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生物浸矿的影响
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1)pH值低于6.5时,养殖水体呈酸性,酸性水能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血液中H+离子浓度增加,引起鱼的酸中毒,使鱼体内许多酶的功能及血红蛋白、血蓝蛋白运输氧的功能发生障碍,致使鱼虾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
特点是尽管水中溶氧量正常,鱼、虾仍然在不面浮头表现缺氧症状。
(2)pH值过高时,离子氨NH4+转变为分子氨NH3,其毒性增大,养殖水体呈强碱性,腐蚀鱼虾鳃组织,造成鱼虾的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虾窒息。
过高的pH值还将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影响水体中物质的循环及再吸收利用。
(3)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HCN、CO2;而Cu2+、Pb2+等重金属离子则转变为络合物,使他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为减轻。
三、pH值对鱼虾生长繁殖的影响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试行草案规定养殖水体的pH值范围为6.5~8.5,这只是鱼虾及饵料生物的安全pH值范围。
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的pH值变化范围较大,并影响养殖产量和鱼类苗种的孵化。
金花罗汉的饲养之ph值:罗汉-金花跟其它品系的养法有所不同,早苗期(3CM以上)使用PH值较低的5~6之间的弱酸性水值来养颜色,中期(10CM以上)再以PH值较高的7.5~8.5之间的弱碱性水值来攻头。
待头色都有了以后再以7.5左右的水值来长期养殖!。
微生物浸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微生物浸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矿产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而高品位矿石已近枯竭,开发利用低品位资源已提到议事日程;为此,必须找到一种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并且安全环保的回收低品位矿石的方法,以充分利用原先丢弃的废矿或开采低品位的矿床。
目前,原地浸出(穿孔注液,不爆破)、就地浸出(爆破后就地喷液)、堆浸、池浸、搅拌浸出等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都伴随有微生物浸出部份。
在金矿、铜矿、铀矿的开采中,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和降低经济成本,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浸出技术来实现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得微生物浸出技术成为开采金矿、铜矿、铀矿开采的重要技术。
本文在此通过对铜矿中使用的微生物品种的介绍、微生物浸出原理以及微生物浸出效率等进行讨论,并对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微生物浸出技术;微生物浸出原理;浸出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微生物浸出技术中,矿洞的开采环境以及微生物的特性不同,都会导致铜矿回收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微生物的浸出效率。
因此,在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进行铜矿资源的开采时,要保证其达到合适的pH值并满足铜矿的矿浆浓度,保证矿石粒度满足要求,避免粒径过细引起的叠堆。
同时,对加入了微生物的矿石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在搅拌中与微生物接触,保证微生物浸出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充足。
目前,我国在研究高效菌种的培育以及高效菌种的散体渗流过程等还存在部分欠缺,为了提高微生物浸矿工艺的高效率,科研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微生物浸出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
1微生物浸出技术的概述最早的微生物浸出主要用于冶金,因此它还有着一个别称:湿式冶金技术,即通过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氧化以及还原特性来实现铜矿资源的开采。
在铜矿开采中,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可以浸出金属,并对矿石表面的成份产生氧化还原,使其在水溶液中,以另一种形态的方式与原物质进行分离,包括元素沉淀或者离子状态等。
微生物浸出技术最早是被应用于贫矿中对金属的回收,比如铀、铜、金等。
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机制

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机制水生生态系统是指由水域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重金属的排放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机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机制。
一、重金属的富集机制重金属的富集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pH值:水体的pH值对重金属的富集具有重要影响。
酸性条件下,重金属离子会更容易溶解在水中,从而增加其富集的可能性。
2. 降水:降水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水来源,同时也是重金属的输入途径。
降水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从而富集于水生生态系统中。
3. 土壤侵蚀: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水流的侵蚀进入水体,进而富集于水生生态系统中。
尤其是在农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土壤侵蚀导致的重金属富集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大问题。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
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的排放会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浓度的升高,从而加剧了重金属在水中的富集程度。
二、重金属的转运机制重金属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转运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机制:1. 溶解态:重金属以溶解态存在于水体中,可以通过水流的迁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播。
这种方式使得远离污染源的地区也可能受到重金属的影响。
2. 颗粒态:重金属可以与悬浮颗粒结合形成颗粒态,随水流迁移进入水生生态系统。
这些悬浮颗粒还会附着在水生生物表面,导致生物富集重金属。
3. 生物富集: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会通过摄食、吸附等方式富集重金属。
这些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还可能经过食物链传递,使得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逐级富集。
4. 沉积物沉降:重金属也可以通过沉积物的沉降而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迁移。
这些沉积物可能会富集在河流、湖泊的底部,对生态系统造成更长久的影响。
三、重金属的影响与防控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pH及悬浮物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及处理

pH及悬浮物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及处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和悬浮物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对处理效果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pH值和悬浮物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pH值对污水处理的影响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生物活性和化学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1. pH值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
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pH值非常敏感。
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将受到抑制,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因此,保持适宜的pH值对于维持生物活性至关重要。
2. pH值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化学反应,如氧化、沉淀和中和等。
这些反应的进行受到pH值的影响。
例如,某些污水中可能存在金属离子,其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影响其去除效果。
此外,pH值还会影响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和氨氮的转化过程。
三、悬浮物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悬浮物是指污水中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包括悬浮固体和浮游生物等。
它们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悬浮物对生物处理的影响在活性污泥法等生物处理过程中,悬浮物会影响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大量的悬浮物会阻碍氧气的传递,导致生物处理系统的缺氧和污泥沉降问题。
因此,悬浮物的去除对于维持生物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2. 悬浮物对物理处理的影响除了生物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常常使用物理处理方法,如沉淀、过滤和离心等。
悬浮物的存在会降低物理处理的效果,增加处理的难度。
特别是对于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污水,需要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如沉砂池或沉淀池,以提高物理处理的效率。
四、处理方法针对pH值和悬浮物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pH值调节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品,调节污水的pH值至适宜范围,以维持生物活性和促进化学反应。
具体的调节方法可以根据污水的具体情况和处理工艺进行选择。
pH对黄铜矿细菌浸铜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5.03.001pH对黄铜矿细菌浸铜的影响马鹏程1,杨洪英2,王路平1,杨培根1,刘慧1(1.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沈阳110004)摘要:通过摇瓶试验考察初始pH对黄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1.2~1.6时,细菌活性较好,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快;初始pH为1.4时细菌对黄铜矿的浸出体系适应性较好;pH为1.2~1.4的浸出体系中黄钾铁钒生成量较少,铜浸出率较高,矿浆pH也是控制黄钾铁钒沉淀生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pH;黄铜矿;细菌浸出;吸附;黄钾铁钒中图分类号:TF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5)03-0000-00Effect of pH Value on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MA Peng-cheng1, YANG Hong-ying2, WANG Lu-ping1, YANG Pei-gen1, LIU Hui1(1. Zhaojin Mining Industry Co., Ltd., Zhaoyuan 265400, Shandong, China;2. School of Materials & Metallurg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Abstract: The effects of initial pH values on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were investigated in shaking flas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tter bacterial activity and fast oxidizing ratio of ferrous ion are obtained with pH value of 1.2~1.6. Bacterium has better adaptation at initial pH value of 1.4. Fewer jarosite is produced and higher copper leaching rate is obtained with initial pH value of 1.2~1.4. pH value is the key factor to control jarosite sediment.Key words: pH value;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adsorption; jarosite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绿色环保的细菌浸铜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浸提剂pH值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浸提剂pH值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李晓晨1,赵丽2, 印华斌21.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2.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为了探讨浸提剂的pH对污泥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采集了我国四个典型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应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GB5086.2-1997),以不同pH值的浸提剂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中的Cr和Fe的最大浸出质量浓度分别出现在6.5~7.0和5.0左右的pH值范围;Mo和Ni的浸出质量浓度则随着浸提剂pH值的升高而升高;而Zn和Mn的浸出质量浓度则随着浸提剂pH的升高而降低。
这表明,浸提剂的pH 值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pH 值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因重金属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pH值,提取剂,浸出特性,重金属,污泥中图分类号:X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1-0190-05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1,2]。
由于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可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所以污泥农用则成为污泥资源化处置的有效方法之一[3-5]。
然而,污泥农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环境风险,例如富集于污泥中的重金属、病原体等。
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受污水厂运行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城市污水厂仍采取就近购地露天堆放的简单方法处理剩余污泥[6]。
在周围环境中多种条件的长期作用下,特别是酸雨作用下,污泥的露天堆放会导致其中部分有害微量元素发生淋溶而析出,进而渗透到土壤或地下水中,从而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质、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7,8]。
近年来,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趋势受到环境科学以及土壤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9,10]。
浸出毒性实验可有效地模拟污泥与水接触时污泥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及淋溶特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7, 11,12]。
生物堆浸中pH和酸应激的影响

生物堆浸中pH和酸应激的影响
陈隆玉
【期刊名称】《铀矿冶》
【年(卷),期】2011(30)4
【摘要】《Minerals Engineering》2011年24卷11期刊登O.V.Tupikina等人的文章,介绍了pH和酸应激对生物堆浸影响的研究结果。
在硫化矿物堆浸中,化学和物理条件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复杂的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氧化还原电位、酸度、温度、氧气以及溶液化学条件方面都存在差异。
成功的微生物定植和微生物活性代谢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堆中适宜的pH条件。
通常情况下,堆的高度达到数十米,喷淋溶液通过堆时,
【总页数】1页(P179-179)
【关键词】生物堆浸;酸应激;pH;微生物活性;氧化还原电位;化学条件;硫化矿物;物理条件
【作者】陈隆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53
【相关文献】
1.含氟铀矿石酸法堆浸与生物堆浸体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J], 刘亚洁;柳建设;李江;孙占学;徐玲玲;徐蔚云;陈功新;王学刚
2.生物堆浸后期清水洗堆对浸铀的影响 [J], 陈剑朝;刘思维;陈功新;孙占学;邓建国
3.Koyнрад矿山工业堆浸装置中微生物及其在浸铜中的作用 [J], 陶德宁
4.溶液电位及堆结构影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动力学 [J], 李宏煦;苍大强;邱冠周;吴爱祥
5.2016034一种高镁型低品位硫化镍矿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H对水产养殖来说重要吗?

PH对水产养殖来说重要吗?
PH值是反映水产养殖业水体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通过了解水体的PH对鱼类等水产的影响程度。
PH变化对鱼类等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如下:
1.水体PH影响着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以及转化:PH的变化会引起的水中化学物质含量变化和许多物质形态变化,如果水中的有毒物质发生形式的改变,那么有可能会间接的阻碍鱼类等水产的正常生命活动;PH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水中悬浮粒子、胶体和蛋白质等带电状态并且破坏水中浮游植物对有机物和所需元素的吸收,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活动,终导致鱼类等水产的减产。
2.水体PH直接影响鱼类等水产的生产性能:水体PH值小于6,那么水体会呈酸性,导致水中的死藻和濒死藻细胞增多,鱼类的体色也会发生改变。
在酸性的水体中,鱼类等水产的血液PH会下降,载氧能力也会降低,所以会出现生理性缺氧的现象。
终致使鱼类等水产的新陈代谢变慢、摄食减少等现象的出现,产量也会大打折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可以看到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后,随着细菌的生长繁殖进入稳定 期,培养基的pH值都呈下降趋势,最终初始pH值小于1.8的溶液的 pH值稳定在1.6左右,而初始pH值大于2.2的溶液的pH值稳定在 1.9左右。
同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值会逐渐增大, 最后达到一稳定的较高值,这表明细菌在溶液中已经大量生长繁殖, 从而带来了较高的氧化还原气氛。从最终的细菌浓度来看,在初始pH 为1.8时可以达到最大的细菌浓度,说明在此pH下该菌生长较好。
pH对生物浸矿的影响
章礼斌:PPT制作 陈登峰:演讲 陈文勇:资料搜集
引言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易处理金精矿日益衰竭, 而占世界黄金储量 60%以上的难处理金矿却没有得到很好的 开发利用,其中自然金主要以亚显微结构包裹于黄铁矿、毒 砂等颗粒中,普通的直接氰化处理金回收率很低,必须进行 预处理。即将包裹金的硫化矿物氧化分解,使金暴露,为进 一步的氰化浸出创造条件。
实验研究
这是因为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H+,电子来源于培养基中Fe2+的氧化,在细菌 培养的初始阶段,溶液中的主要反应为Fe2+的氧化,在细菌的参与下,消耗了酸, 降低了H+浓度,所以引起了pH值的上升,反应方程如式所示:
实验研究
随着Fe3+离子的增多,在较高的pH值下,Fe3+又会发生一系列的水解反应,形成黄钾铁 矾,因此溶液的酸性增强,反应方程如(2,3,4,5,6)式所示:
实验研究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生长环境中溶液的pH值是影响细菌生长与活性的重要参数,适 当的酸度条件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而同时细菌的生命活动也会改变环pH值。初 始pH值对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影响,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在9K 培养基中,当初始培养基pH值小于1.8时,细菌培养初期溶液的pH值会上升,到最 高值后逐渐降低,即溶液的pH值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当初始pH值大于2.2时, 溶液的pH值基本上呈下降趋势。
pH值对浸矿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 使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所带电 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 引起细胞膜电荷变化,导致微生物细 胞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发生改变;
• 改变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及有害 物质的毒性。
实验研究
将矿堆中分离出的浸矿微生物分别接种于不同初始pH值的培养基 中,连续观察测定其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情况,并记录细菌 浓度。其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Eh变化以及最终菌浓度情况如图所 示。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氧化焙烧
.化学氧化法.来自加压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特点
优点:生物氧化法具有成本低、投资少、环境友 好以及浸出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不足:目前,生物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生 长缓慢,氧化周期长,pH值是影响生物氧化效率的一 个重要因素。不同微生物对pH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它们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生长,对pH条件的不同要 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