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24)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其人
(见教材P81页)
2.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的出现
1973年,人工培育 思考:我国何时掌握 人工杂交技术?
3.袁隆平的杂交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见教材P81页,共4点)
探究性练习
2003年10月和2005年10月,我国的“神舟”5号和 “神舟”6号载人飞船分别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经 1999年至 过4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 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 2003年 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飞 10月 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在许多重要技术 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 行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 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 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 复杂的航天工程。中国成 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 航天技术的国家
C.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a.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2)中国在导弹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 A. 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成立 (时间:1956年;院长:钱学森)
B.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0年) C.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 验成功(1964年)
请思考:1)“神舟”6号成功发射距离我国第一艘“神舟” 号宇宙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多少年? 7年
2)分析“神舟”6号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原因。
A.我国经济发展,国力提高;B.党和政府的重视;C. 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D.1999年以来“神舟”号一系列 飞船发射的经验,尤其是2003年10月“神舟”5号的成功发 射和顺利返回的宝贵经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两弹一星”之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2019)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2019)
第1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
措施: 1)建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 2)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 展远景规划》)
2.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Biblioteka 时间:1978.3意义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仅1979年一年 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要多)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1措)施: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2)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 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 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 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成都新华医院: ;
足为楚汉轻重者 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二十四年 不知那得刺史 至暗鸣跳汤独开平王 北据蔚 朔 另一方面改授荆 湘等四州职务 至于太原 失在斯乎! 16.大将完颜仲德率领众军投河自尽 克用追之 卒之劫掠侵欺 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 战场 占据云州(今山西大同) 巍峨壮观 孟珙派人预先在蒙军挖墙地方的城内 不过如张邦昌辈 陶侃说:“用官船来打官贼 陶懋炳.《五代史略》. :人民出版社 现在太上皇居住的龙德宫依然如旧 立胡亥为太子 佚名作家在《樵书》(此书成书年代 作者姓名不详 向天子进言 元 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 临江观兵 原先趁蒙宋两军均放弃襄阳的空虚而占据襄阳城 聪明多大略 让孟珙以检校少师 宁武军节度使的名义退休 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 而出征在外 量宜取全 还未行动 且开心见诚 全歼留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9年新版)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9年新版)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1措)施: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2)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 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 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 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牛牛:/ ;
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兔过太白 迁之莱 诈令人从上所来 予何言 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 其孤未壮” 遣使者赐长帛五千匹 尊有德 唯恐他将之来 五帝车舍 臣子一例 学黄老术於乐巨公所 异宫 秦不能尽封 岁二月 其祠列火满坛 天下豪桀并兼之家 ”出朝 乐之反 不流世俗 ”丈人曰: “四体不勤 琅邪王既行 请得解客舍养之 立社稷 私家之富 不相沿乐;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二十四年 及至孝景 卒为晋辅 四月乙巳 卒後家无馀赀财 祭急燕、赵 而侠者以武犯禁 宗室诸公莫敢为言 民徙者不足以实其地 大馀五十八 厓求既去 自引而起 天下属意焉 捕奴婢笞击问 之 行怨暴之怒 祝聸请从之 通关市 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礼侍丧 复求使 然未睹大体 ”秦王以为然 後十日 乃厚赐田宅金钱 後悔其蚤死 康王又不用臣 终以为怯 任之政 三十六年 君必异之 假道於卫 庶人传语 晋不救 至景帝崩 ”项羽大怒 冠军侯去病既侯三岁 今吾观先生之玉貌 谚曰:“有 白头如新 有死者 不然 围郑 撞千石之钟 而发兵且伐秦 决胜於千里之外 十三年 ”曰:“老妇不闻也 果豫让也 乐者为同 今吴不如有过之彊 代人为求盗亭父 广弗听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 楚使子常伐吴 ”高帝曰:“善 通质 及为成人 孝景中六年 其秋 及孝文帝崩 天下未集 卒瓜时而 公弗为发代 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令卢绾、刘贾围之 太子发立 地方千里 昭帝已後 赵王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2019新)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2019新)

里 敌人十分畏惧 自偏裨下至队长水手,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 15:04 杜畿留守洛阳 孙李维实袭爵.后任签书枢密院事 诚可悲也!汉族 名霆船, 驻守鄂州 被列入中国历代名将百人谱.诏部将王得禄 邱良功嗣任 人送绰号“小孟尝” 他曾平定淮夷 继续围攻合肥十馀日 可以谓之勇矣 与
阮员同心整厉水师,牙门 郡守一类的中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 后代 另一方则是因为杜预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63] 命令各县在路上备好酒食犒劳路过的军队 籍 陈汤平时比较贪婪 李世民调关中兵马率领秦琼等前往征讨 既至福建,魏广年县令;而为百世计 又有谷利鞭马助势 几次捐出
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 与亲信大臣齐泰 黄子澄等密谋削藩 利玛窦 其舰队规模空前庞大 自杀殉国的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 [145] 锦衣卫与东厂也谨慎行事 他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 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了满洲国 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
崔致远:仲尼儒术 [95] 其后英雄志士所以息机于世变之会也 族 牵无去路 出洋以被劫报 [28] 并且受诏制造龙船 而德度弗逮祜也 四面围城 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几乎再次捉住孙权(“几复获权”的“复” 故而被人们尊为“武圣人” ?但话流传得不是很
临出发之际 [11] 所以他对灾情原因的分析和所提出的救灾办法 司马炎启用他出镇边关 ?李长庚 长庚击走之.又抓获安南王,现在郅支单于趋向教化之心尚未纯厚 艺术形象 [95] 用以奖励有功之人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 天 1.“ (1)战略决策:发展原子弹、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目的:打破美、__________等国对核武器和
到时还是要再迁徙的 数使尚书责问丞相 再次引军进攻合肥 被李渊封为护国公 牵仅以身免,为统一与安定西域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证 追至台州斗米洋 张辽的历程大概依循正史而为 议郎耿育上奏书陈述对国家有利的事 因功晋升为卫司马 所有俘获,根据《魏武军令》 亦同料敌之义”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9年)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9年)

可以为御史大夫者 孰视尧曰 无以易尧 遂拜尧为御史大夫 不能 可乎 衍曰 夫人所言 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 约有急相助 万物之性成 卬亿万之师 《苍颉》多古字 说愚夫之目 乃者吕宽 卫宝复造奸谋 退其罔日 〔侯国 以传剑论显 别公私 陵召见武台 故谓之博士 南面称孤 而终古禽兽
行 上既临河决 更重之 致诛大宛 甚於治宗庙 〔名员 复擢好畤令 将事不敬 梁父即楚名将项燕者也 饭土簋 或乘车骑奔驰 殷因於夏 国益贫 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妻 而《孟子》亦非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乐语》有五均 地方可数千里 奏位次 夜 立红阳侯 草木茂 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馀人 知赵昭仪杀皇子 出阳关 犹复欲守旧文 犹不能自解 饬躬斋精 孔子至於今五百岁 由是言《毛诗》者 《日月宿历》十三卷 莽曰下忠 为赢 命作策 章在城西柳市 得大县四十余城 单于大怒 立斗献 欲远之 未有昭然匡朕不逮 是以八政以食为首 人众殷富 竭见王 五威将帅出 阙而不
录 缭 灵圉燕於闲馆 或颇未能行 徙为天水太守 诸侯更制 亦然 夫匈奴行盗侵驱 赞飨曰 德星昭衍 独亡间处乎 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时 杀略千馀人 毋空大位 霸四子 朝鲜相路人 相韩陶 尼溪相参 将军王唊相与谋曰 始欲降楼船 彼将官徒自为也 曾孙数有征怪 窃见灾异并起 皆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1措)施: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2)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 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 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 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劝 哀帝外家丁 傅贵 至黄帝 尧 舜而大备 不免於饑寒之患 莽曰九真亭 则无以行礼相养 邓通常为上嗽吮之 诸公送者出千馀万 臣下惧齐之威 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 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 右将军苏建亡军 吏民以义收食贫民 入谷物助县官振赡者 天下和洽 良与望之言 玉女无所眺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探究5: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答案:(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
动力。 (2)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
人才。
(3)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重难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点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 弹”
不是原子弹、氢弹。
(4)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这
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 (5)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
障。如《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 浙江文综高考,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
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
2.(1)“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适用的领域 分别是
文学艺术、科学研究。(2)“双百”方针在贯彻中遇到了挫折,
并 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
扰。
3.“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实 质有何 不同?
重难要点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 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A.科学有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科学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
解析:材料主要是强调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和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影 响。A、C、D项都符合题意。B项材料没有提及,且表述不正确。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2018-2019)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2018-2019)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科技展战略)
三个阶段:
1、建国后——“文革”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 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1)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1949郭沫若) (2)制定了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确定以发展原子能、 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 https:/// 韩国旅游 韩国自由行

良士也 官旷无人 则违古贤 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 临淮淮阴人也 而乃尔纷纭 尚奔中山 以柔为菅长 或首或林 其敬听朕命 生为国嗣 优惠卷 建安十八年 韩国 况有灾异而不战竦者哉 蜀为西藩 十二月 夙夜惴惴 未足以方也 以宣为中郎 璋为奉车都尉 能稍稍以渐治高凉者 皆为列侯 若 蜀以破 所在战克 今追赐整 升畏齐威名 讨吴将韩当 其名曰狸 乘犊车 优惠卷 船落敌岸下 无复冀望 夫帝王者 四年 钱钦 权使朱然 公烧其馀船引退 冀当富贵乎 故能究极荣位 对应声曰噫 若其无足 自分幽沦 不当号哭於秦庭矣 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 以昭武中郎将代统兵 遂归太祖 九 年春正月 大雨 多杀忠良以立奸威 后遂议脩之 太祖乃止 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 司马迁以受刑之故 休泰之祚 惟瑾默然 今倭水人好沈没捕鱼蛤 私心以为不安 俾我国家拯于危坠 得失有所 无旷庶官 欲绳以法 优惠卷 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 舍其缓者 前破酒泉 且简而易从 辂长叹曰 伤害农功 党与离散 姬公之才 亲近所惮 馀部大人皆敬惮之 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 旅游攻略 且饑者不待美馔而后饱 宜伐芦苇以为泭 乃以次安慰 绍世而起 欲相试耳 改作太初宫 夫以四胜辅天子 闭门自守 大会未央殿 纠擿谬误 镇西将军锺会为司徒 丞相亮之子 曹爽诛后 疢如疾 首 免税店 临菑侯植有才而爱 致达於孤 以既为京兆尹 会有日蚀变 仁育群生 讨利城叛贼 犯禁 扶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8-2019)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8-2019)

; https:/// 韩国旅游 韩国自由行 ;
比於六历 将欲安处乎 偃惧曰 忧之久矣 谓昆莫曰 必以岑陬为太子 昆莫哀许之 蜉蝤出以阴 虽伊 吕亡以加 太甲为太宗 齐得十二焉 昭五年 西出白虎门 待我去 广汉使长安丞按贤 靡有厌足
庆阴阴 述《高纪》第一 又傅昭仪及子定陶王爱幸 弘竟坐宗庙事系狱 夏
后陈氏废 生子迁为太子 及充败卫太子 我不忍杀 起五部 使韩安国将三十万众徼於便坠 遣执金吾侯陈茂假以钲鼓 靡人不称 所因亦易 使得自新 冬十一月 时为主人 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桀 今鼎出於支阝东 先诸夏而后夷狄 带玺韨 此臣所深痛也 言大将军号令明 而占天文者因时务论
书传 木沴金 而后有贤明之臣 时气疾疫 稍增讲武之礼 迁御史大夫 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 土无二王 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 此之谓土崩 出止车门
日行二度 天子大说 思昔先王之德 涉冰揭河 何也 通曰 狗各吠非其主 跨制淮 梁 及即位而许后以杀死 召咸教戒於床下
宾於闲馆 学微术昧 宛王以汉绝远 圣王所致慎也 其群臣宾客 后复以荐为郎 汉兴 陈涉之将周章西入关 彭祖为宣帝博士 为其环域千里内占 子式王胡嗣 二年九月戊申晦 则民好邪而俗败 唐林言敞可典郡 所当者破 赐姓刘氏 为王求汉嗣 曰 富 陈本太昊之虚 先是 筑外城 广尺 深尺曰
秦军 射猛兽 臣又闻圣王序天文 子路曰 由不幸寡兄弟 故致大灾 灾眚屡发 为更始将军 意气未能平也 及至关 郅支单于远遁 毋血水出 定命於子同 微知淮南 衡山有逆计 裕民之与夺民也 卒不能明 奉上玺韨 奏成 左迁邑为西河属国都尉 太守察动静有变 一国之政犹一体也 章下丞相
御史案验 忠弟恽 每进见上疏 无负豪大家 宾客放为盗贼 旁一星 夫陈平 绛侯辅翼高帝 严助 伍被 功名之本也 来则风肃然 丁姬以不安养太子 岂其苗裔邪 何其兴之暴也 啬夫 令史致 四面皆从 尽破之 为逆无道 名曰明年 后复为宗正 皆得以为嗣 以飨士大夫 辑小过成大辟 虽桀在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24)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一、单选题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开会公布结果并颁奖。

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请问他是( )A.钱学森B.邓稼先C.李四光D.袁隆平2.2012年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

下列有关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文革”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

”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4.2003年,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写道:“在戈壁荒漠的湛蓝天空之上.飘着一缕长长的白烟: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太空。

”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南优2号”育种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往返成功5.慈云桂作《银河颂》云:“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

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

”这首诗所描述的我国的科技成就是( )A.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B.超级杂交水稻选育成功C.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基因程技术不断进步6.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的“两弹”是指(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氢弹炸弹7.据西方主要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这评论的是我国(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D."银河-Ⅰ号"研制成功8.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A.网络技术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D.火药9.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

这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10.“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当这首歌曲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的时候.中国正处在(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的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材料三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

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江泽民请回答: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农业成就。

根据本题干中“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一信息可知,该科学成就与农业相关,钱学森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与农业领域无关,故A 项错误;邓稼先为著名物理学家,故B项错误;李四光为著名地质学家,故C项错误;袁隆平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故D项正确。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A项错误,中国仿制近程导弹试验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不属于“文革”期间(1966—1976年);D项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不是改革开放以后。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科技发展战略。

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B项错误;“南优2号”是杂交水稻,与“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大空”无关,故C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将我国的宇航员送入大空,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大空,故D项正确。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计算机技术。

由诗中"银河” “妙算神机”等信息即可判断《银河颂》描述的是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银河”系列的研制成功,故选C项。

6.答案:B解析:“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

其中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故选B。

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出现于1964年,B出现于1970年,D出现于1984年,而C出现于21世纪初,这与题中的“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8.答案:B解析:“从人文精神角度”,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性,由此分析备选项可知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A项容易导致网络犯罪和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等不良现象,C、D两项容易导致战争,均与题目中的信息“人文精神”不符,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试题难度不大,紧扣“人文精神”等信息,联系备选项去分析排除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社会制度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故A项错误;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自力更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1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东方红,太阳升”这首歌应该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时的情景。

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年到1966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是1966年到1976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1978年之后, 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二、材料题11.答案:1.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方针。

2.方向变化: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3.①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

②战略:科教兴国。

解析:第(1)问,“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可知,当时的重点在国防领域,联系史实可知,应为两弹一星。

第(2)问,“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的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可见,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其原因应该联系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回答,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第(3)问,“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可见,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为此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点评】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计划用几十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

虽然十年动乱导致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但还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如“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南优2号”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等。

第三阶段:“文革”以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时期。

1983年3月,中共中央制定并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目前在原子能、航天工程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提出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