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经典名曲

抗日战争经典名曲

抗日战争经典名曲《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松花江上》作词/作曲:张寒晖这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保卫黄河》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新编“九一八”小调》作词/作曲:吕骥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毕业歌》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初二历史歌曲

初二历史歌曲

初二历史歌曲
初二历史歌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 《松花江上》:这首歌反映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期盼回归故乡的悲愤之情。

歌词中“失乡的灵魂,在黑夜里徘徊”表达了失去家园的痛苦。

2. 《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富有战斗力的歌曲。

它的背景是九一八事变,歌词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和勇敢。

除了以上两首歌曲,还有《红旗飘飘》等歌曲也可以作为初二历史歌曲,它们反映了人们对革命红旗的敬仰。

十大抗战歌曲

十大抗战歌曲

十大抗战歌曲1.《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2.《松花江上》作词/作曲:张寒晖这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3.《保卫黄河》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作词/作曲:吕骥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6.《毕业歌》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2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2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2《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和诗词 9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每当这首《松花江上》在耳畔响起,那段沉重的历史便如同一幅幅惨痛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巨大伤痛,无数同胞遭受苦难,家园沦陷。

而在这一历史事件中,诞生了许多充满悲愤与力量的歌曲和诗词,它们成为了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重要载体。

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能够直击人心,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歌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其激昂的旋律和豪迈的歌词,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鼓舞着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奋勇抗争。

还有《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歌曲节奏明快,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英勇的战士们手持大刀,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

除了这些广为传唱的歌曲,还有许多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创作的歌曲,如《流亡三部曲》《长城谣》等,它们都以不同的风格和视角,诉说着那段黑暗的历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内涵,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就义诗,短短数语,却饱含着他对未能在抗日战场上捐躯的遗憾,以及为了国家民族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警报长鸣醒万民,当年国耻记犹新。

豺狼肆虐家园破,志士捐躯血肉泯。

抗战歌曲十大经典回顾

抗战歌曲十大经典回顾

抗战歌曲十大经典回顾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樊永强、陆洪根、何坤)“诗言志,歌永言”。

抗战时期,承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

铿锵战歌,鲜血谱就。

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

直到今天,每每听来依然令我们热血沸腾。

1、《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

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

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

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随后很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2、《大刀进行曲》:最解恨的抗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进行曲》歌词中最后一个“杀!”字,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刻骨的仇恨。

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

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

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

“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

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

3、《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共和国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

田汉在被捕前,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表在《中华日报》上。

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

后来,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誉全球。

爱国歌曲歌词【汇总】

爱国歌曲歌词【汇总】

爱国歌曲歌词【汇总】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

下面是XX 为你带来的爱国歌曲歌词【汇总】,欢迎阅读。

解放前的爱国歌曲歌词: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歌词: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歌词: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共建伟大的民族!作词/作曲:张寒晖《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71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71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71《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和诗词 71》“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每当这首《松花江上》在耳畔响起,我们的心便会被那段沉重的历史所刺痛。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巨大伤痛,而纪念这一事件的歌曲和诗词,犹如历史的回声,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众多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中,《义勇军进行曲》无疑是最为激昂、最为振奋人心的一首。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歌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激昂的旋律,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奋战。

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源泉。

每当国歌奏响,我们都会想起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都会感受到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大刀进行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歌曲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有力,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胜利的渴望。

那挥舞的大刀,仿佛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的象征。

《毕业歌》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首歌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除了这些歌曲,还有许多诗词也深刻地反映了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有《松花江上》、《夜半歌声》、《东北进行曲》、《丢戒指》、《捐躯》、《长城谣》、《思乡曲》、《可怜的秋香》、《黄水谣》、《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风》等,下面介绍其中比较著名的几首。

1.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的曙光,反抗侵略的战歌,是创作于1935年、用于全民抗战题材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一首电影歌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自1935年5月24日首演以来,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 《松花江上》(在九一八事变后,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抗日救亡歌曲,揭露了九一八事变的罪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后改编成话剧《松花江上》,成为抗战时期流行全国的名曲。


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936年,李劫夫作词作曲创作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出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决心,迅速在各地流传开来,成为抗战歌曲中的经典。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爱国人士纷纷要求奔赴前线抗日,该曲更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抗战歌曲之一。


4. 《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经典歌曲,是当年广大青年学生意气风发走向抗战前线的战斗号角。


5. 《游击队之歌》(贺绿汀词曲创作的《游击队之歌》,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曾在1955年的第一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合唱曲。

在音乐上,《游击队之歌》采取了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附点与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跌宕起伏富有动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5
2
这种特殊的传达和接受效具体说便是:
一、达意最凝练 二、言志最深刻
三、传情最浓烈
四、形式最便捷
2020/12/5
3
在抒情、言志、达意各环节中和表达方式
上,歌词是一种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式,其作用,其他艺术形
式不可替代。
一、特殊效能之一——“达意最凝练 ”
我们先来看一段影视材料。这是电视连续
剧《亮剑》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叙写的是一
是歌让战士们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是歌唤起了人们共同御敌的决心,是歌表达了 战士们抗敌的坚强斗志。(见第一章视听鉴赏3)
2020/12/5
14
随着1949年中共两党政局的根本确立,随着六
这个材料凝练达意的效能非常明显。当 时的音乐因素要求已经降到最低,而需要表达 效能作用的,则关键是歌词的凝练达意作用。
2020/12/5
5
另外,虽然表达同一个意思,但不同的歌 词作品在不同的时空位置,有最适当最凝练的 “达意”。比如,为什么材料用在这个时候,一 定要五个八路军战士高唱《八路军军歌》呢?为 什么不选择其他的歌曲来表达此刻的含义呢?当 时同类抗战优秀作品很多,比如《松花江上》、 《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等,哪怕就 是古词岳飞的《满江红》都非常流传?其实,这 还是有关歌词凝练达意的作用问题。
2020/12/5
11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这是抗战时 期所有国人的情志。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这首军歌,将 抗战时期所有国民抗击倭奴,赶走日本人鬼子的共 同决心志向充分表现出来。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我们的一支边抵抗边撤退的部队来到了缅甸 边陲怒江边。河对岸是祖国小镇禅达,身后是强大 的日军鬼子追兵,同行的是众多逃命回国的乡亲。
应该说,《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满
江红》等许多优秀抗战作品在当时很适合于整个国
家鼓动宣传演唱,因为它能充分激发国民的抗战热
情;而当用于敌我双方面对面的直接搏击时,选择
高歌这首《八路军军歌》,却是最凝练达意的。
2020/12/5
10
二、特殊效能之二——“言志最深刻” 我们来看看这首歌词: 君不见,汉终军, 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 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 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 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 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 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场我八路军和日本鬼子力量极为悬殊、场面极为
惨烈的阻击战。这场战斗中,我八路军某区分队
和某部六连几百号战士全部战死,英勇牺牲。最
后勇敢捐躯的五名战士高唱着《八路军军歌》慷
慨赴死。(见第一章视听鉴赏1)
2020/12/5
4
我们就是要通过战士“高歌”这一细节, 来深刻全面地表达我们肩负着民族希望的八路 军,他们勇往直前、绝不投降、视死如归的 “亮剑”精神。为什么不选其他艺术形式呢? 可不可以选择其他艺术形式呢?回答是不行。 这就是因为歌词 “达意最凝练”。
2020/12/5
8
这首歌词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经历了 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于民族存亡 的危难关头,改编为八路军,投入伟大的民 族解放战争的英雄气概,曲作以其沉着、坚 毅的性格,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 鲜明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这首歌 深为部队和人民群众所喜爱,广泛流传于各 抗日根据地,成为动员和激励广大军民团结 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
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
2020/12/5
都担在我们双肩。
7
《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秋, 由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同年冬天, 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并由 曲作者郑律成指挥,首次演出于延安 中央大礼堂。1941年8月,该曲获延安 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评定的音乐类甲 等奖。(见第一章视听鉴赏2)
歌词,是一种独立而特殊的文体,是 指合乐的诗歌。这种合乐的诗歌与普通诗 歌没有什么其他本质上的区别。它除了具 有一般诗歌所应有的一切艺术特征和表现 手法外,尤其更注重抒写对现实生活的强 烈感受,更注重运用语言文字鲜明的节奏 和韵律,更注重与音乐的形式和体裁尽可 能地协调。
2020/12/5
1
为什么说歌词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 形式,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传 达和接受效能。歌词与旋律完美结合以 后,便具有了任何艺术形式不可取代的 美学吸引力,就会成为一种对人民群众 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形式。歌词特别能够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和表达的需求, 尤其具备特殊的传达和接受效能。
显然,电视剧《亮剑》在此处对《八路 军军歌》的选用,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2020/12/5
9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亮剑》里对这首《八路军军歌》只选用了开
头短短四句,但是,虽“短”却已足以凝练表达了
电视作品此处所需要传达的意义:八路军就是一支
“不可战胜的力量”,哪怕就是面临死亡。
阻击日军?渡河逃命?对战士来说可能有一线
生命的希望;但身后强大的日军力量趁势追打
过来,国军守防结果很难料想。掉头阻击?战
士也许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但可以为河对岸我
84师赢得这场阻击战奠定基础。
2020/12/5
13
强烈的逃生欲念主宰着众人,多数人已 经失去了理智。
此时,是歌让大家清醒,是歌唤起了众 人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先唱,大家跟着唱,最 后全部一起唱。一时间,歌声震撼着大地,响 彻了云霄。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八路军军歌》是怎样 一首歌吧?
2020/12/5
6
八路军军歌 公木 郑律成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只
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进敌胸膛。
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
为了有效抵抗即将打来的日军,河对岸国民 党84师虞啸天部已将水流湍急的怒江上唯一一条通 往禅达的桥粱炸毁。
2020/12/5
12
这时,河边、堤岸、山坡上,到处拥塞着
欲往河对岸逃命的人们,唯一一艘横渡往来的
竹筏和无以计数的兵与民,大家争先抢后,场
面是一片混乱。
此时一个重要的抉择摆在了这支队伍面前:
是和老百姓争船渡河逃命?还是应该掉回头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