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与过滤 习题
化工原理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练习题一、填空:1、旋风分离器分离的是混合物,旋液分离器分离的是混合物,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2、过滤操作有两种方式过滤和过滤。
4、恒压过滤时,过滤速度随时间增加而,洗涤速率随时间增加而,操作压差将随时间增加而。
( A、增加B、减少C、不变) 5、板框压滤机的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速率的倍,叶滤机的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速率的倍。
6、恒压过滤某悬浮液,过滤1小时得滤液10m3,,若不计介质阻力,再过滤2小时可共得滤液m3。
8、离心分离因数Kc= ,其值大小表示性能。
二、计算1、密度为1030 Kg/m3、直径为400μm的球形颗粒在150℃的热空气中降落,求其沉降速度。
(1.8m/s)2、求直径为80μm的玻璃球在20℃水中等自由沉降速度,已知玻璃球的密度2500 Kg/m3,水的密度为1000 Kg/m3,水在20℃时的黏度为0.001 Pas (5.23×10-3m/s)3、密度为2500 Kg/m3的玻璃球在20℃的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沉降,求在这两种介质中沉降的颗粒直径之比值,假设沉降处于斯托克斯区。
(9.61)4、一种测定粘度的仪器由一钢球及玻璃筒组成,测试时筒内充满被测液体,记录钢球下落一定距离的时间,球的直径为6mm,下落距离为200mm,测试一种糖浆时记下的时间间隔为7.32s,此糖浆密度为1300Kg/m3,钢球的密度为7900 Kg/m3,求此糖浆的粘度。
(4.74Pas)5、直径为0.08mm,密度为2469 Kg/m3的玻璃球在温度300K和101.3kpa的空气中沉降。
计算自由沉降速度。
另有球形闪锌矿颗粒,密度为1000 Kg/m3,同样在空气中沉降,若其自由沉降速度与上述玻璃球相同,计算该颗粒的直径。
(0.443m/s,6.05×10-5m)6、悬浮液中固体颗粒浓度为0.025kg悬浮液,滤液密度为1120 m3,湿滤渣与其中固体的质量之比为 2.5kg/kg,试求与 1 m3滤液相对应得干滤渣量ω,Kg/m3(29.9)7、一叶滤机过滤面积为0.2 m2,过滤压差为200KPa,过滤开始1小时得滤液20m3,又过滤1小时,又得滤液10m3,此时过滤终止,在原压差下用5 m3水洗涤滤饼,求洗涤时间。
(完整版)化工原理第三章沉降与过滤课后习题及答案(1)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沉 降【3-1】 密度为1030kg/m 3、直径为的球形颗粒在150℃的热空气中降落,400m μ求其沉降速度。
解 150℃时,空气密度,黏度./30835kg m ρ=.524110Pa s μ-=⨯⋅颗粒密度,直径/31030p kg m ρ=4410p d m -=⨯假设为过渡区,沉降速度为()(.)()./..1122223345449811030410179225225241100835p t p g u d m s ρρμρ--⎡⎤-⎡⎤⨯==⨯⨯=⎢⎥⎢⨯⨯⨯⎢⎥⎣⎦⎣⎦验算 .Re ..454101790.835=24824110p t d u ρμ--⨯⨯⨯==⨯为过渡区【3-2】密度为2500kg/m 3的玻璃球在20℃的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沉降。
试求在这两种介质中沉降的颗粒直径的比值,假设沉降处于斯托克斯定律区。
解 在斯托克斯区,沉降速度计算式为()/218t p p u d g ρρμ=-由此式得(下标w 表示水,a 表示空气)()()2218= p w pw p a pat w ad d u g ρρρρμμ--=pw pad d =查得20℃时水与空气的密度及黏度分别为./,.339982 100410w w kg m Pa sρμ-==⨯⋅./,.35120518110a a kg m Pa sρμ-==⨯⋅已知玻璃球的密度为,代入上式得/32500p kg m ρ=.961pw pad d ==【3-3】降尘室的长度为10m ,宽为5m ,其中用隔板分为20层,间距为100mm ,气体中悬浮的最小颗粒直径为,气体密度为,黏度为10m μ./311kg m ,颗粒密度为4000kg/m 3。
试求:(1)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2)若需要.621810Pa s -⨯⋅最小颗粒沉降,气体的最大流速不能超过多少m/s? (3)此降尘室每小时能处理多少m 3的气体?解 已知,/./.6336101040001121810pc p d m kg m kg m Pa sρρμ--=⨯===⨯⋅,,(1) 沉降速度计算 假设为层流区().()(.)./.26269811010400011001181821810pc p t gd u m sρρμ---⨯⨯-===⨯⨯验算 为层流..Re .66101000111000505221810pc t d u ρμ--⨯⨯⨯===<⨯,(2) 气体的最大流速。
沉降与过滤复习题答案

沉降与过滤复习题答案1. 沉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沉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容器底部的过程。
当液体流动速度降低或停止时,颗粒因重力作用而逐渐沉降。
2. 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液体的粘度和密度,以及颗粒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3. 过滤操作中,过滤介质的作用是什么?过滤介质的作用是阻止固体颗粒通过,同时允许液体顺利流过。
过滤介质的选择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过滤的精度要求。
4. 什么是真空过滤?真空过滤是一种利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来加速过滤过程的方法。
在真空过滤中,过滤介质的一侧被抽成负压,从而加快液体通过过滤介质的速度,提高过滤效率。
5. 沉降与过滤在工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沉降与过滤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水处理、化工产品的分离、食品加工、制药工业中的原料提取和纯化等。
这些过程通常需要去除悬浮固体或实现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6. 沉降池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沉降池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池的尺寸、形状、进出水方式、颗粒沉降的时间和速度,以及池内水流的分布和流动特性。
7. 过滤操作中,如何提高过滤效率?提高过滤效率的方法包括增加过滤介质的面积、使用多孔性更好的过滤介质、优化过滤介质的结构以减少过滤阻力、以及采用适当的过滤辅助设备如真空泵或压力泵。
8. 沉降与过滤过程中,如何减少颗粒的再悬浮?减少颗粒再悬浮的方法包括控制水流速度以避免扰动沉降的颗粒、使用适当的搅拌或混合设备以防止颗粒沉积、以及在过滤操作中保持过滤介质的清洁和完整性。
9. 沉降与过滤操作中,如何控制操作条件以优化分离效果?优化分离效果的操作条件包括调整pH值以改变颗粒的表面电荷、控制温度以影响液体的粘度和颗粒的沉降速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沉降或过滤设备和操作参数。
10. 沉降与过滤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哪些?沉降与过滤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修复等。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沉降【3-1】密度为1030kg/m 3、直径为400m μ的球形颗粒在150℃的热空气中降落,求其沉降速度。
解150℃时,空气密度./30835kg m ρ=,黏度.524110Pa sμ-=⨯⋅颗粒密度/31030p kg m ρ=,直径4410p d m -=⨯假设为过渡区,沉降速度为()(.)()./..1122223345449811030410179225225241100835p t p g u d m s ρρμρ--⎡⎤-⎡⎤⨯==⨯⨯=⎢⎥⎢⎥⨯⨯⨯⎢⎥⎣⎦⎣⎦验算.Re ..454101790.835=24824110p t d u ρμ--⨯⨯⨯==⨯为过渡区【3-2】密度为2500kg/m 3的玻璃球在20℃的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沉降。
试求在这两种介质中沉降的颗粒直径的比值,假设沉降处于斯托克斯定律区。
解在斯托克斯区,沉降速度计算式为()/218t p p u d g ρρμ=-由此式得(下标w 表示水,a 表示空气)()()2218= p w pw p a pat w ad d u g ρρρρμμ--=pw pad d =查得20℃时水与空气的密度及黏度分别为./,.339982 100410w w kg m Pa s ρμ-==⨯⋅./,.35120518110a a kg m Pa sρμ-==⨯⋅已知玻璃球的密度为/32500p kg m ρ=,代入上式得.961pw pad d =【3-3】降尘室的长度为10m ,宽为5m ,其中用隔板分为20层,间距为100mm ,气体中悬浮的最小颗粒直径为10m μ,气体密度为./311kg m ,黏度为.621810Pa s -⨯⋅,颗粒密度为4000kg/m 3。
试求:(1)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2)若需要最小颗粒沉降,气体的最大流速不能超过多少m/s?(3)此降尘室每小时能处理多少m 3的气体?解已知,/./.6336101040001121810pc p d m kg m kg m Pa sρρμ--=⨯===⨯⋅,,(1)沉降速度计算假设为层流区().()(.)./.26269811010400011001181821810pc p t gd u m sρρμ---⨯⨯-===⨯⨯验算..Re .66101000111000505221810pc t d u ρμ--⨯⨯⨯===<⨯.为层流(2)气体的最大流速max u 。
过滤沉降例题

回转真空过滤机 V22VVe KA2n
Q Q n V 4 .7 7 1 3 4 0 m 3/s
联立
改用回转真空过滤机后,压差不变,故K不变;
滤布不变,故qe不变。 K=4.2410-5m2/s,qe=0.0201m3/m2 过滤面积
A D L 1 1 3 .1m 4 2
V eq eA 0 .02 3 0 .11 4 0 .06 m 331
A 2 2 p 1A 1 2/ p221 2A
A2A1 215221.22m
增加 A 2-A 1 面 2.2 1 积 1 5 6.22m
(2) 设在旋转一周内的滤液V(m3)
则Q60nmV 3/h
即 6 6 0 0 .V 5
V6/(6 00 . 50).2 3 m
一板框式过滤机,过滤面积为2m2 ,在147kPa(表压)下恒压 过滤操作2小时,得滤液36m3,装卸时间为30分钟,滤饼不可压缩。 试求:(1)此过滤机的最大生产能力?(不洗涤);(2)若过滤2小时 后,以5m3的洗液(物性与滤液相似)洗涤滤饼,洗涤时间及生产 能力为多少?(3)若采用一台过滤面积相同,转数为0.5转/分的 转筒过滤机代替板框机。真空度为600mmHg,转筒沉浸度为1/3, 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提高到多少m3/h?(上述计算均忽略介质阻力, 大气压为1atm) 解:(1) θ=θD时,生产能力最大。恒压过滤,不计介质阻力时:
(2) 可以加一隔板 Vs(n1)LBut
隔板数
next
一降尘室长5m,宽2.5m,高1.1m,中间装有10
块隔板,隔板间距为0.1m现颗粒最小直径 10μm 其沉
降速度为0.01m/s,欲将最小直径的颗粒全部沉降下来,
含尘气体的最大流速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 m/s。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习题及答案讲课讲稿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习题及答案第三章沉降与过滤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密度为7800 kg/m3的小钢球在相对密度为1.2的某液体中的自由沉降速度为在20℃水中沉降速度的1/4000,则此溶液的粘度为(设沉降区为层流)。
DA.4000 mPa·s;B.40 mPa·s;C.33.82 Pa·s;D.3382 mPa·s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取决于。
BA.沉降面积和降尘室高度;B.沉降面积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C.降尘室长度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D.降尘室的宽度和高度。
4、降尘室的特点是。
DA.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分离效率高,但体积庞大;B.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但流体阻力大,体积庞大;C.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体积小,但流体阻力大;D.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但体积庞大,分离效率低5、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CA.颗粒的几何尺寸 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C.流体的水平流速; D.颗粒的形状6、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粒径这一术语是指。
CA.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D.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7、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DA.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B.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C.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D.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8、对标准旋风分离器系列,下述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CA.尺寸大,则处理量大,但压降也大; B.尺寸大,则分离效率高,且压降小;C.尺寸小,则处理量小,分离效率高; D.尺寸小,则分离效率差,且压降大。
9、恒压过滤时,如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可忽略,当操作压差增加1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
BA. 1倍;B. 2倍;C.倍;D.1/2倍10、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
08过滤沉降习题课

每一周期获得滤液量
τ = 1.5 h
2
V=1.9m3 m2/s
qe = 2.5 × 10 −2 m3/m2
K = 4 × 10
−6
q + 2qq e = Kτ
q = 0.1241 m3/m2
V A = = 15.31 m2 q
2010-12-24 12
作业4-9 作业
q + 20q = 250τ
2
n = 2 r/ min
Q = 4 m /h
3
Q = KA2ϕ n
Q′ = Q
n′ → n′ = 4.5 r/ min n
L=
φ
1− ε
q
Q q= nA
L′ q′ Q′ n 2 × = = = L q Q n′ 3
2010-12-24 14
过滤、 过滤、沉降习题课
一、概念题 1 教材过滤思考题
主要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教材沉降思考题 3 综合练习填空题 4 综合练习选择题 二、例题 三、作业中的问题
2010-12-24
1
教材思考题 4-6 回转真空过滤机生产能力
∑ 部分转鼓表面连续过滤 ϕ A 、 τ
全部转鼓表面间歇过滤 A、ϕ ∑τ
φ L= q 1−ε −φ
3. B 7. A 11. E 15. B 19. D
4. D 8. C 12. C、A、B 、 、 16. D 20. C
5
填空题解释
dV KA 2 7、 、 = dτ 2(V + Ve )
A′ = 2 A
′ dV dV = 4 dτ dτ
滤饼的压缩性与过滤面积无关
沉降与过滤 习题.doc

非均相分离一、单选题1.颗粒的沉降速度不是指()。
B(A)等速运动段的颗粒降落的速度(B)加速运动段任一时刻颗粒的降落速度(C)加速运动段结束时颗粒的降落速度(D)净重力(重力减去浮力)与流体阻力平衡时颗粒的降落速度2.自由沉降的意思是()。
D(A)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的流体阻力可忽略不计(B)颗粒开始的降落速度为零,没有附加一个初始速度(C)颗粒在降落的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离心力等的作用(D)颗粒间不发生碰撞或接触的情况下的沉降过程3.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正比于()。
D-ρ)的1/2次方 (B)μ的零次方(A)(ρs(C)粒子直径的0.5次方 (D)粒子直径的平方4.对于恒压过滤()。
D(A)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为原来的倍(B)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2倍(C)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4倍(D)当介质阻力不计时,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倍5.回转真空过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
A(A) l (B)1/2 (C) 1/4 (D)1/36.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B(A)过滤速率与S(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S2成正比(C)过滤速率与滤液体积成正比(D)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7.叶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比值为()。
D(A) 1/2 (B)1/4 (C) 1/3 (D) l8.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进行恒速过滤,如滤液量增大一倍,则()。
C(A)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倍 (B)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4倍(C)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 (D)操作压差保持不变9.恒压过滤,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
C(A)增大至原来的2倍 (B)增大至原来的4倍(C)增大至原来的倍 (D)增大至原来的1.5倍10.以下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
C(A)箱式叶滤机 (B)真空叶滤机(C)回转真空过滤机 (D)板框压滤机11.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与过滤习题非均相分离一、单选题1.颗粒的沉降速度不是指()。
B(A)等速运动段的颗粒降落的速度(B)加速运动段任一时刻颗粒的降落速度(C)加速运动段结束时颗粒的降落速度(D)净重力(重力减去浮力)与流体阻力平衡时颗粒的降落速度2.自由沉降的意思是()。
D(A)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的流体阻力可忽略不计(B)颗粒开始的降落速度为零,没有附加一个初始速度(C)颗粒在降落的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离心力等的作用(D)颗粒间不发生碰撞或接触的情况下的沉降过程3.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正比于()。
D-ρ)的1/2次方 (B)μ的零次方(A)(ρs(C)粒子直径的0.5次方 (D)粒子直径的平方4.对于恒压过滤()。
D(A)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为原来的倍(B)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2倍(C)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4倍(D)当介质阻力不计时,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倍5.回转真空过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
A(A) l (B)1/2 (C) 1/4 (D)1/36.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B(A)过滤速率与S(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S2成正比(C)过滤速率与滤液体积成正比(D)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7.叶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比值为()。
D(A) 1/2 (B)1/4 (C) 1/3 (D) l8.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进行恒速过滤,如滤液量增大一倍,则()。
C(A)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倍 (B)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4倍(C)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 (D)操作压差保持不变9.恒压过滤,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
C(A)增大至原来的2倍 (B)增大至原来的4倍(C)增大至原来的倍 (D)增大至原来的1.5倍10.以下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
C(A)箱式叶滤机 (B)真空叶滤机(C)回转真空过滤机 (D)板框压滤机11.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B(A)过滤介质两边的压差 (B)过滤介质与滤饼构成的过滤层两边的压差(C)滤饼两面的压差 (D)液体进出过滤机的压差12.板框压滤机中,最终的过滤速率是洗涤速率的()。
C(A)一倍 (B)一半 (C)四倍 (D)四分之一13.板框压滤机中()。
B(A)框有两种不同的构造 (B)板有两种不同的构造(C)框和板都有两种不同的构造 (D)板和框都只有一种构造14.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的一种是等体积球径,它的表达式为()。
B(A)dp=6V/A 此处V为非球形颗粒的体积,A为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B)dp =(6V/π)1/3 (C)dp=(4V/n)l/2(D)dp=(kV/)1/3 k为系数,与非球形颗粒的形状有关15.球形度(形状系数)恒小于或等于1,此值越小,颗粒的形状离球形越远,球形度的定义式可写为()。
B(A) ϕs =Vp/V V为非球形粒子的体积,Vp为球形粒子的体积(B) ϕs =Ap/A A为非球形粒子的表面积Ap为与非球形粒子体积相同的球形粒子的表面积(C) ϕs =ap/a a为非球形粒子的比表面积ap为球形粒子的比表面积(D) ϕs =6 ap/ (πd)16.“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本身”,“滤渣就是滤饼”,则()。
C(A)这两种说法都对 (B)两种说法都不对(C)只有第一种说法正确 (D)只有第二种说法正确17.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
B(A)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 (B)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 (D)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18.“颗粒的粒度分布愈不均匀,则所形成的床层空隙率越大”,“壁附近床层空隙率较床层中心的空隙率大”()。
D(A)两种说法都对 (B)两种说法都不对(C)只有第一种说法对 (D)只有第二种说法对19.床层的平均空隙率与床层的平均自由截面积在以下条件下相等()。
C(A)颗粒粒度均匀 (B)沿整个横截面上自由截面均匀(C)沿整个床层高度各截面的自由截面均匀 (D)颗粒的比表面积均匀20.流化的类型有()。
B(A)散式流化和均匀流化 (B)聚式流化和散式流化(C)聚式流化和鼓泡流化 (D)浓相流化和稀相流化21.流化床的压降随气速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D(A)起始随气速增大而直线地增大 (B)基本上不随气速变化(C)ΔP∝ (D) ΔP∝u222.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C(A)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D)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23.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D(A)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B)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C)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D)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24.在离心沉降中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
A(A)只与d,ρs ,ρ,uT,R有关 (B)只与d,ρ,uT,R有关(C)只与d,ρ,uT ,R,g有关 (D)只与d,ρ,uT,R,Kc有关(题中uT 气体的切向速度,R旋转半径,Kc分离因数)25.降尘室没有以下优点()。
A(A)分离效率高 (B)阻力小(C)结构简单 (D)易于操作26.降尘室的生产能力()。
A(A)只与沉降面积A和颗粒沉降速度ut 有关 (B)与A、ut及降尘室高度H有关(C)只与沉降面积A有关 (D)只与ut和H有关二、填空题1.一球形石英颗粒,在空气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若空气温度由20℃升至50℃,则其沉降速度将()。
下降2.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降尘室的()和()有关。
长度宽度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降尘室的()无关。
高度4.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
增加一倍5.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气流速度()。
减少一倍6.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生产能力()。
不变7.在滞流(层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次方成正比。
28.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次方成正比。
1/29.降尘室的高度由式()决定,式中符号的意义是()。
L/U>H/Ut L:降尘室长度 H:降尘室高度 U:气体通过降尘室时的水平流速Ut:降尘速度10.在过滤的大部分时间中,()起到了主要过滤介质的作用。
滤饼11.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则恒速过滤过程中滤液体积由Vl增多至V2=2Vl时,则操作压差由ΔPl增大至ΔP2=()。
2ΔPl12.已知q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S,qe 为Ve/S,Ve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液体积为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在恒压过滤时,测得Δτ/Δq=3740q+200 则过滤常数K= ()。
0.00053513.已知q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S,qe 为Ve/S,Ve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液体积为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在恒压过滤时,测得Δτ/Δq=3740q+200 则过滤常数qe= ()。
0.053514.最常见的间歇式过滤机有()和()。
板框过滤机叶滤机15.在一套板框过滤机中,板有()种构造,框有()种构造。
2 1 16.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已充满,则在每一框中,滤液穿过厚度为()的滤饼。
框的厚度17.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已充满,在洗涤时,洗涤液穿过厚度为()的滤饼。
框厚度之半18.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已充满,在洗涤时,洗涤液穿过的滤布面积等于()。
框的内面积19.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好坏,主要以()来衡量。
临界粒径的大小20.旋风分离器的越小,说明其分离性能越好。
临界粒径21.离心分离设备的分离因数定义式为Kc=()。
uT 2/gR (或ur/ut)22.回转真空过滤机,回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转鼓的表面积为S,转鼓的浸没度为ψ,则一个过滤周期中,过滤时间为()。
ψ T23.回转真空过滤机,回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转鼓的表面积为S,转鼓的浸没度为ψ,则一个过滤周期中,过滤面积为()。
S24.回转真空过滤机的转鼓浸没度是()与()的比值。
转鼓浸没的表面积转鼓的总表面积25.当介质阻力不计时,回转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与转速的()次方成正比。
1/226.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V/τ∑,此处V为()。
一个操作循环中得到的滤液体积27.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V/τ∑,此处τ∑表示一个操作循环所需的()。
总时间28.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V/τ∑,τ∑等于一个操作循环中()、()和()三项之和。
过滤时间洗涤时间辅助时间29.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越长,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30.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越短,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31.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有一个()值。
最适宜32.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最适宜的过滤时间指的是此时过滤机生产能力()。
最大33.过滤机操作循环中,如果辅助时间越长,则最宜的过滤时间将()。
越长34.对不可压缩性滤饼dV/dτ正比于ΔP的()次方。
135.对可压缩滤饼dV/dτ正比于ΔP的()次方。
1-s36.对恒压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过滤量增大一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
二分之一37.对恒压过滤,当过滤面积增大一倍时,如滤饼不可压缩,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
四38.对恒压过滤,当过滤面积增大一倍时,如滤饼可压缩,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
四39.叶滤机过滤时,固体颗粒流在滤叶的()部。
内40.叶滤机过滤时,滤液穿过滤布由滤叶()部抽出。
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