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而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绞痛,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血府逐瘀汤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伤寒论》中的一种方剂,主要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生物碱类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脏循环系统的微循环,促进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畅,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红花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以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一般需要长期服用。

通过中药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改善病人的心脏供血情况,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血府逐瘀汤还可以改善心脏微循环,预防心脏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需要遵医嘱服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和用药时间。

并且患者在服用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血府逐瘀汤虽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着一定的疗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合使用。

特别是对于有明显出血倾向、有肝肾功能不全、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慎重使用,甚至禁忌使用。

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使用中药方剂。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胸中血瘀是常见的一种中医病症。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胸中血瘀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严重降低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此,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瘀的相关情况。

1.认识胸中血瘀1.1症状胸中血瘀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头痛、长时间不能痊愈,或是长期呃逆不止、干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嘴唇、双眼、舌质有异常等表现,例如嘴唇发黑或两眼暗黑,舌头上甚至还有瘀斑、瘀点。

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胸中血瘀的表现。

1.2原因胸中血瘀的原因通常是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导致。

当血液瘀积在胸中时,就会导致气机的运行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胸部疼痛,并且痛有定处,像是被针扎一样的感觉。

体内的瘀血瘀阻在上焦,会遏制清阳之气的升发,清空失养,便会导致头部疼痛。

胸中有血瘀,还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行,并造成胃气上逆,出现呃逆干呕等多种症状。

1.3胸中血瘀的危害血瘀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阻碍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影响其正常功能。

这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和冷感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

血液凝聚和堆积在特定区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局部组织受压,引起疼痛和肿胀。

血瘀被认为是一些慢性病风险的因素。

它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1.认识血府逐瘀汤2.1血府逐瘀汤治疗常见疾病血府逐瘀汤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医方剂,被誉为中国古代治疗血瘀证的第一个专方。

它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胸中血瘀证,其中包括一些特定的症状和疾病。

血府逐瘀汤诸多中草药物通过相互配伍,共同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胸中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症状和疾病:头痛:一些突发的头痛,特别是没有明显外感或内伤原因的头痛,可能是由于血瘀所致。

血府逐瘀汤可以活血化瘀,缓解头痛。

胸痛:对于冠心病等引起的胸闷、胸痛,中医称之为胸痹。

血府逐瘀汤治脑梗的案例

血府逐瘀汤治脑梗的案例

血府逐瘀汤治脑梗的案例
血府逐瘀汤是传统中医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脑梗的临床实践中。

以下是一个血府逐瘀汤治疗脑梗的实际案例:
患者:一位60岁的女性,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被送入急诊。

诊断: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如CT、MRI)确认患者为右侧大脑半球内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

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诊断,决定采用中医药治疗血府逐瘀汤。

方剂的配伍包括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莪术、当归等。

治疗过程:患者每天服用血府逐瘀汤三次,持续一个疗程(通常为1周)。

疗效评估: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左侧肢体无力明显改善,言语清晰度提高,头晕头痛减轻。

随访:患者继续服用血府逐瘀汤进行长期治疗,并定期复查。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大脑半球内动脉栓塞的病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总结:血府逐瘀汤可作为一种中医辅助治疗脑梗的方剂,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促进病灶的恢复。

然而,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不畅的情况,从而减轻瘀血引起的各种疾病症状。

•血府逐瘀汤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主要用途•风湿病:血府逐瘀汤有良好的治疗风湿病的效果,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血液循环不畅: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问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内外伤痛:血府逐瘀汤对于损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适用于外伤、骨折等状况。

•妇科疾病:作为一种常用的妇科方剂,血府逐瘀汤能够调理女性的经期问题,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痔疮:痔疮多与淤血有关,而血府逐瘀汤能够消散淤血、舒缓肛门部位疼痛。

用量注意事项•血府逐瘀汤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每次服用血府逐瘀汤的剂量为10~30ml,每日3次。

•在服用血府逐瘀汤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疾病的康复。

•对于长期服用血府逐瘀汤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的稳定。

•服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总结血府逐瘀汤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为活血祛瘀,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量、饮食调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同时,在服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血府逐瘀汤的正确应用,对于改善疾病症状,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保守治疗中,草药中的血府逐瘀汤加味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究竟有怎样的应用效果?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草药的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加味的草药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血府逐瘀汤加味是一种中药复方,由桃仁、红花、丹参、当归、郁金、延胡索、全蝎、蝤蚪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淤、祛瘀通络的作用。

这些草药中含有多种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成分,如丹参中的丹参酮、红花中的红花酮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时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程度。

血府逐瘀汤加味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有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加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减轻心梗面积,并且对心肌再灌注后的血流灌注有显著改善作用。

在心肌梗死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心律失常,而血府逐瘀汤加味中的延胡索等成分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也有一定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加味还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损伤,缓解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等,血府逐瘀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我们也要看到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草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伍,草药的剂量、配比等需要精准掌握,否则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不良影响。

血府逐瘀汤加味的治疗效果可能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不同,对草药的反应程度也会不同。

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成为了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血府逐瘀汤加味的作用机制,找出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应用方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1. 血府逐瘀汤的概述血府逐瘀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中药方剂。

它由桃仁、红花、川芎、茜草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是根据中医理论中“血瘀则痛”的观点而研制的,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包括瘀血的疼痛、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等。

2. 血府逐瘀汤的主要成分血府逐瘀汤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桃仁: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

•茜草: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些成分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主要的功能和主治包括以下方面:3.1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红花、川芎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瘀血的消散。

因此,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包括痛经、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

3.2 舒筋止痛川芎是血府逐瘀汤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舒筋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消散。

3.3 散结消肿红花是血府逐瘀汤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具有散结消肿的作用。

它可以减轻瘀血引起的肿胀和疼痛,促使淤血的部位恢复正常。

3.4 清热解毒茜草是血府逐瘀汤中的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4.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通常作为中药方剂使用,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4.1 内服血府逐瘀汤内服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

它适用于以下情况:•痛经:血府逐瘀汤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状。

•伤口瘀血:血府逐瘀汤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减少瘀血的堆积。

•风湿性关节炎:血府逐瘀汤可以减轻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4.2 外用血府逐瘀汤也可以作为外用药使用,一般可以通过浸泡、敷贴的方式施用在患处。

外用血府逐瘀汤适用于以下情况:•骨折或关节脱位后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外用血府逐瘀汤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的修复。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_刘万宇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_刘万宇

11卷学报辽宁中医药大学化痰,共奏痰瘀互化之效,诸方联用,使痰浊化,瘀血去,经络通则诸证除。

3 通胃降气治疗中风后频发呃逆案3刁某,男,72岁。

中风后频发呃逆,逐日加重,西医止呃难以奏效,观其呃声连连,高亢有力,问其烦渴欲饮,大便秘结,闻其口气臭秽,其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胃肠)腑气不通,胃火上逆,治以通腑泄热,降逆止呃,药用:石膏30g,麦冬12g,竹叶12g,沙参 15g,生大黄15g,枳壳9g,厚朴12g,柿蒂9g,枇杷叶12g,陈皮6g,黄连3g。

服用3剂后呃逆频率明显减少,原方服用5剂后症状消失,随访2月内未发。

按方用小承气加竹叶石膏汤加减,小承气通腑泄热,竹叶石膏汤清胃降逆,两方合用既通腑降胃治本,又能清热降火治标,使胃肠气机通畅,升降有常,则呃逆自止。

4 通经活络治疗中风后肢麻肩痛案4王某,女,73岁。

中风后6月余,遗留右侧肢体肌力3级,半月来自觉右肩臂酸痛,指端麻木,遇寒更甚,被动活动时有疼痛感,查其舌质淡黯,苔薄白,脉弦细,证属痰瘀交结,经络痹阻,治以化瘀祛痰,通经活络,药用:海藻12g,半夏12g,陈皮9g,青皮9g,鸡血藤12g,贝母9g,桃仁9g,红花6g,赤芍12g,川芎15g,牛膝12g,乳香6g,没药6g,桑枝12g,姜黄9g,络石藤12g,葛根15g。

煎汤服用,并用药渣水外热敷患肢,连用21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辅助功能锻炼1月,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

按方仿海藻玉壶汤、血腑逐瘀汤之意加减,海藻玉壶汤通络化痰,血腑逐瘀汤活血化瘀,全方痰瘀共化,又内外兼治,疗效较佳。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物组成;功能活血行气,祛瘀止痛;主治胸痛、头痛、失眠等证。

笔者应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良好效果,收寻数则,以飨同道。

1 胸 痹案1张某,女,73岁。

2005年11月10日初诊。

胸部刺痛2年余。

该病人患消渴病近10年,经用胰岛素治疗,病情稳定。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血管功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一、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和作用血府逐瘀汤是由桃仁、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甘草等数味中草药组成的,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活血通络、调节血液循环等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心血管系统出现瘀滞,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发心绞痛的症状。

血府逐瘀汤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心血管的环境,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1. 缓解心绞痛症状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缓解心绞痛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于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心血管功能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心血管功能。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清除瘀血,血府逐瘀汤能够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

3. 改善心脏供血不足血府逐瘀汤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而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心肌的血氧供应,从根本上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三、临床研究1. XXX医院对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肌供血情况得到改善,心功能提高。

2. 一项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对照研究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没有显著改善。

1. 血府逐瘀汤的剂型可以是汤剂或者颗粒剂,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2. 患者在服用血府逐瘀汤的过程中,需要遵照医嘱,严格按照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使用,切忌过量或者未经医生指导随意更改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记载的血府逐瘀汤,因其良好的活血化瘀和行气止痛的效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系统多方面的疾病,主治胸中血瘀证,被归于活血化瘀的基础方。

标签: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其方药组成为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9 g、生地9 g、川芎4.5 g、柴胡3 g、枳殼6 g、赤芍6 g、桔梗4.5 g、牛膝9 g、甘草6 g。

是治疗胸中血瘀证的代表方。

血瘀阻于胸中和上焦,故表现为胸部、头部疼痛的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如针刺,胸部的瘀血影响胃部,胃气上逆故表现为呃逆日久不止,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一片瘀血之象。

1 血府逐瘀汤的源流
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记载的血府逐瘀汤,取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芎)合四逆散(赤芍、柴胡、枳壳、甘草)为主要组成,加牛膝和桔梗而成。

桃红四物汤为活血祛瘀补血的基本方,四逆散是疏肝理气和营之主方,标本兼治,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方中用药有升有降,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的功效。

2 临床应用
2.1 冠心病
李建超[1]将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治疗组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5.61%;治疗组在心肌缺血负荷、ST段压低平均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室间隔厚度等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赵磊[2]将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5%、77.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55%,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2.2 脑血管病
沈涌[3]等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

观察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

2.3 糖尿病
范中农[4]等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钠片、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手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

2.4 外科
卢冬彦[5]等将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患者,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安慰剂口服。

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妇科
陈喻萍[6]将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7%,治疗后治疗组LH、E2、FSH、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2.6 其他
郝雪莲[7]将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激光和辅以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

姜申元[8]将黄疸患者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血府逐瘀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88.57%。

3 讨论
血府逐瘀汤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

方中君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臣药川芎、赤芍、牛膝活血祛瘀、清热凉血,佐药当归、生地养血益阴,桔梗、枳壳、柴胡行气解郁,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用,达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本方最大的组方特点是活血化瘀而不伤正,舒肝理气而不耗气。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建超.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42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6,31(4):32-33.
[2] 赵磊.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415-1416.
[3] 沈涌,罗烈岚.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
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2):337-339.
[4] 范中农,岳双冰,张莉,等.血府逐瘀汤加减手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3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5):700-701.
[5] 卢冬彦,叶小卫.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3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45-47.
[6] 陈喻萍.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34-35.
[7] 郝雪莲.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7):936-937.
[8] 姜申元.血府逐瘀汤治疗高黄疸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70-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