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知识点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一、概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准备以及披露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对该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提高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1.1 确认的条件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规定,固定资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予以确认:(1)对于自然资源开发类的固定资产,其预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并能够被企业独立地控制;(2)能够可靠地计量。
1.2 计量基准对于新建或自制的固定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以实际成本计量。
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构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或者等价交换物的公允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2.1 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提出了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
在成本模式下,固定资产按照成本减值原则计量,在重估模式下,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重估,利润或亏损计入当期损益。
2.2 折旧和摊销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折旧,摊销是指对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合理的分配方法定期摊销。
四、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3.1 确认减值损失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应当根据以下情况进行:(1)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2)固定资产发生了重大损坏或者技术性过时;(3)市场利率或者经济的变化导致资产的折旧。
3.2 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一旦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计量减值损失,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计量减值损失应当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为基础进行确定。
五、固定资产的披露要求4.1 披露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披露要求也十分严格。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折旧政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重要的会计政策变动和未决诉讼等进行详细披露。
固定资产--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章讲义1固定资产10.1 固定资产10.1.1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一)固定资产的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2.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确认1.外购方式(1)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如果是购入生产用动产设备发生的运费还需内扣7%的增值税)+安装费+增值税(如果是购入生产用动产设备发生的增值税则允许抵扣)+专业人员服务费 经典例题-1【基础知识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10年3月1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买价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运费10万元,装卸费7万元,保险费1万元,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的原材料20万元,其购进时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领用企业的产品用于安装,产品的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为40万元,2010年10月1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答疑编号6312100101]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①2010年3月1日购入设备时:借:在建工程 117.3(100+10×93%+7+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7(进项税额)(17+10×7%) 贷:银行存款135。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2024/3/16
4
(2)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固 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 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 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 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均应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 财务费用。
▪ 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购买价款的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购买价款总额)
会计分录为:
▪ 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 付款额现值中较低者) 未确认融资费用
▪ 贷: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2024/3/16
15
▪ 在理解该分录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用最低租赁付款额 现值与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的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的确定基 础,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②长期应付款: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确定。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装卸费合计为307 200元 借:在建工程 307 200
贷:银行存款 307 200
2024/3/16
3
(2)领用本公司原材料、支付安装工人薪酬等合计33 114元
借:在建工程
33 114
贷:原材料
24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 114
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不需安装。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
器的总价款为2000万元,分3年支付, 2007年12月31日支付
1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支
付400万元。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要求作出
相关会计处理。
第三章固定资产

第三章固定资产前言本章比较重要,可以单独出大题,同时也是资产减值、所得税、合并报表等知识的基础。
考试情况07年判断考了一道弃置费用,共1分;08年单选考了一道弃置费用,计算分析题考了一道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共11分;09年单选考了一道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共1分。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确认(一)固定资产的定义1.房屋建筑物2.机器设备3.交通工具企业用以出租的建筑物不是固定资产,而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同时满足:一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要注意的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要和自有资产一样进行确认,这叫实质重于形式。
(三)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也是固定资产。
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以独立的方式实现经济利益,那么要单独确认为各个单项的固定资产,分别计提折旧。
工业企业的器具和备件,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这个划分是重要性原则的体现。
例:下列各项中,工业企业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是()。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C、购入的环保设备D、可以独立提供经济利益的飞机引擎E、单价很低的工具答案:ABCD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1.不需安装的设备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相关税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税金等。
不包括采购差旅费及增值税。
【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5月12日,供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价款为60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注明10000元,发生装卸费等其他运杂费2000元,以上均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
设备入账价值=价款600 000+运费10 000×(1-7%)+杂费2000=611 300借:固定资产 611 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700贷:银行存款 714 000假设2009年12月10日,甲公司将该设备出售,售价50万元借:银行存款 585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出售机器设备,要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CPA 注册会计师 会计 知识点及习题 第四章 固定资产

内容框架一、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二、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三、固定资产的处置历年真题分析本章属于基础性章节,难度不大,知识点较多。
通常在客观题中单独考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以及固定资产的处置等。
此外,还可与投资性房地产、借款费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持有待售资产、会计差错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结合在主观题中考查。
本章单独考试分值一般在2~4分左右。
方法 & 技巧★学习本章时,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知识的串联。
另外,虽然本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不要掉以轻心,“小心驶得万年船”。
要注意:题目要求采用哪种方法计提折旧、是否有增值税抵扣问题、是否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的公历年限与折旧年限是否存在“错位”等细节信息。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知识点:固定资产的确认(★)【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企业固定资产确认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因所有权没有转移,都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B.企业购入的环保设备,不能通过使用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不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C.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应当将各组成部分分别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D.施工企业所持有的模板、挡板和脚手架等周转材料,由于数量多、单价低,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通常确认为存货『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选项A,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房屋建筑物不属于固定资产,属于投资性房地产;选项B,企业购入的环保设备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
★提示: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基本原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理论上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实务中取得方式决定取得成本。
◇知识点: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例题·单选题】2019年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套新设备用于安装生产线。
财务会计(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 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这些 支出既有直接发生的,如支付的固定资产的价款、运杂费、 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有间接发生的,如应予资本化的借 款利息等。 由于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其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也 有所差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固定资产取得时入账价值的 确定方法。 1、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这种情况是指企业购入的固 定资产不需要安装就可以直接交付使用。这类固定资产应按 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交纳的有关税金 等作为入账价值。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累计折旧的核算
4 年数总和法 计算依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不变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100% ----逐期递减 或:(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1)/2] *100%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固定资产增加核算
1、不需安装:借:固定资产 [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 费、交纳的有关税金] 贷:银行存款 【例1】某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元,增值 税5100元,发生的运杂费4900元,款项一次全部付清。 借:固定资产 34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提示1】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必须取得确凿证据,但是,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
比如,企业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需要根据工程预算、工程造价或者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等资料,按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提示2】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1)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该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以独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企业由于安全或环保的要求购入设备等,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或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3)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工具没有特定计算机软件就不能运行时,则说明该软件是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软件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如果计算机软件不是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则该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4)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如企业(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已入账的固定资产成本也被称为固定资产原价。
【提示1】“固定资产”科目,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减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提示2】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余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固定资产项目列示金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外购固定资产1.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注】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若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新会计准则讲解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字体:大中小】【打印】一、固定资产的确认1.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固定资产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备品配件和维修设备备品配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如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成本应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取得方式不同,其成本的具体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分录:不需安装: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等需要安装: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例1: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发票价格50 000元,增值税税额8 500元,发生的运费2 500元,款项全部付清。
借:固定资产61 000贷:银行存款61 000例2: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 0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材料物资价值1 500元,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额为255元,支付工资2 5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种物资,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通过“工程物资”科目进行核算。
工程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业库存材料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净损益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例题•判断题】按暂估价值入账的固定资产在办理竣工结算后,企业应当根据暂估价值与竣工结算价值的差额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金额。
()(2014年)【答案】×【解析】按暂估价值入账的固定资产在办理竣工决算后,应当按照暂估价值与竣工决算价值的差额调整入账价值,但是不需要调整已经计提的折旧金额。
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
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提示】“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和取标准为每吨10元,假定每月原煤产量为70 000吨。
20×9年7月8日,经有关部门批准,该企业购入一批需要安装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矿井运输的安全防护设备,价款为 2 0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 000元,安装过程中支付人工费300 000元,7月28日安装完成。
20×9年7月30日,甲公司另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150 000元。
假定20×9年6月30日,甲公司“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为50 000 000元。
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企业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借:生产成本 700 000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700 000(2)购置安全防护设备借:在建工程——××设备 2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000贷:银行存款 2 340 000借:在建工程——××设备 30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 000借:应付职工薪酬 300 000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300 000借:固定资产——××设备 2 300 000贷:在建工程——××设备 2 300 000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2 300 000贷:累计折旧 2 300 000(3)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150 000贷:银行存款 150 000【例题•单选题】甲企业是一家煤矿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提取标准为每吨20元,假定每月原煤产量为20万吨。
2016年5月26日,经有关部门批准,甲企业购入一批需要安装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矿井运输的安全防护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税额为17万元,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10万元,支付人工费用12万元,设备预计于2016年6月10日安装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甲企业于2016年5月份支付安全生产设备检查费20万元。
假定2016年5月1日,甲企业“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科目余额为200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2016年6月30日,甲企业“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科目余额为()万元。
A.680B.720C.858D.600【答案】C【解析】2016年6月30日,甲企业“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200+20×20×2-20-(100+10+12)=858(万元)。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待摊支出分摊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100%××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工程的安装工程支出)×待摊支出分摊率【教材例3-3】甲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20×9年1月经批准启动硅酸钠项目建设工程,整个工程包括建造新厂房和冷却循环系统以及安装生产设备等3个单项工程。
20×9年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将该项目出包给乙公司承建。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建造新厂房的价款为 6 000 000元,建造冷却循环系统的价款为4 000 000元,安装生产设备需支付安装费用500 000元。
建造期间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20×9年2月10日,甲公司按合同约定向乙公司预付10%备料款1 000 000元,其中厂房600 000元,冷却循环系统400 000元。
(2)20×9年8月2日,建造厂房和冷却循环系统的工程进度达到50%,甲公司与乙公司办理工程价款结算5 000 000元,其中厂房3 000 000元,冷却循环系统2 000 000元。
甲公司抵扣了预付备料款后,将余款通过银行转账付讫。
(3)20×9年10月8日,甲公司购入需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 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765 000元,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4)2×10年3月10日,建筑工程主体已完工,甲公司与乙公司办理工程价款结算5 000 000元,其中,厂房3 000 000元,冷却循环系统2 000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5)2×10年4月1日,甲公司将生产设备运抵现场,交乙公司安装。
(6)2×10年5月10日,生产设备安装到位,甲公司与乙公司办理设备安装价款结算500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7)整个工程项目发生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共计300 000元,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8)2×10年6月1日,完成验收,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财务处理如下:(1)20×9年2月10日,预付备料款借:预付账款——乙公司 1 000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2)20×9年8月2日,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厂房 3 000 000——冷却循环系统 2 000 000贷:银行存款 4 000 000预付账款——乙公司 1 000 000(3)20×9年10月8日,购入设备借:工程物资——××设备 4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65 000贷:银行存款 5 265 000(4)2×10年3月10日,办理建筑工程价款结算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厂房 3 000 000——冷却循环系统 2 000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000(5)2×10年4月1日,将设备交乙公司安装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安装工程——××设备 4 500 000贷:工程物资——××设备 4 500 000(6)2×10年5月10日,办理安装工程价款结算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安装工程——××设备 500 000贷:银行存款 500 000(7)支付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待摊支出 300 000贷:银行存款 300 000(8)结转固定资产①计算分摊待摊支出待摊支出分摊率=300 000÷(6 000 000+4 000 000+ 4 500 000+500 000)×100%=2% 厂房应分摊的待摊支出=6 000 000×2%=120 000(元),冷却循环系统应分摊的待摊支出=4 000 000×2%=80 000(元),安装工程应分摊的待摊支出=(4 500 000+500 000)×2%=100 000(元),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厂房 120 000——冷却循环系统80 000——安装工程——××设备 100 000贷:在建工程——乙公司——待摊支出 300 000②计算完工固定资产的成本厂房的成本=6 000 000+120 000=6 120 000(元)冷却循环系统的成本=4 000 000+80 000=4 080 000(元)生产设备的成本=(4 500 000+500 000)+100 000=5 100 000(元)借:固定资产——厂房 6 120 000——冷却循环系统 4 080 000——××设备 5 100 000贷:在建工程——乙公司——建筑工程——厂房 6 120 000——冷却循环系统 4 080 000——安装工程——××设备 5 1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