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课件

• “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 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 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 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
1
2
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起源、功能、任务、是 什么、基本问题、变革
二
唯物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辩证 唯物
主义
马 克 思
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
B
• C.产生与人们的惊奇、困惑
• D.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31
• 2.哲学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说进入哲学的殿堂并 不难。想进入哲学殿堂,需要( )
• ①善于观察生活
• ②保持好奇心 • ③善于否定一切学说
A
• ④冲认识到哲学就是生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古希腊泰利斯:水是万物之源
• 古希腊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
• 西西里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土、气、 水、火。“爱”与“恨”的力量将其聚合或分解。
• 安纳萨戈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他 研究陨石猜想其他星球与地球成分相同,也许有人类。
• 德谟克利特:世界由聚散不定的原子组成。
14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 上帝?雪神? 水与气的混合? ……
你相信命运吗? 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动物有意识吗?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谁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上帝? 英雄?统治者? ……
你是谁? 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死后有生命吗?会以另一种 形式存在吗,如灵魂?
——
1
2
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起源、功能、任务、是 什么、基本问题、变革
二
唯物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辩证 唯物
主义
马 克 思
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
B
• C.产生与人们的惊奇、困惑
• D.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31
• 2.哲学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说进入哲学的殿堂并 不难。想进入哲学殿堂,需要( )
• ①善于观察生活
• ②保持好奇心 • ③善于否定一切学说
A
• ④冲认识到哲学就是生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古希腊泰利斯:水是万物之源
• 古希腊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
• 西西里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土、气、 水、火。“爱”与“恨”的力量将其聚合或分解。
• 安纳萨戈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他 研究陨石猜想其他星球与地球成分相同,也许有人类。
• 德谟克利特:世界由聚散不定的原子组成。
14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 上帝?雪神? 水与气的混合? ……
你相信命运吗? 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动物有意识吗?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谁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上帝? 英雄?统治者? ……
你是谁? 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死后有生命吗?会以另一种 形式存在吗,如灵魂?
生活与哲学PPT课件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D 3、哲学的本义是指(
)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4、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 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 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 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统一”不同于“总和”。 •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统一”有两层含义: • 第一、哲学既包含世界观,又包含方法论,只有世
A 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
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2、下列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D ①哲学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②生活处处有哲
学 ③哲学指导生活 ④哲学就是爱智之学
•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4、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 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的关系)
二、哲学的起源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 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 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 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D 3、哲学的本义是指(
)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4、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 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 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 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统一”不同于“总和”。 •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统一”有两层含义: • 第一、哲学既包含世界观,又包含方法论,只有世
A 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
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2、下列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D ①哲学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②生活处处有哲
学 ③哲学指导生活 ④哲学就是爱智之学
•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4、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 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的关系)
二、哲学的起源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 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 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 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什么是哲学? (1)、从字义看,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 (2)、从研究对象上看, 具体科学的形成和特点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括和总结
(3)、从内容上看,哲学 什么是世界观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系 界观 (4)、从有用性看,哲 什么是方法论 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法论
讨论:“杞人忧天”
你童年时曾经象杞 人那样想过吗? 你觉得杞人忧天 有无合理性?
哲学并不神秘
任何事物都不 是永恒不变的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就在 一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 世界的思考 生 活 处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处 人聪明的学问 有 哲学是指 哲 导人们生 学 活得更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的艺术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问
题
哲 学 依 据 客观决定主观 事物是相互联 系的
方法论意义 要从实际出发 要用联系的观 点认识事物、 处理问题 承认矛盾,揭 露矛盾,解决 矛盾
选择专业能不 能随心所欲 如何处理德智 体以及个人和 集体的关系
假如没有小偷, 矛盾推动事物 锁会达到今天 的发展 这样的完善吗?
克隆技术是喜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坚持两分法, 还是忧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防止片面性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 D A、人类社会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B、自然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C、人生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D、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2、“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 明 ( ) 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B、哲学知识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上课用

第三单元: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7 ·发展8 ·矛盾9
第四单元:
创新10)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
第一单元:哲学的一般知识1. 2. 3
唯物论:4. 5
马 克 思 主
(第二单元)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单元)
认识论:6
义
辩证法:7. 8. 9. 10
2021/3/11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活
文理分科
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世界上没有 两片完全相
同的树叶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
同学们,你能再说出一些蕴含哲 学道理的生活常识、成语、警句、典
故么?
你能再想出一些蕴涵哲学道理的寓言、成语、 警句、典故么? “煲汤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改造世界
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整个世界包括:(三大领域—两种现象)
No Image
自然界(客观)
人类社会(客观)
人的意识、思 维(主观)
练习: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 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
这话主要说明( A )
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 ·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 ·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是否说,人们只要参加了 实践活动,就会自发的产生哲学 智慧?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并不神秘! 不神秘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 影响着我们的学习
●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故事: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 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 学家说: 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 生命。 过了一会儿, 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 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 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 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 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 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 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你会 游泳吗? 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回答道: 不会。 船夫说: 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会。”船说:“那 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孔子
颜回
子贡
子路
颜回:比孔子更“ ●①颜回:比孔子更“仁”; 子贡:比孔子更“ ●②子贡:比孔子更“辩”; 子路:比孔子更“ ●③子路:比孔子更“勇”;
思考:但为何他们都没有孔子成就之大? 思考:但为何他们都没有孔子成就之大?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C
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的活的灵魂” 的活的灵魂”。这表明 ①哲学往往和智慧联系在一起 ②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都是科学 的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故事: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 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 学家说: 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 生命。 过了一会儿, 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 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 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 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 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 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 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你会 游泳吗? 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回答道: 不会。 船夫说: 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会。”船说:“那 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孔子
颜回
子贡
子路
颜回:比孔子更“ ●①颜回:比孔子更“仁”; 子贡:比孔子更“ ●②子贡:比孔子更“辩”; 子路:比孔子更“ ●③子路:比孔子更“勇”;
思考:但为何他们都没有孔子成就之大? 思考:但为何他们都没有孔子成就之大?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C
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的活的灵魂” 的活的灵魂”。这表明 ①哲学往往和智慧联系在一起 ②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都是科学 的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PPT

并发出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 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他们也 在思考吗? 童年时代这种荒谬的想法很多,虽然幼稚 荒谬,但这种让人惊讶、惊异、惊醒的问 题非常可贵,它使我们人类的思想迸发出 哲学的火花,产生出哲学的思维。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功能)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
处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哲学的 功能)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练习
1、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D
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正确的是 A、哲学十分深奥,人们无法掌握 B、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反作用于
生活处处有哲学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 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 会受到惩罚。
生活处处有哲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生活
C、哲学决定生活 D、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哲学
高2015级17、20班生活与哲学第1课第1框课件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 类
认识世界
的
两
项
基
本
活 动:
改造世界
生 产 实
变 革 社
践会
关
科系
学的
实实
验践
哲 学 上
自然界
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
客观 世界
讲
的
整 个 精神世界 思维和意识等
世
主观 世界
界
这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是有所不同的。
1、哲学的产生
【名人名言理解】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 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
合作与探究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 能自发地产
生哲学吗? 你在抬头望天空时,你都思考了 哪些问题?为什么?
杞人忧天
春秋时,杞国有个人一天到 晚都在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 会突然陷下去,这样自己会无处 安身。为此,他睡不着觉、吃不 下饭。当人们告诉他天是由大气 组成,不可能掉下来时,他又担 心起太阳、月亮、星星是否会落 下来,砸破自己的头。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 生的,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的。
(2)哲学智慧就在我们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 是说,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哲学的来源。
哲学的来源。
随堂练习1、恩格斯的名言:“人在怎样 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
【课前预习】
1、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见课本P4-5 2、哲学的本义、功能、任务各是什么? 见 课本P6 3、怎样理解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见课本P5-6 4、生活实践与哲学的关系如何? 见课本P4-6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课件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汉语意思】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 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实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24
课堂讨论:
追寻生活智慧感受哲学之光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 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 把这间黑暗的房子完全装满。”
(1)什么是哲学?(第一、二课;第三课第一框;综合探究)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第二框;综合探究)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四、五课、综 合探究)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单元)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第 六课、综合探究)
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看漫画和成语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6
案 如果每个技术最出色的球员组成一支足球队, 例 - 在比赛中一定能获胜吗?为什么?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 胜对手,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从 哲学角度看,树立整体观念,关系到全 局发展。
注意: 哲学上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讲的世界 主观世界— 人的思维、意识和思想
这不同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 15
探究与思 P4
⑴考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
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提示: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
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
【汉语意思】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 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实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24
课堂讨论:
追寻生活智慧感受哲学之光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 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 把这间黑暗的房子完全装满。”
(1)什么是哲学?(第一、二课;第三课第一框;综合探究)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第二框;综合探究)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四、五课、综 合探究)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单元)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第 六课、综合探究)
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看漫画和成语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6
案 如果每个技术最出色的球员组成一支足球队, 例 - 在比赛中一定能获胜吗?为什么?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 胜对手,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从 哲学角度看,树立整体观念,关系到全 局发展。
注意: 哲学上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讲的世界 主观世界— 人的思维、意识和思想
这不同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 15
探究与思 P4
⑴考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
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提示: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
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11
1.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1)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所不及的 过人之处,但他能守中,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故他具有兼 众人之长的综合能力。因此,孔子的“一道”是智慧的结 晶,他当然不愿意换他人的一技之长。 (2)孔子的“道”是一个综合概念,与西方哲学的“真 理”非常相似。它不是在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产生于 他长期的教育、政治等实践活动中,是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 界关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21
(2)从哲学的任务来看(作用、功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具体说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两个看待” 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三个对待”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22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哲学的来 世界的思考 处 源)
7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8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9
2)哲学中的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世界”
主观世界:人的思维
3)人处理三对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
10
阅读教材4页材料探究:
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 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 呢?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具有两重性。
5
不同的现象共同的本 树立全局意识,同时 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搞好局部。
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的窗子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富有哲理的话呢?
人与人最遥远的距离是:
两人一起出门, 你去买苹果四代, 我去买四袋苹果。
处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的艺术 (哲学的 功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3
练习
1、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D
24
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正确的是 A、哲学十分深奥,人们无法掌握 B、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反作用于 生活 C、哲学决定生活 D、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哲学
12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13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 发地产生哲学吗?
14
柏拉图:“惊讶,这尤其是 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 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古往今来
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
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
16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7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8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功能)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总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1-3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生 活 与 哲
马 克 思
学主
义
哲
学
辩证 唯物 主义
历史 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6课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 第7课 发展观 第8课 矛盾观 第9课
创新意识第10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人生观
第12课
1
生活处处有哲学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 2
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3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 4
会受到惩罚。
生活处处有哲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客观的,不 能主观臆造。
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
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
为了脱出愚蠢。”
15
并发出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 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他们也 在思考吗?
童年时代这种荒谬的想法很多,虽然幼稚 荒谬,但这种让人惊讶、惊异、惊醒的问 题非常可贵,它使我们人类的思想迸发出 哲学的火花,产生出哲学的思维。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0
为什么要学哲学?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
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 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5
预习思考 ( 1 )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世界观?它与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方法论?它与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26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 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1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 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 于是,一个学生去买了许多干草, 堆在屋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 个学生却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 后,原本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 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 好方法。”
11
1.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1)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所不及的 过人之处,但他能守中,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故他具有兼 众人之长的综合能力。因此,孔子的“一道”是智慧的结 晶,他当然不愿意换他人的一技之长。 (2)孔子的“道”是一个综合概念,与西方哲学的“真 理”非常相似。它不是在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产生于 他长期的教育、政治等实践活动中,是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 界关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21
(2)从哲学的任务来看(作用、功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具体说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两个看待” 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三个对待”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22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哲学的来 世界的思考 处 源)
7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8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9
2)哲学中的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世界”
主观世界:人的思维
3)人处理三对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
10
阅读教材4页材料探究:
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 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 呢?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具有两重性。
5
不同的现象共同的本 树立全局意识,同时 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搞好局部。
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的窗子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富有哲理的话呢?
人与人最遥远的距离是:
两人一起出门, 你去买苹果四代, 我去买四袋苹果。
处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的艺术 (哲学的 功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3
练习
1、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D
24
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正确的是 A、哲学十分深奥,人们无法掌握 B、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反作用于 生活 C、哲学决定生活 D、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哲学
12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13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 发地产生哲学吗?
14
柏拉图:“惊讶,这尤其是 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 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古往今来
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
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
16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7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8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功能)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总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1-3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生 活 与 哲
马 克 思
学主
义
哲
学
辩证 唯物 主义
历史 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6课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 第7课 发展观 第8课 矛盾观 第9课
创新意识第10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人生观
第12课
1
生活处处有哲学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 2
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3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 4
会受到惩罚。
生活处处有哲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客观的,不 能主观臆造。
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
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
为了脱出愚蠢。”
15
并发出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 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他们也 在思考吗?
童年时代这种荒谬的想法很多,虽然幼稚 荒谬,但这种让人惊讶、惊异、惊醒的问 题非常可贵,它使我们人类的思想迸发出 哲学的火花,产生出哲学的思维。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0
为什么要学哲学?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
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 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5
预习思考 ( 1 )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世界观?它与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方法论?它与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26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 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1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 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 于是,一个学生去买了许多干草, 堆在屋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 个学生却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 后,原本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 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 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