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田构造学复习重点及习题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B)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A.B.C.3.A.B.C.4.A.B.C.5.A.B.C.6.A.B.C.7.A.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B)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B)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B)A. 次生变形B. 成岩后变形C. 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 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3.1应力1. 2. 3. 4. C. 双轴压缩应力状态5. 三维应力摩尔圆中,最大剪应力位于A 和组成的应力圆上,位于与呈45°夹角的截面上。

A. σ1,σ3,σ1B. σ3,σ1,σ2C. σ1,σ2,σ16. 1σ=2σ=3σ>0时,表示AA. 静水应力状态B. 静岩应力状态C. 三轴应力状态7. 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称为AA. 应力场B. 应力组合C. 应变场二、简答题8. 写出下图应力园所示的应力状态 9. 在应力分析时,物体内部假想的截面是任意方向的吗? 10. 在单轴应力状态下,当截面的延伸方向与作用力方向平行时,作用在该面上的应力状态如3.2 C.XZ6. 在应变椭球体的弗林(Flinn )图解中,当k =1时,反映变形类型为AA.纯剪变形B.拉伸变形C.单剪变形7. 根据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是否改变,可以将变形分为AA.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B.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C.递进变形和非递进变形 DA B C二、简答题8.什么是线应变,剪应变?挤压/拉张力或剪切力与线应变和剪应变是怎样联系的?9.应变椭球体中的主应变面(XY,YZ,XZ)面与主应力有什么关系?*10.递进变形的概念对构造分析有什么意义?简述共轴递进变形中不同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化状况?11.在Flinn图解中,五种形态的应变椭球体分别反映岩石受到何种变形?导致变形的应力状态和可能的受力方式是什么?3.3变形1.2.3.4.ABC5.6.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B。

矿田复习提纲

矿田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矿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是应用构造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不同矿田与矿体的构造类型,形成机制以及构造演化关系的一门介于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分支学科。

2、矿田构造: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改造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不同的矿田与矿体有着不同的矿田构造特征。

3、容矿构造:容矿构造也称储矿构造或含矿构造,有时与导矿构造也是一致的。

容矿构造是矿石富集堆积的场所,是决定矿体形成的位置、形态、产状、大小的构造条件。

4、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指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要素的总和,包含了各种火山作用的过程,如火山喷溢、爆发以及地表下火山侵人体(次火山岩体)及其周围岩石中产出的一系列构造形迹。

一个发育良好的未经破火山口发育阶段的火山构造往往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和次火山岩体等要素构成。

5、同生构造:同生构造又称同沉积构造或生长构造,是指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构造,主要发育在离散型板块边界部位以及板内变形轻微的断陷盆地的同沉积断层的上盘。

(其构造形态一般表现为盆内断层、盆缘断层以及褶曲变形,对沉积矿床的成矿起着同步的控制和影响作用。

)6、成矿期构造:成矿期构造是指矿石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构造变动的总和,它可以继承成矿前构造,也可以是新生的构造,从时间上来讲,它包括了从矿化作用开始至矿化作用全部结束之间所发生的构造变动。

(对内生矿床,尤其是矽卡岩矿床及热液矿床来说,成矿期构造经常是多期多阶段的。

)7、圈闭构造:一些储矿构造,如背斜轴部虚脱部、压性断裂与透水层交汇处等,它们明显起到封闭矿液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圈闭构造。

(成矿构造圈闭可划分为:断裂圈闭、褶皱圈闭、侵入接触圈闭、地层(沉积)圈闭、复合圈闭等。

)8、侵入接触构造体系: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是由岩体侵入前、侵入期、冷凝过程中以及成岩后所形成的各种构造要素组成的构造体系。

它是侵入岩浆和围岩之间的热力、机械、化学作用的综合产物,是构造、岩浆、围岩和热液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构造体系。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一、是非题采矿工程10-1王征1.接近地球中心的物质密度比较小。

(X)2.地球内部压力随着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

(√)3.地壳运动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

(X)4.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都是独立进行的。

(X)5.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6.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X)7.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X)8.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9.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10.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11.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在两极处最小,在赤道上最大。

(√)12.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X)13.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14.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X)15.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X)16.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X)17.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X)18.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9.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X)20.变质作用可以完全抹掉原岩的特征。

(√)21.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22.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23.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X)24.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2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26.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27.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28.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一、主应力与主应变。

★主应力:当物体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经过该物体内部任意点总可以截取这样一具无穷小立方单元体,使其六个面上都惟独正应力的作用而无剪应力的作用。

在单元体中这六个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其性质可以是张应力也可以是压应力。

★主应变:在均匀变形条件下,经过变形物体内部任意点总是可以截取这样一具立方体,在其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都惟独线应变而无剪应变,即仅有伸长或缩短,而截面所夹的直角没有改变。

这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的线应变称为主应变。

二、倾伏角与侧伏角。

★倾伏角:指直线的倾斜角度,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这个面上的侧伏角。

三、节理系与节理组。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为节理系。

例如, 共轭“X”型剪节理算是属于一具节理系。

当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呈规律变化的一群节理,也可称为节理系,如放射状节理和同心圆状节理。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 产状基本一致,且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称为节理组。

常见的节理组有雁列节理组。

四、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1、概念:上、下两套地层的岩层产状平行一致, 但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

2、特征: 不整合面代表沉积间断和侵蚀阶段, 是一具古剥蚀面,在这个面上常有含下伏地层岩石碎块的底砾岩, 有时还保存了古风化壳和古土壤, 平行不整合面有起伏, 也有平整的, 它反映了上覆新地层沉积之前的古地貌形态。

3、形成过程: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

4、意义:平行不整合代表一次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的构造运动。

它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在一段阶段处于上升, 而在上升的过程中地层又未发生褶皱和明显倾斜, 不过露出水面接受剥蚀而发生沉积间断; 经过一段阶段后, 又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从而使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一部分地层, 但彼此的岩层产状是基本平行一致的。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构造尺度: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超微型。

2构造变形场根本类型伸展构造压缩构造升降构造走滑构造滑动构造旋转构造形成原因水平拉伸或垂上升起导致的水平拉升水平挤压岩石圈或地幔垂想运动顺直立剪切面水平滑动或位移重力失稳而导致的重力滑动陆块绕轴转动形成现象裂谷,地堑地垒,盆地构造皱褶,逆冲推覆高山和盆地的形成原因走滑断层和走滑断裂大型平缓正断层 3构造的层次划分:表层,浅层,中层和深层构造层次二.产状和沉积构造 1面状构造的产状:倾向,倾角〔倾向:垂直于岩层的走向线在倾斜面上做垂线〔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倾向线,倾向线从高向低所指的方向叫倾向。

倾角: 岩层的倾斜线及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岩层的倾角, 又称真倾角〕。

2线状构造的产状:倾伏角,侧伏角〔倾伏向: 某一线段在空间的沿倾斜方向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向下倾斜方位上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示的方向,用方位角或象限角表示。

倾伏角:指直线的倾斜角度,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该面上的侧伏角。

侧伏向:就是构成上述侧伏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

3原生构造类型可表示表示地层的方向交错层理顶部被截切,下部收敛递变层理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到细波痕可以看做当时的顶部泥裂“v〞字形开口方向指示顶部雨痕凹坑可以指示顶部生物标识穹起纹层的凸出方向示顶 4软沉积变形〔沉积物还未充分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形变〕 5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产状一致时间上连续的两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岩层产状平行一致, 但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缺失了局部时代的地层,接触面为古侵蚀面;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俩套地层间既缺失局部地层彼此产状又不相同,上覆地层底部常有底砾岩,底面常与不整合面根本平行。

三.应力分析和应变 1、概念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张应力:使物体受拉伸的正应力压应力:使物体受压缩的正应力剪应力;平行于截面dF上的力应变;指物体在该时刻的形态与某一早先的形态之间的差异剪应变;原来互相直交的俩条直线变形后所改变的角度。

矿田构造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

矿田构造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

矿田构造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100分得分:0分一、单选题1.矿田是地壳上的某一成矿显著地段,包含着在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和成因上的两个以上的矿床或矿点。

(5分)(A)基本相同;(B)没有联系;(C)具有联系参考答案:C2.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各的形成、改造和分布规律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5分)(A)矿体;(B)矿床;(C)矿石参考答案:B3.构造活动生成的各种裂隙带、断层、剥离空洞具有很高的渗透性,是含矿流体在岩石中流动运移的通道,通常将这种通道称为。

(5分)(A)容矿构造;(B)储矿构造;(C)导矿构造参考答案:C4.控制矿体就位、决定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的地质构造条件通常称为。

(5分)(A)运矿构造;(B)储矿构造;(C) 导矿构造参考答案:B5.盆地流体在静压力差的作用下,引起层间热卤水向的方向运移。

(5分)(A)压力大;(B)压力小;(C) 压力差参考答案:B二、判断题1.矿田构造一般是指控矿的中、小型构造。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2.矿液的运移总是由高压带向低压带方向流动。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3.储矿构造又称为圈闭构造。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4.只要是孔隙度大的岩层都有利于矿液的流动。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5.矿体构造是指控制矿体在矿床中分布规律及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6.岩层对流体的屏蔽作用只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7.岩石的渗透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8.矿液的运移的通道是岩石中的断裂和裂隙。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9.根据围岩蚀变的分带现象,可判断流体的运移方向。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0.张性断裂裂隙的含水性和导水能力较差。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三、填空题1.含矿溶液由于其本身具有的J1),或是(2)的驱动下,由原地向压力减小的方向运移。

矿图复习题及答案

矿图复习题及答案

矿图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地形等高线:地表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地形等高线。

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3、断层的产状要素:断层的产状要素是断层走向、倾向和倾角的统称。

4、标高投影:空间中各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及高程共同构成标高投影。

5、方位角:从坐标纵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角度,成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6、煤层底板等高线:教材60页。

7、单斜构造:教材67页。

8、褶曲构造:教材68页。

9、断煤交线:教材70页。

10、平行投影法:教材35页。

11、中心投影法:教材35页。

12、平距:教材39页。

13、标高内插:教材40页。

14、褶曲构造:教材68页。

15、正投影:教材35页。

二、简答题:1、简述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如何确定断层性质与断层的产状要素?答:(1)正断层在底板等高线图中,表现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层底板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区。

(2)逆断层在底板等高线图中,表示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层底板等高线中断重叠,重叠部分为上、下盘煤层重复区。

(3) 断层构造在空间的位置和形态,用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断层面产状要素与煤层产状要素及其等高线的表示方法基本一致,关键是首先要确定出断层面的走向,即断层面等高线的方向。

2、井田区域地形图包含哪些内容?答:(1)图名、比例、指北方向、坐标网。

(2)测量控制点:包括各级三角点、水准点和埋石图根点等。

(3)居民点和重要建筑物外部轮廓。

(4)独立地物:包括各种塔、烟囱、高压输电杆(塔)、贮气柜、井筒、井架等。

(5)管线、交通运输线路及垣栅:包括输电线、通讯线、煤气管道和围墙及栅栏等。

(6)用等高线表示的各种地形、地貌。

(7)河流、湖泊、水库、水塘、输水槽、水闸、水坝、水井和桥梁等。

(8)土质和植被:包括重要资源、森林、经济作物地、菜田、耕地、沙地和沼泽等。

3、如图为平面P和直线AB、CD的标高投影图,试判断各直线和平面P的关系,并求出直线和平面的交点。

矿田构造复习资料

矿田构造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矿田构造学》是介于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分支学科。

矿田构造学具体研究各种构造形迹和构造作用对矿床、矿体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同时它还研究成矿诸因素中的构造作用与成矿物质聚积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成矿作用机理。

一、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构造对于各类矿床的形成和分布都有控制作用。

一个矿床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有利地质因素的耦合,构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具有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前提下,构造对矿化的富集起着主导的作用。

对内生矿床来说,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1、构造是成矿的重要地质环境成矿物质的聚集需要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良好地质构造环境是形成矿床的重要条件。

从控矿构造尺度看,全球性构造环境控制着全球性成矿带(如环太平洋成矿带);区域性构造环境控制着区域成矿带(南岭成矿带、秦岭成矿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等)。

构造—岩浆活动带是多种内生矿床的产出地带;超大型矿床形成往往受控于独特的大型构造环境。

成矿系统的大地构造环境,在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包括:裂谷、盆地、造山带, 各有特定的成矿系统。

构造特征反映了地壳发展历史,不同的构造单元反映了不同的地质背景和环境,而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和环境下有不同的矿床形成和展布。

如下图阐明了在岛弧和消减带系统中形成的矿床。

各类板块边界是构造最活动地带,而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环境。

板块不同边界有不同的矿床组合。

板块边界基本的有三种类型:离散边界、敛合边界、转换边界2、构造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能量构造运动是驱使地壳成矿物质运动的主导因素。

构造活动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和动能为成矿作用提供能量。

是含矿岩浆和各种流体运移和汇集的主要动力。

构造控制了地热梯度的变化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级定型有决定性影响。

3、构造是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构造作用形成的断层、裂隙带、角砾岩带等具有很高的渗透性,为含矿流体运移提供通道。

通道是联系矿源场和储矿场的构造—岩石网络,是成矿的中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矿田构造是指矿田范围内,控制各矿床的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2、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1)研究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本原理2)研究各类构造的控矿作用3)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特点4)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3、矿田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2)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3)研究控矿构造的演化期次和发展阶段4)研究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对矿床和矿床系列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5)研究矿液的运移与构造条件的关系6)研究矿石堆积的构造圈闭条件7)按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特征及成矿的构造条件8)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4、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包括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制图、深部构造研究与制图、控矿构造的岩组分析、构造-岩石物理分析、构造地球化学分析、遥感影像分析、构造模拟等。

第二章矿液的运移1、含矿流体的类型:岩浆、矿浆(富矿熔浆)、变质热液、岩浆气化热液、地下水热液、混合岩化热液和复合热液等。

2、矿液运移的驱动力:压力差或热力差;3、矿液运移的方向:向压力减小或温度降低的方向运移,在地壳中主要是由深部向浅部上升运移。

4、矿液运移的驱动力类型:1、矿液的内力;2、上覆岩层的静压力;3、构造应力;4、封闭裂隙的真空虹吸作用;5、局部热源引起的热液环流5、矿液运移的通道形式:1)岩石孔隙(连通性的);2)断裂裂隙6、孔隙类型:原生孔隙:成岩过程形成的孔洞和裂隙;次生孔隙:后生作用形成的孔洞和裂隙;7、有效孔隙:相互联通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它对矿液流动的效应具有决定意义。

8、岩石孔隙中的矿液运移矿液运动形式——渗流,遵从达西(1973)的线性渗透定律;矿液运移的趋势:主要为向上运动,如有阻挡或存在低压带时也可向下运动;8、岩层的屏蔽作用:主要决定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在成层岩石中矿液总是沿孔隙较大的岩层流动,而孔隙很小的岩石是不利于矿液的流动,并对矿液的上升起着屏蔽作用。

10、导矿构造:沟通矿液并引导它进入矿田、矿床范围内的通道。

11、储矿构造:是矿石堆积的场所,它是矿体就位,并决定矿体形态、产状、大小的构造条件.储矿构造也称容矿构造或含矿构造。

有时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是一致的12、圈闭构造(或成矿圈闭):一些储矿构造,如背斜轴部虚脱部、压性断裂与透水层交汇处等,它们明显起到封闭矿液的作用,又被称为圈闭构造(或成矿圈闭)。

成矿构造圈闭可划分为:断裂圈闭、褶皱圈闭、侵入接触圈闭、地层圈闭(沉积圈闭)、复合圈闭等。

13、储矿构造中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①温度、压力和组分浓度的变化,引起动平衡体系的破坏,导致物质的沉淀;②氧化还原反应;③pH值的变化;④水解作用;⑤不同成分溶液的互相混合。

从而改变了溶液的成分、浓度乃至Eh和PH值,破坏了原休系的平衡而发生沉淀。

⑥构造因素:不少热液矿床如Pb , Zn, Hg.重晶石、萤石矿床等多产于构造相对启开的泄压热液体系,特别是在热液受阻部位最有利。

第三章褶皱构造的控矿作用1、褶皱构造对岩浆侵入和矿床形成有何控制作用:2、褶皱构造常控制着矿田及矿床的分布,无论是背斜轴部、向斜轴部还是褶皱翼部都可有矿床的产出。

1)背斜控岩-控矿现有资料表明,背斜及复背斜的轴部控制成矿的机率较高。

其原因是背斜轴部矿液易于聚集,且破裂发育,易于为岩浆侵人及矿液运移提供有利条件。

褶皱构造控制侵入岩体产出,从而间接控制矿床产出。

控制侵入岩体的背斜构造:1、背斜轴部;2、背斜倾伏端;3、背斜轴向转折端;4、背斜轴面倾向变化处;5、背斜与斜切断裂交汇处。

2)向斜控矿向斜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也不应忽视,巨大的变质条带状铁矿常产在区域复向斜带中(如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

一些内生铁、铜矿床也产于向斜中(如宁芜向斜盆地铁矿、大团山铜矿)。

因此,要根据成矿地段的具体构造环境来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构造对成矿最有利。

此外,褶皱地层中的不整合面、层间破碎带以及各种断裂带也易为岩浆侵入和矿床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3、同沉积褶皱——一类特殊的横弯褶皱特点:1. 边沉积边形成的褶皱2. 褶皱上平,两翼逐渐变陡,开阔褶皱3. 顶薄,两翼增厚,向斜核部厚度最大4. 顶部颗粒粗,两翼颗粒细5. 两翼常有同沉积滑塌构造、滑塌褶皱4、剪切褶皱作用与弯滑褶皱作用的层间滑动的区别:(1)滑动面不是原生层面,而是次生的变形面;(2)滑动方向不是顺层的,而是切层的;(3)滑动作用不限于层内,不受层面控制,而是穿层的。

特点:褶皱二翼剪切方向相反5、叠加褶皱识别的主要标志有:1.褶皱轴面的再次褶皱;2.褶皱枢纽的强烈起伏变化;3.高角度的倾竖褶皱的存在;4.与褶皱同时形成的面理(劈理、片理)和断裂面发生弯曲;5.两种不同方向的片理有规律的交切(穿插);6.香肠构造发育地区,钩状褶皱的存在;7.脉体发生褶皱(岩脉、石英脉等)。

6、叠加褶皱对形成时间较早的矿床的改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对岩体的侵入以及矿体的形式起着控制作用。

第四章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1、断裂的形成:应变椭球的三个主轴方向表示了变形造成的地质构造的空间方位2、断裂系统有六组,表现为立体形变特征;两种变形也可能是深度不同造成的,在浅部A轴是直立的,而在深部A轴是水平的。

3、断裂构造对矿田矿床的控制:矿田及矿床只是分布在以下地段:(1)沿走向弯曲的地段;(2)断裂分支处;(3)主干断裂派生的旁侧羽裂;(4)两组断裂共轭处;(5)两组断裂交叉处。

原因:区域性断裂的有利地段能够控矿的原因在于这些地段岩石易于破碎,是岩浆和矿液易于渗透的通道。

4、同生断裂是控制沉积盆地中层控矿床空间展布和定位的主导因素5、断裂控矿作用:(1)断裂的有利空间提供了赋矿场所,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断裂交汇常控制着矿体、矿柱的产出;(2)断裂切割不同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岩石时,在不同岩层中可以有不同的成矿方式;化学性质稳定的岩石仅以裂隙充填为主;化学性质活泼的岩性以交代成矿为主。

(3)断裂对矿体的控矿作用还表现在对矿液的遮挡作用:●断裂本身的构造泥阻止矿液上升而成矿;●断裂中充填有不透水岩墙而遮挡成矿;●断裂作用使不透水层覆盖于断裂上盘阻挡矿液成矿6、断裂微张开地段为成矿有利空间,常形成厚大矿体或矿柱。

7、雁列脉左列和右列:8、雁列节理或雁列脉在平面上有左列和右列两种型式。

9、当垂直节理走向观察时, 远侧节理向左侧错列或在左端重叠时, 称为左列; 反之, 远侧节理向右侧错列或在右端重叠时, 称为右列。

10、韧性剪切带在露头尺度上一般见不到不连续面,带内变形和两盘的位移完全由岩石塑性流变来完成,是“断而未破、错而似连”的带状构造。

11、韧性剪切带的特征:韧性剪切带是较深层次的构造变形、韧性剪切带中的岩石主要是糜棱岩系列的岩石。

12、剪切带中的金矿床特点是:与剪切带在空间上密切相关,大的金矿床分布在剪切带内,小的矿化点产在剪切带的外部或边缘。

有些金矿床常常呈带状,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布丁状和肠状,表明它们是剪切带的一部分。

13、含金剪切带成矿作用的3 阶段模式早期阶段:剪切带形成, 带内岩石发生糜棱岩化和强烈片理化, 为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

热液作用使带内岩石遭受强烈蚀变, 并在剪切带的中心部位形成强硅化带。

该阶段金为不可见金, 含于硫化物晶格内。

中期阶段:剪切作用形成脆性裂隙及各种充填脉。

当剪切作用继续进行时, 矿物将遭受压碎作用, 形成糖粒状石英, 它是金矿物的有利储集体。

该阶段的热液作用普遍含有Fe 、Cu、Pb、Zn 等元素, 热液作用导致早期含金硫化物分解, 金在有利部位富集为可见金, 粒度在1~100μm , 其银含量一般很低(小于15 %) 。

晚期阶段:为脆性变形机制, 形成大量张性裂隙。

前面阶段形成的矿化发生原位重新活化。

晚期阶段的成矿溶液富Pb、Cu、Ag 等, 形成的矿物组合很复杂。

该阶段形成的金粒度较粗, 可达数毫米, 其银含量较高(20 %~60 %) , 属银金矿。

14、强应变域控矿:金矿化往往集中在韧性剪切带中心的脆-韧性叠加应变部位。

金矿化富集强度与剪切变形强度一般呈正相关15、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规律:构造形态控矿、强应变域控矿、多期变形控矿16、金矿化类型亦受剪切变形环境控制:浅层环境----脉状及蚀变碎裂岩型矿体(脆性剪切带型金矿)、中深层环境--细脉和蚀变糜棱岩型矿化(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深层环境-------交代脉型、蚀变糜棱岩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17、推覆构造对矿床的控制推覆构造对多种类型矿床有控制作用,包括石油、煤,Fe、Cu、Pb、Zn、W、Sb、Hg、Au、Ag以及高岭土、硫等矿床。

18、逆冲断层面控矿:作为主滑面,强烈应变引起应力、热力作用,使围岩中金属元素活化、迁移、富集,使来自深部的流体沿滑动面运移,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19、推覆体控矿:推覆体沿逆冲断面活动过程中形成类型多样的控矿构造:层滑断裂,层间破碎带,褶皱,脆-韧性剪切带等。

断块夹控矿。

双重逆冲构造中的断块夹也有利于成矿。

20、下伏系统中的矿床:被推覆体掩埋的下伏系统中,可形成多种规模大的矿床。

主要情况有:先存矿体被推覆体掩埋保存;主滑面的屏蔽作用导致下伏岩系中成矿;矿源层被推覆到储矿层之上,形成地下水淋滤矿床;第五章侵入体构造的控矿作用侵入体构造:是指岩浆侵入到上覆围岩时,在流动中和冷凝过程中以及冷却以后,主要由岩浆活动的力量,在侵入体内外形成的各种构造。

侵入体形态、产状的确定地质方法:接触面的产状、流动构造、接触变质带以及岩体边缘相的范围和宽窄变化等的观测与研究。

地球物理方法:根据重、磁、电法异常的形态、大小及强度等,推断隐伏岩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以及不同深度的变化情况遥感地质方法:根据航、卫片上地形地貌、植被、色调差异、风化剥蚀特征等,解译出岩体的全貌及形态产状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研究,已提出的主要机制多达十余种(肖庆辉等(1988)作过详细介绍。

常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穹隆及底辟;气球膨胀;剪切拉张及岩墙扩展;顶蚀作用;带熔作用;火山口塌陷底辟:指岩浆上拱并发展为“刺穿”性强力挤入围岩的一种作用气球膨胀:指岩体如同不断增大(多次岩浆上侵)的气球上升并向四周扩展、膨胀定位。

侵入体内部构造包括岩体的原生构造和叠加于岩体之上的次生构造:侵入体原生构造--是指岩浆侵位、冷凝、固结成岩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包括火成堆积构造、原生流动构造、原生破裂构造等。

次生构造--是指在岩石固结之后所产生的构造,包括断层、破碎带和片理化带等。

研究这些构造对恢复侵入岩体的形态,侵入时的热动力状态,分析形成机制和有利成矿空间都具有意义。

火成堆积构造:基性超基性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韵律层带构造。

原生破裂构造:原生破裂构造是指侵入岩体在岩浆晚期冷凝阶段发生脆性变形,形成的产状不同、性质各异的裂隙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