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术语:平行宇宙

合集下载

量子纠缠平行宇宙的例子

量子纠缠平行宇宙的例子

量子纠缠平行宇宙的例子1.引言1.1 概述量子纠缠和平行宇宙都是量子物理学中非常重要且引人入胜的概念。

量子纠缠是指当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时,它们的状态之间会发生特殊的关联,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这种关联是通过量子态之间的数学关系来描述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物理学中的经典因果关系。

量子纠缠的现象在理论上已经被广泛确认,并且在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

平行宇宙理论则是指存在着与我们宇宙相平行的多个宇宙。

这些宇宙与我们的宇宙可能具有相似的物理定律和参量,但又有所不同。

平行宇宙的存在被一些物理学家推测是因为宇宙的无限性和多样性,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宇宙形态。

量子纠缠和平行宇宙这两个概念在理论物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量子纠缠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在多个宇宙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因为量子纠缠的变化会同时影响到纠缠态中的所有宇宙。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具有超光速的特性,违背了经典物理学中关于信息传递速度的限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量子纠缠与平行宇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我们将介绍量子纠缠的基本原理和平行宇宙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的实验和理论模型来展示量子纠缠在平行宇宙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量子纠缠和平行宇宙的奥秘,以及它们在量子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该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可以提及文章以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分别探讨了量子纠缠和平行宇宙的概念、原理、理论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可以明确介绍每个主要部分的内容和重点。

引言部分可以提到量子纠缠和平行宇宙的引入背景和意义,概述这两个概念对现代物理学和宇宙观的影响。

在正文部分,可以详细讲解量子纠缠的概念和原理。

可以阐述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通过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相互关联,无论它们之间有多远的距离,一方的测量结果都会瞬间影响到其他粒子。

平行宇宙知识点

平行宇宙知识点

平行宇宙知识点平行宇宙理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讨平行宇宙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1.平行宇宙是什么?在物理学中,平行宇宙是指与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多个宇宙。

这些平行宇宙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定律、初始条件或者其他特征。

2.平行宇宙理论的起源平行宇宙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量子力学的观点。

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的属性在观测之前是未确定的,观测结果可能是一系列可能性的叠加。

这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思考,他们开始研究这些可能性是否会导致平行宇宙的存在。

3.多世界解释多世界解释是描述平行宇宙的一种理论框架。

根据多世界解释,每当一个量子测量事件发生时,宇宙就会分裂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对应着一个可能的结果。

这些分支代表了不同的平行宇宙。

4.平行宇宙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理论,平行宇宙可以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一种分类是基于物理定律的差异,即每个平行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定律。

另一种分类是基于初始条件的差异,即每个平行宇宙有不同的初始条件。

还有一种分类是基于宇宙扩展的差异,即每个平行宇宙的宇宙膨胀速度不同。

5.平行宇宙的证据目前,对于平行宇宙的存在仍然缺乏直接的观测证据。

然而,一些科学研究表明,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间接的证据来支持平行宇宙的存在。

6.平行宇宙的哲学意义平行宇宙的概念引发了许多哲学上的思考。

如果平行宇宙存在,那么我们的选择和决定是否真的具有意义?我们是否可以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之间旅行?这些问题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意志和宇宙结构的思考。

7.平行宇宙与科幻作品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著名的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中,存在一个称为“镜像宇宙”的平行宇宙,其中人类社会发展出了不同的道德和价值观。

8.平行宇宙研究的未来尽管平行宇宙的概念引发了科学界的浓厚兴趣,但目前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其存在。

平行宇宙的存在的例子

平行宇宙的存在的例子

平行宇宙的存在的例子
平行宇宙的存在是一个科幻小说中常见的概念,但在物理学中也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

平行宇宙是指与我们的宇宙相似或不同的另一个宇宙,它们可能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之外或者在我们的宇宙中的另一个维度中。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平行宇宙的例子:
1. 多世界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每当一个量子事件发生时,宇宙会分裂成许多平行宇宙,每一个宇宙都代表着不同的可能性。

例如,当一个人做出一个选择时,他在这个宇宙里只能做出一种选择,但在其他平行宇宙里,他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2. 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是由许多细小的弦组成的,每一个弦都代表着一个粒子。

这些弦可能在我们的宇宙中的另一个维度中运动,而这个维度可能是我们无法感知的。

因此,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存在许多平行宇宙,每一个宇宙都代表着不同的弦振动模式。

3. 宇宙膨胀理论:宇宙膨胀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正在不断地扩张。

它还建议,可能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这些宇宙与我们的宇宙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连接。

这种连接被称为“暗物质桥”,它可能使我们的宇宙与其他宇宙交互,从而形成一个多重宇宙的系统。

虽然这些理论都还没有被直接证实,但它们提出的概念已经在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论它们是否存在,平行宇宙的概念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想象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更深入
地了解我们的宇宙。

物理学术语:平行宇宙

物理学术语: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指多元宇宙中所包含的各个宇宙。

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可能存在的宇宙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法则和物理常数。

存在两个宇宙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量子物理学家将一个人类头发丝宽度的微型“划桨”放入到一个真空罐中,随后他们拨动“划桨”,它同时出现了振动和静止两种量子状态(quantum state)。

从本质上说,那就意味着物体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状态(或者说存在两个宇宙)。

概念从广义上讲:平行宇宙就是宇宙在高一维度的空间中多出来的方向上有差值的平行时空。

相邻的宇宙在多出来的维度【坐标】上有着不为零的最小差距。

多出来的维度便是相对于宇宙的虚时间,可以通过穿越平行宇宙穿越虚时间。

如果只站在宇宙空间【我们的宇宙是三维】的高度看问题,那么平行宇宙不存在。

可以轻松回到过去的时间了解时间对于物理学来说,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开放性问题,历史之中哲学家们一直以来也备感困惑。

时间是什么?为什么它有方向?这个概念被定义为"时间之矢"(arrow of time),通常直指时间的不对称性,虽然宇宙中大多数的定律是绝对地对称。

这个问题现在有了更进一步具可能性的解释。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Sean Carroll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宇宙学家Alan Guth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发现时间箭头可以自然地来自一个完美对称的方程式系统。

Carroll和Guth的实验结果尚未发表,但他们终于在《New Scientist》中提出讨论。

在他们的模拟实验中,包含了大量的粒子在引力之下相互作用,并任意方向的移动。

有些粒子自然的聚集在一起,而这个聚集区的熵值低,且之后会在特定的时间方向分开和扩张。

而出人意外的是,当你把整个系统镜像化时,熵值仍然在增加,而这也显示出时间的两个方向都是可行的。

像这样的研究调查已经不是第一次,2014年一个国际性的物理学家团队研发出一个简易模式,透过它可以呈现出物理对称定律而只有"明显的"时间之矢。

平行宇宙理论及其相关证据

平行宇宙理论及其相关证据

平行宇宙理论及其相关证据引言:在科学领域中,对于宇宙的起源和组成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而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就是平行宇宙理论。

平行宇宙理论认为,除了我们所处的宇宙,可能还存在着无数个平行的宇宙。

在这些宇宙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物理定律和条件。

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平行宇宙,但科学家们通过一些理论和实验证据提出了这一存在的可能性。

本文将就平行宇宙理论及其相关证据进行探讨。

1. 多世界诠释多世界诠释是平行宇宙理论的一种形式,由休谟·埃弗特等人在20世纪提出。

该理论认为每个决策和可能性都会在一个新的分支宇宙中继续发展。

这意味着,在每个决策点上,宇宙分裂成无数个平行宇宙,每个宇宙中的事件都是独立发生的。

例如,假设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是喝咖啡还是茶。

据多世界诠释,这个选择将分裂出两个平行宇宙:一个宇宙中我们喝了咖啡,另一个宇宙中我们选择了茶。

这样的世界分裂会一直持续下去,从每个人的每个决策点开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行宇宙网络。

2. 弦理论弦理论是一种描述宇宙宏观和微观结构的物理学理论。

它认为宇宙中的最基本单位不是粒子,而是一维的弦状物体。

根据弦理论,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是整个多维空间中的一个分支。

弦理论支持平行宇宙理论的一个证据是“多宇宙泡沫”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宇宙间或宇宙内部都存在着泡沫状的宇宙。

这些泡沫具有不同的能量密度和物理定律。

因此,在一个泡沫内的物理定律可能与我们所熟知的宇宙不同。

这就意味着存在着无数个平行宇宙。

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剩余的热辐射,也是宇宙学的重要证据之一。

研究人员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并使用它来了解宇宙的早期演化。

有些研究者认为,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可能会存在平行宇宙的信号。

他们认为,当其他平行宇宙与我们的宇宙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一些微小的偏差或特殊模式。

然而,这些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以确认是否真的存在平行宇宙的存在。

科幻小说中常出现的物理名词简介

科幻小说中常出现的物理名词简介

科幻小说中常出现的物理名词简介物理名词时光隧道:钟慢、尺缩、超光速时间倒流现象,都可以用声音试验做出效果。

黑洞引申义为无法摆脱的境遇。

吞噬恒星。

平行宇宙(Multiverse、Parallel universes),或者叫多重宇宙论,指的是一种在物理学里尚未被证实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而这些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状态的一种反应,这些宇宙可能其基本物理常数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

平行宇宙分成四类:第一类:这类的宇宙和我们宇宙的物理常数相同,但是粒子的排列法不同,同时这类的宇宙也可视为存在于已知的宇宙(可观测宇宙)之外的地方。

第二类:这类的宇宙的物理定律大致和我们宇宙相同,但是基本物理常数不同。

第三类:根据量子理论,一件事件发生之后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而所有可能的后果都会形成一个宇宙,而此类宇宙可归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的平行宇宙,因为这类宇宙所遵守的基本物理定律依然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以上「一颗球落入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时光隧道」诡论的平行宇宙解决办法属于此种)。

第四类:这类的宇宙最基础的物理定律不同于我们宇宙,而基本上到第四类为止,就可以解释所有可能存在(也就是可想象得到的)的宇宙,一般而言这些宇宙的物理定律可以用M理论构造出来。

宇宙的差异也随层次不同越来越大。

这些差异可以来自不同的初始条件(第一层);不同的物理常数、粒子种类和时空维数(第二层);不同的物理规律(第四层)。

比如说有一天,我要回到过去去杀我的外祖母。

那我杀了我的外祖母,我岂不是本来就不存在?所以说这种穿越时空是矛盾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外祖母悖论》。

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如果我穿越到了的是一个与我本来的世界完全不相干的世界,只是在我去到之前,那个世界的一切都跟我原先的那个世界的过去完全相同,我就算是杀了我全家,原本的那一个世界也是什么都不会改变的。

那“穿越时空”似乎就可以说通了,而所谓的那个“与我本来的世界完全不相干的世界,只是在我去到之前,那个世界的一切都跟我原先的那个世界的过去完全相同”的世界就是我们要说的平行宇宙理论中的一种。

平行宇宙 天文学术语

平行宇宙 天文学术语

平行宇宙天文学术语
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个或有限个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数。

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个宇宙被称为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

也称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s)、平行时空(parallel spacetimes)、平行次元(parallel dimensions)和代替宇宙(alternative universes)。

通常所说的平行宇宙,一般是指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可能存在的与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类似的其他宇宙(即分类上的第一层平行宇宙)。

基本概要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在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们的宇宙以相同的条件诞生的宇宙,还有可能存在着和人类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人类完全相同的人。

同时,在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

平行作用力的平行宇宙,对立人类的万有引力星球宇宙,平行作用力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谓“井水不犯河水”,导致纯基本粒子宇宙,与人类的万有引力宇宙纯星球刚好对立。

有学者描述平行宇宙时用了这样的比喻,它们可能处于同一空间体系,平行作用力平行运动,就好像同在一条铁路线上疾驰的先后两列火车;它们有可能处于同一时间体系,但空间体系不同,就好像同
时行驶在立交桥上下两层通道中的小汽车。

平行宇宙理论简介

平行宇宙理论简介

平行宇宙理论简介平行宇宙理论是一种关于宇宙结构的科学理论,它认为存在着多个与我们宇宙相似的平行宇宙。

这些平行宇宙与我们的宇宙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平行宇宙理论是对宇宙多样性的一种解释,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我们的宇宙只是众多平行宇宙中的一个。

1. 平行宇宙的概念平行宇宙理论最早由物理学家休斯顿·斯莫林斯基提出,他认为宇宙可能是无限多的,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独特的物理规律和初始条件。

这些平行宇宙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不会产生影响。

平行宇宙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许多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证据来验证或推翻这一理论。

2. 多重宇宙理论多重宇宙理论是平行宇宙理论的一种变体,它认为存在着无数个平行宇宙,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独特的物理规律和初始条件。

这些平行宇宙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宇宙常数、粒子物理参数等。

多重宇宙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宇宙中的奇点问题和宇宙常数问题的可能性。

3. 平行宇宙的存在证据目前,关于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还相对有限。

然而,一些理论和实验结果支持了平行宇宙理论的可能性。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多世界解释认为,每个量子事件都会导致宇宙的分裂,从而产生无数个平行宇宙。

此外,宇宙背景辐射的观测结果也支持了平行宇宙的存在可能性。

4. 平行宇宙的研究方法研究平行宇宙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推导和实验观测两种。

理论推导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理论来推测平行宇宙的存在和性质。

实验观测则是通过观测宇宙背景辐射、粒子物理实验等手段来寻找平行宇宙的证据。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关于平行宇宙的证据。

5. 平行宇宙的意义和影响平行宇宙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和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平行宇宙存在,那么我们的宇宙只是众多平行宇宙中的一个,宇宙的多样性将超出我们的想象。

此外,平行宇宙理论还可能对我们解决一些宇宙学难题和物理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释。

总结:平行宇宙理论是一种关于宇宙结构的科学理论,它认为存在着多个与我们宇宙相似的平行宇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宇宙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指多元宇宙中所包含的各个宇宙。

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可能存在的宇宙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法则和物理常数。

存在两个宇宙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量子物理学家将一个人类头发丝宽度的微型“划桨”放入到一个真空罐中,随后他们拨动“划桨”,它同时出现了振动和静止两种量子状态(quantum state)。

从本质上说,那就意味着物体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状态(或者说存在两个宇宙)。

概念从广义上讲:平行宇宙就是宇宙在高一维度的空间中多出来的方向上有差值的平行时空。

相邻的宇宙在多出来的维度【坐标】上有着不为零的最小差距。

多出来的维度便是相对于宇宙的虚时间,可以通过穿越平行宇宙穿越虚时间。

如果只站在宇宙空间【我们的宇宙是三维】的高度看问题,那么平行宇宙不存在。

可以轻松回到过去的时间了解时间对于物理学来说,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开放性问题,历史之中哲学家们一直以来也备感困惑。

时间是什么?为什么它有方向?这个概念被定义为"时间之矢"(arrow of time),通常直指时间的不对称性,虽然宇宙中大多数的定律是绝对地对称。

这个问题现在有了更进一步具可能性的解释。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Sean Carroll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宇宙学家Alan Guth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发现时间箭头可以自然地来自一个完美对称的方程式系统。

Carroll和Guth的实验结果尚未发表,但他们终于在《New Scientist》中提出讨论。

在他们的模拟实验中,包含了大量的粒子在引力之下相互作用,并任意方向的移动。

有些粒子自然的聚集在一起,而这个聚集区的熵值低,且之后会在特定的时间方向分开和扩张。

而出人意外的是,当你把整个系统镜像化时,熵值仍然在增加,而这也显示出时间的两个方向都是可行的。

像这样的研究调查已经不是第一次,2014年一个国际性的物理学家团队研发出一个简易模式,透过它可以呈现出物理对称定律而只有"明显的"时间之矢。

他们的调查结果刊登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当中。

他们注意到有时间之矢,但这仅只是从这个系统中的粒子的观点而来,而对于外部观察者而言,时间里则没有特别的方向。

这些科学家公布的内容,当研究出版后,定会受到热烈的争论。

而这个模式提供了有趣的观点,不过它无法提供更接近的答案,告诉我们时间是什么;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时间本质及其复杂性的疑问。

在此情况下,我同意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的诠释:"时间是幻象,午餐时间更是加倍如此。

"定义概论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在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们的宇宙以相同的条件诞生的宇宙,还有可能存在着和人类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人类完全相同的人。

同时,在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

有学者描述平行宇宙时用了这样的比喻,它们可能处于同一空间体系,但时间体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条铁路线上疾驰的先后两列火车;它们有可能处于同一时间体系,但空间体系不同,就好像同时行驶在立交桥上下两层通道中的小汽车。

提出背景平行宇宙的概念,并不是因为时间旅行悖论提出来的,它是来自量子力学,因为量子力学有一个不确定性,就是量子的不确定性。

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

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

而由于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

哥本哈根解释从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物理学家都为量子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Wave function)来描述。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宏观物体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具有确定的数值)。

也就是说,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和概率性。

波函数就能描述微观粒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

物理学中著名的“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正是微观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体现。

在这个实验中,单电子通过双缝后竟然发生了干涉。

在经典力学看来,电子在同一时刻只能通过一条缝,它不可能同时通过两条缝并发生干涉;而根据量子力学,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以波函数形式存在,电子有可能在同一时刻既通过这条狭缝,又通过那条狭缝,并发生干涉。

但是,当科学家试图通过仪器测定电子究竟通过了哪条缝时,永远只会在其中的一处发现电子。

两个仪器也不会同时侦测到电子,电子每次只能通过一条狭缝。

这看起来好像是测量者的观测行为改变了电子的运动状态,这种反常的现象又作何解释呢,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当人们未观测时,电子在两条缝位置都有存在的概率;但是,一旦被测量了,比如说测得该电子在左缝位置,电子有了准确的位置,它在该点的概率为1,其他点的概率为0。

也就是说,该电子的波函数在被测量的瞬间“塌缩”到了该点。

玻尔把观察者及其意识引入了量子力学,使其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关系。

但观察者和“塌缩”的解释并不十分清晰和令人信服,也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质疑。

例如,塌缩是如何发生的,是在一瞬间就发生,还是要等到光子进入人们的眼睛并在视网膜上激起电脉冲信号后才开始。

多世界解释那么,有没有办法绕过这所谓的“塌缩”和“观测者”,从本应研究客观规律的物理学中剔除观察者的主观成分呢?埃弗雷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波函数没有“塌缩”,则它必定保持线性增加。

也就是说,上述实验中电子即使再观测后仍然处在左/右狭缝的叠加状态。

埃弗雷特由此进一步提出:人们的世界也是叠加的,当电子穿过双缝后,处于叠加态的不仅仅是电子,还包括整个的世界。

也就是说,当电子经过双缝后,出现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世界,在其中的一个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里,电子则通过了右边的狭缝。

这样,波函数就无需“塌缩”,去随机选择左还是右,因为它表现为两个世界的叠加:生活在一个世界中的人们发现在他们那里电子通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中,人们观察到的电子则在右边。

以“薛定谔的猫”来说,埃弗雷特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

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

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发射性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

当观测者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前述所说的“原子衰变了,猫死了;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这两个世界将完全相互独立平行地演变下去,就像两个平行的世界一样。

量子过程造成了“两个世界”,这就是埃弗雷特前卫的“多世界解释”。

这个解释的优点是:薛定谔方程始终成立,波函数从不塌缩,由此它简化了基本理论。

它的问题是:设想过于离奇,付出的代价是这些平行的世界全都是同样真实的。

这就难怪有人说:“在科学史上,多世界解释无疑是目前所提出的最大胆、最野心勃勃的理论。

”发展历程思想雏形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就提出“无数世界”的概念,认为“无数世界”是原子通过自身运动形成的。

他说:“原子在虚空中任意移动着,而由于它们那种急剧、凌乱的运动,就彼此碰撞了,并且,在彼此碰在一起时,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就彼此勾结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或毋宁说形成了无数世界。

”公元前1世纪,卢克莱修指出,在我们这个“可见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世界”,居住着“其他的人类和野兽的种族。

”公元前4世纪,伊壁鸠鲁表述了世界多元性的思想:“存在着无限多个世界,它们有的像我们的世界,有的不像我们的世界。

”“在一切世界里,都有我们这个世界里所见到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

”莱布尼茨提出了他的“可能世界”的概念,设想在必然世界(可观测的宇宙)范围之外还存在着无穷多个“可能世界”。

他认为世界由无限的单子组合而成,单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是某种前定的和谐关系,单子虽然各自独立,但它们之间有品极高低的差异。

莱布尼兹把某个现实事件的出现,例如,具体的人,阐释为许多单子组合的结果,各种不同的组合的结果与单子中更胜一筹的单子的主导作用有关。

这意味着世界可以用不同的样子,任何事件都是偶发的,甚至整个宇宙也是如此。

正式提出物理学家埃弗雷特提出了自己对量子测量问题的想法。

他指出,在量子力学中,存在多个平行的世界,在每个世界中,每次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历史发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多世界解释认为,对测量装置的观察,会使得测量装置被分解为两个。

并且在这个测量链上,这种分解会不断地进行下去。

伴随着这种分解,一定有一个完全的宇宙的复制。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量子测量发生,那么,每个宇宙分支,以及这个分支中的分量就会导致一个可能的测量结果。

每个处在特殊宇宙分支中的人都会认为,他的测量结果和所处的宇宙是唯一存在的。

也就是说,一次测量产生了一次新的宇宙。

这些各自不同的新宇宙,除非完全相同,否则绝无重合的可能。

这一理论的发表,标志着平行宇宙概念的正式提出。

研究现状存在证据宇宙学家认为平行宇宙有可能被探测到,当人们所在的宇宙与另一个平行宇宙之间发生碰撞时,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痕迹。

一旦轨道望远镜发现背景辐射中的可疑痕迹,暗示这可能是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

英国天文学家称找到了支持平行宇宙论的证据。

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四个由“宇宙摩擦”形成的圆形图案,这表明我们的宇宙可能至少4次进入过其他宇宙。

2007年8月,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信号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冷斑(cold spot),其中完全是“空”的,没有任何的正常物质或者暗物质,也没有辐射信号,为什么宇宙中会存在如此怪异的时空。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科学家认为这是另一个宇宙的证据,冷斑现象可能使得宇宙学家推出一种结论,暗示人们所处的宇宙之外还存在平行宇宙。

科学家通过普朗克望远镜观测到的辐射数据发现我们的宇宙可能是10亿个宇宙中的一个,第一次有证据显示平行宇宙是存在的。

普朗克望远镜绘制的地图显示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分布情况,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后期残留的辐射均匀分布于宇宙空间中,尤其是在南天。

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理论物理学家劳拉·梅尔西尼-霍顿博士与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曼在2005年就预言了异常辐射的存在,并认为由于平行宇宙的存在导致了辐射分布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