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环境 PPT
合集下载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5章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 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以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 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则D项正确。第2题,读 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 基础的,表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则A项说法正确。
重复性 复出现
课前|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原因。
①最重要差异:坡麓、坡面、坡顶的□20 ___地__貌__部__位___差别。 ②其他原因:岩性和□21 __土__质____的差别。
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人们印象中的云南,是风花雪月,是 四季如春,是彩云之南。云南是中国自然 环境最复杂、景观最丰富的省份,有永不 回应的“高冷”雪峰,也有孕育生命的热 带雨林;有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也有静 谧旖旎的高原湖泊。它的多样远超你的想 象。
高而陡的山坡
降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耐旱的针叶树、灌木 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 等
地形平坦、高度适中地域
温度、降水适中
落叶阔叶林
低洼的河谷
周边汇水丰富
草甸植被
课前|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小提醒]自然带不同于典型植被。 典型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典型植被名称命 名,表现为“温度带+典型植被类型+带”的形式,如热带雨林带、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典型植被,后边加 个“带”字,则代表自然带的名称,二者不可混淆。
重复性 复出现
课前|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原因。
①最重要差异:坡麓、坡面、坡顶的□20 ___地__貌__部__位___差别。 ②其他原因:岩性和□21 __土__质____的差别。
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人们印象中的云南,是风花雪月,是 四季如春,是彩云之南。云南是中国自然 环境最复杂、景观最丰富的省份,有永不 回应的“高冷”雪峰,也有孕育生命的热 带雨林;有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也有静 谧旖旎的高原湖泊。它的多样远超你的想 象。
高而陡的山坡
降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耐旱的针叶树、灌木 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 等
地形平坦、高度适中地域
温度、降水适中
落叶阔叶林
低洼的河谷
周边汇水丰富
草甸植被
课前|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小提醒]自然带不同于典型植被。 典型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典型植被名称命 名,表现为“温度带+典型植被类型+带”的形式,如热带雨林带、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典型植被,后边加 个“带”字,则代表自然带的名称,二者不可混淆。
《自然环境》ppt课件人教版2

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与P35图2. 1、读课本P34图2.
为砖墙,屋顶坡度大。
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与P35图2.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浙江绍兴的房屋是斜
1、读课本P34图2.
顶,因为当地降水丰
富,斜顶房屋便于排
水。
草原 荒漠
降水与植 被景观
2、读课本P34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与
P35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找出: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4_-_1_0_月___。一般来 说, 南方雨季开始_早___,结束__晚__,雨季__长__;北 方雨季开始__晚__,结束__早__,雨季_短___。
小 结: 我国的 降水 规律
知道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都是哪里吗?
我国东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西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 409毫米的记录。
方便晾晒。
南方雨季长,开始早,结束晚;
2、四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
1、读课本P34图2.
1.图中的等降水 量线有几个数值? 1600mm、800mm、 400mm、200mm、 50mm,5个等降水 量数值
2.图中等降水量 线数值变化的方向 有何规律?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 减少
1、读课本P34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找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_由__东__南__向__西__北__逐__ _渐_减__少___。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季节不均
1、标注四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 2、四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的共同点 __集__中__在__4_-_1_0_月___。 3、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广__州__、_武__汉__、_北__京__ 、_哈__尔__滨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素养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30—100 mm
少雨/ 湿润
大于 100mm
多雨 (雨季)
如图中7、8月降水量都大于100mm,属于 夏季多雨。12、1、2月降水量都小于 30mm,属于冬季干燥。由此分析该地降水 的季节变化特点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5.综合该地气温和降水状况,归纳该地的气 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
黄河进入下游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 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 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 故四周河流难以汇入,所以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主要水电站的分布
黄河的综合治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黄河概况 青藏高原黄河源, 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甘, 北上川宁内蒙转。 南下晋陕折豫鲁, 东去注入渤海湾。
黄河只能称为我国第二“长”河,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虽然黄河的长度居我国第二位,但其径流量只有660多亿立 方米,约为长江的1/15,也远少于珠江等河流。
(1)“河口”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湖口”是长江中、 下游的分界线。 (2)“三峡”位于长江上游,“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而黄河水能资源主 要分布在中上游。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 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在亚洲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 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他地区,由于冬 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 风性湿润气候。该地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上课课件新人教版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 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普遍高温。
认识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
1. 在下列左图上描出8℃、0℃、-8℃、-16℃ 等温线,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结合下图, 说说它们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越往北去,越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 冬季风影响越大,气温越低。
2. 在下图中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说说其 成因;联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 昼长的差异,说说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 的原因。
a b
c
d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 为200~400毫米,植被 以温带草原为主。这里 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图 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半湿润区年降 水量为400~800毫 米,属森林和草原 过渡地带,耕地大 多是旱地。图为河 北承德的森林草原。
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远离海洋,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图为新疆塔克拉 玛干沙漠。
3.(辽宁盘锦)在广州上学的朵朵发现冬季国 旗向偏南方向飘扬,夏季国旗飘向偏北方向,
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哪一特征相关( D )
A.气候复杂多样 B.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季风气候显著
4.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
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 B )
A.纬度位置 B.季风气候 C.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D.台风的影响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方 雨季
长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南北温 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差特点 温度带的名称: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
认识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
1. 在下列左图上描出8℃、0℃、-8℃、-16℃ 等温线,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结合下图, 说说它们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越往北去,越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 冬季风影响越大,气温越低。
2. 在下图中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说说其 成因;联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 昼长的差异,说说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 的原因。
a b
c
d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 为200~400毫米,植被 以温带草原为主。这里 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图 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半湿润区年降 水量为400~800毫 米,属森林和草原 过渡地带,耕地大 多是旱地。图为河 北承德的森林草原。
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远离海洋,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图为新疆塔克拉 玛干沙漠。
3.(辽宁盘锦)在广州上学的朵朵发现冬季国 旗向偏南方向飘扬,夏季国旗飘向偏北方向,
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哪一特征相关( D )
A.气候复杂多样 B.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季风气候显著
4.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
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 B )
A.纬度位置 B.季风气候 C.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D.台风的影响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方 雨季
长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南北温 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差特点 温度带的名称: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共96张PPT)

季风气候显著
第二节
气候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二节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你能根据植被说 出不同高度所属的热 量带吗?
我国是多山的国 家,高大山地气候的 垂直变化,使我国气 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第二节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都有哪些季风 气候类型? 2.它们分布在哪里? 3.为什么我国季风气 候显著?
我 国 的 气 候 类 型
第二节
气候
气候干燥 冬冷夏热
气候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高寒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根据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
第二节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节
气候
海口
①
广州
北京 吐鲁番
②
④ ③
季风气候显著
第二节
气候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秦 岭
2、1月0℃等温线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800mm
秦 岭
1、800mm等降水量线
0℃等温线
第二节
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 半湿润 淮河 湿 润
暖温带
秦岭 淮河
亚热带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
第二节
气候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第二节
气候
温故知新
请大家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计算并且比较一下冬季和夏季漠 河与海口的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2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通过典型案例的视频、图文等资 1.举例说明垂直地域分异
料,分析自然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 规律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2.举例说出地方性分异规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考察,认识自然环境 律的表现。
(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 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 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 海拔较低,如上页图中南坡的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说明降水较 多,为迎风坡。
考题展示 下面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B)
A.5°N
B.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读“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从山麓到山顶,武夷山的自然带分布顺序是
①农耕地与荒坡灌木丛带
②山地草甸带
(C)
③针阔混交林带
④苔藓矮林带
⑤阔叶林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⑤③④②
D.②③①④⑤
2.武夷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海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C )
B.坡度
(C)
C.坡向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2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通过典型案例的视频、图文等资 1.举例说明垂直地域分异
料,分析自然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 规律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2.举例说出地方性分异规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考察,认识自然环境 律的表现。
(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 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 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 海拔较低,如上页图中南坡的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说明降水较 多,为迎风坡。
考题展示 下面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B)
A.5°N
B.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读“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从山麓到山顶,武夷山的自然带分布顺序是
①农耕地与荒坡灌木丛带
②山地草甸带
(C)
③针阔混交林带
④苔藓矮林带
⑤阔叶林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⑤③④②
D.②③①④⑤
2.武夷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海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C )
B.坡度
(C)
C.坡向
中图版七下地理 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件 (共56张PPT)

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甘蔗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 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运动
滑雪,滑冰
游泳,赛龙舟
思考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南北方地区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差异
耕地 类型
北方以旱地为主 南方以水田为主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8.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
是为了( D )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泻
• 9.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本区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一个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分布范围
地形
温度 带
气 候
降水 量
干湿 状况
植 被
北方地区 东部季风区秦 岭—淮河线以
北
多为平原和高 原
暖温带、中温 带和寒温带(
少)
>400毫米
半湿润和湿润 地区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南北方地区差异
土地利用类型
农耕 制度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
农业制度 1.耕地类型
北方以旱地为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2节复杂多样的气候第1课时气温课件晋教版

造成我国南北方穿衣不同。
10.下列对太原人们冬季日常生活的描述,与实际情况 比较吻合的是( C ) A.居民喜欢吃“火锅”和辛辣的食物驱寒祛湿 B.人们正忙着早稻插秧 C.老人们穿着羽绒服、戴着皮帽悠闲地在公园散 着步 D.一年四季,孩子们经常在海滩上嬉戏、游泳
读图2-2-9,回答11题。 11.造成图中我国东部山桃花盛开
4.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最大的季节是( B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
【中考•青岛】读中国温度带图(图2-2-7),回答5~6题。 5.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图2-2-7
【点拨】读图可知,图中甲为亚热带,乙为暖温带, 丙为中温带,丁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 为一年两熟到三熟,A错误;暖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正确;中温带地区作物熟制 为一年一熟,C错误;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 熟,D错误。 【答案】B
6.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 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
【点拨】图中甲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主要农作 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乙为华北地区,属于暖温 带,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花生、棉花等;丙为东北 地区,属于中温带,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 米、大豆等;丁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主要 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4.1月份,下列两城市温差最大的是( A ) A.哈尔滨、海口 B.哈尔滨、北京 C.郑州、武汉 D.北京、广州
5.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 A ) A.活动积温的大小和农业生产实际 B.耕作制度 C.植被类型 D.生长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冬季风),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夏季风),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亚洲位于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大洋
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和南部)
夏季风不稳定
亚洲东部和南部,水旱灾害频繁
【阅读天地】
中国天气网讯 2013年6月7日受江淮气旋影响,安徽境 内普降暴雨,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暴雨致 使安徽境内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其中祁门县发生今年最严重 洪灾,全县18个乡镇全部受灾。
特征形成的原因,科考队员该如何回答呢?
【展示平台】
请数一数亚洲 的气候有多少
种?
9种
面积大,纬度广, 海陆跨度大, 地形复杂。
气候复杂多样
纬度因素 海陆位置
哪种气候类型 的面积最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最广
【展示平台】
【展示平台】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 温高;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 温低
截至6月7日20时,黄山市民政局先后接到各区县灾情报 告。受灾人口44.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7 621人,农作物受 灾面积8 520公顷,倒塌房屋3间(偏房),损坏房屋282间, 直接损失6 77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3 430万元、工矿企业损 失25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2 540万元、公益设施损失200万 元、家庭财产损失355万元。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
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世界最大的湖泊
里海,属于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 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 620米,蓄水量2.3万立
最大的淡水湖
方千米
世界陆地最低点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起伏大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
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等
自
长河特点:呈放射状流入四周海洋
然 长河众多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恒河、鄂毕河、塔
环 境
里木河等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复杂的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东部和南部) (夏季风不稳定)
东部和南部 水旱灾害频 繁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内陆地区)
E
F C
B
D
③
①
A
②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叙述亚洲的地势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大
(2)亚洲地势的特征对河流有 什么影响?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请说出图中字母与序号所表 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亚洲 E欧洲 F非洲
【展示平台】
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
蒙古高原
自南向北
北冰洋
青藏高原
自西向东
太平洋
青藏高原
自北向南
印度洋
亚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大河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亚洲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超过 7 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米
①长江 ②湄公河 ③黄河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寒带气候
3.连线题: a南亚 b东南亚 c北亚 d西亚
① 热带雨林气候 ②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 热带沙漠气候 ④ 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 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 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 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支科考队要对亚洲的地形、地貌进行科学 考察,如果请你做向导,你会带领他们考察哪些 地理区域呢?最后科考队该怎样描述亚洲的地形 地势特征呢?
【慧眼识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辨别图中不同的颜色 表示的海拔范围。 2.请找出青藏高原、帕 米尔高原,并指出它们 在亚洲的位置。 3.指出西西伯利亚平原、 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 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 海拔范围。
高
低
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面积
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大。
【自主学习】
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 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 低。西部是高大的落基 山脉,中部是平坦的 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 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科考队在考察的途中,遇到了一支在亚洲 进行河流漂流的漂流队。漂流队员们向科考队 员介绍了亚洲主要河流的名称、位置和注入的 海洋。你能找到这些主要的河流吗?它们为什 么会流入不同的海洋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共2万多个岛屿,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
【自主学习】
漂流队员和科考队员谈到亚洲的气候特征时说: “亚洲的气候: 复杂多样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季风气候显著 。”
【慧眼识图】
我 行 我 秀
在亚洲气候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
【合作探究】 如果漂流队员向科考队咨询亚洲这些气候
亚洲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1.地形类型多样, 高原山地面积广 2.中部高,四周低
你知道吗?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哪个? 青藏高原 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 珠穆朗玛峰 8 844.43米 3.世界陆地最低点在哪里? 死海 -415米
亚洲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
【小结】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