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论文-知识产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论文-知识产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论文-知识产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知识产权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保护智力劳动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经营,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本文从众多专业学术期刊中,挑选了8篇优质知识产权案例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论文(学术推荐8篇)之第一篇:浅谈知识产权制度在非遗保护中的运用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法律。

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制度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各个国家在保护过程中的具体的做法和手段并不完全一致。

诸多发达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制度较为完备,通过对那些保护和传承较好国家的制度分析,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成效的必然是法律手段,即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无形财产,且该财产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可没。

当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手段调控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法理依据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习俗、艺术、文化的改变不可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意义重大。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作为人类漫长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和象征,且其中许多还仍然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

相对于其他一般性的财产权利,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无形的,而且相较于其他财产权利,具有创新之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离不开滋生其产生与发展的母体国土,但可为全世界共同欣赏和享受。

知识产权的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的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的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 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2.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3. 吴汉东:《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4.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5. 陶鑫良等著:《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6.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版;7. 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8.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9.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0. 韦之著:《知识产权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11. 金勇军:《知识产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12. 沈达明编著:《知识产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13. 黄勤南主编:《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4. 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5. 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16. 郑成思著:《版权法》(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17. 陈传夫:《著作权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8. 吴汉东、曹新明等著:《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19. 汤宗舜:《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0. 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21. 张序九主编:《商标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22. 张今著:《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23.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24. 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1版;25. 陶鑫良、程永顺、张平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26. 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法律出版社,2019年第1版;27. [英] 蒂娜·哈特(Tina hart)、琳达·法赞尼(Linda Fajjani)著:《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28. [日]中山信弘著,张玉瑞译:《多媒体与著作权》,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29. [西班牙]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7月第1版;30. [法]克洛德·科隆贝著,高凌瀚译:《世界各国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基本原则—比较法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7月第1版;31.[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著,周林等译:《知识产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32. [英]Cornis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weet&Maxwell,1999.(二)期刊杂志类1.《知识产权》2.《中国版权》3.《电子知识产权》4.《中国知识产》。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论文参考文献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体制转换及其推进策略——多边体制、双边体制、复边体制?.《知识产权》.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0期.张猛.[4].知识产权与人权: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5期.杨明.肖志远.[5].美国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中美"337争端".《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2期.唐晓云.[6].与公共健康危机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国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1期.周俊强.[7].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人权问题.《浙江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郑万青.[9].《反假冒贸易协定》的几个基本问题.《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尚妍.[10].欧盟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范:演变、动因与趋势.《商业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7期.杨静.朱雪忠.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TRIPS协议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应对之策.作者:文卫星.法律重庆大学2011(学位年度)[2].遗传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被引次数:6作者:郑重.国际法学复旦大学2009(学位年度)[3].TRIPSplus造法问题研究.作者:张娜.国际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学位年度)[4].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立法问题初探.作者:滕欢.经济法学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学位年度)[5].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问题研究.作者:许枫.国际法学中国海洋大学2008(学位年度)[6]后TRIPS协议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人权保护.被引次数:1作者:周生杰.法律学吉林大学2010(学位年度)[7].《反假冒贸易协议》研究.作者:刘琦.法律学广西大学2014(学位年度)[8].对入世后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探讨.被引次数:3 作者:彭爱华.国际贸易学西南财经大学2004(学位年度)[9].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作者:徐杰.民商法学扬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10].《反假冒贸易协议》初探.作者:郭允英.法律学苏州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和谐世界视野下共赢性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何冬明,2008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2]和谐与适当:知识产权保护“度”的考量——以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为视角.杨健,2010第一届全国博士生知识产权学术论坛[3]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分类规制.徐飞,20022002上海知识产权论坛[4]论驰名商标国际保护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余丽萍,2008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5]TRIPsplus条款对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启示.张正怡,2010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10年年会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研讨会[6]南北国家的知识产权之争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基于TRIPs的分析. 胡建梅,2009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跨学科学术研讨会[7]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中存在的权利冲突.王智.陈红梅,200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8]专利制度与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高静,2007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9]当前国际知识产权法体系的审视与重构.王东君,2008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10]利益平衡视野下的著作权最大化国际保护新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泄漏文本相关条款考察.刘宇,2012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暨中国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变革研讨会。

关于知识产权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知识产权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知识产权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一、引言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规性,本文将就我公司进行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二、知识产权自查报告1. 知识产权概况我公司积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共申请了10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0项外观设计专利。

此外,我公司还注册了10项商标,并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了相关软件的使用许可证。

2. 知识产权合规性自查针对知识产权合规性的自查,我公司采取了如下措施:(1)明确知识产权保护责任,成立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团队;(2)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3)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4)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台账,做好相关记录和备案工作。

3. 知识产权合规性存在的问题在自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专利申请存在不规范现象,需要加强专利申请流程的规范性;(2)对于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不够充分,需要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频次;(3)软件使用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需要建立健全软件使用管理制度;(4)知识产权管理记录不完整,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台账。

三、知识产权整改措施1. 专利申请流程规范化我公司将制定专利申请流程的标准操作规程,对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流程规定,从而确保专利申请的规范性。

此外,还将加强对专利申请人的培训,提高其专利申请的质量。

2. 员工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加强为了加强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我公司将定期组织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内容。

同时,将建立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教育档案,记录每个员工的培训情况。

3.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健全化我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软件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软件的购买、安装、更新和使用规范,加强对软件使用许可证的管理,确保软件的合法使用。

4. 知识产权管理台账完善化针对知识产权管理记录不完整的问题,我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台账,对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批、保护和维权等各个环节进行完整记录,确保知识产权的管理规范性。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在学术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专利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了便于查找和引用,学术界和专利申请人通常使用特定的格式来编写专利参考文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通常包括专利权人、发明者、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公开号、公开日期和专利类别等信息。

下面以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为例,介绍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

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持有人的名称。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权人的名称通常以中文或英文表示。

发明者:发明者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持有人的姓名。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发明者的姓名通常以中文表示。

专利名称:专利名称是专利的简短描述,用于概括专利的技术领域和内容。

专利号:专利号是专利文献的唯一标识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CN202010123456.X。

申请日期:申请日期是专利申请的日期。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格式表示,如2020年1月1日。

公开号:公开号是专利公开的唯一标识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CN202010123456.0。

公开日期:公开日期是专利公开的日期。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格式表示,如2020年1月1日。

专利类别:专利类别是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分类。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类别通常以中文表示,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

二、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根据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命名规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格式编写中国专利参考文献。

[专利权人]. [发明者]. [专利名称]: [专利号]. [申请日期].例如:1.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发明专利):李明,张三. 一种汽车发动机. 中国专利文献 CN202010123456.X. 2020年1月1日.2.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实用新型专利):王五. 一种手机支架. 中国专利文献 CN202010123456.X. 2020年1月1日.三、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在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献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引用:[发明者]. [专利名称]: [专利号][P]. [专利权人], [申请日期].例如:1.学术论文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李明,张三. 一种汽车发动机: CN202010123456.X[P]. 中国专利文献, 2020年1月1日.2.报告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王五. 一种手机支架: CN202010123456.X[P]. 中国专利文献, 2020年1月1日.四、注意事项在编写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利号应准确无误地写入参考文献中,以避免引用错误或混淆。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3]于玉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10页。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2页。

[4]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6页。

[5]它们分别使用的著作权是:复制权;复制权;广播权;广播权;广播权;翻译权、复制权;复制权;复制权;表演权;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改编权、发行权。

[6]张序九主编,商标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版第47页。

[7]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291页。

[8]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9]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10]、[11]彭学龙著,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8页[12]谢铭洋,智慧财产权之概念与法律体系,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1卷第150页。

[13]王太平,商标概念的符号学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4]、 [21]、 [29]黄晖著,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版第164、197、193页。

[15]、[16]、 [20]、 [27]邱进前,美国商标合理使用原则的最新发展:The Beach Boys一案评析,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5期。

[17]、 [18]、 [32]转引自杜颖,指明商标权人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法学论坛,2008年第5期。

[19]、 [28]、 [34]王迁著,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3、515、515页。

[22]邓宏光,论商标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

[23]、 [26]李丽婷,BIOFRESH与水鸟的区别,中华商标,2008年第8期。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范例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范例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范例知识产权保护范例导言: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提供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范例,包括专利、商标和著作权保护,以及相应的申请流程和保护措施。

一、专利保护范例专利保护是对发明者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能够有效保护其创造的技术成果。

下面是一个专利保护范例:范例一: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专利保护某公司开发了一种创新的电子产品,具有独特的核心技术。

为了保护这项技术,该公司向相关机构提出了专利申请,并成功获得了发明专利。

在专利保护期限内,其他企业需要经过该公司的授权才能使用相同的核心技术。

二、商标保护范例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用于区分其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下面是一个商标保护范例:范例二:知名品牌的商标保护某知名品牌公司在市场上拥有独特的商标,该商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保护商标权益,该公司注册了商标,并积极监控市场,防止他人盗用或误用其商标。

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公司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著作权保护范例著作权是对文字、音乐、艺术、软件等表达形式的原创作品的保护。

下面是一个著作权保护范例:范例三:软件开发的著作权保护某软件公司开发了一款独特的软件,拥有该软件的知识产权。

为了保护软件的著作权,该公司在软件发布前注册了著作权,并在软件中嵌入了版权声明,禁止他人擅自复制、修改或分发该软件。

同时,该公司定期进行监测,防止他人侵犯其著作权。

结论: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创新和知识创造的基础。

通过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的保护,我们能够确保创新成果得到公正的回报,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创新活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重要,各国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实现。

注:本文仅为知识产权保护范例,不对法律效力作保证,具体实施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参考文献为专利怎么写

参考文献为专利怎么写

参考文献为专利怎么写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参考文献的准确引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仅能够显示出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够向读者提供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的机会。

参考文献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而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研究,可能会涉及到专利这一类文献。

下面将介绍如何正确引用专利文献。

1. 专利申请者、发明人和专利所有者的格式在引用专利文献时,应首先给出专利的完整发明人和专利申请者,一般格式为:发明人.专利申请者.专利号,例如:张三, 李四.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2345678A2. 专利的引用格式在正式引用专利文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进行引文的书写。

一般的格式要求如下:[发明人]. [专利申请者]. [专利号], [公开的专利文献类别], [公开的国·省·市], [公开的日期].例如,某个专利的引用格式为:[张三, 李四]. [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2345678A, 发明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 2 019年1月1日.3. 引用专利中多个发明人的格式在一些情况下,一个专利可能涉及到多个发明人。

此时,需要在引文中按照以下格式列出多个发明人的姓名,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第一发明人, 第二发明人]. [专利申请者]. [专利号], [公开的专利文献类别], [公开的国·省·市], [公开的日期].例如:[张三, 李四]. [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2345678A, 发明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 2 019年1月1日.4. 引用专利中的专利文献类别根据不同的专利文献类别,引文中需要给出相应的标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利文献类别及其标识:•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公开文献:发明公开文献•实用新型公开文献:实用新型公开文献•外观设计公开文献:外观设计公开文献若是发明专利,引文中应写明“发明专利”;若是实用新型专利,则应写明“实用新型专利”;同理,如果是外观设计专利,则应写明“外观设计专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的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 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2.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3. 吴汉东:《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
4.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5. 陶鑫良等著:《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
6.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版;
7. 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8.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
9.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10. 韦之著:《知识产权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11. 金勇军:《知识产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
12. 沈达明编著:《知识产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13. 黄勤南主编:《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 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 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16. 郑成思著:《版权法》(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
17. 陈传夫:《著作权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 吴汉东、曹新明等著:《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19. 汤宗舜:《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0. 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21. 张序九主编:《商标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2. 张今著:《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3.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24. 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1版;
25. 陶鑫良、程永顺、张平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26. 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法律出版社,2019年第1版;
27. [英] 蒂娜·哈特(Tina hart)、琳达·法赞尼(Linda Fajjani)著:《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28. [日]中山信弘著,张玉瑞译:《多媒体与著作权》,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29. [西班牙]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7月第1版;
30. [法]克洛德·科隆贝著,高凌瀚译:《世界各国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基本原则—比较法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7月第1版;
31.[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著,周林等译:《知识产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32. [英]Cornis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weet&Maxwell,1999.
(二)期刊杂志类
1.《知识产权》
2.《中国版权》
3.《电子知识产权》
4.《中国知识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