 2 hn s o r a o rci l c MeiieO t 2 1 .V 13 .0

经胸 超 声 心 动 图在 先 天 性 心脏 病 介入 治 疗 中的应 用 价 值
e ai e mo ioi rtv n trng, u d n e v n in lt r p n so r t e e au t n fr p te t t g i e i tr e to a he a y a d po tpe ai v l a i o a in s wih CH D. Re v o - s is Th r r 0 c s so u t e e we e3 a e fCH D ,i c u i g 1 a e fv n rc lr s p a ee t 1 a e fpae t n l d n 4 c s s o e tiu a e t ld f c , 0 e s s o t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性心脏病(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HD)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n disease,CHD)、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等。

CHD 居于我国首位的出生缺陷疾病[ 1 ] ,占出生缺陷的1/3 ,发病率约为0.11%~2.3%[2]。

常见的CHD 以继发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及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valve stenosis,PS)最为常见,这些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3]。

以往经胸直视手术和X 线下经皮介入封堵术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因其具有创伤大、需输血、体外循环的应用、X 线辐射及造影剂等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而为其弊端,近年来开展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则具有后发优势[4],已被大多数心脏外科医生及患者所接受[5]。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1 010 例SHD 的临床效果及使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 年12 月 2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就诊于我院心外科并接受超声引导经皮治疗 1 010 例SHD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0 例、女650 例,年龄1~50 岁。

分别为单孔ASD、筛孔型房间隔缺损(fenestrated ASD,FASD)、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VSD、PDA、PS、主肺动脉窗(aortopulmonary window,APW)及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 of aortic sinus aneurysm,RASA)。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患者资料见表1。

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以2018 年共识[6] 作为依据。

1.2 主要仪器采用PHILIPS IE33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封堵器及输送装置由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提供。

PS 球囊扩张导管由法国巴特尔(BALT)公司提供。

1.3.1 ASD 穿刺右侧股静脉后置管,送入5F 右心导管(MP A1),经缺损入左房,更换加硬导丝,推送输送鞘管至左房,连接相应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der,ASDO)或多孔筛状房间隔封堵器(Amplatzer cribriform occluder,ACO),完成封堵。

PFO 的操作过程与ASD 封堵一致,因多为成人,故常规用TEE 引导,由于PFO 为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重叠而形成的裂隙或孔道,封堵器则选专用PFO 封堵器。

1.3.2 VSD 穿刺右侧股动脉,5F 右心导管在泥鳅导丝引导下送至左室,更换5F 切割猪尾送至缺损处,使曲面朝向缺损,送入加硬长导丝(强生502- 442E)经VSD 入右室建立轨道,推送输送长鞘,分别释放封堵器。

1.3.3 PDA 顺行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5F 穿刺鞘,泥鳅导丝引导右心导管经三尖瓣入右室至肺动脉,再经PDA 至弓降部,送入加硬长导丝至腹主动脉,推送输送系统,回拉至导管处分别释放封堵器。

逆行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5F 穿刺鞘,右心导管经PDA 入肺动脉,送入加硬长导丝至右室,沿导丝送入输送系统,回拉完成封堵器释放。

1.3.4 PS 穿刺右侧股静脉,泥鳅导丝引导过三尖瓣入右室至肺动脉,测压后更换加硬长导丝,沿导丝推送BALT 球囊(法国BALT 公司)至肺动脉瓣环,预充球囊,调整球囊位置,快速充盈球囊5~10 s,可扩张2~3 次,超声及右心导管再次测压。

1.3.5 APW 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5F 右心导管至升主动脉处,泥鳅探查后通过主肺动脉窗,更换加硬长导丝至右室,建立轨道,推送输送长鞘至主肺动脉,排气后连接VSD 封堵器,分别释放封堵器。

1.3.6 RASA 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右心导管至冠窦,经破口送入泥鳅导丝至右房、下腔或右室,更换加硬长导丝,送入输送长鞘,连接封堵器,完成封堵。

1.4 术后处理与随访术后即刻行TTE 或TEE 评价封堵效果,观察封堵器对心内结构如瓣膜、腱索及对邻近大血管的血流速度有无影响,有无残余分流,推拉封堵器固定是否牢靠,测压差是否达到理想值,观察血压及心律有无异常,听诊心脏杂音有无消失。

放置封堵器者常规术后抗凝48 h(PDA 及APW 封堵不需抗凝),VSD 封堵每日复查心电图1 005 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见图1。

手术成功率99.4%(1 004/1 010),1 例膜周VSD 因角度问题导致导丝难以通过而选择在直视下修补完成手术。

5 例术后发生封堵器脱落(4 例ASD 分别脱入右房、左房及腹主动脉,1 例PDA 脱入肺动脉),3 例ASD 开胸取出封堵器、修补,1 例ASD 在X 线下取出封堵器后即刻完成封堵,2 例VSD 术后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 个月复查时分流消失,1 例VSD 术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1 周后消失,1 例PDA 开胸取出封堵器并缝扎。

1 005 例患者(487 例患者术后6 个月在当地复查,电话随访)随访1~24 个月,3 例FASD 1 年后复查微量分流,2 例PBPV 术后肺动脉瓣轻度反流。

封堵器位置良好,肺动脉瓣跨瓣压差显著缩小,无腱索断裂、溶血、心律失常、栓塞等并发症。

3 讨论随着医疗技术及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常见SHD 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从以往经胸直视手术到X 线下经皮介入治疗,发展到超声引导下微创小切口和经皮介入治疗,特别是超声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在一些地市级医院也陆续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凸显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7-8]。

从手术方式来看,常见SHD 的治疗渐趋向于微创化及简单化,而超声则兼具微创、安全、有效、便捷、费用低以及保护医生和患者的独特优势,也契合了微创治疗时代的发展。

而对于CHD 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我们也开展了十余例在超声引导下右心导管检查术,术中采血、测压及计算阻力,对于CHD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指征也给予了参考建议。

3.1 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封堵术ASD 分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两类,原发孔位于冠状窦口的前下方,继发孔位于冠状窦口的后上方,再依缺损部位分上腔型、中央型、下腔型和混合型,而中央型缺损适合封堵。

ASD 封堵指征依据共识[9] 来选择。

超声引导下ASD 封堵相对于其它SHD 来说开展较早,技术也更成熟,从早期的经胸小切口封堵已逐渐被经皮股静脉所替代,也有自颈静脉封堵ASD 报道,本研究曾有2 例下腔静脉肝段缺如者经颈内静脉完成封堵。

有研究者认为经胸小切口距离缺损更近,角度更好调整,尤其是缺损大及边较软者适合,但若术者经验丰富,超声配合默契,经股静同样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关键是要调整好输送鞘的角度以及如何释放封堵器。

成人TTE 图像显示差,应首选TEE,本组1 例成人ASD 在TTE 引导下封堵,术后当日夜间发生封堵器脱落至左房,因患者夜间出现一过性不适感,经超声确认封堵器脱落,开胸取出封堵器时发现缺损径与TTE 测得值有差异。

FASD 伴有膨胀瘤时,由于间隔组织菲薄且缺损径小,瘤体随血流摆动,难以建立轨道,可将加硬长导丝硬头端弯成45° 角,并与右心导管等长,但不突出于右心导管,硬度的增加便于通过膨胀瘤。

封堵器的选择可根据术中情况是选择ASDO 还是ACO[10]。

我们完成了683 例的单纯性ASD 封堵,有4 例封堵器脱入右房、左房及腹主动脉,3 例开胸取出封堵器,1 例在X 线下取出封堵器并再次完成封堵。

分析脱落原因,主要集中发生在开展此类手术的早期,与刚开展的新技术、术者的经验及超声医师测量缺损径误差有关,后期随经验的积累,未再出现ASD 封堵器脱落现象。

3.2 卵圆孔封堵术PFO 指出生后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正常粘连融合,在两者间残存宽约1~6 mm、长约7 mm 的隧道样结构,在血流动力学行为上,类似一个“功能性瓣膜”,一旦右房压力大于左房压力,左房侧薄弱的原发隔被推开,即出现右向左分流。

PFO 不能称之为先天心脏病,而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的,查体上没有体征,一般多不需要治疗。

我们治疗的PFO 均是与神经内科进行合作,主要针对中青年不明原因的脑梗塞、偏头痛及晕厥等有临床症状者进行筛选,偏头痛诊断均符合2016 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1],术前常规行头颅CT 或磁共振成像以及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对影像结果阳性及有中-大量右向左分流者选择封堵。

PFO 有专用的封堵器,为细腰大边型,腰径按型号分在3.5~5 mm 之间,左、右盘面分为等边和不等边,直径在18~34 mm 之间,PFO>3 mm 选24 mm 以上封堵器。

PFO 与偏头痛之间是否存在肯定的因果关系,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各类研究并没有达到反应率改善或偏头痛发作完全缓解的主要终点报道,但在大多数偏头痛病人中却显示受益[12],对116 例PFO 封堵患者术后的随访中,有效率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PFO 封堵,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能认为是PFO 就“堵”,避免矫枉过正,而术前与患者的细致沟通必不可少。

3.3 VSD 封堵术经股动脉逆行法封堵VSD 是在X 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TEE 成像清晰,在左心长轴、大动脉短轴及五腔心切面能清晰的显示出切割猪尾朝向缺损面、导丝通过缺损以及输送鞘管进入右室后释放封堵器的全过程。

我们以TEE 作引导,经股动脉成功逆行封堵24 例VSD,1 例因缺损角度问题导丝难以通过,改为直视下修补,术后恢复良好,年龄(14.96±17.11)岁,手术时间(51.20±10.43)min,封堵器的选择一般较缺损径大1~2 mm,但也不完全以此为依据,本病例的选择多为缺损距右冠瓣3~5 mm,故我们一般以>2~3 mm 为主,肌部缺损的封堵器选择更大,当然,在保证完全封堵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型号较小的封堵器也是避免出现传导阻滞的必要条件,本组2 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 个月复查时分流消失,1 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 周后消失。

所有患者均定期门诊复诊,随访期间未出现封堵器脱落、传导阻滞、主动脉瓣膜损伤等并发症。

术中操作的难点主要是导丝如何通过缺损,超声相比X 线来说,观察的视野比较局限,但观察切割猪尾朝向缺损口时则具有对比性,若切割猪尾送入左室过深,有可能与二尖瓣腱索缠绕,回拉时又易弹入主动脉腔,导致操作反复,故标记距离非常重要,可先用右心导管在泥鳅导丝引导下进入左室再回拉至VSD 处,用慕斯线在右心导管上做标记,作为切割猪尾进入的距离,切割猪尾朝向缺损口时可用直头加硬长导丝(502-442E)探查缺损,因其在超声下的显影比泥鳅导丝更清晰,同法在输送长鞘上也做标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