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V缺乏症

合集下载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怎样治疗?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怎样治疗?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治疗
方法,治疗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应该吃什么药。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出血严重的病例需替代治疗。

目前尚不明确血浆FⅤ水平需多少才能维持正常止血机制。

一般认为FⅤ达到25%可进行手术。

FⅤ在4℃不稳定,应输注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也可输注
浓缩血小板,其FⅤ约占总量的20%。

冷沉淀中FⅤ不能浓缩,
效果不如FⅧ。

一般输注新鲜血浆15~25ml/kg,可提高FⅤ水
平15%~30%,可根据FⅤ:C测定水平和止血效果调整。

FⅤ半
衰期约12~14 h,每天用药1~2次。

除进行手术外,预防治疗一般不需要。

输注浓缩血小板一般用于急性出血时,需注意血小板同种抗体的产生。

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轻微出血可用氨基己酸和局部止血,效果良好。

存在FⅤ抑制物的患者,有报道输注血小板止血成功的病例。

有用免疫抑制药和血浆置换成功去除抑制物的病例,也有失败死亡的病例。

*2、预后
患者预后与出血的严重性有关,严重病例与血友病相似。

由于严重病例很少,多数病例可能很少有感染血行传播病毒的危险。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怎么治疗,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血浆输注的适应证

血浆输注的适应证

血浆输注的适应证
1、单个凝血因子缺乏,若无相应的凝血因子制剂,可以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或冰冻血浆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V缺乏症可以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缺陷。

2、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陷,多数凝血因子由于在肝脏合成,肝病造成凝血因子普遍减低,血浆中含有除组织因子以外的凝血因子可以补充肝病的凝血缺陷。

3、大量输液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血浆稀释所导致,可以通过血浆的输注得到纠正。

4、口服抗凝剂过量导致的出血,尤其是华法林过量,引起出血症状,在停药后可以通过补充血浆使出血得到迅速控制。

5、抗凝血酶缺陷,使得体内主要的抗凝功能发挥受到限制,有引起血栓形成的风险。

由于国内没有抗凝血酶制剂,故用血浆进行替代,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体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缺乏引起以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特点的血栓性疾病。

7、血浆置换,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晶体盐或血浆代用品和清蛋白溶液,不需要大量的血浆。

但对于置换量大或有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还是需要使用一定量的血浆。

8、大面积灼伤时,血浆是比较理想的胶体溶液,含钠量高于生理盐水,肺阻力和非水肿增加不显著,同时还可以补充免疫球蛋白等成分。

在液体复苏治疗时,应用部分血浆的效果优于完全应用电解质溶液。

9、DIC由于大量凝血因子的消耗,可以选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补充治疗。

每100ml血浆中含有100单位各种凝血因子。

尤其是其凝血和抗凝因子维持着天然的平衡关系,对于纠正DIC复杂的凝血和抗凝异常的效果比较好。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病理病因,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也有少数显性遗传类型的报道。

*二、发病机制FⅤ是由肝脏和巨核细胞合成的单链糖蛋白,血浆浓度7g/ml,半衰期约12~15h。

除存在于血浆外,巨核细胞和血小板 -颗粒中也存在。

血小板FⅤ约占血液FⅤ的20%。

成熟FⅤ为21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33万。

其结构与因子Ⅷ相似,排列方式也为A1-A2-B-A3-C1-C2。

A和C区氨基酸顺序约40%与FⅧ相应的区同源。

B区与FⅧ的B区不同源,在FⅤ激活过程中,B区丢失。

FⅤ基因位于第1对染色体的长臂(1q21~25),基因长80kb,mRNA为6.8kb,有24个内含子和25个外显子。

在凝血过程中,FⅤa,和钙离子和磷脂一起作为辅因子大大加速FⅩa对凝血酶原的酶作用,生成凝血酶。

作为辅因子FⅤ需由凝血酶裂解成为以钙桥联结的双链分子FⅤa。

其裂解位点为精氨酸709-丝氨酸710,精氨酸1018-丝氨酸1019,和精氨酸1545-丝氨酸1546共3个位点。

轻链(A3-C1-C2)有磷脂、凝血酶原和APC结合位点;重链(A1-A2)和轻链在连接FⅩa上均是必须的。

F Ⅴa被APC灭活(存在蛋白S、Ca2 和磷脂时)。

FⅤ抗原测定表明大多数纯合子缺乏FⅤ,仅少数有功能异常的FⅤ。

一些突变引起FⅤ缺乏。

错义突变丙221-缬使FⅤ活性降低。

外显子16中nt5509G A产生的丙1779-苏替代导致FⅤ的部分缺乏。

另一种突变为外显子13中4个碱基的缺失导致停止密码的出现,使合成的FⅤ缺失部分B区、A3、C1和C2区。

FⅤ精506谷(FⅤ Leiden)突变,遗传性APC抵抗大部分与这种分子缺陷的杂合子有关。

其双重杂合子尽管FⅤ活性降低,但止血正常,由于为APC抵抗的表型,可能出现血栓形成。

遗传性联合凝血因子Ⅴ与Ⅷ缺乏症1例报告

遗传性联合凝血因子Ⅴ与Ⅷ缺乏症1例报告

[ 要] 遗传性联合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一组罕见的出 摘 血性疾病:该文报道1 例遗传 蚕 性凝血因 子v 联合因子Ⅷ缺乏症,主要临 床表现为自 幼起牙龈间断 渗血;实 检查血浆凝血 巢 验室 因 凝血活性部分 ( cr o u nait F : ) F 子V ft c gatcvy V C 、 Ⅷ:c ao V a l ti, 异常, F : bFIC 蚕 抗 V C- V:
( a ia ut l at df i c , fm l l lp fc r e c ny i m i e o ie
遗传性联 合凝血 因子缺 乏症又称 家族性 多凝血
因子 缺 乏
F D) 综 合 征 ,是 一 组 罕 见 的 出血 性 疾 病 ¨ 。 MF 20 - -6我 院收治 1例遗 传性凝 血 因子 V联 合 因 060 2 6
方案治疗 非 霍 奇金 淋 巴瘤 [ ] J .新 医学 ,20 ,3 05 6
( ) 2 —2 . 9 :5 2 5 4
[ ] 陈瑜 ,沈志 祥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的免 疫 治疗 进 展 4 [ ] 医学 ,20 ,3 ( ) 97 . J .新 0 3 4 2 :6 -1
3 讨

及病理性 杂音 。腹部平 软 ,肝 、脾肋下 未触及 。 四
肢无水肿 。 实验室 及辅助检 查 :三大 常规正 常。活化 部分
新 医 学 20 0 9年 2月第 4 第 2期 0卷
羊 羊 羊 羊 羊 羊 羊
prad r i ftelea r [ ] acrR do e o n e e o i r ue J .C e a ih r t vw h t t n t
( 文 ) 06 0 ( ) 9 -0 . 法 ,2 0 ,1 8 :556 1

凝血因子X缺乏症

凝血因子X缺乏症

凝血因子X缺乏症凝血因子X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又称为Stuart-Prower因子缺乏症,此病的发生率大约为200万分之一。

患者在出血和凝血方面存在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X的缺失导致的。

凝血因子X是凝血系统中一个关键的蛋白质,它参与了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变过程,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原的凝聚形成血块,起到止血作用。

病因凝血因子X缺乏症由于一种遗传基因突变所引起,它可以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也可以是其他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突变。

这种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X蛋白质的合成或功能发生异常,影响了血液的凝血机制,使得患者在受伤或手术后出现明显的出血不止现象。

症状凝血因子X缺乏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这种出血倾向可能表现为皮肤出血、鼻出血、口腔出血、关节出血等。

其中,关节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容易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诊断诊断凝血因子X缺乏症通常需要通过血液凝血功能检查来确定。

一般会观察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以及测定凝血因子X的活性水平。

此外,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来确认疾病的基因突变。

治疗目前,凝血因子X缺乏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输注凝血因子X来补充体内缺失的因子。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来帮助溶解血块。

此外,患者在平时也需要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和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

预后凝血因子X缺乏症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及时性的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经过规范的治疗后,患者可以减轻症状,避免严重的出血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由于内脏出血的危险性,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结语凝血因子X缺乏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和注意避免受伤。

同时,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凝血因子ⅱ缺乏的案例

凝血因子ⅱ缺乏的案例

凝血因子ⅱ缺乏的案例凝血因子Ⅱ缺乏,又称凝血酶原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患者由于凝血因子Ⅱ基因突变,导致凝血酶原生成不足,从而影响血液凝固。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个凝血因子Ⅱ缺乏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意外受伤后出现持续性出血而就诊。

患者自幼就知道自己存在凝血因子Ⅱ缺乏症,但平时生活中注意较少,未规范治疗。

此次受伤后,出血时间较长,病情加重,遂来就诊。

检查:1.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皮肤、黏膜无明显出血征象。

2.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

其他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异常。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凝血因子Ⅱ缺乏症。

治疗:1.输注凝血因子Ⅱ:给予患者凝血因子Ⅱ浓缩剂进行输注,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2.抗感染治疗:由于出血时间较长,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故给予抗感染治疗。

3.伤口的处理:清创、缝合伤口,并加强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病情观察与随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血症状逐渐好转,凝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伤口的愈合情况良好,无感染征象。

在病情稳定后,患者出院,并进行定期随访。

总结:凝血因子Ⅱ缺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受伤。

在发病时,应及时就诊,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加强对凝血因子Ⅱ缺乏症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对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肝病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的治疗及护理

肝病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的治疗及护理
02
饮食禁忌: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03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风险
04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05
营养补充: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补充营养素和维生素
06
饮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体重、营养状况,调整饮食方案
07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0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肝病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的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01.
凝血因子缺乏的原因
02.
03.
目录
凝血因子缺乏的治疗方法
凝血因子缺乏的护理措施
1
凝血因子缺乏的原因
肝病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肝病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因子缺乏。
肝病导致凝血因子消耗增加:肝病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症状,导致凝血因子消耗增加,进一步加重凝血因子缺乏。
02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04
定期复查和监测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药物监测:根据医生建议,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01
03
监测指标: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02
生活习惯监测:监测患者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确保健康生活习惯
血浆置换:通过血浆置换来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凝血因子,并补充正常凝血因子。
抗凝血药物:使用抗凝血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如肝素、华法林等。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治疗来纠正凝血因子缺乏的基因缺陷,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临床诊治

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临床诊治

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临床诊治陈云飞;刘葳;刘晓帆;付荣凤;黄月婷;薛峰;张磊;杨仁池【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24)002【摘要】目的:总结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acquired factor Ⅴ deficiency,AFⅤD)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51~71岁,中位年龄60岁,均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病史及家族史,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血尿、黑便,甚至颅内出血.10例患者均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凝血因子Ⅴ活性降低,抑制物定性或定量试验阳性,均诊断为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10例患者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控制出血症状,并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免疫抑制治疗,其中5例患者(5/10)缓解,未再出现出血症状;3例患者(3/10)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效果差,随后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均有效,其中2例经治疗后凝血因子Ⅴ(factor Ⅴ,FⅤ)浓度恢复正常,未再出现出血症状,1例患者需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2例患者(2/10)死于颅内出血.结论:AFⅤD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出血症状轻重不一,经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总页数】5页(P260-264)【作者】陈云飞;刘葳;刘晓帆;付荣凤;黄月婷;薛峰;张磊;杨仁池【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 3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相关文献】1.药物致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分析 [J], 楼小华;黄明伟;严建平2.维生素K4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 [J], 林方珩;李纯团;朱雄鹏3.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研究 [J], 石雨薇;陈瑢4.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研究 [J], 石雨薇;陈瑢;5.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杨婷婷;李偲;林琳;勾晨雨;高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因子V缺乏症
凝血因子V缺乏症是一种由凝血因子V异常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由于体内生成的凝血因子V比正常水平低或者由于凝血因子V 工作异常,导致凝血反应过早受阻,无法形成血凝块。

凝血因子V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这意味着父母双方必须均携带缺陷基因并将其传给他们的孩子。

同时也意味着男女均可患该疾病。

凝血因子V缺乏症非常罕见,但像所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一样,它在近亲结婚较常见的地区中较为常见。

症状
凝血因子V缺乏症的症状通常较轻微。

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

但是,严重凝血因子V缺乏症儿童患者可在年龄很小时便发生出血。

有些病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出血。

常见症状
鼻出血(鼻衄)
易瘀伤
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月经过多)
口腔出血,尤其是在牙科手术或拔牙后
已报道的其它症状
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
肌肉出血
外伤,手术或分娩期间或之后发生异常出血
罕见症状
关节内出血(关节腔积血)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出血
诊断
凝血因子V缺乏症通过各种血液测试诊断,这些测试应由血友病/出血性疾病治疗中心的专家进行。

凝血因子V含量异常患者应同时检查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以排除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联合缺乏症,该联合缺乏症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治疗
通常在发生严重出血时或在手术前才需要对凝血因子V缺乏症进行治疗。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没有仅含有凝血因子V的浓缩剂。

输注含凝血因子V的血小板有时也是一种选择。

凝血因子V缺乏症女性患者的月经过多可使用激素避孕药(避孕药)或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进行控制。

本文出自:血友病治疗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