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包合物凝胶体外释药行为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研制

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研制邹尚荣;谢斌【摘要】目的筛选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最佳处方.方法用HPLC法测定右旋布洛芬缓释栓中右旋布洛芬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1,3,6和8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根据测得的数据设计最佳处方.结果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采用转篮法,转速为50 r·min-1条件下,最佳处方组成:以PEG4000为基质,HPMC K4M 用量为8.0%,硬脂酸用量为1.0%.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09(024)004【总页数】4页(P287-290)【关键词】正交设计;右旋布洛芬;缓释栓【作者】邹尚荣;谢斌【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060;湖北丝宝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布洛芬是有效的PG合成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布洛芬有左旋体、右旋体之分。
有关研究[1,2]表明,布洛芬的药理活性主要来自其右旋体,即右旋布洛芬(dexibuprofen),右旋布洛芬与等剂量布洛芬消旋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较小剂量即可达到治疗作用,在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笔者未见有右旋布洛芬缓释栓处方筛选的研究报道。
1.1 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0 Separations Module,Waters 486 Tunable Absorbance Detector)及Empower Pro色谱工作站;ODS-C18色谱柱(Hypersil ODS 25 μm,200 mm×4.6 mm,5μm);ZRS型智能溶出度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1.2 试药右旋布洛芬对照品(苏州第四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0401,纯度99.6%);右旋布洛芬原料药(苏州第四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D512003,纯度≥99%);右旋布洛芬缓释栓(自制,规格100 mg)。
药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药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药学专升本考试是针对药学专业专科生升入本科阶段的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测试学生对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套模拟的药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供参考:药学专升本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总浓度B. 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出来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C. 药物的疗效D. 药物的副作用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的剂型?A. 片剂B. 注射剂C. 胶囊剂D. 药物本身答案:D3.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总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 药物达到最大效应所需的时间C. 药物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D. 药物完全排出体外所需的时间答案:A4. 以下哪个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红霉素B. 阿莫西林C. 四环素D. 磺胺类药物答案:B5. 以下哪个药物具有抗凝血作用?A. 阿司匹林B. 布洛芬C. 地塞米松D. 胰岛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
答案:稳态时间7.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药动学8.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治疗效果。
答案:药效学9.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药代动力学10.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药物代谢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答案: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和药物依赖性等。
12.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它们在体内的作用可能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例如,抗凝血药物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双氯芬酸制剂研究进展

综 述 双氯芬酸制剂研究进展宾 驰(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浦北535300)[关键词] 双氯芬酸;制剂[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23-2983-03 双氯芬酸为邻羟基苯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强的抗风湿、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创伤和术后炎性疼痛等。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经皮给药、眼科外用和直肠给药等,已上市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凝胶剂及滴眼液等,根据疼痛疾病的发病变化规律,研究可以长时间平稳或者可以快速起效的双氯芬酸缓释和控释制剂成为了近年来的主要趋势。
随着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双氯芬酸新的给药系统,笔者就近10a来其剂型研究综述如下。
1 骨架型缓/控释片骨架型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临床上常用的口服缓控制剂,其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释放,维持较长时间体内有效血药浓度,常见的有亲水凝胶型、不溶骨架型和蜡质骨架型等。
付旭东等[1]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和十八醇为缓释层辅料,以CL-PVP(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和甘露醇作为速释层辅料,用湿法制粒和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制备双氯芬酸钾(DP)双层片,释放特征为:20%<Q0.25h<40%,60%<Q6h< 80%,Q10h>80%。
李娟等[2]以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以HPMC为骨架材料,配以肠溶型丙烯酸树脂Ⅱ号辅料,压制成双氯芬酸钠(DS)缓释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1±10.8)%,MRT和t1/2显著大于普通肠溶片(P<0.01),而C max 低于肠溶片(P<0.01)。
高声传等[3]采用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双氯芬酸赖氨酸盐缓释片,释放行为呈现良好的零级动力学。
宗莉等[4]以乳糖、微晶纤维素、PVP做填充剂和致孔剂,HPMC分别辅以硬脂酸、EC、EC+丙烯酸树脂Ⅱ号制成3种骨架DP缓释片,3个处方体外释药均符合Higuchi方程。
TAP-HP-β-CD包合物在体外释药和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TAP-HP-β-CD包合物在体外释药和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张小华;陈圆;陈晓兰;王妲妲;陶冠红【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26【摘要】[目的]研究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TAP-HP-β-CD)包合物的体外释药和鸡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甲砜霉素(TAP)原料药为对照药,采用小杯法测定TAP-HP-β-CD包合物的累积体外溶出度;将10只三黄鸡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灌服TAP-HP-β-CD包合物和甲砜霉素粉后,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0.08、0.25、0.50、1.00、1.50、2.00、3.00、4.00、6.00、8.00、10.00和12.00 h鸡翅静脉采血2 ml,取其血浆加入内标氟甲砜霉素,以乙腈提取溶剂,用RP-HPLC内标法检测其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采用3p87程序计算药物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 TAP-HP-β-CD包合物的体外释药速度快,TAP包合物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相对生物利用度高.[结论]该研究为TAP新剂型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总页数】4页(P14457-14459,14467)【作者】张小华;陈圆;陈晓兰;王妲妲;陶冠红【作者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药物检测中心,江苏泰州,225300;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药物检测中心,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药物检测中心,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药物检测中心,江苏泰州,225300;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相关文献】1.SPE-HPLC法测定三七皂苷β-环糊精包合物血药浓度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J], 郑义;陈晓兰;丁宁;黄琳;陆辉2.阿德呋啉-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鸡体内药动学研究 [J], 苏婷婷;阮祥春;周飞亚;晏苒;曾明华3.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分散片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J], 王周丽;贝永燕;朱爱军;陈维良;施林森;张学农4.TM208-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J], 金日显;张强;吕万良;李润涛5.隐丹参酮及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J], 张冕;万芳;王勇;何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洛芬剂型研究进展

布洛芬剂型研究进展作者:李晓洁王崇静梁月琴王珩李仲昆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8期布洛芬的化学名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属丙酸衍生物,是一个已使用多年的老药。
其临床应用主要是解热,镇痛,抗炎。
但其长期口服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周晓梅等[1]收集了2000~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布洛芬的不良反应。
据统计,布洛芬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居多;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时引起不良反应的较多;老年人使用布洛芬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在使用时间上,超时使用致不良反应的达23.53%;连续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占到52.94%。
针对这些不良反应,人们一直致力于其制剂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就布洛芬的制剂及剂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片剂布洛芬原料药为白色结晶粉末,因其熔点低,与辅料混合后极易产生低共熔现象。
陈晓刚[2]以HPMC为粘合剂制粒,胶态SiO2和MS 混合物外配以解决上冲粘冲现象,外配滑石粉因重下沉以解决下冲粘冲情况,同时处方中加入了聚山梨酯80可确保布洛芬片溶出度达到国外药典的高标准要求。
2 ;乳膏布洛芬局部给药2~4 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在皮下脂肪、肌肉和关节滑液中的药物浓度远远超过血药浓度有利于局部炎症和疼痛的治疗。
符棘玉等[3]研究了氮酮对布洛芬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发现当氮酮的浓度为3%时,布洛芬乳膏的透皮吸收率最高,可以选择氮酮作为布洛芬乳膏的促透剂。
3 ;滴眼液布洛芬难溶于水,因此很难配制成溶液剂型。
韩华等[4]利用布洛芬与聚乙二醇-20000形成低聚共熔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了0.2%的布洛芬滴眼液。
对168 例患各种类型结膜炎及内眼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4 ;巴布剂布洛芬的适合局部给药,国外已经成功将布洛芬开发成多种透皮制剂。
王霞等[5]将布洛芬制成药量为5%的巴布剂,所得布洛芬巴布剂含量稳定,渗透速率小于释放速率。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Ds)是一类广泛用于缓解疼痛、消炎和抗风湿的药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消炎、镇痛和抗风湿的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还可以抑制缓激肽的生成,从而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减轻局部组织损伤的作用。
水杨酸类药物:例如阿司匹林、二氟尼柳等。
此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苯胺类药物:例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此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类:例如奈普生、双氯芬酸等。
此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等作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它们还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在于消炎、镇痛及抗风湿作用显著,且对于大多数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然而,它们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
针对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剂量和副作用。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物在特定疾病(如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中的治疗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风湿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持续上升。
它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疾病的风险。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PBPK模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UPLC是一种柱效高、发展前景好的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机制的数学模型;PBPK用于模拟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更方面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更深研究在药物研发中起到了重要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 UPLC PBPK模型药物研发Abstract: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and PBPK model in the study of the pharmacokineti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UPLC is a column efficiency high,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based on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mechanism; PBPK used for simulation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the body of metabolic distributed more medicine dynamics research. The pharmacokinetic deeper in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Keywords: Pharmacokinetic UPLC PBPK model Drug development前言: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生物药剂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机体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的处置以及所产生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意义;并且探讨药物代谢转化途径,确证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代谢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提供药物效应和毒性的靶器官,阐明药效或毒性的物质基础,弄清药物疗效和毒性与药物浓度的关系[1]。
新型凝胶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新型凝胶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凝胶在现代药学中应用广泛,以凝胶为基质的缓释控释剂型,如胃滞留控释系统、凝胶骨架片等,得到了全面的研究。
适用于凝胶给药系统的药物甚多,亲水性药物、疏水性药物、酸性药物、阳离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细胞组织等均可作为它的模型药物。
而且可以从口腔、鼻腔、眼粘膜、消化道粘膜、阴道、直肠、皮肤等途径给药。
Ramsey等[1]对氢氧化铝凝胶沉淀微球中阳离子药物丙咪嗪的释放作了研究。
他们发现对微球不同的洗涤方式、不同的加热方式及药物浓度的改变都会影响药物的释放。
陈玉林等[2]研究了云南白药凝胶。
该凝胶由云南白药、 5.5%氢氧化铝凝胶、去甲肾上腺素组成,口服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达97%。
但总的来说,有机凝胶是凝胶给药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
因为有机凝胶中的有机化合物易与人体产生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作用及生物可降解作用等。
目前,有机凝胶已被用于缓释、控释及脉冲释放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制。
有机凝胶又可分为亲脂性有机凝胶、亲水性有机凝胶和乳剂型有机凝胶三类。
1 亲脂性有机凝胶给药系统亲脂性有机凝胶由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如烃类、脂肪醇类等聚合而成,具有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对皮肤刺激性小等特性。
Sherriff等[3]研究了正十二烷凝胶和正十二醇凝胶的流变学与药物释放特性。
由于在凝胶中加入了二氧化硅胶体,使药物水杨酸甲酯可与其产生氢键作用,在正十二烷凝胶中,水杨酸甲酯低浓度时增强凝胶强度,高浓度时可起增塑剂的作用。
而正十二醇凝胶中水杨酸甲酯无论任何浓度均可起增塑剂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在正十二烷凝胶中,药物水杨酸甲酯与硅烷醇基团的相互作用并不影响它释放。
Gemeidi 等[4]将液状石蜡与极微细烟雾状的氧化硅制成凝胶,在26~60℃之间均稳定。
药物水杨酸、苯佐卡因从其中释放的速度比在凡士林作基质的软膏剂中为快。
2 亲水性有机凝胶给药系统亲水性有机凝胶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聚合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 40 、 80 、 120 μg / ml 的 IBU 线性范围和精密度: 配制 10 、 标准溶液,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绘制标准曲线。 1. 2. 2. 2 无膜溶出法 考察凝胶溶蚀行为及药物释放行为 B、 C、 D 4 个处方的样品放入试管 ( W0 ) 中, 分别把 2 ml A、 迅
2
5404 ( 2009 ) 181786-04 文章编号: 1000-
4 (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1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药 剂 科, 药 学 院 药 学 教 研 室, 重庆 400016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 重庆 400030 ;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 重庆 400014 ) 3
作者简介: 李欣宇, 女, 四川省遂宁市人, 硕士研究生, 药师, 主要从事药物新 Email: xing剂型与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电话: ( 023 ) 89012069 , yu510@ 163. com Email: zhuzhaojing1962@ 163. com 通信作者: 朱照静, 1223 ; 修回日期: 2009-03-02 收稿日期: 2008-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ird People ’ s Hospital of Chongq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thermosensitive in situ gel of ibuprofen ( IBU ) inclusion complex with poloxamer and evaluate its release behavior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 The IBU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by lyopyilization. The poloxamer 407 and 188 were added as a bas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el. The release of inclusion complex gel was evaluated by membraneless models. The pharmacokinetics was evaluated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ng IBU solution or IBU inclusion complex gel to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he drug concentrations in the plasma were measured by HPLC. Results The loading amount of IBU was 10. 24% . The corrosion of gel and the release of IBU correspond to zeroorder kinetics. Compared with IBU solution,the t max and t1 /2 were prolonged and C max was degraded while AUC was enhanced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IBU inclusion complex gel is used as a good injection with sustainedrelease which can improve the analgesia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ibuprofen. And our study builds up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se of waterinsoluble drug in thermosensitive in situ gel. Key words: ibuprofen; inclusion complex in situ gel; poloxamer; membraneless models; pharmacokinetic 布洛芬 ( ibuprofen,IBU ) 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 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 首个烷基苯丙酸非甾体抗炎药, 关节炎, 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大, 且生物半衰期较短, 需频繁服药来维持治疗浓度, 加重了胃肠反应, 甚至导 致胃肠出血。因此, 开发布洛芬非口服缓释制剂十分
必要。温度敏感原位凝胶( thermosensitive in situ gel) , 又称在位凝胶, 由于不需要有机溶剂或共聚反应试剂 , 因而毒性很低, 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该给药系统 进入人体后由于环 在储藏条件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 , 境温度升高而迅速发生相转变 形成半固体凝胶状, 其 中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407 ( poloxamer 407 , 1] P407 ) 为基质的原位凝胶研究最为成熟 [ 。 布洛芬属于难溶性药物, 而 P407 形成的凝胶属于 布洛芬在 P407 中无法溶解, 达不到有效 亲水性凝胶, [ 2] 。 的载药量 常用的增溶方法为添加有机溶剂 ( 如丙
4
Teaching Section of Pharmaceutics,School of Pharmacy,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 ;
3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Chongqing 400030 ; Chongqing 400014 ,China)
要: 目的
In vitro release behavior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of ibuprofen inclusion complex in situ gel
LI Xinyu1 ,ZHU Zhaojing2 ,CHE Keke3 ,WANG Lijuan4 ,WU Qing4 (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1786
第 31 卷第 18 期 2009 年 9 月
ACTA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ACADEMIAE MEDICINAE MILITARIS
TERTIAE
Vol. 31 ,No. 18 Sep. 2009
论著
布洛芬包合物凝胶体外释药行为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 2 3 4 李欣宇 , 朱照静 , 车坷 科 , 王丽娟 , 吴
[ 5]
37 ℃ 保存 0. 5 h, 速称量( W1 ) , 轻轻加入 PBS 7. 4 缓冲液 2 ml, 保持凝胶表面不破损, 放入 37 ℃ 恒温水浴振荡器 5 min 后, 形 12 、 24 、 36 、 48 、 60 h 成凝胶。开始振荡, 速度 50 r / min, 分别于 6 、 倾倒出上层溶液, 立即擦干试管外壁, 称量 ( W t ) , 补充 2 ml 缓 继续恒温振荡, 反复直到凝胶完全溶蚀 , 凝胶累积溶蚀率 冲液, ( % ) = ( W1 - W t ) / ( W1 - W0 ) 。 溶蚀液适当稀释后进行含量 测定, 计算药物累积释放度。 1. 2. 3 新西兰白兔肌注药代动力学研究 1. 2. 3. 1 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 色谱条件: Diamonsil 钻石 C18 柱( 4. 6 mm × 200 mm,5 μm ) , 流动相: 甲醇 /0. 05 mol / L 磷 酸二氢钾水溶液 = 70 /30 , 流速为 1. 0 ml / min, 进样量: 10 μl, 柱 检测波长: 225 nm。 温: 30 ℃ ,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 : 取 0. 3 ml 血浆于离心管中, 加 20 μl 50 μg / ml 双氯芬酸钠内标溶液, 涡旋 30 s, 加入 0. 6 ml 甲 15 000 r / min 离心 10 min, 醇, 涡旋振荡 2 min, 取上清液氮气吹 100 μl 流动相复溶。 干, 方法专属性: 按上述色谱条件和血浆处理方法 , 测定空白 血浆、 加有 IBU 和内标的空白血浆和肌注 1 h 后的色谱图。 标准曲 线 和 最 低 检 测 线 : 取 空 白 血 浆 0. 3 ml, 精密加入 20 μl 内标液及不同量的 IBU 储备液, 使血浆样品 IBU 浓度分 2、 3、 5、 10 、 20 、 30 μg / ml, 别为 1 、 随后按“血浆样品的预处理测 定” 方法操作, 以样品峰面积与内标峰的比值 y ( As / Ai ) 对血浆 中样品的浓度( x) 作线性回归。 精密度和回收率: 精密量取不同浓度的 IBU 储备液, 配制 10 、 30 μg / ml) 3 个不同浓度的血浆样本各 5 份, 成高、 中、 低( 3 、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测定 ” 按 方法操作, 考察精密度和回收率。 1. 2. 3. 2 6 只新西兰大白兔,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按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 2 组, 一组肌注 1 ml 0. 5% IBU 水溶液, 另一组肌 15 、 30 、 注 1 ml 的 IBU 包合物原位凝胶 ( C 处方 ) 。 分别于 5 、
第 18 期
李欣宇, 等. 布洛芬包合物凝胶体外释药行为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787
二醇, 甲醇等 ) , 但有机 溶 剂 的 加 入 使 凝 胶 的 毒 性 增 大。因此本研究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 布洛芬的溶解度。单用 P407 形成的凝胶缺乏一定硬 本研究采用生物粘附材料海藻酸钠增强凝胶机械 度, 强度, 最终制备出具有缓释效果的注射用布洛芬包合 物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 1 1.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XPert, PW3040 , 仪器 射线衍射仪 ( Philips X ’ 重庆 ) , ( AFM · IPC208B , 同泰粉体 研 究 所 原 子 力 显 微 镜 重庆大 Aglient11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 学) , 冷冻干燥机 ( LGJ25 , 军 分 析 天 平 ( METTLEROLEDO 事医 学 科 学 院 实 验 仪 器 厂 ) , AB204E) , 氮气吹干仪 ( BF2000 型, 上海率纳科贸有限公司 ) , Q Biocel A10 ) , 超纯水机( Milli高压蒸气灭菌锅 ( MLS3750 , 日 本三洋) 。 1. 1. 2 药品与试剂 P407 , 泊洛沙姆 407 ( pluronic F127 , 药 BASF 公司) , P188 , 用级, 泊洛沙姆 188 ( pluronic F68 , 药用级, BASF 公司) , FMC 公司 ) , 海藻酸钠 ( NF200M, 药用级, 布洛芬 ( 西南合成制药厂, 批号 20070924 ) , 羟丙基β环糊精 ( HPβCyD, 西安德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注射级,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 540 , 平均取代度 5. 2 ) , 甲醇、 乙腈( 色谱纯) , 其余试剂均为分 析纯。 1. 1. 3 实验动物 6 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体质量 ( 2. 25 ± 0. 15 ) kg, 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