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诊治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心脏肌肉缺氧,最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引发心肌梗死。
为了治疗冠心病,许多患者开始尝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由气血失调、痰湿内蕴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传统中医注重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通过中药的使用来调整人体的内部环境,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
许多中药有很好的血管扩张作用,可以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氧症状。
同时,中医还注重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刺激穴位、舒缓血管,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给予患者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来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并降低发作风险。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插入体内,通过放置支架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更多的血液。
外科手术则是在严重病情下,通过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改善心脏的供血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
一项针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心功能、减轻心绞痛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心功能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中医在调理生活方式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强调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一个配合度高的团队,包括中医、西医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
这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交流,以确保治疗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其次,中医治疗在疗程和效果的观察上与西医治疗有所不同。
传统中医强调缓解症状、调整内部环境,这需要患者在长时间内坚持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及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及分析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科室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14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按照患者治疗内容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71例患者接受单一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B组72例患者在A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益气化瘀方进行治疗。
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0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64.79%(P<0.05);此外,B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
结论临床在面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理想,适合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代谢异常的脂质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沉着形成白色斑块,从而导致动脉腔狭窄、血流受阻、心肌缺血[1]。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该种疾病的发生机率明显的升高,加之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也导致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机率、死亡机率大幅度升高。
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以往临床多是采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长期临床实践显示效果并不理想,且西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治疗期间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
此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14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短期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以及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符合标准的143例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76例、女性患者有67例;患者的年龄大小从46~71岁,平均年龄为59.8岁;患者的病程长短从2年半~13年,平均病程为5.2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脏缺血所致的。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传统的中医和现代的西医治疗手段各有优势,所以很多患者开始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那么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如何?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气血不足”和“心脏失养”。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由于气血不足导致心脏失养,进而出现心绞痛、心悸等症状。
所以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点是调理气血并修复心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扶正祛邪”和“标本兼治”。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冠心病时各有所长,中医擅长调理气血、修复心脏功能,西医擅长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目的。
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冠心病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点是调理气血、补益心脏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当归、黄芪、人参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针灸、推拿等方法也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缓心脏压力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植入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来增加心肌的供血。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或进行搭桥手术来扩张冠状动脉。
植入治疗主要是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或人工心脏等设备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手段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比如可以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中药调理,或者在西医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来达到综合调理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几点体会

3 1 年龄 本病 多见 于 4 . o岁以上 的中老年人 , 据相关 统计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冠 心 病 的 几 点 体 会
罗 卫 平
( 广东省清远市 中医院 ,15 0 5 10 )
【 摘要 】 目前认 为冠心病属于本虚标 实 , 病位在心 , 涉及肺 、 、 脾 肾。冠心 病急性冠 脉综合征多属气 滞、 血瘀 、 痰浊 、 寒凝 、
闭阻心脉 , 临床实践中 , 着重对 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 。本文着重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几点经验之谈 。 【 关键词 】 中西 医; 治疗 ; 冠心病 ; 体会
公认 。有资料表 明, 糖尿病 病人本 病发病率 是非糖尿病 者的
割样疼痛 , 位于胸 骨后 , 常波及整个 前胸 , 以左侧 为重 。部分 病人可延左臂尺侧 向下放射 , 引起左侧腕部 、 手掌 和手指麻刺 感, 部分病人可放射 至上肢 、 肩部 、 颈部等 。疼 痛部位 与 以前 心绞痛部位一致 , 但持 续时 间更 久 , 痛感更为 明显 , 疼 同时伴
咽喉部和背部等 , 也可放射到右臂。情绪容易激动 , 息和舌 休
下含化硝酸甘油可得到一定程度 的缓解。根据发作的频率 和
严重程度 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
2 2 心 肌 梗塞 . 心肌梗 塞发 生前一 周左 右常有 一定 症状 ,
血压 , 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 正常者 的四倍 。 3 4 血脂 . 由于遗 传 因素 、 肪摄 入 过多 、 度 吸烟 和饮 脂 过
死亡 , 在急性症状 出现 以后六 小时 内发生心脏骤 停所致 。主 要是 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 胞电生理 活动异 常 , 而发 生严重 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
传统中医以及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各具特色,许多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一、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冠心病强调整体观念,通过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手段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中药调理的方式,可通过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毒、清心火等功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调整血脂代谢,减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缓解心绞痛、呼吸困难等冠心病症状,提高心肌耐缺血的能力。
中药还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粘度、抗氧化等作用,对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法也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舒缓心理压力,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这些中医疗法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灵活应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综合治疗。
二、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扩血管药物等,以减轻冠心病的症状,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肌缺血。
对于一些严重的冠心病患者,西医会选择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来解决严重的血管狭窄问题。
介入治疗通过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扩大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
搭桥手术则是通过取体内或异体的血管搭桥,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较为直接和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可以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西医治疗主要解决病症本身,对于患者的整体健康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是目前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中医和西医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可以相互补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可以通过中药以及针灸、推拿等手段,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脂、减少血小板聚集。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冠心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已成为一种新的疗法。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医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包括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调理气血等方面的药物。
针灸治疗主要采用穴位刺激和经络调理的方法。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优点是疗效温和,不易出现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对心脏、肝肾等脏器无损害。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缺点是疗效较慢,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扩血管药物、调节血脂药物等。
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搭桥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方法。
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优点是疗效快速,可以迅速改善症状,减少心肌缺血的程度。
西医治疗冠心病的缺点是药物副作用较大,介入治疗和手术风险高,容易导致并发症和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是指将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综合治疗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优点是能够综合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减少心肌缺血的程度,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缺点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周期长,需要耐心和毅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包括疗效评估和疗效观察两个方面。
疗效评估是指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来评价患者的疗效。
疗效观察是指对治疗过程的观察和总结,包括疗效的持续时间、疗效的稳定性、疗效的复发情况等。
疗效评估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重要内容。
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病情变化。
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和持续时间、胸痛的部位和放射部位、伴随的症状等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血脂水平、炎症指标等,为评价患者的疗效提供客观数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是将中医药学和西医学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治疗,能够起到强化西医药物治疗的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与观察结果。
从西医治疗角度来看,冠心病主要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改善心肌营养供应等药物治疗方法。
然后结合中医药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中医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扩张力,减少心脏健康问题的发生。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可以调整血液循环。
中医药学认为,冠心病是由于气血不畅所引起的,通过中药的调理和针灸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等问题,保证心脏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医药学注重防治兼顾,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中医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可以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许多西药在治疗冠心病时会有一些副作用,如消化不良、头晕等。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与西药的配合,减少西药的用量,减轻西药的副作用,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调整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观察结果是显著的,通过临床实践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观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坏死所致,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目前,传统的中医治疗和现代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一种热门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观察。
一、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气、活血、和中、补虚”,以保护心脏功能、改善血流、减轻心绞痛等为主要目标。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人参、丹参、天麻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调节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
中医还注重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采用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心脏搭桥手术。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降脂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绞痛、防止血栓形成等。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来扩张狭窄的冠脉,恢复心肌供血。
心脏搭桥手术则是通过搭建新的血管来改善心肌供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与西医的优势,充分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作用,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改善体质来辅助西药治疗,减轻药物副作用。
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辅助疗法,可以有效舒缓心绞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肌供血。
西医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并明确病变的程度和位置。
结合中医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同时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少量病例的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实十分显著。
一方面,中医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调整体质,提高心脏功能。
西医能迅速缓解症状,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减轻病情。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扩大样本量,收集更多的数据,通过更为严密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我们也将探索更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中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寻找有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通过常规西医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显效22例,占总数的73.3%,有效占总数的23.3%,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18例,占总数的60%,有效率占总数的20%,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脏病发生。
冠心病发作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其发病机制和发病部位也各不相同。
在中医学上则根据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发病部位以及临床表现将它归类于“心痹”“厥心痛”“胸痹”“真心痛”等范畴[1]。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依靠于药物治疗,并且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中医角度上,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以及心阳不振造成寒凝气滞、痰浊与瘀血阻碍心脉,从而影响气血流动导致而成。
目前对于冠心瘸的中医治疗主要由活血化瘀、益阴补阳、益气活血或者益气补肾等方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冠心病在中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5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岁,有11例患者表现出胸闷心痛以及舌质紫暗,10例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头目眩晕以及气短胸闷,9例患者表现为头晕耳鸣、心烦不寐以及腰膝酸软;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9岁,有10例患者表现出胸闷心痛以及舌质紫暗,9例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头目眩晕以及气短胸闷,11例患者表现为头晕耳鸣、心烦不寐以及腰膝酸软。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药物为硝酸甘油,用法为舍下含服,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改用普萘洛尔片治疗,每次20mg,3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治疗药物为丹参15g、葛根12g、延胡索10g,甘草8g,用水煎服,每次服用1剂每天服用两次。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0天,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对比[2]。
效果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的胸闷心痛、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舌质紫暗、
气短胸闷、头晕耳鸣、心烦不寐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消失;②有效:患者的胸闷心痛、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舌质紫暗、气短胸闷、头晕耳鸣、心烦不寐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得到好转但并未消失;③无效:患者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3]。
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显效22例,占总数的73.3%,有效占总数的2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18例,占总数的60%,有效率占总数的20%,无效6例(20%),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讨论
以往我国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主要是中医药物的保守治疗,以控制症状,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梗塞发生为目的,但并不能真正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及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不断提高,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指以导管为基础应用机械原理针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冠心病是心脏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闷心痛、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舌质紫暗、气短胸闷、头晕耳鸣、心烦不寐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4],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根据我国的相关医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的冠心病患者在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冠心病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活血化瘀、益阴补阳、益气活血或者益气补肾等等,其治疗原理主要通过调理人体内的气血,使气血通畅。
比如活血化瘀方法的治疗药物中就具有良好的抵抗血小板聚集黏附以及血栓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液流通,并能够起到扩张血管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以及保护心肌的作用,不仅能减轻心脏疼痛,对于病情的根治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由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大大提高有效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斩玺,邓永军,屈哲,雷作熹,詹华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4):1-2.
[2]杨智源,李乔南,苗永艳.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9):138.
[3]王师菡,胡元会,王阶,何庆勇,张月,李霁,次仁德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2549-2550.
[4]邓润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0):78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