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县北山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宁城县北山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成

摘要: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宁城县北山岩金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区内出

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建平群热水组及第四系,含矿地层为太古界建平群热水组。

矿石主要为结晶结构、充填结构;块状构造、脉状构造。通过对该金矿地质特征

分析,最终得出,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类型(裂隙充填热液交代型)金矿床。

关键词:北山岩金矿,地质特征,成因

1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东段,喀喇沁旗断隆东侧,热水-五家断

陷盆地的西侧边缘地带,乌敦套海-八里罕深大断裂西侧。

1.1地层

该区中晚元古代及古生代地层区划隶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草原地层区,赤

峰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宁城-敖汉地层小区。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建平群长青组、热水组。该

套地层以含有铁质沉积和含有碳酸盐沉积为界,划分为两个组,即长青组和热水组。

(1)长青组:根据岩性差异和变质程度不同,划分以片岩为主夹有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的下段和以片麻岩、变粒岩为主夹有磁铁石英岩的上段。

(2)热水组:根据大理岩的多少,划分为上、下两段。

热水组下段:本段为本区含矿地层,热水、北山等金矿即分布在该段中,地

层分布在热水-老窝铺-西杨树沟-朝阳沟门一带,总体出露方向因断裂影响呈北

东东向,其内均以近东西向线状褶曲为其出露形态,出露厚度1569m。

岩性组合为:下部为灰白色-灰色-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等,其中夹有透闪石金云母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透辉斜长变粒岩、蛇纹石大理岩、金云母镁橄榄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以及含石榴白云母石英

片岩、绿泥黑云片岩和渗透混合岩、均质混合岩。

热水组上段:本段分布在孙家营子-m家营子-宋家窝铺以西一带,在二道沟

门被岩体侵入,仅有零星出露,总体出露方向因断裂影响呈北东东向,其内均以

近东西向线状褶曲为其出露形态,出露厚度1509m。

岩性组合为:灰白色-灰色-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黑云片麻岩等。

1.2构造

区域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东段,区内以八里罕—红

山断裂分界,西侧属喀喇沁断隆,东侧属热水—五家断陷盆地。该矿区位于喀喇

沁断隆内。

(1)近南北向断裂以热水-头道营子断裂带为代表

分布于热水镇-头道营子一带,呈近南北向贯穿本区,两端均延伸区外。区

域上为北东至北北东走向八里罕-红山断裂,为一深大壳断裂,长达1200km,为

区域成矿断裂。本区内断裂带宽可达2km,倾向西,倾角30-50°。断裂通过处

岩石破碎,并有后期石英脉贯入,为一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正断层。该断裂构

造对断隆区的岩浆岩侵入及断陷区沉积岩的发育起主要控制作用。区域资料表明

断裂具多期活动性,至今仍在活动,主要表现为沿断裂带分布的温泉及有感地震

发生。

(2)东西向构造以热水-金毛沟褶皱断裂带为代表

长约6km,宽约4km,褶皱为一复背斜,轴部位于塘前营子-大营子-线,轴

向近东西,组成复背斜地层为热水组下段,复背斜向西收敛,并有倾伏之势。断

裂带由一系列走向75°,倾向南东,倾角80°左右的挤压带,片理化带,冲断

裂带组成,该断裂带可能与成矿有关。

(3)区域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区内金、铜和多金属矿点,往往受南北向断裂带与东西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

和其低序次构造控制。

1.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从元古代至中生代均有岩浆侵入活动。深成、中深成、

浅成侵入体和脉岩都很发育。岩性复杂,由超基性至基性、中性、中酸性至酸性

遍布全区。主要受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控制。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建平群热水组及第四系。

(1)太古界建平群热水组:矿区出露热水组下段和上段地层:

1、热水组下段:分布于矿区中北部,为矿区内主要地层,地层总体走向北

东东,倾向北西,倾角50-63°,该组岩性主要有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

麻岩及大理岩透镜体。受强烈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角闪斜长片麻岩呈条带状产出,斜长角闪片麻岩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地层,为矿体的主要围岩,岩性特征如下:

2、热水组上段:

分布于矿区西北角,矿区内出露面积约0.05km2,由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黑云片

麻岩组成,片麻理产状与上段基本一致。

(2)第四系: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由腐植土、风成砂土及残坡积物等组成,分布在地形低洼处或沟谷中,厚度2-30m。

2.2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以近南北向和北西向为主,现将矿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分述如下:

(1)南北向断裂构造分布于矿区中部,区内见到3条,编号为F1、F2、F3。

总体走向近南北,以F1规模最大,略呈弧形向东突出,倾向西,倾角68°,该

断层纵贯全矿区,延长大于940m,为正断层。F2长340m,F3长140m,倾向东,断

裂沿走向结构面较平直,两侧见挤压片理化带。断裂中见有大小不等构造角砾透

镜体、断层泥分布,该组断裂错断地层,应属逆断层。断裂与矿化关系不大。

(2)北西向断裂分布于矿区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8条,断裂走向北西305-338°,倾向北东、倾角30-75°。该组断裂为本区的控矿断裂,有7条矿体和1条矿化体就产在该组断裂之中,断裂带中蚀变强烈,充填有

石英脉,两侧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帘石化及碳酸盐化。矿体与围岩界线基本清楚,断裂带上下盘片理化十分强烈,矿物呈定向排列,断

裂带宽0.5-2m,长100-400m。该断裂带应为压扭性断裂。

2.3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岩体出露,仅在矿区东部见有一条近东西向细晶岩脉,局部分布

有煌斑岩脉、花岗岩脉、闪长岩脉。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地表共发现5号、2号、PD6井下发现5-1号矿体,矿体还需进一步调查,

矿体上、下盘发育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

化等。

5号矿体地表延长约100m,石英脉+蚀变岩型,石英脉宽一般30cm左右,充

填于破碎带中,破碎带宽约4m,产状53°∠70°。PD6斜井口处矿体产状

63°∠18°,771m中段处33°∠30°,产状变化较大。井下771m中段以上还有

残余矿量。矿体往下延伸,PD6平硐中斜井沿矿体掘进至751m水平,在751m中

段矿体有坑道控制,有水没有进入。工程控制延深长度216m,矿体厚度约1-2m,局部可达2m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