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发散思维ppt课件
第二章 发散思维与创新PPT演示课件

发散思维的类型
• 立体思维 • 平面思维 • 逆向思维 • 侧向思维 • 横向思维 • 多路思维 • 组合思维
11
立体思维
•
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
进行思维。
•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
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
立体农业、间作:如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
里种花生等
•
立体森林:高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
• 7、奥运门票以前的后事当场或提前几天发售,这 次他却提前一年发售,从而得到一笔可观的利息。
23
• 8、奥运会的火炬接力赛以往都是著名运动 员和社会名流包揽,这次他以每公里3000 美元的价格出售火炬接力权。人们都以获 得这一权利为荣,慷慨解囊,争相认购。 从1984年5月8日开始,到7月28日,历时 80多天,经过全美32个州和一个特区,全 程15000公里。此举一石多鸟,既满足可广 大美国人的愿望,又筹到45000万美元资金。
• 你知道丁渭是怎样做的吗?
16
• 丁渭的做法:先下令开挖皇宫前的大街, 不出几天,这条大街就变成了一条大沟, 接着,把汴河的水引入到大沟之内,使之 成为零时河道,很方便的解决了运输问题。 皇宫修复后,将这些废墟上的杂物垃圾填 入沟中,重新整为平地,恢复大街原貌。 就这样,在挖渠——放水——运物——填 废——还原这一系统工程中,不仅巧妙的 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也大大加快了工程 进度。也使得国家“省费万计”。
间,整个皇宫化为一片废墟。火灾之后,真宗命 令丁渭迅速组织修复皇宫。当时,这么好大的工 程,困难确实不少。比如说,取土就非常不容易, 因为要到郊区去取土,非但路途遥远,运输也很 不方便。与此同时,还要运输各种建筑材料,而 且这些废墟上的垃圾杂物也很难清理运走,再加 上修复皇宫的期限十分紧迫,这诸多困难让人感 到真是难上加难。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

三、记忆
(三)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内容保持 时间的不同分:
(1)瞬时记忆 (2三)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的意识参 与程度的不同分:
(1)外显记忆 (2)内隐记忆
三、记忆
(四)遗忘
1.遗忘的概念 2.遗忘的原因 3.遗忘的规律 4.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
四、思维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
四、思维
(四)问题解决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定势作用(2)功能固着(3)迁移 作用(4)动机与情绪状态(5)个性特 征
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
四、思维
(五)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独立性 5.思维的批判性 6.思维的逻辑性
一、意志的概念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
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 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二、意志的基本品质
一、感觉 三、记忆 五、想象
二、知觉 四、思维 六、注意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剥夺实验
一、感觉
(四)感觉的特性
方向三思维方式训练PPT课件

第19页/共37页
原来,吕班在危急之中,摆脱了以往人们总是用 手去传递信件的习惯思维定势,他爬出窗口,用手拉 着窗框,脱了鞋,把信件夹在脚趾中伸出去,他的助 手也如法炮制。用脚趾传递信件,因为脚比手长!吕 班突破了自我,运用创造性的传递方法——用脚不用 手,使他获得了成功。
第2页/共37页
B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发展
在学习记忆活动中 在思考问题时 在进行阅读时 在课程安排上 在体育锻炼、体操活动和生产劳动中 沉思有利于两半球平衡发展 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时 绝大多数人都侧重运用大脑的一侧半球,而忽视另一侧
第3页/共37页
C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一、发散思维——点燃灵感的星星之火 1.流畅性训练(如汉字组词,) 2.变通性训练(如不寻常用途测验,词的联想) 3.独特性训练(如命题测验,故事结尾,后果推测) 4.远距离联想能力训练(远距离联想测验)
第26页/共37页
案例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造力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各种葡萄球菌的变种时,在实 验桌上曾留置了一部分培养皿,以备不时检查,由于时时打 开盖子,培养液不免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所污染。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一边与同事谈话,一边观察培养 皿中的细菌,忽然,弗莱明惊奇地叫了起来:“这真是件怪 事…。原来他发现,在培养皿边沿生长了一堆霉菌,这霉菌 周围韵葡萄球菌不仅没有生长,而且离它较远的葡萄球菌也 被它所溶解,变成了一滴滴露水的样子。
第18页/共37页
案例一:怪盗的创造力
某夜,有个名叫吕班的怪盗、侦探,潜入—个公爵的住宅,在三楼 卧室里,偷到—份重要的外交信件。他正要离开房间,突然听到门外有 脚步声——公爵参加晚会回来了。吕班进退维谷。窗下有一条运河。如 跳进运河就可以脱身,但吕班顾虑外交信件被弄湿而前功尽弃。踌躇中, 他看到自己的帮手在对面大楼窗口等待接应,于是灵机一动,决定先把 信件递给帮手,再只身逃走。他钻到窗外,站在窗台上,探身、伸手, 可是很遗憾,还差一点点儿,够不着。手边又没有杆子或棍子之类的工 具,对面大楼的窗台很窄,跳过去也没有落脚之处,把信件扔过去,又 担心被风刮跑。一时,怪盗吕班竟束手无策。可是仅仅数秒钟之后,吕 班就有了办法,什么工具也没有用,就把信件递给了帮手,然后只身跳 入运河之中,匆匆离去。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PPT课件( 23页)

体现了人们立足于现实,又 不满足于现实的心理追求
右脑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中心
右脑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中心
左脑 • 逻辑思维 • 语言能力 • 处理文字 • 重局部与分析
右脑 • 记忆 • 直觉 • 擅长图象 • 重整体与整合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B.利用下列一条直线和一条弧线进行 有意义的组合,看你能组合多少个图 案?
收敛思维训练
1. A.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与漩涡这种形状相 像的 东西。
2. B.尽可能多说出形状与半圆相似的东西。
3. 2. A.邮票的四周要打上齿孔,便于撕下,想 一 想,这个办法还能在什么地方有用。
4. B.尽可能多地想想,生活中需要封口的东 西有哪些?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配人教版课件 第十二课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反
联系 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的过程。思维实践证明,思维创
新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交替进行、协同活动的综合性思维过
程
归纳总结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
发现问 思维的发散和聚合要发生多次转化
题阶段 确定问 人们总要围绕某一问题,广泛地收集资料,这是发散;从大量资料 题阶段 中最后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是聚合的结果 解决问 要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和解答,这是发散;然后,综合各种设想, 题阶段 拿出一个最好的设想,这是聚合 评价设 想阶段 需要先发散,然后再聚合
议一议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相反的方法,不能同时使用。这一观点正确 吗? 提示 错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思维方式上是相反的,但是在解决问题 时却可以殊途同归。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 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课堂篇 议题探究
议题一 发散思维的方法
情境导引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愈发严重。某中学高二(2)班以 “如何破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为题召开研究性学习讨论会。会上有一位 同学提出解决交通拥堵要先从地面开始,另一位同学提出可以从空中想办 法。受此启发,班上同学纷纷提出不同的设想,如下图示:
向不同
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
关系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特征
不同 区
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 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 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 论证性
别
适合于个体思维的主要有“检 聚合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功能综
区别技 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对 合方法、归纳推理方法和演绎
第二章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第二节语言与思维 语言学概论PPT 教学课件

目前学界关于思维和语言产生问题的倾向 性意见
一方面,承认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至少在语言出现之后它是人类最主要的思 维工具;另一方面,也承认人类的思维可 能先于语言产生,人类先有思维,后有语 言。
2.2语言与思维是否相互对应
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抽象 思维是必须借助于语言的。语言是抽象思 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 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活动(感性思维和发 散思维)不一定需要语言参加,但语言也 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起作用。 抽象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但二者毕竟 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属于不同范畴的现 象。
2.1.3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说
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虽然语言出现以 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 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之后也 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 洛克〔英〕、爱因斯坦、周建人
思维先于语言产生的科学证据
人类系统发生学角度的研究——从整个人类的 发展史来探索语言和思维产生的先后顺序。 人类的个体发生学角度的研究——从儿童掌握 思维和语言的过程来拟测人类发展史上思维、 语言的产生过程。 失语症、先天聋哑人的语言、思维状况的研 究——从大脑受到损伤、丧失了语言能力和思 维能力的病理现象,以及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 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
二、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 争论
从起源和发生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出 现的,还是有先有后,甚至各有各的产生 过程? 从范围和功能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始终对 应的,还是既有交叉又有区别? 从地位和作用上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 用的,还是思维决定语言或语言决定思维?
2.1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
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思维活 动)
第2讲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课件.

第2讲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主要围绕《思维与方法》教材第3章“发散思维方法”和第4章“聚合思维方法”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1. 发散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 聚合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比较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给出两个典型的例题,分别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思维方法进行解决。
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2. 板书内容:(1)发散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2)聚合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比较与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发散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请举例说明聚合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答案:(1)发散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创意写作、设计策划、科研创新等。
(3)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维广度和深度,激发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讲教学中,学生对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第4章 发散思维及其训练ppt课件

最新课件
37
【思考题】
1.自行车的用途?(30种)
最新课件
38
【思考题】
1 交通工具 2 送信工具 3 减肥器械 4 锻炼身体器械 5 设置障碍 6 做打井盖时的危险标志物 7 搬运货物的工具 8 比赛的器械 9 用作休息的椅子 10 联络的工具
最新课件
39
【思考题】
11 打人的武器 12 当椅子登高 13 马戏表演的道具 14 当举重物 15 当礼品 16 行贿物品 17 当奖品 18 画家写生、绘画的工具 19 当射击用的靶子 20 做绘画的对象
(6)怎样使一个物品看起来更清楚? (7)张、王两家仅一板之隔,两家人的声响相互干扰很大,
怎样才能提高隔音的效果? (8)怎样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9)怎样才能使两样东西粘接起来? (10)怎样才能使两样东西裂开?
最新课件
10
三、发散思维训练
3.结构发散
•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
四、其他发散思维方法训练
假如有人针对这个小故事,加上下列的标题: 1、小小的炫耀 2、骑车时不该做些什么 3、试图引起母亲注意的男孩 4、摔掉自己乳牙的男孩 5、自行车的进步 6、摔掉牙齿的代价 7、宁可不吃,也要骑车 8、如何迎合牙医不断上涨的开价
四、其他发散思维方法训练
3.给下面的小故事列出一系列合适的标题
最新课件
18
”组合发散“训练题
(1)尽可能多地写出圆珠笔可同哪些东西组合。 (2)尽可能多地写出伞可同哪些东西组合。 (3)尽可能多地写出小刀可同哪些东西组合。 (4)尽可能多地写出电话可同哪些东西组合。 (5)尽可能多地写出书可同哪些东西组合。
最新课件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散 思 维
2+3=? 5=?+? 收敛式 发散式
第一节 发散思维与训练
发散思维的概念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它 是思维主体针对某一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从一个目标或起点出发,突破原有 的知识圈,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 题,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多方面、多层 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
2.砖的用途
1做石鞋,2做砝码,3作床,4做石柱,5摆成各种形状涂上 颜色作成工艺品,6做台阶和楼梯,7做围墙,8做鞋架, 9做案板,10做石凳,11做垃圾桶,12做锤子、钉子等工具, 13垫东西,14做狗窝,16做笔筒,17做哑铃,18做石心球, 19做黑板,20做砚台,21做水缸,22做游泳池,23做花围, 24做门,25坐花盆,26做盔甲,27防身,28做盾牌, 29做笔,30做假肢,31做拉链,32做钥匙扣,33做文具盒, 34打核桃,35做模型。 可以做椅子,鞋架,文具盒,正尺,粉笔, 拼图,实心球,哑铃, 砚台, 印章,黑板,盒子,武器,桌子,鞋子,窗帘,门,练铁头功,猪圈,垫子, 玩具,项链,手链,笔筒,杯子,马桶盖,戒指,手铐,脚链,装饰品, 雕刻东西。
(二)功能发散
以某事物的功能为发散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 可能性。
●练一练
●怎样才能达到照明的目的
●点油灯; 点蜡烛; 划火柴; 用手电筒; 燃篝火……
开电灯; 用镜子反射太阳光; 烧纸片; 点火把;
(三)结构发散 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 种能。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画出包括“⌒”结构的东西,
二.发散性思维方法
(一)用途发散
以某个物品作为“材料”,以其为发散点, 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练一练
1.钢笔的用途
●“写字、绘画。”。 “钢笔可以作武器戳人、作支撑物……” “钢笔可以当礼物、装饰物、玩具……” “钢笔可以用作容器、数字符号、砝码……” “无数的钢笔可以盖房子、铺道路、创作艺术景 观……”。 我们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思维是扁平的, 只想到熟悉的答案。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思维是发散的, 会想到许多新答案、富有创意的答案。
●发散思维,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一 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开 去,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或范围等约 束,并从这种扩散或者辐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 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不同的结果。
5=?+?
【例】杨澜当年考《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时 候考官问她:“你敢不敢穿三点式?” 她的回答是:“这不是个敢不敢的问 题,而是一个得不得体的问题。如果在美 国西海岸的浴场上,穿三点式是很正常的 事;如果在一个民风淳朴的山村大街上, 穿三点式是对那里人感情的一种亵渎;如 果在浴池里,穿三点式纯属多余。”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 流畅性:是发散思维“量”的指标,指对 “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发应的能力。 变通性:是发散思维“质”的指标,指发散 思维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的能力。 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本质,指对“刺激” 能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 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旁通思维)、立体思 维都属于发散思维。
解决方案:
1、增加折叠伞品种; 2、伞布进行特殊处理; 3、伞顶加装集水器,倒过来后雨水不会弄湿地面; 4、增加透明伞、照明伞、椭圆形的情侣伞、拆卸式 伞布等; 5、还可以制成“灶伞”,除了挡风遮雨外,在晴天 撑开伞面对准太阳,伞面聚集点可产生500度的高温, 太阳伞成了名副其实的“太阳灶”,用途一下子就 拓宽了许多。
(五)因果关系发散
——如果没有了蚊子,会发生什么事情
(六)方法发散 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利 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办成那些事情
或解决那些问题。
●吹气球。
吹灰。 吹肥皂泡。 吹蒲公英。 吹鸡毛。 吹息蜡烛
(七)原因发散 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造成该结 果的各种原因。
(八)结果发散 以某个事物发展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可能 发生的各种结果。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随便扔一块石头 可能发生的结果。
(九)关系发散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 其他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太阳与自 然界的哪些事物有关系。
●案例欣赏: 崇祯测字(友与反,反字出头。有为大 明去了一半。酉为砍头去足) 西汉孙宝的馓子的重量与数量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造成玻璃杯破碎的各种可能的
原因。
●手没有抓稳,掉在地上碰碎了。
被某种东西敲碎了。 杯子里的水结了冰,杯子被胀碎了。 被重物压碎。 搏击 发怒 地震
八 观念发散
Hale Waihona Puke ——尽可能多地说出领带的用途 ——尽可能多地说出牙膏皮的用途 ——什么“狗”不是狗,什么“虎”不是虎 ——什么“虫”不是虫,什么“书”不是书
多路思维
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 度多方面思考,这是发散思维最一般的形式。
练一练: 雨伞存在的问题:
1、容易刺伤人; 2、拿伞的那只手不能再派其他用途; 3、乘车时伞会弄湿乘客的衣物; 4、伞骨容易折断; 5、伞布透水; 6、开伞收伞不够方便; 7、样式单调、花色太少; 8、晴雨两用伞在使用时不能兼顾; 9、伞具携带收藏不够方便;等等。
并写出或者说出它们的名称
●电灯、篮子、太阳、眼镜、酒杯、伞、插头、甲虫。
(四)形态发散
以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 明暗等)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 能性。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红颜色可做什么,办什么事 ●红灯---禁止通行的交通信号。 红旗。 红墨水。 红围巾。 红星。……
(十)规则发散法 跳出常规,挑战规则——思维的新颖性训练。 有很多事情从一个角度看不可能, 而如果换了一个角度,则变成可能了。 关键是开阔思维,放下你一直以来固定的思维模式。
●1加1等于多少?
●如果是按照2进制计算等于10,如果按 照10进制计算等于2,另外如果是按照社 会法则计算的话,我不排除存在1+1等 于0或大于3的可能性。这是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