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球囊压迫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系统医学 2023 年 12 月第 8 卷第 24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球囊压迫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谭迎霞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江苏连云港222500[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球囊压迫宫腔治疗方法,对于有效控制病情、提高产妇安全性的作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6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将前期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的患者作为参照组(20例),将经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后再采取宫腔球囊压迫宫腔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组(20例),对比两组宫缩功能指标、救治和复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联合组产妇子宫肌自发性及缝合术后的收缩频率、收缩活动力、收缩幅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联合组止血时间、24 h出血量、复苏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联合组子宫正常复旧率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
联合组和参照组均未发生子宫肌层坏死、宫腔积脓、子宫破裂、子宫切除、体温过低、心脏负荷过重和产褥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在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案开展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球囊压迫宫腔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止血迅速等优点,显著降低了缝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腔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12(b)-0151-04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Combined with Uter⁃ine Cavity Balloon Compression of the Uterine Cavit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TAN Yingxia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Guannan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combined with uterine cavity balloon compression of the uterine cavit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on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con⁃di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nal safet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moth⁃er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of Guannan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June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only us⁃ing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to stop hemorrhage in the early stage wa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group (20 cases). The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uterine cavity balloon compression of the uterine cavity after trans-carboprost tromethamine hemostasis was taken as the combined group (20 cases). The indicators of uterine contraction function, rescue and re⁃suscitation,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obtained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combined group. Results The fre⁃quency, activity and amplitude of spontaneous and sutured contraction of uterine muscle in combin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hemostatic time, 24 hours blood loss and resuscitation tim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normal uterine relapse rat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95.00%,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4.329, P=0.037).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myometriosis, pyometria, uterine rupture, hysterectomy, hypothermia, car⁃DOI:10.19368/ki.2096-1782.2023.24.151[作者简介] 谭迎霞(1982-),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产后出血。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体会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体会【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孕产妇产后出血缩宫素止血情况安全性产后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严重情况下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积极且有效的止血方法是确保女性生存质量的关键。
既往治疗中,以缩宫素治疗为主,但是药物作用范围有限。
为了提高产后出血治疗的整体效果,临床开始尝试采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工作中发现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在药物效果、安全性等方面均得到了保障。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产后出血孕产妇为例,对比常规缩宫素、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后的止血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6月-2018年12月,总计124例。
纳入标准:(1)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符合《妇科学》产后出血诊断标准;(3)试验对象家属知情同意;(4)患者无试验用药禁忌。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精神性疾病患者;(3)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
采取随机法进行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各62例。
试验1组:孕产妇年龄区间22-35岁。
平均年龄(28.0±2.6)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0.5)周;初产妇40例,经产妇22例;分娩形式:剖宫产42例,阴道分娩20例。
试验2组:孕产妇年龄区间22-33岁。
平均年龄(28.2±1.7)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8±1.5)周;初产妇42例,经产妇20例;分娩形式:剖宫产40例,阴道分娩22例。
试验1组与试验2组孕产妇基线资料(分娩形式、年龄、孕周等)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试验1组——常规缩宫素治疗。
胎儿娩出后为孕产妇肌注缩宫素(20U),剖宫产者静滴500ml(20U缩宫素、5%葡萄糖注射液)。
试验2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
胎儿娩出后对孕产妇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剖宫产静滴500ml(20U缩宫素、5%葡萄糖注射液)。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疗效前置胎盘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胎盘过早下垂或者侵入宫颈口,导致胎盘分离不完全,甚至完全遮盖宫口,是一种严重的产前并发症。
剖宫产后出血则是指在剖宫产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后出血过多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都是导致孕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孕妇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这一疗法的疗效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共计100例。
其中剖宫产术后出血较多的患者30例。
2. 治疗方案:将30例产后出血较多的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治疗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血流量、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时间等。
三、砠究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出血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观察组的出血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时间也较短。
而且观察组的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较好。
四、研究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实较好。
这一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情况,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对孕妇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可以积极采取这一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孕妇的健康。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实显著。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治疗在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不能盲目地套用。
希望这一疗法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让更多的产后出血患者受益。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常用的妇产科药物,它具有促进宫缩、减轻子宫出血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合成的黄体酮类似物,与天然的黄体酮类似,但药效更强。
它能够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黄体酮受体结合,促使子宫收缩,并缩小子宫血管,从而减轻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还可通过其抗凝血作用,抑制子宫内膜血管的破裂,减少出血量。
目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其主要途径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根据临床实践,常用剂量为0.25 mg静脉注射或0.5 mg肌肉注射。
如果出血仍未控制,可以重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子宫过度收缩,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优点是作用迅速,疗效显著。
研究表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有效地减小出血量,并缩短出血时间。
其在处理妇科手术或人工流产引起的出血中也有良好的效果。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处方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虽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但并非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都适合使用。
对于有严重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该药物。
孕妇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需要排除宫内感染、异位怀孕等病因,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它通过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内膜血管破裂,达到减轻出血的作用。
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选用适当的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毫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特别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合成前列腺素E1类似物,具有扩张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和产后出血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药理作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合成前列腺素E1类似物,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PGE1受体,以协同作用增强钙离子内流,加强子宫收缩力,增加宫颈口的张力和子宫口的收缩,促进胎盘脱离,同时扩张宫颈和产道。
由于其与前列腺素E1的相似性,因此也具有多种前列腺素E1的生物学效应。
与其他异型前列腺素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强的效应,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1、宫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被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和宫缩剂。
在分娩镇痛方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比丙胺碘铵、伏立康和催宫素等药物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小。
在宫缩剂方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1、增强子宫收缩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增强子宫收缩力,增加宫缩强度和频率,减少宫缩间歇时间。
2、速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快速发挥作用,迅速增强子宫收缩,控制产后出血。
3、副作用少:与其他宫缩剂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副作用较小,可以减少产妇的不适和痛苦。
1、适应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主要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不能作为常规宫缩剂使用。
2、剂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常规剂量为0.25mg,静脉缓慢注射,必要时根据情况可以增加剂量。
3、禁忌症:孕妇过敏史、严重心血管疾病、血压过低、孕妇中期或晚期禁用。
4、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孕妇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不适,但均可自行恢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疗效前置胎盘是指在胎儿着床点位于胎盘下缘离宫颈口较近的位置。
前置胎盘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剖宫产后出血,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
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已经被证实具有很好的疗效。
本文就对此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近期,我们收治了一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
患者为31岁,第二胎,孕40周,因羊水早破行剖宫产入院。
手术过程中出现大出血,手术进行过程中麻醉医生迅速通知我科及时进行处理。
我们在接诊后立刻给予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同时在产科主任的指导下使用宫腔水囊对患者进行了压迫治疗。
在经过2小时的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手术圆满结束。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血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以上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确实具有显著的疗效。
这一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实际治疗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宫缩,减少胎盘的受挤压和损伤,但是其药物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下降、血管扩张等副作用,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对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宫内感染和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治疗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对该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研究。
我们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证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的效果,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了解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评估治疗方案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和随访观察,以进一步完善该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在对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患者60例,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0例,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
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产后平均出血量,出血停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
结论在对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时选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出血症状迅速得到控制,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属于妇产科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其中宫缩乏力为主要诱发因素。
产后出血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恢复,若出血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患者子宫切除的风险,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1]。
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
本次研究就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患者60例,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0例,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年龄在24—37岁间,均值为(28.83±1.74),其中自然分娩18例,剖宫产12例,观察组年龄在23—36岁间,均值为(28.04±1.88),其中自然分娩17例,剖宫产13例。
对比两组基本数据,P>0.05。
1.2方法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与20IU缩宫素(生产厂家: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045)肌肉注射,剖宫产患者则需要在胎儿娩出后对宫体注射缩宫素,剂量为20IU,并取相同剂量和注射用葡萄糖溶液250ml混合后进行滴注。
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303),剂量为250ug。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控制,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产妇仍会出现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速度≥500ml,或者伴随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的情况。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威胁较大,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卡前列素是一种合成的黄体酮类药物,具有强效的抗凝血作用,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减少子宫内膜血管扩张从而控制产后出血。
氨丁三醇是一种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通过增加激素合成与分泌来调节内分泌水平,减轻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子宫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该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从而减轻产妇的疼痛和不适。
该药物作用快,效果显著,能够迅速稳定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减少产后休克的发生。
该药物对产妇的身体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能够很好地保护产妇的身体健康。
在临床应用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多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
一般情况下,每次给药剂量为0.25mg,每隔6小时重复给药一次,直到出血停止为止。
根据产妇出血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性,可适当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
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时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要对产妇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在给药前要对孕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评估产妇的血压、心率和阴道出血情况等,并监测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变化。
在给药期间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剂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能够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稳定产妇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该药物时也要注意剂量和给药频率的控制,以及产妇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的评估,为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还需要加强对该药物的临床研究,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孕产妇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1T10:33:10.233Z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作者:曾玉平[导读] 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曾玉平湖南省洞口县人民医院产科湖南洞口 42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这12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Barkri球囊
治疗;研究组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arkri球囊;产后出血;临床疗效产妇在分娩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产后出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1]。
临床研究表明,产后出血严重危害产妇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临床要重视产后出血的控制。
目前,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十分多样,常见的有:子宫按摩、宫缩剂注射、Bakri 球囊压迫等[2]。
但临床研究表明,单一应用某种方法效果不太理想,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这12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其中有32例为初产妇,28例为经产妇;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为20-38岁;其中有33例为初产妇,27例为经产妇;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接受Barkri球囊治疗,选择1个Barkri球囊从阴道置入,或者是在手术过程中从子宫切口处置入,置入之后注入300ml生理盐水,之后缝合子宫切口。
在缝合的过程中要小心,保证球囊不被刺破。
之后轻轻拉住球囊柄在产妇腿部固定,避免脱落,在24小时之后将球囊取出。
研究组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Barkri球囊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250ug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行子宫宫体肌层注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重复给药1-3次,总给药次数不能多于4次,最大用药剂量不能超过2mg。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出血量、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P值判定组间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出血量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裂伤等,最常见的因素为宫缩乏力[4]。
临床要重视产后出血的治疗,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以往通常采用药物方式和子宫按摩等方式解决产后出血问题,效果不理想。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宫腔填塞止血法中的纱布逐渐被球囊替代,从而显著降低了宫腔感染发生率[5]。
Bakri球囊的结构为双球囊,所以在放置和取出时具有一定优势,能够迅速止血。
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对子宫肌层产生刺激,促进宫缩,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6]。
所以两者联合使用止血效果理想,本次研究结果为: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灵.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防治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8,(05):50-52.
[2]李泽琼,刘光昌,秦先芬,刘秀丽.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8,(21):5017-5020.
[3]刘冬红,李华丽,李维玲.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术中应用宫颈COOK双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08):731-733.
[4]石蕊,赵可新,陈立芳,杨晓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16):1597-1600.
[5]杨彩虹,李勇逵.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03-3005.
[6]李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