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14-30诗歌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单选题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正确答案: C2.收入()中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八篇作品,都是改写神话和历史题材的。
A.《故事新编》B.《山海经》C.《祝福》D.《鲁迅全集》正确答案: A3.()于1921年成立,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
A.文学研究会B.新潮社C.青年杂志社D.创造社正确答案: A4.1921年郭沫若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
A.《创造月刊》B.《创造季刊》C.《新创造》D.《新文学》正确答案: B5.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A.《湖上散记》B.《屐痕处处》C.《西湖漫拾》D.《漂泊杂记》正确答案: B6.《画梦录》是囚禁在自我世界中的()在纸上创造的一个精致丰富的文本世界。
A.何其芳B.林语堂C.丰子恺D.朱自清正确答案: A7.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
A.《获虎之夜》B.《咖啡店之一夜》C.《名优之死》D.《梵峨嶙和蔷薇》正确答案: C8.()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A.《女神》B.《屈原》C.《碧血花》D.《海国英雄》正确答案: B9.()与艾芜的名字常连在一起,他们是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创作上同时起步,友谊终身,同年生同年死。
A.张天翼B.将光慈C.茅盾D.沙汀正确答案: D10.“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河岸边一个做娼妇的女人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
”此小说出自沈从文的()A.《柏子》B.《边城》C.《萧萧》D.《月下小景》正确答案: A11.1929年,《小说月报》发表了茅盾的三个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组成了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终结性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卞之琳《尺八》在抒情方式的变化表现在()。
A.借物抒情
B.直抒胸臆
C.抒情结合议论
D.诗的小说化与戏剧化的努力
【答案】:D
2.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
A.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
B.对故乡的热切向往
C.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D.游历新地的兴奋
【答案】:C
3.“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一文的主旨。
A.《腊叶》
B.《死火》
C.《影的告别》
D.《死后》
【答案】:A
4.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
A.猫
B.金鱼
C.鹦鹉
D.叭儿狗
【答案】:D
5.“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
A.河童
B.吊死鬼
C.女吊
D.河水鬼
【答案】:D
6.丁西林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多幕喜剧是()。
A.《一只马蜂》
B.《酒店》
C.《压迫》
D.《妙峰山》
【答案】:D。
中国现当代文学—— 40年代新诗

第五章 40年代新诗教学要点:1、七月诗派2、九叶诗派3、艾青诗歌的意象与主题及理论主张第一节概述一、同声歌唱七七事变后,30年代两大派别的对峙消失,诗人们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
具强烈时代性、战斗性的写实主义诗风成不同流派诗人的创作趋向。
但多就是直抒胸臆的宣言式呐喊,加入大量议论性陈词,易产生鼓动效果,却易流于空泛,形式简单粗陋。
此时期,取得成就的诗人有: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艾青、臧克家、田间、蒲风;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徐迟。
现实主义方面取得的成就:国统区以臧克家为首的“泥土”诗群,臧写了《泥土的歌》、《三代》等农村题材的朴素诗歌;根据地“新歌谣创作”进行火热,在传统歌谣中注入革命内容,宣传、普及革命思想。
例如:革命的势力大无边,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
《东方红》就就是陕北民间诗人用传统“白马调”编的《移民歌》中的一节。
解放区的民歌体叙事诗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的《漳河水》等著名叙事长诗。
二、七月诗派1、关于“七月派”“七月派”就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
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就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的创作特色:(1)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与与人民的融为一体,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糊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性,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就是其共同的创作态度。
就是30年代新月派、现代派的历史对立物。
针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就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失、惆怅、悲叹,七月派诗人宣告“我知道风的方向/风打从冬天走向春天”。
(2)发掘与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强调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反对只描摹现象、冷淡模写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边城》的故事情节围绕着老船工的外孙女_________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________之间的爱情纠葛展开。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翠翠;傩送)2、中国当代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建国十七年;文革时期;新时期)3、_______的《围城》以_______为中心人物,描写抗战爆发前后一批知识分子的生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钱钟书;方鸿渐)4、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双百方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王蒙的《春之声》以人物的心理流程为发展线索,形成一种的结构____________。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放射线)6、郭小川的诗歌主要包括政治抒情诗和________两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叙事诗)7、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相统一,是____________散文主要的艺术特色。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牧)8、金庸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中的“连”、“天”分别是指________ 、________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连城诀》;《天龙八部》)二、单项选择题(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二黑结婚》中塑造了三组人物形象,其中性格最鲜明的形象是()。
国开形成性考核5119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课程ID : 51193 ,随机抽题,Ctrl + F查找更快捷,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次形考作业题目几乎每部作品集都得到周作人赞赏的作家主要有0等。
[A]:沈从文[B]:俞平伯[C]:废名[D]:冯至答案:废名俞平伯题目:2、《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V)题目:3、下列引文的出处是:流水可画得桃花,雁字不妨在云外抒写,天下事真是逃不过我佛之掌,梦中何曾爱惜诗人之笔,然而这时才晓得人生最可懊恼的乃是没有一个题目可做,崭新的东西我却每每看得出它的腐朽, 想起那时有一个有经验的师傅,耳提面喻,叫我只管用心,我想那就是有一个金箍帽罩在头上我也应该不怕痛了。
读者幸莫笑我有什么大道理在这里头,我是什么道理也不懂,只是喜欢撒野罢了。
[A]:《桥灯笼》[B]:《纺纸记楔子》[C]:《莫须有先生传》[D]:《菱荡》答案:《纺纸记楔子》题目:4、《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留给他的剑是()。
[A]:雄剑[B]:双剑[C]:宝剑答案:雄剑题目:5、《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给三岁的弟弟迁葬。
(X)题目:6、吕纬甫讲的第一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
[A]:吕有一个小兄弟,三岁就死去了。
[B]:吕受母亲之命,为小兄弟迁葬。
[C]:掘开坟一看,棺木快烂尽了,尸首不见,只剩一点头发。
[D]:吕只好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弟弟身体所在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迁葬。
答案:吕有一个小兄弟,三岁就死去了。
吕受母亲之命,为小兄弟迁葬。
吕只好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弟弟身体所在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迁葬。
题目:7、废名原名叫冯文炳。
(V)题目:8、•下列弓|文的出处是:菱荡属陶家村,周围常青树的矮林,密得很。
走在坝上。
望见白水的一角。
荡岸,绿草散着野花,成一个圈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我要考试形考任务1-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我要考试形考任务1-3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 .《我与地坛》中的“地坛”,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世界”或“人生”。
【正确答案】正确2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第一篇。
【正确答案】错误3 .郁达夫的创作前半段以散文知名。
【正确答案】错误4 .鲁迅在《死火》里,用“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的。
【正确答案】正确5 .《腊叶》可看做是鲁迅先生病重时留给后人的“遗言”。
【正确答案】正确6 .韩少功《灵魂的声音》是一篇议论性的随笔。
【正确答案】正确7 .尺八这种乐器,据周作人考证,起源于中国。
【正确答案】错误8 .鲁迅的《女吊》是一片夹叙夹议的散文。
【正确答案】正确9 .在满清统治三百年下,女人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正确答案】正确10 .张爱玲在《更衣记》里说:“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正确答案】正确I1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正确答案】正确12 .戴望舒的《乐园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天问”。
13 .徐志摩是现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
【正确答案】正确14 .鲁迅在《死火》里,用“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的。
【正确答案】正确15 .“虎雏”是《烛虚》中了不起的人物。
【正确答案】错误16 .在满清统治三百年下,女人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正确答案】正确17 .巴金散文集《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做的回顾和批判。
【正确答案】正确18 .周作人的《水里的东西》也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
【正确答案】错误19 .《野草》是鲁迅写于“五四”之前的散文集。
【正确答案】错误20 .郁达夫的创作前半段以散文知名。
【正确答案】错误21 .何其芳的《预言》选自《汉园集》。
【正确答案】正确22 .散文《大地上的事情》的结尾是:“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朴实,所求有度的人。
”【正确答案】正确23 .翟永明的《母亲》是其组诗《女人》中的一首。
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
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n“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
梅光迪,胡先骕,吴宓。
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
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
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鲁迅《估学横》,批驳。
n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
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n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6月。
日本东京。
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新时期诗歌概述

3、“边缘化”与“个人化”写作
边缘化: 政治经济的“边缘” 文学艺术的“中心”
个人化: 个人化倾向 对时代和社会的承担
此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食指:《相信未来》、《疯狗》 黄翔:《野兽》、《独唱》 曾卓:《悬崖边的树》 牛汉:《半棵树》 穆旦:《神的变形》 绿原:《重读圣经》
独唱(1962)
我是谁 我是瀑布的孤魂 一首永久离群索居的 诗 我的漂泊的歌声是梦的 游踪 我的唯一的听众是 沉寂
2、生长期
(1)新现实主义诗歌: (2)朦胧诗:
1、积极的探索和变革精神
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追求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
2、现代性的恢复和张扬
象征诗(20)
现代派(30)
九叶派(40)
朦胧诗等新时期诗歌
原因:*新的历史与文化环境
*人们艺术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
*人的主体地位的提高
区别:新诗的现代意识与西方现代性的不同
“反文化”的解构 “非非”(1986)周伦佑、蓝马、杨黎等
“试图抵达”前文化“状态的建构
第一代诗歌
第二代诗歌
第三代诗歌
继承与超越
反叛与背离
4、弥散期
两个原因: 社会与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推动
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定性
一个现象: 知识分子写作 民间写作
二、新时期诗歌的主要特征
1、积极的探索和变革精神 2、现代性的恢复和张扬 3、所谓的“边缘化”和“个人化写作”
地下诗歌运动 新现实主义诗歌 朦胧诗 第三代诗歌 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
社会、政治层面 文化层面
人性与精神层面一、新时Fra bibliotek诗歌的分期*孕育和裂变期(1978年以前) *生长期(1978-1985) *蜕变期(1986-1991) *弥散期(199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拾起头望望前面。
《老马实结合)
老马(农民) :倔强、坚忍、悲愤、无望
主人(统治者):贪婪、残忍、凶狠、无情
作者
:同情、不平、愤怒、诅咒
4、艾青、田间的诗歌
艾青, 1933年初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6年 10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吸收象征派诗歌的抒 情艺术,以宏阔的胸襟、广泛的题材、深邃的情感、自由 的形式和象征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被胡风誉为是“吹芦笛的诗人” 。
特点:
①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 社会主题,诗歌中集体意识代替了诗人的主体 意识。
②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③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守堤者》
啊!是有多少男人,是有多少女人啊! 是啊!是有多少老人,是有多少小人啊! 在那里守堤!在那里守堤,预备肉搏! 个个要作守堤的人呀!个个要作守堤的人! 狂叫着:守堤!守堤I哀呼着,狂叫着! 向上肉搏,不然就是要受帝国主义扫射!
3.基本特征
①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现代诗派以 诗歌作为痛苦灵魂解脱、净化的途径,表达的 是“浊世的哀音”。
②从诗的体式上看: A.审美原则:朦胧美 B.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
别了,哥哥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 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特点:
①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 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 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 社会现实。
②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 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 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 体形象。
③重视炼字炼句, 尤重动词。
④诗风质朴凝炼、 含蓄深沉。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1937年)、卞之琳的《鱼目集》(1935年)、诗 歌合集《汉园集》(1936年)、徐迟的《二十岁人》 (1936年)等。
2.诗歌主张
其一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 代的情绪”;
其二是“现代的词藻”,指的是能表达“现 代人”情绪的词语;
其三是“现代的诗形”,指的是现代口语式 自由体诗。
3、臧克家的诗作
臧克家,山东诸城县人;被誉 为“农民诗人”。著有新诗集 《烙印》、《罪恶的黑手》、 《自己的写照》等。
①在诗作中为苦闷、彷徨中的中国 青年提供了与“新月派”、现 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都 不同的人生态度。
②描写了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为新诗反映农村 生活开拓了新的天地。
③内容广泛 A、反映农村破产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如《老
第十三章 30年代的诗歌
一、现实主义派诗 歌
1. 殷夫的诗歌:
(1909——1931),原 名徐伯庭,浙江象山人。
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时,称其 诗为“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 末的萌芽”,是“别一世界”(即无产阶级新 世界)的诗。
《血字 》 《别了,哥哥》 《我们》
创作主张
(1)“捉住现实”: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表 达反帝反封建思想的作品;
(2)“大众歌调”:要求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 化、民族化,使诗普及到群众中去。
主要内容:
①写农民的苦难与反抗斗争。(蒲风:《茫茫 夜》、《六月流火》; 王亚平:《农村的夏 天》、《十二月的风》;
②写反帝抗日 。(穆木天:《守堤者》、《流 亡者之歌》等)
《给战斗者》
光荣的名字 ——人民! 人民呵, 站在芦沟桥 迎着狂风, 吹起冲锋号; 人民呵, 在辽阔的大地之上, 巨人似的 雄伟地站起!
我们 起来了, 在血的广场上 在血的沙漠上 在血的水流上 守望着 中部 和边疆。
二、现代诗派
1.产生过程 现代诗派得名于《现代》杂志。1932年5月,施蛰
存受现代书局的委托,创办了纯文艺刊物《现代》。 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和何其芳为代表人物。 现代诗派的代表诗歌集有:戴望舒的《望舒诗稿》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 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 交了战火。
1929.4.12
①从工人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提炼诗的语言 和形象,节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露出清新 之美。
②恢复了政治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 象,且这一“自我”在中国新诗“自我”抒情 形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马》、《难民》 B、表现自我人生体验到的“永久性真理”如
《生活》、《希望》 C、表现反帝情绪,如《罪恶的黑手》 D、通过自我抒情为时代、历史摄影,如《自己
的写照》、《运河》。
《生活》 这可不是混着好玩,这是生活. 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周边, 伺候你一千回小心里一回的不检点 灾难是天空的星群, 它的光辉拖着你的命运。 希望是乌云缝里的一缕太阳, 是病人眼中最后的灵光, 然而人终须把它来自慰. 谁肯推自己到绝境的可怜?
2、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1932年9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诗歌会” 在上海成立,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
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
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
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 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穆木天《新诗歌》发刊词: “把诗歌写得与大众十 万八千里,是不能适应这伟大的时代的”。“捉住 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 歌成为大众的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