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6.1认识经济全球化-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练一练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1.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经济一体化。
×
2.经济全球化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创造出来的。
×
练一练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下列事件与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国企业在伦敦和纽约上市——金融全球化
②美国设计、中国生产、全球销售——生产全球化
知识小总结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 开放格局。 3、经济全球的体制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练一练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
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练一练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渐从计划经
济或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口由 25%增
乙国
每人的劳动 生产 生产率
或生产
粮 1000千克
√肉 1200千克
思考:(1)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 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从乙国进口肉;
(2)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乙国向甲国出口肉,从甲国进口粮食。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 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③交易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分析题及答案要点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是“一超多强”。
首先,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掌握了国际政治的话语主导权,甚至经常无视国际政治规则,越过联合国执行其政治意志,其政治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但其军事实力,尤其是核力量依然十分强大。
尤其是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恢复,因此依然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前苏联的传统势力范围,如中亚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
欧盟作为欧洲各强国的联合体,在国际政治格局当中亦占据的一强的地位。
欧盟三大强国英法德本身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其原殖民地国家和传统势力范围(如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依然保持着政治影响力上的优势。
而随着欧盟的日渐扩张和更加紧密的合作,这个成员国普遍具有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国家联合体必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相形见绌。
但相对而言,借助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可以列为一强之列。
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愈发想要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现状,其政治动向值得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亦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强大。
在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和中国一样,印度的国力也在飞速增长。
而且印度人从来都没有满足于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的形象。
在巩固南亚次大陆霸权的同时,印度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国际政治的强国。
而印度拥有核武器的现实也给印度的影响力增加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砝码。
一些二流强国,诸如巴西,澳大利亚等,也在国力增长的同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政治事务当中,但是限于其国力的现状,这些国家顶多是地区性的强国,和上述位列“一超多强”的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使全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漫长的发展进程。
全球化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或早或迟、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进去。
全球化存在的客观性,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空前的新高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能量的释放必然冲破国家、民族的界限,导致经济全球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全球化的动力本源。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全球化发展规模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
全球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大调整。
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有制形式的转变,突出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大投资和大购并的活动中。
跨国公司都是在全球范围上市的股份公司。
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资本的扬弃,使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不仅生产社会化,资本也社会化了,这是资本主义向新的生产形态过渡的一个过渡点。
由此可以理解,跨国公司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
全球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经济基础的大变革,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大调整。
主要是上层建筑中的经济制度,如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法律规范、经济管理体制等都要并且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必然促使上层建筑的大调整。
这一系列的“必然”,决定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由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家、地域的界限,而使全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漫长的发展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
进入21世纪的世界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进入21世纪的世界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作者】李琮世界已在大转变中进入21世纪。
世界的大转变,呈现多种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这两大趋势,与世界各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热烈讨论。
本文对这两大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一、经济全球化将不断加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中外学者发表了各种不同的看法,这里不拟展开讨论。
但应指出,经济全球化应看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世界经济从250年以前,即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开始形成以来,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
只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到这时,促使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的种种必要条件才臻于成熟:首先,80年代中期,高科技迅猛发展,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首推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普及。
目前,包括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电脑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已在生产和流通等各领域广泛应用,因特网已扩及世界各地,用户已达两亿多,并正在迅速增加。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把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空前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至可以说世界经济实现了信息化。
其次,经济市场化。
二战后很长时期内,由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立和冷战,世界市场处于被人为分割状态。
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行自我封闭的内向型发展战略,与世界市场联系不多。
到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先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胜利推进,到90年代,决定建立市场经济,并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
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并实行面向国外市场的政策。
这种几乎遍及全球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世界市场真正统一起来,在市场基础上,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为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整体。
最后,经济自由化。
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
案例名称国际社会的反全球化运动

案例名称:国际社会的反全球化运动案例适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案例内容:近些年来,国际社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群众性示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几成燎原之势。
自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会议遭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抗议者围困、堵截而发生大规模骚乱以来,凡是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国际会议,都成为反全球化示威的目标,而且每一次几乎都会演变成严重的暴力冲突。
2000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年会,数万名来自欧美各地的抗议者,包围了会议,堵断了交通,强烈反对国际金融资本推行全球化的计划,并与警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街道商店受到严重破坏。
2001年4月21日,第三届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来自美洲国家(古巴没有参加)的大批反对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示威群众情绪激昂,频频冲突会场。
2001年6月15日,瑞典哥德堡欧盟首脑会议发生大规模骚乱,大规模群众抗议“全球化”行动。
仅十天后,西班牙巴塞罗那近万示威群众聚集抗议世界银行年会在此举行,并和警方发生冲突,有几十人受伤,世界银行被迫取消在此开会的计划。
2001年7月20日,八国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举行,抗议群众展开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行动。
峰会期间,警方一直无法完全控制当时持续了数天的骚乱,事件最后导致一名示威者被警员在近距离枪杀,有超过200多人受伤,近300人被捕,引起国内外许多强烈不满,批评声浪四起。
这种现象在2002年也时有发生。
2002年6月26日,G8峰会的东道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把会议地点选在了偏远的落基山脉度假小镇卡纳纳斯基斯,以避免大规模的反全球化示威抗议活动。
但仍有各种抗议行为发生。
2003年6月2日—3日,八国峰会在法国小城埃维昂召开。
此次高峰会议除了正式参加会议的八国首脑外,还邀请了包括亚洲、非洲在内的多国元首参加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与会国家领导人除少数下榻在埃维昂附近外,绝大多数都入住在瑞士莱蒙湖畔的洛桑和日内瓦。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高中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车资讯网站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想买完全在美国本土制造的
“美国车”恐怕不容易。其直接原因是( )
A.贸易全球化
B.金融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解析:在全球化的今天,想买完全在美国本土制造的“美国车” 恐怕不容易,其直接原因是生产全球化,故C项正确。
2.阿里巴巴的“海外淘宝”速卖通短短几年已经覆盖200多个国
粮
或生产 1000千克
肉 1200千克
思考: ⑴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 ⑵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点评: 以甲国为例:
①甲国一人生产粮食能生产:800千克
②如果甲国用800千克换乙国的肉可以换: 800 ×1200 ÷1000 =960(千克)
而甲国自己生产肉只能生产600千克
③甲国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低于乙国,我们就可以说相对 于乙国,甲国生产粮食存在比较优势。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阅读教材P62,梳理以下知识。
1.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 必然结果。
②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 新的高度,生产力不断扩大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突出, 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 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 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 础。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阅读教材P58-59,梳理以下知识。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 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 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高中政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高中政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必然性: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重要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3)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①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②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越来越迫切。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知识扩展】(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原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求开放战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引进来”重在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走出去”要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点和立足点规则意识针对贸易保护主义,要增强规则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2)应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课堂小结
对 外 开 放 的 基 本 国 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表现
商品“世界胎儿化”
玻璃、 收音机 加拿大 加、散热器 奥地利
车身底板、 阀门美国 外胎、内胎风扇、皮带 齿轮 瑞士 比利时 丹麦
福特汽车 生产网络
油漆、轮胎 荷兰
灯管、汽缸头 意大利
启动器 日本
使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够享有经济全球化带 来的资源共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
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 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安全
原因:经济全球化实质 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为主导。
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反对经济全球化
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 亚哥市举行大规模游 行活动,反对经济全 球化 。
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二、加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 际市场上畅销?
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
我们的国产名牌也走向世界…….
德国海尔公司
美国海尔公司
泰国海尔公司
青岛海尔总部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国际贸易的不平等 外资引进的不适当
经济安全问题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在坚持政治独立 和经济自主的基础 上,从本国具体情 况出发,主要依靠 本国人民的力量, 充分利用自己的资 源和资金,发展本 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