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在故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他们的形象可以直接影响故事的质量和观感,因此刻画人物形象是写好故事的必要要素。

1. 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故事情节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和故事中描述而体现出来。

比如,一个冷酷无情的反派角色可以言谈举止带着煽动性和杀气,而一个善良的主角则应该体现出坚强、勇敢、正直等特质。

2. 人物经历人物经历是一个人物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经历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复杂多面。

比如,一个善良的人物因为身受嫉妒心所害而彻底走向黑暗,或者一个东拼西凑的人因为在困难中坚持不懈得到了成功。

这些不同的经历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并且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增加深度。

3. 人物外貌人物外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外貌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形象特点,比如高大、瘦弱、焦虑、优雅等等。

在故事中,人物的外貌描述应该通过细腻、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4. 人物语言人物语言是体现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物的不同语言特点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比如,一个普通话讲得很好的人物可能表达出一种自信、果断的形象,而一个口齿不清的人物可能被刻画成犹豫、内向的形象。

5. 人物背景人物背景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背景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比如,一个贫穷的角色可能有坚强、勤劳的性格特质,而一个富有的角色则可能充满着自大、傲慢等等。

总的来说,人物形象是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它能够通过戏剧化的展现来吸引读者关注,引起共鸣和思考。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需要充分考虑平衡人物的性格、经历、外貌、语言、背景等多个方面的展现,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富有魅力、复杂多面、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赏析

人物形象的赏析

人物形象的赏析一、立足形象本身直接表现人物性格“事实的自然呈现比华丽的辞藻重要的多。

”《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衣着的刻画,失子之后不厌其烦的讲述,捐过门槛后的轻松……所有这些无不入木三分地刻画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状态的变迁;而《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刻画凤辣子,以语言和动作刻画“混世魔王”贾宝玉,而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

二、通过激烈的人物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存在不是静态的,他们性格的展示往往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加以强化,“动态比静态有生命力的多”,也正是矛盾的设定让人物自然本真地进行个性化的展示,进而彰显自己的性格。

如苏教版选修教材《阿“Q”正传》中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通过“宣传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幻想破灭”的演变过程,逼真地展示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则是以人力车夫和“我”对待撞倒老妇人的不同态度的矛盾对立为基础,叙述平常的小事,以小见大地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塑造一个善于解剖自己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

三、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于细微处见真情”,文学作品的感人,人物形象的鲜明独特往往归结于作者对典型细节的刻画。

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样可以说“一千个作者就可以塑造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使用的文学手段不同,塑造的文学形象也就不同。

因此其中的细节刻画显得更加重要。

《荷花淀》中当水生嫂听到水生要到大部队去的消息,其手指的震动,把手放到嘴里的吮吸,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她内心的震动和复杂的心理变化;《故乡》中插着双手,叉着双腿站着的豆腐西施圆规状的姿势;《守财奴》中将死的葛朗台在看到祭器时奋力的一抓……所有这些人物能够经过长时间的淘洗仍然绽放光彩,无不归结于精雕细琢的细节刻画。

四、借助环境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上面提及的几个方面外,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描写营造的氛围,以及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也是我们感受和剖析人物情趣和心境的重要方面。

人物形象与塑造分析

人物形象与塑造分析

人物形象与塑造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下面将对人物形象与塑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探讨如何创造出丰满、立体的角色形象。

一、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它直接决定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一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同时,人物形象也是表达作家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媒介,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作家能够传达出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二、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方面,它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

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与他人的交往以及内心的独白等手法,作家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

例如,在一部冒险小说中,作家可以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勇敢、决断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塑造出一个英雄般的形象。

三、人物形象的外貌描写虽然外貌并不是人物形象中最重要的方面,但它同样会影响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具体地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增加对其形象的真实感。

如在一篇描写城市生活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清秀面容、黑色短发以及身穿时尚服饰,展示出一个时尚、自信的都市白领形象。

四、人物间关系的塑造人物的关系网是一部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人物间的互动和相处,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交织。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争斗、友谊、爱情等来展现角色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一部家庭剧中,通过主人公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和冲突,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纠葛。

五、人物形象的变化与成长一个好的人物形象不应该停留在开始时的状态,而是需要经历各种挫折和改变。

通过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可以更好地展示出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例如,在一部青春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可以从迷茫、自卑的青少年变成自信、坚毅的年轻人,这样的转变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感动和共鸣。

人物形象分析技巧

人物形象分析技巧

人物形象分析技巧人物形象分析是指对小说、影视作品、漫画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故事情节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物形象分析技巧。

1.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是最基本的刻画手法之一、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态、着装等,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人物的一些基本特点。

例如,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瘦削、穿着整洁的人物形象可能代表着一个严谨、精明的性格。

2.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通过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意图等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真实想法、目标、梦想等。

例如,一个人物会频繁出现内心独白,并表达对自身处境的不满,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该人物可能具有反叛、不甘平庸的性格特点。

3.行为举止:人物的行为举止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人物的日常行为,如言谈举止、个人习惯、处世态度等,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

比如,一个人物经常表现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可能是一个善良、乐观向上的人。

4.人物关系:人物关系是指人物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关系。

通过观察人物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对他人的态度等。

例如,一个人物与他人相处时总是表现出自私、独断的行为,这可能意味着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

5.符号象征:符号象征是指通过特定的符号或象征物来表达人物特征。

这些符号可以是物品、服饰、动作等与人物紧密相关的事物。

通过观察这些符号,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人物的特点和角色。

例如,在一些故事中,一个人物经常戴着黑色帽子,这可能代表他是一个神秘、不易被人了解的人物。

6.对比手法:通过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突出人物的特点。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上的差异和重要性。

例如,在一个慷慨大方的人物旁边设立一个小气吝啬的人物,可以更好地凸显出慷慨大方人物的特点。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 描述外貌特征:通过详细地描述人物的身高、体型、面容、发型、穿着等外貌特征,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想象出人物的形象。

2. 性格特点的描写:通过展示人物的言行举止、态度情绪、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点,深入剖析人物的个性与内心世界。

3. 行为和动作的刻画: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他们的习惯、举止、行动方式等特点,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性格。

4. 对话和语言表达: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或者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出他们的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5. 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透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对其内心的描写,揭示出他们真实的想法、感受、内心斗争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6. 与环境的互动:通过将人物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展现他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性格、行为与态度。

7. 周边人物的反应:通过周边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评价、互动或反应,进一步拓展主要人物形象的维度,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多样。

8. 回忆和背景描写:通过人物的回忆或者对其背景的描写,展示出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从而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9. 借助象征符号:通过使用象征符号来代表人物特征或者人物与某种主题、象征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人物形象的深度和意义。

10. 动作细节的突出: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节刻画,如眼神、手势、微笑等,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进行描述,使其在读者心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形象。

人物形象的刻画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外貌和性格。

外貌是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强烈的形象感。

性格则是人物形象的灵魂,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进行刻画,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

除了外貌和性格,人物形象的刻画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来进行。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例如,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进行,其中最为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类阵营的主要人物叶文洁。

叶文洁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科学家,他不满足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不断地探求未知的世界。

他通过研究宇宙信号,最终发现了三体文明的存在,并为人类与三体文明的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文洁的行为展现了他勇敢、聪明、孜孜不倦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描写,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形象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家不仅能够展现自己对人物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也能够启发读者对人物的思考,引发对现实人物的思索与关注。

人物形象名词解释

人物形象名词解释

人物形象名词解释
1. 英雄:英雄啊,就是那种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为了大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就像电影里的超人,在城市面临危机时,那可是毫不犹豫地飞出去拯救大家呀!
2. 智者:智者呀,是特别有智慧、能看清很多复杂事情的人。

好比诸葛亮,多厉害呀,总能想出各种妙点子来解决难题。

3. 勇士:勇士就是勇敢的人呀,遇到困难和危险也不退缩。

就像那些勇敢的消防员叔叔,大火面前也敢往里冲!
4. 慈母:慈母呢,就是对孩子特别温柔、关爱备至的妈妈呀。

就像隔壁的王阿姨,对她孩子那叫一个细心呵护哟!
5. 挚友:挚友啊,是能跟你特别知心、在你困难时帮助你的朋友。

就像我的好朋友小明,我有啥烦心事都跟他说。

6. 伯乐:伯乐就是能发现人才的人呀。

就像那些星探,能找到有潜力成为大明星的人呢!
7. 小人:小人呢,就是那种心胸狭隘、会使坏的人。

哎呀,生活中要是遇到这种人,可真让人讨厌呢!
8. 领袖:领袖就是能带领大家往好的方向走的人呀。

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领袖,多有影响力呀!
9. 活雷锋:活雷锋就是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呗。

咱小区的李叔叔不就是这样嘛,经常帮大家的忙。

10. 艺术家:艺术家就是在艺术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人呀。

像那些画家、音乐家,多有才华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呀!。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类角色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目的是对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揭示其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下面将介绍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分析人物形象需要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和解读。

外貌是人物形象的第一印象,通常通过细致的描绘来展示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外貌可以包括身材、脸庞、眼睛、发型、服装等方面。

通过对外貌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了解人物的气质、年龄、职业等信息。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需要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推测和解读。

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它决定了人物的行为和决策。

性格特点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思想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例如,一个人物是否乐观、坚强、正直、聪明等可以通过观察其语言行为中的细节来得出结论。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话语、心理独白和对话等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

第三,分析人物形象需要了解人物的社会背景和经历。

人物的社会背景和经历是形成其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

例如,一个成长在贫困家庭的人物可能会具有坚韧、独立的性格特点,而一个从小受宠爱的人物可能会具有自负、自私的性格特点。

因此,通过了解人物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并解读其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

总之,分析人物形象需要从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社会背景和经历、角色定位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在世界和行为动机。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揭示作品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物形象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诗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4.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二.解答思维流程古诗词中的形象(意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形象。

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

通常可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或动静等角度分析理解。

三.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人物形象: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以上人物形象)四.答题思路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具体而言,回答这种题(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五.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

六.专题训练一初冬夜饮①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洲等地。

②欢:指酒。

《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答:第二句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等复杂的情感,耐人寻味。

二山中与幽人对酌zhuó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结合全诗的内容,简要赏析“我”的形象特点。

答:从诗的第一、三句,可以看出“我”性格豪爽、洒脱,不拘礼节;从第四句可以看出“我”有高雅的情趣;从题目可以看出,“我”向往隐居山林、超离俗世的生活。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三点绛唇李清照蹴cù罢秋千,起来慵yōng整纤xiān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如来,袜刬chàn金钗chāi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xiù。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答: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四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答: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意境类(意象+情感)一.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二.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三.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四.意境(氛围)特点的术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五.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六.答题公式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感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七.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zhēn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诗中描写了“荒馆”、“月”、“砧声”、“莲叶”、“鸥”等景物。

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月夜,借宿在驿馆之中,捣衣的砧声撩起了诗人思乡的情绪,夜深却无法入眠,“深夜无风”,何来枯荷的响声,原来未眠水鸥也辗转反侧,弄得枯荷沙沙作响,使人听了倍感孤独伤感。

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诗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可概括为:幽寂、荒凉、冷清。

情景的氛围特点可概括为:凄凉悲怆。

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此种环境中的人应是愁肠百结、乡思无限,应是孤独、寂寞、伤感。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诗歌开篇便如愁云乍起,“荒馆”、“月笼秋”展现了秋月惨淡、客馆荒凉的景物,阵阵捣衣声更是触发起无限的愁肠。

尚未入睡的欧鸟在莲叶中辗转反侧,正是愁肠百结、彻夜不寐的诗人的自况。

景物描写营造出凄凉悲怆的氛围,从而抒发了诗人异乡漂泊的离愁别恨。

二游月陂bēi宋·程颢hào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答: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三阅读下面杜甫《恨别》这首诗,回答问题。

恨别杜甫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分析首联的内容,并说说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首联的“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首联即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有总起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

(2)“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一联中的“清宵立”、“白日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答:“清宵立”,写诗人因思家、忆弟而夜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日眠”写诗人于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

这两句互文对举,表现了诗人坐卧不安的举动和心绪。

清宵而立,白日反眠,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言近旨远,语浅情深。

四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步骤一)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步骤二)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步骤三)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lù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六分别阅读李煜和朱敦儒的《相见欢》,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李煜y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簪zān缨”指代什么?“几时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以丝缕喻愁思,突出了思绪的纷繁复杂,无始无终,无法理清和难以排解的伤感、悲凉的心绪。

“簪缨”本是贵族官员的服饰,此处指代世族。

“几时收”三字,饱含诗人对国事的悲痛、忧伤和内心的苦闷。

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苟且的愤懑和斥责。

(2)试比较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差异。

答:两首词词牌相同,格律一样,但风格有较大差异。

李煜词抒发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无言独上西楼”的诗人,举头见“如钩”的残月,俯首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触景生情,万千愁绪,悲凉至极。

一个“斯人独憔悴”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

全词哀婉动人,有婉约之风。

而朱敦儒的《相见欢》尽管也流露出对故土的怀念和国破家亡后的凄凉苦闷心情,但词人选取“大江”“落日”“悲风”等意象来描写,气氛苍凉凝重,末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对前线军民的关怀。

词人的凄苦,是建立在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上的。

全词情感激越,语尽而情意悠悠不尽,具有豪放之风。

七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07浙江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jì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nán 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