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痛内镜共识解读(郭强)

合集下载

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

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

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戎利民;周跃;陈子豪【期刊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年(卷),期】2024(34)4【摘要】脊柱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其优势在于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1]。

早期Yeung研制出单孔同轴脊柱内镜操作系统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被认为是现代脊柱内镜技术的基础[2]。

近30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与手术技术的革新,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治疗疾病谱从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症延伸至椎管狭窄症、脊柱失稳,从退行性疾病扩展至脊柱创伤、感染、畸形及肿瘤等;手术部位也从腰椎扩大至颈椎及胸椎;从单纯的髓核切除到各种类型的减压甚至融合手术[1、3、4]。

【总页数】5页(P444-448)【作者】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戎利民;周跃;陈子豪【作者单位】不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R616.2【相关文献】1.《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2018)》解读2.内镜医学一年轻的学科、年轻的技术、年轻的团队、中国15个专科内镜专家委员会成立中国内镜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报道全球多国15个医学专科内镜专家汇聚香港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和世界内镜博览会成立2009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颁奖 2009年12月20日·中国香港3.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规范化操作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4.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2018,北京)5.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全文)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全文)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全文)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提高,无痛苦消化内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无痛苦消化内镜操作,但至今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非常有必要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对其适应证术后复苏及并发症防治等环节做出规范,以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1 定义及目的无痛苦消化内镜是指通过镇静及麻醉药物等技术手段,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能使内镜医生更顺利地完成诊疗过程[1-2]其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的风险,为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环境[3]2 实施条件2.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设置要求除满足消化内镜室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单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小于15m2(2)诊疗室内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应配置心电监护仪气道管理设备(简易呼吸皮球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异丙酚芬太尼等常用麻醉药物,以及阿托品(3)具有独立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内镜操作室与麻醉恢复室床位比例为1∶1~1 5,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麻醉镇静性质设置面积2.2人员配备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由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麻醉/镇静[4],并由较高年资的消化内镜医师实施内镜操作根据无痛苦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式以及麻醉/镇静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建议每个操作单元至少配置1名高年资麻醉科住院医师和1名麻醉科护士;每2~3个操作单元配置1名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指导并负责所属单元患者的麻醉镇静以及麻醉恢复3 适应证和禁忌证3.1适应证(1)所有因诊疗需要(2)对消化内镜检查有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5](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4)一般情况良好,符合ASA(美国麻醉学会生理状况分级3)Ⅰ级(正常健康人)或Ⅱ级(患有不影响活动的轻度系统疾病)患者(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Ⅲ级(患有影响其活动的中重度系统疾病)或Ⅳ级(患有持续威胁生命的重度系统疾病)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接受无痛苦消化内镜(6)婴幼儿及不能配合操作的儿童,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在插管麻醉下行无痛苦消化内镜3.2禁忌证(1)有常规内镜操作的禁忌者(2)ASAⅤ级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24h的濒死患者)(3)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如发绀型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3~4级等(4)有困难气道及患有严重呼吸道病变(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态肥胖,急性呼吸道感染未受控制的哮喘等)(5)肝功能差(Child PughC级)(6)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脑卒中急性期癫痫未有效控制)(7)无监护人陪同者(8)有药物滥用4 操作流程4.1麻醉前访视与评估在进行无痛苦消化内镜镇静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访视,具体包括下列内容(图1):(1)患者知情告知:应告知患者镇静麻醉的操作过程,并向患者解释镇静麻醉的目的风险,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麻醉前评估:应详细了解患者重要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和气道评估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能性[6]意识状态评估,气道评估包括有无肥胖颈椎疾患以及口腔和下颌的结构异常[7]患者还应常规行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行心脏超声及肺功能检查4.2术前准备(1)无痛苦消化内镜术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镜术前准备基本相同(2)患者应在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水[8]如患者有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禁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护气道(3)患者如有活动义齿,应在术前取下义齿(4)轻度镇静条件下,可采用咽喉表面麻醉以增强患者耐受性;中度以上镇静及全麻状态下,不必使用咽喉表面麻醉[9](5)当日实施麻醉的主管医师应当对术前评估记录进行确认,并且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将要进行的操作(6)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右上肢4.3麻醉实施左侧卧位,嘱患者咬好口垫,首先由护士开放患者静脉通道,持续吸氧,连接监护设备,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深度的需求,可采用下列不同的麻醉或镇静方法4.3.1太尼预先静注咪唑安定1mg+芬太尼30~50μg,然后根据患者情况缓慢静注异丙酚首剂1~3mg/kg速度2mL/10~20s进行麻醉诱导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待睫毛反射消失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插入内镜,确定无反应即开始消化内镜诊疗操作诊疗过程中持续静注异丙酚05~1mL/min维持麻醉状态,以保证患者无知觉和肢体运动,直至检查结束4.3.2化内镜镇静时,初始负荷剂量10~25mg/kg,小量追加,也可持续泵入6~10mg/(kg·h)[10-11]4.3.3酮尤其适用于1~5岁的小儿消化内镜诊疗,常用剂量为6mg/kg肌注,建立静脉通道后,持续静脉泵入2~3mg/(kg·h)维持[12]4.3.4太尼用于消化内镜镇静时,初始负荷剂量50~100μg,每2~5min追加给药25μg,直至达到镇静目的[13]4.3.5咪达唑仑用于消化内镜镇静时,初始负荷剂量为1mg(或小于003mg/kg),1~2min内静脉给药可每隔2min重复给药1mg(或002~0 03mg/kg)直至达到理想镇静水平43 6 其他镇静及麻醉药物哌替啶的诱导剂量为25~50mg,于1~2min内给药可每2~5min追加给药25mg,直至达到镇静目的[14]一氧化二氮与氧气混合吸入给药,初始浓度为10%~30%,逐渐升高浓度,终浓度为50%~70%[15]右旋美托咪定内镜镇静的初始负荷剂量1μg/kg,然后以02μg/(kg·h)输注4.4监护麻醉医师在内镜检查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头昏等情况,并根据患者反应调整麻醉深度,及时处理各种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深度镇静和全麻患者应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持续吸氧[16-18]4 5 麻醉后恢复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含嗜睡)或虽已清醒但肌张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区域建议根据患者人数及麻醉/镇静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护人员患者苏醒后需由医务人员或家属扶下床,以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患者离开恢复区域时应达到下列最低标准[19]:(1)生命体征稳定,站立无晃动,无或仅有轻微眩晕,在辅助下可穿衣行走(2)对时间人物定向准确,能清楚准确回答问题(婴儿及精神状态异常患者应恢复至其基线水平)(3)无疼痛(4)有家属陪同回家并能在家中充分照顾,以便及时报告术后并发症(5)告知患者饮食用药和随访时间的注意事项,并给与文字指导高空作业和精密仪器操作,提供紧急情况联系电话5 无痛苦消化内镜的分类无痛苦内镜适用于胃镜EUSERCPEMRESDPOEM等多项内镜诊疗技术,其镇静及麻醉有各自不同要求根据患者意识水平受到抑制的程度,镇静深度共分为四级:即轻度镇静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表1)[20]一般情况下,诊断性或非复杂性上消化道内镜或结肠镜操作可在轻EUSERCPESDPO EM等应在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下进行5.1 无痛苦胃镜无痛苦胃镜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可产生中度镇静10~40mg异丙酚与1μg/kg芬太尼配伍静脉注射,用于胃镜诊疗可产生深度镇静无痛苦消化胃镜患者处于松弛状态,消化道平滑肌松弛,能避免因胃镜刺激所致的恶心呕吐及因剧烈呕吐引起的贲门黏膜撕裂,同时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有利于操作者进行更细致检查,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检查成功率Barrett食管的内镜治疗ESDEMRPOEM等难度大及操作时间长,对于患者配合要求也较高,常需要在充分镇静与麻醉下进行,以提高治疗成功率5.2 无痛苦结肠镜结肠镜检查前需服用大量的水以进行肠道准备,因此无痛苦肠镜诊疗应在肠道准备后4~6h方可进行麻醉采用诱导剂量10~40mg的异丙酚静脉注射,或者之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1~2mg)和(或)芬太尼(30~50μg),均可使患者达中度镇静状态深度镇静或全麻可予异丙酚首次剂量(1~2mg/kg),术中继续静注异丙酚05~1mL/min维持麻醉无痛苦结肠镜由于肠管松弛,蠕动消失,回盲瓣开放,使进镜操作容易进行,可提高检查准确性和回肠末段病变的检出率但由于患者疼痛反应消失,可能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无痛苦结肠镜应由经验丰富5.3 无痛苦小肠镜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的检查时间较长,应尽量采用镇静或麻醉以减轻患者痛苦通常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1~2mg/kg诱导剂量,或者之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1~2mg)和(或)芬太尼(1~2μg/kg),患者达深度镇静或全麻状态后进镜,检查中微泵异丙酚[6~8mg/(kg·h)]维持采用经口途径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气管插管方式麻醉,可以有效保护呼吸道以免检查过程中发生误吸在经肛途径时,如果患者有肠梗阻存在或胃内有大量液体潴留,也应气管插管避免出现意外5.4 无痛苦EUS EUS与普通胃镜相比,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应充分镇静或麻醉无痛苦EUS可采用异丙酚1~2mg/kg诱导剂量静脉注射,或者之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1~2mg)和(或)芬太尼(1~2μg/kg),患者达深度镇静或全麻状态后进镜,检查中微泵异丙酚[6~8mg/(kg·h)]维持由于静脉麻醉后胃肠道的蠕动减弱或消失,实施EUS细针穿刺(FNA)时穿刺针定位方便,穿刺准确,活检阳性率提高,同时提高了EUS下治疗(如粒子种植药物注射等)的成功率但需要注意,EUS常需在病变部位注入较多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麻醉患者呛咳位于食管中上段的病变,如需注水检查者,应施行气管插管麻醉5.5 无痛苦ERCP ERCP操作时间较长患者多较焦虑,应当充分镇静,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配合度,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无痛苦ERCP镇静可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联合哌替啶25~50mg也可采用咪达唑仑02mg/kg联合异丙酚1~15mg/kg诱导麻醉,术中以微泵异丙酚[3~6mg/(kg·h)]维持麻醉与一般消化内镜操作相比,ERCP具有更大的风险,患者多为老年人,且操作过程中需要俯卧位,容易对呼吸产生影响,因此无痛苦ERCP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护6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医护人员在无痛苦消化内镜操作期间,应积极防治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6.1 误吸镇静状态下经口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内镜应尽快通过食道进入胃底,首先吸净胃内液体,以防反流误吸,之后再按照内镜诊疗常规进行诊疗一旦发生误吸则应立即重建气道,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保持有效的通气和引流迅速用喉镜窥视口腔,以便在直视下进行吸引在气管插管后用生理盐水5~10mL注入气管内,边注边吸,反复冲洗应用机械通气(PEEP或CPAP)吸氧,纠正低氧血症6.2 低氧血症操作中如果发生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通过大声询问和触碰患者以刺激其加深呼吸抬高患者下颌,同时应增加吸氧流量(如从2L/min增加至4~5L/min)如采取上述措施后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则应予以通气支持,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如果患者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还应立即静脉给予拮抗剂氟马西尼6.3 心律失常除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外,心动过速一般无需处理,紧急情况下应静脉给予患者Ⅰa~Ⅳ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除颤如发生心动过缓,当心率降至50次/min以下,可静推阿托品05mg,如有需要可重复给药至3mg或静脉给予肾上腺素002~01mg如果5min 后无效,可考虑使用异丙肾上腺素6.4 血压下降患者血压下降应及时给予输注液体,对于操作时间较长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血压的30%,可先加快补液速度,无效则用麻黄碱6mg静推,可重复使用。

无痛内镜检查后患者精神、认知、睡眠、不适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无痛内镜检查后患者精神、认知、睡眠、不适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无痛内镜检查后患者精神、认知、睡眠、不适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王晓丹;冯艺;何苗【期刊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11【摘要】目的:调查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结束后短期内患者的精神、认知、睡眠及其不适反应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行无痛胃肠镜患者,检查后24小时内随访,研究患者的精神、认知、睡眠及不适反应和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检查种类、操作时间、是否应用咪唑安定以及是否应用氟马西尼等分层因素的关系.结果:无痛消化内镜的总体满意度高(98.3%).影响精神、认知、记忆和睡眠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胃镜、操作时间短于15 min以及未使用咪达唑仑.影响躯体不适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检查种类以及未使用咪达唑仑.结论:无痛消化内镜患者的总体舒适性高,对检查后短期的精神、认知、睡眠无不良影响,还可减少内镜检查相关不适.【总页数】7页(P845-851)【作者】王晓丹;冯艺;何苗【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王磊;郝海龙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李振华;承欧梅;李增友;晏勇;晏宁;彭竹芸;韩宇;吴秀书3.睡眠质量对中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马欣荣; 宋广荣; 马陈雯姝; 周永玲; 张月兰; 程瑞霞4.探讨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的睡眠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李冠男;李丹;陈文岚;孙杰姝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宋苏琪;张凯;周晓琴;刘寰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全文)

2021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全文)

2021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全文)痔病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肛肠疾病,其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痔病的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其中45~65岁人群患痔病的风险最高。

最新的全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中,肛肠疾病的患病率高达50.1%,其中痔病占98.09%。

内痔是最常见的痔病类型,占痔病患者的59.86%,其中绝大多数为I-III度内痔(99.47%)。

随着临床技术的进步和微创治疗理念的发展,XXX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9年10月成立了内痔诊疗协作组,广大消化内镜医生已开始规范应用软式内镜进行内痔的微创治疗。

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内痔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灵活、病人痛苦小、恢复期短、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的特点。

在2006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多个专业学会分别发表了关于痔病的临床诊治指南。

然而,随着消化内镜在内痔诊疗中的深入应用,遵循过往的各种指南已难以满足消化内镜在内痔诊疗方面的规范诊疗需求。

因此,XXX消化内镜学分会内痔协作组组织了36位国内从事内痔微创治疗的消化内镜专家和肛肠领域专家,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近期发布的痔诊疗指南和已经发表的研究数据,从问卷调查到现场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消化内镜特点的内痔诊断与治疗指南,即《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专家共识(2021)》,为消化内镜医生在痔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指导。

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证据、高质量文献证据和证据发表时间优先的原则,参考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制定。

指南中所推荐的内容按照JBI证据预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证据等级划分为1~5级。

推荐等级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由本指南的专家团队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专家指南讨论会等方式最终给出推荐强度分级,包括强推荐和弱推荐。

痔是人体的正常结构,根据发生部位可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观察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观察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观察
段宏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05
【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比较麻醉组和对照组在胃镜检查中的反应及检查前、中、后BP、HR及PO2的变化.结果:从注射丙泊酚至意识消失时间5±10秒,胃镜检查治疗时间3~7分,意识恢复时间1±5.5分,定向力恢复时间
15±3.1分.麻醉组恶心、呕吐、咳嗽、躁动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95%.麻醉组耐受性好.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舒适性好,提高诊断率.
【总页数】2页(P162-163)
【作者】段宏涛
【作者单位】472500,河南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1000例效果观察
2.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地佐辛、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观察
3.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地佐辛、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观察
4.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评价
5.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 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概述 • 内镜诊治原则及策略 •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药物辅助治疗方案 • 康复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
01
引言
共识制定背景
临床实践需求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 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面临 新的挑战和机遇。
事项,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
B
C
D
促进学术交流
共识的制定过程是一个专家共识形成的过 程,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消 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领域的发展。
保障患者权益
通过推广共识,提高患者对消化道黏膜下 肿瘤的认知,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02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 SMTs)是指一类源于消化道黏膜 下层(包括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隆起性病变,通常与消化道管壁的结构和 功能异常有关。
饮食结构调整建议
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定时定量
遵循定时定量原则,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消化道负 担。
忌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黏膜损伤 。
运动锻炼和休息安排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力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 划,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04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
充分了解患者病史
掌握患者消化道病史、手术史 、用药史等信息,评估操作风
险。
完善相关检查

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分析

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分析

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分析作者:高彩玲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28期[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将2014年3~7月在本院胃镜室进行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胃镜检查,无痛组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各阶段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变化和胃镜操作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胃镜检查,无痛组患者一次完成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比较无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心率在检查前、中、后比较显示波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无痛胃镜;普通胃镜;丙泊酚;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44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74-03电子胃镜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级医院。

然而常规胃镜检查过程中因咽部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呛咳、躁动等不适,使患者产生恐惧感,惧怕胃镜检查[1-2]。

目前研究发现[3],无痛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少、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是一种舒适的检查方法,且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提高,更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以配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研究通过分析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检查过程中各阶段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并对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4年3~7月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1~70岁,平均(43.6±6.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其中无痛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2±6.8)岁;常规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3±6.7)岁。

2023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3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3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肠镜是检出、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临床一线工具。

人工智能技术在肠镜的质量控制和辅助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国内外至今尚无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的相关共识。

202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组织全国领域内权威专家讨论,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形成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应用肠镜人工智能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共识意见包括人工智能在肠道准备评估、息肉识别、息肉分型、退镜质量控制等9个部分的应用推荐,共12条陈述,以及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要求。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且2000至2016年以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1]。

早诊早治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手段[2, 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肠道黏膜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为主要特点的疾病,近二十年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4]。

IBD的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以及转归预测对患者的疾病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肠镜是检出、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IBD等疾病的临床一线工具。

利用肠镜可以观察结直肠黏膜,检出并切除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肠镜筛查项目的普及有效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 6]。

内镜有助于IBD活动度评估,为临床医师进行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依据[7, 8]。

然而,我国肠镜仍然存在退镜时间不规范、病灶漏诊率高、内镜医师之间诊断一致性差等问题。

退镜时间影响内镜医师对结直肠黏膜的检查质量,欧洲胃肠内镜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SGE)、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均推荐肠镜退镜时间应≥6 min [9,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二)禁忌证
1 有常规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 2 ASA Ⅴ级的患者 3 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如未控 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 染、哮喘发作期等 4 肝功能障碍(Child-Pugh 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 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 5 无陪同或监护人者 6 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三)相对禁忌证
以下情况须在麻醉医师管理下实施镇静/麻醉,禁 忌在非麻醉医师管理下实施镇静:
1 明确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张口障碍、颈颏颌部活动受限、类风 湿脊柱炎、颞颌关节炎等
2 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卒中、偏瘫、惊厥、癫痫等) 3 有药物滥用史、年龄过高或过小、病态肥胖、排尿困难等患 者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
1 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 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每个诊疗单元面积宜不小于15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2 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 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 (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 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 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 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 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等。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 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并考虑监测呼气末二氧 化碳分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3 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 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 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 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 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 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三、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 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 2 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 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ERCP、EUS、EMR、 ESD、经口内镜下肌离断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 小肠镜等 4 一般情况良好,ASA Ⅰ级或Ⅱ级患者 5 处于稳定状态的ASA Ⅲ级或Ⅳ级患者 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命名问题?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 定义及目的
通过应用一种或多种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或)麻醉相关性 药物以及技术,消除或减轻诊疗对象在接受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疼 痛和不适感,提高诊疗对象对消化内镜诊疗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 师提供更好的诊疗条件。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任旭(黑 龙江省医院)、郭学刚(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戈之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郭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胡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 院)、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奕奇(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部分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的病例在有条件的医院 插管麻醉下可以实施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四、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深度的评估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二)人员配备与职责
消化内镜诊疗的轻度、中度镇静可由经过专 门镇静培训的医师负责。消化内镜诊疗的麻醉/深 度镇静应由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 科医师负责实施。根据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 受检方式以及镇静/麻醉的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 人数。
(中度镇静指患者对指令和轻刺激仍有反应,且不需要辅助通气, 一般来说,大多数内镜操作时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特殊内镜操作需要 患者处于深度镇静和(插管)全麻)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进(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李天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郭曲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承祥(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鲁开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冯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仓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 院)、朱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金宝(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பைடு நூலகம்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4 消化内镜诊疗区域须配备麻醉机、困难气道 处理设备(如喉罩、视频喉镜等)和抢救设备如心 脏除颤仪以及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 腺素、利多卡因等和拮抗药如氟马西尼和纳洛酮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