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
酬赠诗四首

酬赠诗四首
一、山水之美
远山峻岭巍峨起,云雾缭绕不绝休。
泉水潺潺流碧绿,草木葱茏随风摇。
蓝天高悬如碧海,鸟儿自由翱翔舞。
山水相映成诗意,美不胜收心醉乐。
二、花开之庆
春风吹拂花朵开,万紫千红绽放媚。
黄蜂翩翩忙采蜜,蝴蝶翩翩舞飞醉。
樱花粉嫩霞光映,玫瑰艳丽芬芳喜。
桃李芬芳又香甜,满园花开芳菲乐。
三、月夜之幽
月儿悬挂夜空明,星星点点照人情。
静夜幽静伴纤云,清风拂面如丝轻。
静观夜色思悠远,思绪万千飘心田。
月光如水洒人间,芳草芬芳荡心间。
四、爱与美
爱情如花盛开时,美丽的世界绚烂。
阳光洒向心田里,爱的火焰更加旺。
牵手相拥心连心,情意绵绵真心意。
爱是人生最美丽,幸福与浪漫永远。
以上是我的酬赠诗四首,希望能够让您感受到山水之美、花开之庆、月夜之幽以及爱与美的情感。
愿这些诗词能够带给您一丝舒心、一份宁静,让您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高二语文酬赠诗四首

10.酬赠诗四首课文剖析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你明知我有丈夫,而送我两粒珍珠。
我感谢你的好意,而系在我的红裙上。
君:喻指藩镇李师道。
妾:是诗人自比。
罗襦:丝织成的短袄。
] 首四句为第一层次,写接珠。
前两句从对方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自己角度写受珠。
汉乐府“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
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可是我家的高楼连着内苑,我的丈夫在明光宫作侍卫,我知道你的心思是光明正大,不过我和丈夫是誓同生死。
我决定还你两粒珍珠,可是我眼泪流了下来,为什么在未嫁之前,没有遇着你呢?良人:古妇女尊称自己丈夫为良人。
明光:宫殿名,即指唐朝的明光殿。
苑:园林。
拟:打算。
] 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还珠。
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
“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
《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
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
“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
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
“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
名家赏评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作《节妇吟》一章寄之。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节义肝肠,以情款语出之,妙!妙!(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明末刻三色套印本)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得信很难。
现在,好不容易得到友人的一首诗,诗说梦中见到了自己,心里非常欣慰。
山水万重:形容相隔遥远。
酬赠诗最经典十首诗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赠汪伦李白〔唐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酬张少府王维〔唐代〕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4、赠卫八处士杜甫〔唐代〕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赠花卿杜甫〔唐代〕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赠孟浩然李白〔唐代〕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8、赠范晔诗陆凯〔南北朝〕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9、赠梦得白居易〔唐代〕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10、酬高使君相赠杜甫〔唐代〕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原创精品教案酬赠诗四首

原创精品教案酬赠诗四首第一篇:原创精品教案酬赠诗四首《酬赠诗四首》教案【学习目标】1、能够简要地说出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3、通过《节妇吟》《近试上张水部》进一步学习比兴手法;4、理解比喻创新是诗意创造的主要路径,而新奇的比喻产生于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激情。
【教学重点】学习诗中的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法】合作探究(“读-译-思-辩-仿”模式)【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
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
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
说起酬赠诗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就属此类。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
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板书】酬赠诗:诗人赠送酬答之作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二、方法指导1、酬赠诗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而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是从诗的题材角度命名的,读时请加以注意。
2、酬赠诗通常是有赠就有酬、有来就有往的,而且常常和赠诗的韵,如《酬乐天频梦微之》。
3、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大致可以分三步走。
一是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就是诗人,处在某种情境中,想要表达某种情感,尽量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是反复揣摩诗的题目、重要的词语及结尾的诗句,以此帮助自己把握诗的主要内容。
三是考虑诗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可通过对比的方法体会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与一般诗不同或高明的地方。
语文选修第10课《酬赠诗四首》优质课件

一、阅读《节妇吟》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赏形象]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节妇”形象? 提示: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 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品语言] 2.诗文中哪些语句是女主人公拒绝第三者“君”的理由? 她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①“君知妾有夫”“良人执戟明光里”“事夫誓拟同 生死”“何不相逢未嫁时”。②她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让 “君”知道自己的境况和意愿,从而让他体谅自己;另一方面让 “君”看到自己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让他自尊心受损,以致恼 羞成怒。
[悟情感] 6.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对友人的深切 思念,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 三、阅读《近试上张籍水部》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赏形象] 7.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 提示: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娇羞、可爱,担心、惶恐填充 于心的新嫁娘的形象。
[析技巧] 8.这首诗采用了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手法?请举例予 以说明。 提示:采用了“比”的手法。如诗人以新妇自比,以新郎 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 [悟情感] 9.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 房春晓的闺意图。作者借此表达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 安和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期待。
长时间在病榻中苦闷,百无聊赖,幸 近有起色,我想起找出台湾大学前中文系 主任叶庆炳先生所编的《中国文学史》来 浏览消遣,在读到中唐诗时,其中提到张 籍之写实诗中有脍炙人口之《节妇吟》一 章,读之殊感兴味,特抄录于后,以供同 好吟赏,并述明我对这首诗读后的感受与想法,请不吝指教。
《近试上张籍水部》 此诗约作于宝历二年,诗题一作“闺 意献张水部”。唐代应试举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目的是希 望声名传入主考官耳中。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以擅长文学而 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朱庆馀临考怕自己的作品不 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 比主考,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酬赠诗四首

思考
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把尖山喻成 剑芒,用“割”,形成比拟, 海边的尖 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 人愁苦的心肠。既把客观的山形特征展 示得那样鲜明突出,又把主观的思乡愁 痛这种无形的情绪表现得如此具体可感。
思 1.分析句中所蕴涵的情感,进
而分析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
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 ——为“良人”自豪——对“君”的 感激——对“良人”的忠贞——对拒 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 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 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酬赠诗: 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特点: 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 法
酬赠诗
(一)赠送诗 (二)酬答诗
思
2.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 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 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 恼羞成怒。
言辞委婉
3.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 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请你结合 诗句回答。 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 要守节。)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 里。(我的丈夫也很优秀。)
思想感情归纳
A
表 谢 意 含 婉 拒 。
B
C
D
表 表 表 干 心 深 谒 志 情 ( 。 。 自 荐 信 ) 请同学们概括以下酬赠诗的思想感情.
( )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吴 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 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 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 名。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 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
酬赠诗

请翻译出下面诗句,并解释词语。
【韵译】: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内容】:
此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春晓 的闺意图,写得优美动人。
然而,这又非作者本意。请解释标题“近试 上张籍水部”中“近试”的涵义。
临近考试
这里的“君”,喻指藩 镇李师道,“妾”是自比, 二字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古典诗词,传 统的以夫妇比 喻君臣,这两 句意谓自己是 唐王朝的士大 夫。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 此诗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 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还,藩 之诗,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 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 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 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 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 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 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 谓“一波三折”。 勾引而写的名作。
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
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临近考试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 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 的不安和期待。 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很有典 型性。一箭双雕。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酬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修辞特点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0课《酬赠诗四首》同步试题及答案

第10课酬赠诗四首【名句积累】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就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就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5、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就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8、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王维《酬张少府》)9、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钱起《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10、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毛泽东《七律·与郭沫若同志》)【名篇赏析】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意:您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为您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哪怕您诗才高堪称国手也就是无用,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放眼而望处处风光您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您却岁月蹉跎。
您的才名太高遭点不幸不算什么,但就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太多了。
赏析:这首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与不平。
诗人说:您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您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您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您失去的太多了。
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见其直率与坦诚,亦见其与刘禹锡友情之深厚。
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 )A、连苑.(yuàn)赠.送(zēnɡ)缠绵.(mián)B、罗襦.(rú) 执戟.(jǐ) 相.闻(xiānɡ)C、夫婿.(xù) 剑铓.(mánɡ) 藩.镇(fàn)D、应酬.(chóu) 誓.言(shì) 分散.(sǎn)解析:A项,“赠”读“zènɡ”;C项,“藩”读“fān”;D项,“散”读“sà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 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刮吧, 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 来个富强的好日子。(全式拈连 )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 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 (略式拈连)
•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 锁得自己的身, • 锁不住革命的精神!
• …… • 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 • 瘦得了我的肉, • 瘦不了我的骨。(《坚强的战士》)
干谒请托诗
•
朱庆馀
干谒,是唐代举子向有权势或有名望 的人投递诗文以求提拔或奖掖的行为。
• 洞房昨夜停红烛 ,
点放,让红烛点燃, 通夜不灭
• 待晓堂前拜舅姑 。
公婆
作者借新婚夫妇的生活, 表现了什么?
在临考前,朱庆馀怕自 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官 的要求,便以新娘自比,
• 妆罢低声问夫婿, 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
比主考官,写了此诗,
征求张籍的意见。
• 画眉深浅入时无 ?
“低声”把新娘那种暗喜又带有几分羞涩、
不安的内心活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 诗中将朱庆馀比作越州一位相貌俊俏、 歌喉优美的采菱姑娘,必然会受到人们 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我家富有
良人身居要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珠原因
还 珠
守节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还珠情态
结合注释①探讨:诗歌塑造节妇的形 象有何作用?
• 主人公:妾—— 张籍 • 第三者:君—— 李师道 • “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 • 理由:节妇之节—— 臣子之节
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 谢绝。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将四周的高山峻岭比喻成了无数利剑的锋芒
• •
海秋畔来尖处山处似割剑愁铓肠。máng“备肝,受肠煎”熬已,愁这,是还拈遭连割的断手,法可。谓
• 若为化得身千亿, 诗人借佛教释迦牟尼“化身” • 散上峰头望故乡。 无数的说法,幻想自己能
“化身千亿”了
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沉痛心情。 用语险峻,富有浪漫的想像力。
前面不远处是夕佳楼,那里有茶座,对雨品
茗,畅说古今,岂不更有味道?不料来到夕佳楼
下,却登不了楼,一把铁锁,锁住双来自,也锁住了游人的兴致。
拈 体
拈连本词体 拈 连 词
拈连的定义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上文中与甲正常 搭配的词语,顺势拈来与本来不能搭配的 乙进行异常搭配的辞格。
滔滔的山泉流,流不尽我受的苦;阵 阵山风吹,吹不尽我心中的恨。
• 1、这两首的诗都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 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2、白诗与元诗都写了梦,但在写法上却截 然不同,试分析。
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 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 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 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 近试上张籍水部
主旨、艺术手法探讨:
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 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 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运用 比兴寄托的手法,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 的婉拒之意。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 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 节操。
• 酬乐天频梦微之 表达对友人的亲切思念
•
元稹
什么是酬赠诗?
为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诗就是酬赠诗。
•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 者赠给亲友等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 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 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互相唱和, 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 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 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 山水万重书断绝, 写两地迢迢千里,通信
信件
相当不易;收到老朋友 的诗,诗说梦中见到了
• 念君怜我梦相闻。 自己,心里非常欣慰。
•
我今因病魂颠倒,
写自己疾病缠身,神情 恍惚,虽颇多梦,梦中
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
• 唯梦闲人不梦君。 的人,想在梦中见到你,
却偏偏就没有梦见。
比较阅读 资料信息:白居易《梦微之》
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
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一种诗体的名称。
•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 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接 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
赠妾之明家珠高系楼在连红苑罗起襦上,。良人执戟明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