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乘用车销量分析报告及乘用车销量预测

中国乘用车销量分析及乘用车销量预测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2018年下半年乘用车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加之去年同期由于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提前消费形成的较高基数,导致车市9至11月连续3月同比出现双位数下滑。
2018年1-1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2.8%,其中SUV与轿车销量小幅下滑,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仍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卡车行业增势良好推动商用车销量小幅增长。
蓝天保卫战与重点省市陆续提前实行国六排放标准拉动重卡需求,重卡市场在较高基数下1-11月仍实现1.6%增长。
受益部分微卡需求转化为轻卡、皮卡在部分省市解禁需求释放,轻卡1-11月同比增长11.0%。
分阶段补贴政策导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销量有所透支,下半年销量较为低迷,1-11月客车销量同比下降7.0%。
1-11月乘用车景气度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11月商用车销量增势良好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轿车、SUV车型销量小幅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2018年1-11月乘用车四类车型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4%和0.8%,SUV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继续提升至42.8%,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较大,分别下降16.1%和18.1%。
1-11月乘用车细分车型销量同比均现下滑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UV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持续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小排量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与SUV车型逐渐进入低增长区间,加上低价车型滞销,2018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为41.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缩减。
受大众品牌换代和多款有竞争力车型陆续上市影响,德系品牌份额有较为显著的提升,预计市占率仍会继续提升;日系品牌市占率也提升较快;美系品牌受贸易战和福特品牌的影响,市占率出现较大的下滑;韩系品牌由于终端促销较大,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法系车市场持续低迷。
中国汽车市场2018上半年运行情况及全年市场销量预测分析

业界聚焦FocusAUTO REVIEW62中国汽车市场2018上半年运行情况及全年市场销量预测分析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贸易协调部主任 许海东一、2018年上半年运行情况1.汽车产销数据201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1405.8万辆和1406.6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和5.6%,销量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
2.汽车市场运行特点2018年上半年汽车销售好于预期,主要是受到二季度销售高速增长的提振,而二季度产销量同比较高增长既有受厂家生产计划的影响,为三季度准备充足的货源,也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影响。
但中国汽车市场销售情况仍然处于低速、稳定的增长。
分月度来看,1月份产销的高速增长及2月份的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2018年春节法定假日的影响,2017年春节假日在1月底和2月初,而2018年春节假日则全在2月份,厂家排产和发车在当月周期有了相应的增长和减少。
(见图1、2)在乘用车方面,1-6月产销分别完成1185.4万辆和1177.5万辆,比同期分别增长3.2%和4.6%。
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开始,轿车同比增速首次超过SUV,且延续到6月份,该趋势表明中国SUV 市场随着基数的增大,增速趋于平缓,同时市场热度也有所降低,再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较低。
在商用车方面,1-6月产销分别完成220.4万辆和229.1万辆,比同期分别增长9.4%和10.6%。
其中,客车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2.8%,货车同比增长11.5%,高于整体市场增速。
在货车分类中,工程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均表现突出,主要由于2017年大量国家基建项目开工,拉动了2018年上半年工程车的销量。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1-6月,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比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35.5万辆,同比增长116.5%,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售5.8万辆,同比增长85.2%。
2018年乘用车市场调研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年全国乘用车市场调研报告2018中国经济再遇“逢8魔咒”,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创下19年来的新低。
消费增速不及预期,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不及前值和预期。
就在5月份,社消品增速仅有8.5%,创下15年来新低。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不仅跑输6.7%的GDP增速,更跑输15.3%的税收增速。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就只剩车了,而拉车的马已经不知去向。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本就受到整体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再加上购置税减免政策取消、新能源车型补贴政策调整、中美贸易战升温等一系列利空政策的影响,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自3月份起,汽车市场连续多月负增长。
全国汽车市场整体概况2018年1-7月,中国车市产量和批售量保持平稳增长,而终端上牌量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
乘用车产量完成1357.9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6%,厂商批售量完成1336.5万辆,同比增长4.6%。
终端上牌量完成1238.2万辆,同比增长2.3%。
1-2月份呈现开门红,主要受到今年春节假日影响,再加之2017年购置税优惠政策缩减致使2017年初市场小幅回落的低基数影响。
自3月份开始,上牌量增速直线回落,6月份降至历期同期最低点,同比下降10.4%。
国产车型2018年自3月份开始,终端上牌量增速连续多月下降,与历史同期相较,6月份创历史增长最低位。
纵观近年终端上牌量数据,6月作为半年度节点,一般都会呈现翘尾性增长,为了半年度返利,经销商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即便倒贴返利,价格倒挂,也要努力提车冲量,而今年上半年市场却拉出一条连续向下的大阴线。
由于批零差额的逐步拉大,终端库存压力上升明显,1-7月份渠道新增库存160万辆。
进口车型由于受到关税调整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5-6月份到岸总量及终端上牌量呈现双降态势。
6月份进口车批发量同比下降57%,终端上牌量下降15%。
7月份进口车批发量迅速回升,环比增长268%,进口车虽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但需求较稳定。
我国乘用车行业销售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预测分析

2月我国乘用车行业销售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预测分析提示:参考发布《2018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乘参考发布《2018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乘用车2 月销量(零售)同比持平:根据数据,2017 年2 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44.1 万辆,同比下降0.5%(基本持平),环比下降35.9%。
其中轿车产销同比下降25.8%和上升1.3%,SUV 产销同比下降15.1%和上升1.6%,MPV 产销同比下降28.5%和17%,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下降43.6%和58.7%。
考虑2 月春节背景下乘用车销量(零售)同比仍然持平,略超市场预期。
乘用车分品类看,2018 年2 月轿车产销同比下降26%和12%,SUV 产销同比下降15%和3.1%,MPV 产销同比下降29.4%和17.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下降39.4%和40.3%。
SUV 销量虽然同比下降,但降幅相较于轿车仍表现强劲。
乘用车分车系看,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降11%,日系品牌销量同比下降9.5%,德系品牌同比下降1.2%,美系品牌同比下降1.2%,韩系品牌同比下降37.4%,法系品牌同比下降26.8%,其他品牌同比增加2.9%。
图:2017 年-2018 年乘用车分月度销量及同比图:2017 年-2018 年轿车分月度销量及同比图:2017 年-2018 年SUV 分月度销量及同比图:2017 年-2018 年MPV 分月度销量及同比细分乘用车厂商来看,上汽集团表现亮眼。
其中上汽通用2 月销售11.2 万辆(+20%),1-2月销量达30万(+20%);上汽通用五菱2月销售12.2 万辆(+22%);上汽大众2 月销售12.1 万辆(+20%),1-2 月销量达31.4 万辆(+13%);上汽乘用车2 月销售4.5 万辆(+50%);广汽集团2 月增速较1 月回落,累计仍然增长。
2018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分析18年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02.5万台,同比2017年11月下降17.9%,环比10月增长3.6%。
市场增长压力较大,但这也是近期低点,至暗时刻逐步走过。
1.11月市场产销零综合走势18年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02.5万台,同比2017年11月下降17.9%,环比10月增长3.6%。
过去三年的消费高点前移到12月,因此11月环比增长在10%以上。
今年11月环比增长的走势回归到正常周期,11月的消费节奏回归过程有阵痛。
1-11月的零售同比增速-4.0%,较1-10月增速减缓1.9个百分点。
11月的轿车零售同比增速-13%,轿车连续7月保持乘用车增速龙头;11月SUV零售同比增速-20%,中西部下滑和楼市火爆挤压可选消费的问题导致SUV的增长动力衰退,对自主品牌的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11月的厂家库存较10月下降4.8万台,渠道库存增长8.7万台,渠道库存压力增大。
由于相对历年的年末火爆,今年产销节奏变化,今年8-11月的渠道库存需求没有往年迫切。
经销商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尤其是部分经销商担心年末国六标准实施,改变了历年的4季度库存较高的渠道规律。
11月的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13.1万台,环比增长19.1%,同比增长63%,其中插混同比增87%,纯电动增长58%。
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88万台,乘联会新11月调高的新能源乘用车99万的年度预测看来还是要更乐观些。
2.近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18年11月零售202台,较2017年11月下滑22万台,相对9月的同比减量27万台稍有改善,体现18年秋季市场的增长动力严重不强,增长线路与15年类似,未来能否快速拉升值得期待,但太难了。
在16年购置税5%优惠政策退出前的强势走势基础上,17年1-11月同比增33万,18年1-11月增长-40万台,回到16年销量水平。
这样的1-11月总体增量逐步走弱。
1-11月下滑,体现了市场高基数下的压力逐步加大,车市仍受到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和楼市等外部环境影响。
2018_年中国汽车市场运行情况及2019_年预测

业界聚焦FocusAUTO REVIEW50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 许海东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运行情况及2019年预测一、2018年汽车产销情况2018年,汽车产销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2%和2.8%。
其中,乘用车产销2352.9万辆和2371.0万辆,同比下降5.2%和4.1%;商用车产销428.0万辆和437.1万辆,同比增长1.7%和5.1%。
(图表1)201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平稳,下半年开始市场遭遇了下滑,月度累计销售同比逐步下降,该情形与国内市场经济、政策、市场等多因素相关。
二、2018年汽车行业运行特点(一)汽车产销增速低于预期,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较大的压力,下半年汽车市场形势更显颓势,全年销售出现28年来首次销量负增长。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成长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汽车产业已经迈入品牌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增长阶段。
2018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
(二)乘用车产销同比下降,下滑明显2018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2%和4.1%;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4.6%和84.4%,分别低于上年0.9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0%和2.7%;SUV 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2.5%;MPV 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9%和16.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8%和17.3%。
(三)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增速回落2018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
受货车市场增长拉动,商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2018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0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2018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分析及全年展望

2018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分析及全年展望作者:数据资源中心刘春辉一、上半年乘用车市场走势分析1、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平稳增长,但月度市场逐步走低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终端零售数据,2018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共销售1062.8万辆,同比增长3.8%,终端市场平稳增长。
但从月度走势来看,除了1-2月因春节因素以及去年同期较低基数市场实现高增长外,自3月份以来市场呈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尤其是6月份终端市场呈现10.8%的跌幅,创下历史新低。
图1 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量月度走势数据来源: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终端零售数据(含进口)那么,为什么终端市场逐步走低,尤其是2季度以来市场一直呈现负增长?我们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周期性回调,市场淡季尤为明显。
15年-16年的小排量购置税减免政策提前透支市场需求,使得政策退出后市场呈现周期性回调。
从历年市场发展来看,2季度的几个月均为销售淡季,而在整体市场偏弱的情况下将会呈现“淡季更淡”的特点,这一点与2015年表现也极为相似。
2)保有增加,刚性需求减弱。
从保有量角度看,2017年乘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74亿,乘用车千人保有量达到125辆/人,市场发展阶段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化明显,在市场透支后,刚性需求明显减弱,消费升级需求增加。
这与2009年-2010年的小排量购置税减免又有不同,2009年千人保有量不到50,首购用户仍然是主要用户。
而6年后,曾经的1.6L小排量购买用户以及汽车下乡用户也到了换车的阶段,在此波政策带动下消费升级加速,该购车已经购车了,非刚性需求的消费者购车需求并不迫切。
3)经济下行。
2018年2季度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季度GDP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一季度下滑0.1个百分点,体现稳增长态势。
但从相关细分指标来看,2季度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的需求端还是工业生产端均呈现一定程度下滑,没钱消费和没欲望消费以及消费信心不足是消费下滑的重要因素,总体讲,经济大环境整体偏弱对市场形成一定抑制作用。
2018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分析预测说ANALYSI2018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201X—2018年乘用车(轿车/MPV/SUU)月销■走势8B/Text崔东树/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2018年口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02.0万台,同比2017年U月下降18.0%,环比10月增长3.4%o过去三年的消费高点前移到12月,因此□月环比增长在10%以上。
2018年11月环比增长的走势回归到正常周期,11月的消费节奏回归过程有阵痛。
月的零售同比增速-4.0%,较1J0月增速减缓1.9%o11月的轿车零售同比增速-13.6%,轿车连续7月保持乘用车增速龙头;11月SUV零售同比增速-20.6%,中西部下滑和楼市火爆挤压可选消费的问题导致SUV的增长动力衰退,对自主品牌的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在前期进口整车和零件降税政策推动下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4.6%,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下降17.6%j自主品牌零售下降22%(自主品牌新能源增长53.0%,传统燃油车同比增长-28.0%)o年末自主的市场环境压力较大,但主力自主品牌表现顽强。
1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214.1万,同比增长-16.3%,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部分品牌走势相对顽强。
11月的传统燃油车批发同比增长-19.0%,U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高达53.2%,表现超强。
2018年1-11月的批发累计增长-2.5%,零售累计增长-4.0%,全年产销负增长定局。
11月的厂家库存较10月下降4.8万台,渠道库存增长8.7万台,渠道库存压力增大。
由于相对历年的年末火爆,2018年产销节奏变化,2018年月的渠道库存需求没有往年迫切。
经销商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尤其是部分经销商担心年末国六标准实施,改变了历年的4季度库存较高的渠道规律。
口月的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13.6万台,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55.9%,其中插混同比增87.0%,纯电动增长65.0%o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88.6万台,乘联会口月新调高的新能源乘用车99万的年度预测看来还是要更乐观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XX”大数据-汽车销量预测产品发布
XX与XX联合发布
导语
我国汽车市场历经长达十年高位增长后,已进入中低速发展的常态期。宏观经济走势、社会结构变化、 居民消费走向、汽车相关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自身革新、用户消费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交迭,共同影响着未 来汽车市场的消费走势。 作为衡量汽车市场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汽车销售量,如果能够科学合理预测,从宏观层面,能够反 映大市场的总体趋势及细分市场方向走势,对于行业机构具有长期规划参考价值。从微观层面,如果能够实 现月度销量预测更新,将对厂商指导生产排期、库存优化、销售进度把控、营销规划、竞争策略制定等企业 运营活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指针参考。
优化库存和采购, 降低供应链成本 需全年月度滚动预测
渠道规划和营销预测 需6-24个月销量预测
01
02
03
04
……
竞争策略规划 需月度动态滚动预测
新车生产排期, 需至少3个月滚动预测
销售目标和进度控制 需全年月度滚动预测
但市场上现有的销量预测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30
不同机构在2009年对未来五年乘用车市场预测值:
Hale Waihona Puke 全变量科学筛选和验证,选出影响汽车销量变化的宏观经济、供需关系、用户需求等变量因子,共同纳入汽车销量预测模型,全面评估。
居民可支配收入
01 02
GDP
经济 变量
相关性分析和 显著性检验
03 04 05
经济景气指数 新车上市数量
供给 变量
广告花费
06 07
关注指数
需求 变量
购车指数
“XX”销量预测产品——创新特点
整体乘用车:
2016年有望实现13%的同比增长,增长动力主要源自SUV
2015-2020年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预测
2015-2020 年均复合增长率:+7.1%
万辆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年增速:
+13%
2,335
+10%
2,568
+5.8%
2,717
缺少车型颗粒度预测 缺少全体车型预测 难以判断预测合理性 影响预测准确度
14 11 8
12
10
12
9
9 6
2010
5
影响变量滞后
2012 2013 2014 2015
来源:XX ,XX,XX相关报道
“XX”销量预测产品——创新特点
全变量
整合三大类影响变量:宏观经济指标+汽车市场供给指标+用户需求指标
+4.8%
2,847
+2.2%
2,911
MPV
SUV 轿车 整体乘用车
2,065
2015
2016F
2017F
2018F
2019F
2020F
来源:“XX”销量预测结果,预测时间2016年10月(历史销量来源:XX销量)
整体乘用车:
销量预测影响因子:来自经济增长、用户需求的驱动更为明显
厂商广告投入
关注指数
大数据
引入汽车潜在用户消费行为大数据,通过XX指数-汽车车消费行为数据实时追踪用户需求变化、校准预测走势。
XX指数体系:
XX指数来自全终端、多媒体平台导入的汽车用户数据。连续五年以上数据积累,360度覆盖用户汽车消费全周期。
“XX”销量预测产品——预测结果
销量预测结果数据分为多个层次:
市场总量预测
“XX”销量预测产品——产品特点
月度更新 低误差 普遍预测
长期预测
• 预测结果月度滚动更新 • 平均月度误差不超过5%
• 针对主流车型进行全面预测
• 预测未来两年内每月销量 • 预测未来两年后年度销量
• 平均年度误差不超过2%
• 在XX网每月发布预测结果
基于“XX”预测产品:
2016-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汽车销量预测
现有销量预测数据存在诸多不足:
现有销量预测的特点:
25
25 某国内预测结构 22
实际市场销量
销量预测(单位:百万辆)
静态预测 年度预测
缺少动态持续预测 缺少微观月度预测
20
19 16 14 13 10 7
2011
19
20
16
15
15 某美资预测机构 14 10 11 某日资预测机构
总体预测
个案性预测 影响因素不明
厂商促销 7%
11%
17%
购车指数 13%
19% 9% 人均可支配收入 24% 新车上市数量
GDP
来源:“XX”销量预测结果,预测时间2016年10月(历史销量来源:XX销量)
SUV市场:
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市场,预计2017年将突破1000万辆
2015-2020年SUV市场销量预测
SUV销量预测影响因子及权重
伴随着用户消费需求升级和细分,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必将更为激烈。汽车销量预测,将愈发成为车企
和行业的切实需求。XX与XX联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探索更为精确、且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预测工具, 2016下半年开发推出“XX”汽车销量预测产品,以期为行业提供有益参考。
车企对汽车销量预测存在迫切需求
汽车销量预测是车企指导运营活动的重要参考:
细分市场预测
单车销量预测
定制化销量预测
•
市场总销量变化
• • • • •
细分级别的总体、具体品牌、具体车型销量预测 轿车( A00、A0、A、B、C) SUV(A00、A0、A、B、C) MPV( A0、A、B、C) 预测对象范围:上市一年以上的成熟车型
• • •
针对具体车型独立建模 加入更多参考变量、提高预测精度 个案定制
新模型
采用创新的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既反映了从历史到未来的市场演变过程,也通过回归建模揭示这些变化的动力所在。
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基本原理:基于高级时间序列模型,在单一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时间序列具有显著影响的其它因素进行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
多元回归建模
“XX”销量预测产品——创新特点
新模型
采用更为先进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同时反映自身结构性变化、外部 关键变量影响
大数据
引入汽车潜在用户消费行为大数据,通过XX指数-汽车消费行为数据,实 时追踪用户需求变化、校准预测走势
“XX”销量预测产品——创新特点
宏观经济指标 GDP经济增长状况 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 货币供应量M1/M2 居民可支配收入 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CPI 经济景气指数-一致/先行指数 社会环境指标 消费者信心指数CCI 汽油零售价历史数据 市场供给指标 新车型投放 款型数量 品牌促销比例 各厂商轿车广告月度花费 全国经销商数量 用户消费需求指标 XX网--关注指数 XX网--购车指数 XX网--口碑指数 XX网--对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