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梅花二首课后练习题

古诗梅花二首课后练习题一、填空题1. 《古诗梅花二首》的作者是______。
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凌寒”意指______。
3.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的“暗香”是指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古诗梅花二首》的主题?A. 傲骨B. 豁达C. 悲伤D. 欢乐A. 疏影B. 横斜C. 清浅D. 浮动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判断题1. 《古诗梅花二首》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 《古诗梅花二首》中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绘了梅花在阳光下的景象。
()四、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古诗梅花二首》中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 请举例说明《古诗梅花二首》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请谈谈你对《古诗梅花二首》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句诗的理解。
五、翻译题1. 请将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翻译成英文。
六、连线题请将下列诗句与其对应的描写内容连线:1. “墙角数枝梅” A. 梅花的香气2. “凌寒独自开” B. 梅花的生长环境3. “暗香浮动月黄昏” C. 梅花的开放状态4. “疏影横斜水清浅” D. 梅花的姿态七、仿写题请仿照《古诗梅花二首》中的诗句,创作一句描写其他季节花卉的诗句。
1. 春天:______2. 夏天:______3. 秋天:______4. 冬天:______八、改写题请将下列诗句改写成现代散文。
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九、文学常识题1. 请列举出三种与梅花有关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散文等)。
2.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梅花的喜爱原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我最棒。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清清爽爽______ _________[2]填空。
(1)诗中两个“斗笠”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____,第二个指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山花”指______。
(3)诗中表现孩子们高兴愉快的词语是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回答问题。
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
水乡什么多?船多。
千条渠,万条河,千条船,万条船,河塘一个连一个,白帆片片像云朵,处处绿水扬清波。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桥多。
水乡什么多?歌多。
东一座,西一座,千首歌,万首歌,东南西北千万座,大船小船装满歌,出门就要把桥过。
唱咱水乡新生活。
[1]水乡的__多,___多,___多,____多。
[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______。
(①千条渠;②万条河;③河塘一个连一个;④飘满湖面飘满河)[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A.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B.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4]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诗词《梅花》阅读题及答案

诗词《梅花》阅读题及答案诗词《梅花》阅读题及答案多做阅读题目,有利于们提高语文水平。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诗词《美丽的梅花》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梅花陈亮①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②,东君③正主张。
【注】①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国精神。
②三弄:指笛曲名“美丽的梅花三弄”。
③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美丽的梅花形象具有的特征?(2分)(2)“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句中的“横”和“点”历来为人称道,任选一字赏析。
(2分)(3)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1)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答对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横”写出了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的情态,同时表现出白雪覆盖下梅枝的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点” 写出了白雪下的美丽的梅花花萼晶莹剔透,点缀着梅枝,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3)寄寓了作者对美丽的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之情,对抗金的胜利充满了必胜信心的爱国之情,以及让美丽的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美好愿望。
(答对两点即可)语文《美丽的梅花》阅读题邻居陈老师家来了两位从美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美丽的梅花。
美丽的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
‖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里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位旁……就这样,邻居们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美丽的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过我很多美国的事情。
我奇怪,美丽的`梅花从小生长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美丽的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就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美丽的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诗词练习、宋代诗词、唐代诗词、诗词赏析、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oetry practice, Song Dynasty poetry, Tang Dynasty poetry, poetry appreciation, five character poems, five character quatrains, seven character poems, seven character ancient poems, seven character quatrai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②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③边,路转溪桥忽见④。
【注释】①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②别枝:横斜的树枝。
③社林:社庙丛林。
社,社庙,土地庙。
④见:同“现”,显现,出现。
1.【题目解读】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分析】在本词中,词人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捕捉景物特征。
请各举一例,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3.【画面感知】下列哪一幅图景是词中没有描绘的?()A.明月惊鹊图B.夏夜蝉鸣图C.疏星夜雨图D.仲秋暮雨图4.【词句理解】下面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句词写出了人们在稻花的香气中谈论丰收的情景。
B.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深切同情。
C.从“稻花”“蛙声”这些意象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与民同乐的欢欣。
乡村素描[俄]屠格涅夫六月的最后一天。
周围一望无垠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整个天空染满均匀的蓝色;天上只有一片云彩——不知它是在飘浮呢,还是在消散。
没有风,天气晴和……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草;狗儿没有发出吠声,站在一旁温驯地摇着尾巴。
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hè),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suō),下边的树干却已龟(jūn)裂了。
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透过碧清的涟漪(lián yī),溪底的小石仿佛在颤动。
远处,在天空和大地尽头的边缘上,闪现着一条大河的碧流。
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zhù)藏室;另一边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梅花阅读答案参考「篇一」梅花二首阅读及参考答案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
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4分)(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3分)(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1)衬托手法。
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
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
(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篇二」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其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环境中的梅花,均以_____一词突出所写梅花的特点。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的异同。
(1)恶劣更(2)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运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手法,通过描写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梅花,表达对拥有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不卑躬屈膝的气节的人的赞美。
不同之处:前一首运用了设问的.手法,突出了在“层冰积雪”的恶劣的环境之下梅花的高标逸韵,使诗意有波澜;以景语作结,意味无穷。
后一首以景语开头,以议论兼抒情句结尾,突出了梅花高坚的气节。
解析(1)先分别找出两首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前一首是“正是层冰积雪时”,后一首是“雪虐风号愈凛然”;然后对此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第一空应填的内容。
对于第二空,最简便的方法便是逐字逐句对比两首诗,找出其中相同的字或词,再根据诗歌内容明确答案。
古诗词阅读鉴赏之意象类题型答案技巧步骤与练习答案等诗词合集

古诗词阅读鉴赏之意象类题型答案技巧步骤与练习答案意象类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的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
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1、营造气氛;2、设置背景或环境;3、塑造意境;4、奠定情感基调;5、借景抒情;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7、诗歌线索。
[常见意象]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例题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孙茂《梅花象》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茂《梅花象》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①中国有35856种高等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赋予多种崇高的内涵。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赞美了梅花素雅高洁的品格。
梅花凛然傲骨仍屹立于严寒中压雪吐芳,这种独立奋进的气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梅花精神对中华民族有多方面的思想文化启迪,陶冶了无数人,对华夏人民形成不屈的民族气魄、正直的民族品格、高洁的民族风尚有着深远的影响。
②初识梅花,是大学。
大学有梅园,坐落图书馆右侧,园里种有红白粉绿各类梅花,独缺金黄的腊梅。
腊梅乃梅中极品,稀缺也自在情理之中。
每到冬天,我都会特意去梅园赏梅。
对着一株梅花思量细看,静静思忖那花儿笑盈盈地开在枯老褐黑的枝干上。
梅园的梅花姿态雅致,净白的、润红的、淡绿的,微粉的,一串串菩提似的挂在枝间。
最爱是淡绿,尤以圆鼓鼓的泛绿花苞惹人吝惜。
每次赏看,都愿伸出指尖轻轻触碰花苞,我每次看那些含苞未放的花蕾都如看一个刚出生的娃娃般,小心又觉神圣。
③身置寒冬,却是日日与洋溢爱意的梅花相视,看似寻常的细微,也是有意义的品赏。
④冰天雪地是芳期,满树黄花满树诗。
我对蜡梅一往情深,蜡梅迎风傲雪的英姿和气骨,令人钦佩。
蜡梅开花比梅花要早约两个月,一般在农历腊月开放,梅花则在春天开放。
蜡梅花以黄色为主,艳而不俗。
蜡梅是清香,香味较浓,而梅花是暗香,香味薄淡。
⑤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清《花镜》也载:蜡梅俗作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
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故有是名。
⑥我一直分不清腊梅和蜡梅。
一字之差,部首之别,却是迥异万千。
蜡梅不属梅花,但它具有梅花的某些特质,如形、香,如傲寒而立的品格。
从植物学角度看,蜡梅与梅花也并非同一种植物。
蜡梅,属蜡梅科,为落叶灌木;而梅花,属于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
据查究,称其为“蜡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捻蜡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①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
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②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
节操凝重。
南朝陆凯《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
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
之外,也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
崔道融《梅花》诗云“数萼
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就已经很清晰地写出了梅花形与神的清
雅。
宋元时代,更注重写其意象之美和标格之贞。
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充分展现了梅的意象之美,尤为世人所称道。
林逋自称“梅妻鹤子”,以梅为妻,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甚至愿以身化梅,“何方可
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完全进入一种“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
③梅花之美,胜在韵致。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直观地表现出梅花芳
华自赏、玉洁冰清的雅韵;吴文英“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则写出其临溪照
水、清浅横斜的风姿;苏轼“偶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更是写出了它孤瘦清寒
却又不乏旖旎的独胜风情。
④梅花之美,还重在品格。
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陈亮“欲传春信息,不怕
雪埋藏”等诗句,便是赋予它以丰富的人格魅力。
⑤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
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陆游赞它“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元代诗人杨维帧也称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
⑥梅花甘于寂寞,清新脱俗。
它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只
是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好,因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
陈亮在词中写道“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李清照的“不
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写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暗示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芳香来
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觅取知己的赏识;王冕的题画诗《墨梅》,更是
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看似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表达
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人生态度。
⑦梅花冰心玉骨,无私奉献。
它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昂首怒放,玉洁冰清。
欧阳
修诗云“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苏轼也道“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梅花的这一品质也逐渐成为君子高尚情操的代名词,是诗人品德风骨的自我写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
性的赞赏,以雪喻梅,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默默以香气奉献尘世之间,也正说明了
坚强高洁的人格是具有伟大魅力的。
⑧几千年来,人们对梅花都是深爱有加。
文学艺术史上,关于梅的诗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44.根据文中相关内容,请给下面这一幅国画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倦倚西风B.国色天香C.冰姿玉骨D.亭亭净植
45.阅读第②段,下列说法中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陆凯的《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
B.崔道融的《梅花》诗,充分写出了梅花的神形俱清。
C.林逋的《山园小梅》,充分展现了梅花的意象之美。
D.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侧重在表现梅花的独胜的风韵。
46.第⑧段中说“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请简要归纳古诗中的梅花有哪
些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4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中②③段诗句,简要说说诗人是如何通过梅的特征来表现梅
之“韵”的。
(链接材料)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
”
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字。
人们赏“梅韵”的标
准,则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答案】
44. C
45. D
46.⑴不屈不挠,坚韧顽强⑵甘于寂寞,清新脱俗⑶冰心玉骨,无私奉献47.(1)崔道融《梅花》诗中“数萼初含雪”一句,抓住了梅花含苞未放的形态来表
现梅花“贵含不贵开”的韵味。
(2)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抓住了梅枝横斜、希疏的形态来
表现梅“贵希不贵密”的韵味。
(3)吴文英“一一半斜清浅”一句,抓住梅临溪照水,清浅横斜的风姿来表现梅“贵稀不
贵密”的韵味。
(4)苏轼“尚余孤瘦雪霜姿”一句,抓住了梅孤瘦清寒的特点来表现梅“贵瘦不贵肥”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