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植物的调控系统精

合集下载

植物的调控系统

植物的调控系统
大约有300多种由微生物和植物产生的次生 代谢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活性
公认的5大类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在植物体中,5大类激素往往是相互协调地共同参 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人们根据植物激素的分子结构,人工合成出一些 与其结构相似或完全不同,但具植物激素生理功 能的物质,如吲哚丁酸、矮壮素等,称为植物生 长调节剂
4、激素间的连锁作用:几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 发育过程中相继起着特定 的作用,共同协调着植物 性状的表现。
(五) 植物激素在农业上的用途
脱落未成熟果实的控制。 无籽果实的生产。 促进结实。 除草。
二、植物的生长和运动
(一)植物生长的特性
1、周期性—生长大周期、季节周期性和昼夜
周期性
一、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植物体内产生的、 能移动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 机物。
内生的 能移动的 低浓度(1μmol/L以下)有调节作用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长、细胞分化、器官 发生成熟和脱落等多方面具有调节作用,植 物激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微 量化合物
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
在植物生活史的各个阶段总在不断地形成新 的器官;
当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光、温条件调控其 转向生殖生长;
植物细胞具有高度的全能性;
植物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可以作出多种反应。
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始终都受到一系列外 部和内部因素的控制.
植物对自身的生命活动也有一整套调控系统, 目前对于植物的调控系统了解比较清楚的只是 其中的激素调控,其它方面如对各种外界刺激 的响应、生物钟等也有所了解。
3)、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①赤霉素能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增加植株高度; ②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抽苔开花; ③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发芽,促进单性结实; ④赤霉素能促进座果,防止脱落; ⑤赤霉素能促进麦芽糖化,主要是能诱发α-淀粉酶

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植物是一类具有神奇生长能力的生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长发育调控机制。

以下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的介绍。

1、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激素机制植物内部的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经发现的植物内部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激素乙烯、脱落酸和植物雄性激素等。

其中生长素和赤霉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们通过调节细胞伸长、细胞分裂、花和果实的发育等过程参与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中。

2、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光周期机制植物是一类具有明显的光周期性的生物。

它们通过感知不同光周期长度而改变自身的生长发育状态。

例如,春季的日照时间增加,植物便会迅速进行萌芽和生长发育,而当秋季的日照时间减少时,植物则会进入休眠状态,降低各种代谢活动,保持自身的生存。

3、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基因机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不仅受到内部激素和环境光周期的影响,也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

例如,在抗旱、逆境等环境中,植物会产生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

这些基因编码着生长、发育和代谢等多种功能,参与着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4、其他的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机制除了以上提到的调控机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还受到其他调控机制的影响,例如气象因素、土地类型、水分等。

由于植物体格本身会受到环境的限制,所以植物通过调整生长发育方式以适应环境,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生产能力。

总之,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只有了解这些调控机制,才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植物的调控系统》课件

《植物的调控系统》课件

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调节机制
物理防御
植物可以通过形态学上的改变, 如表皮厚度、细胞壁厚度和自我 修补等来抵御病虫害的入侵。
化学防御
植物可以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如 生物碱、酚类和挥发性物质等, 来防御病虫害危害。
生物防御
植物还可以利用昆虫、蜘蛛、鸟 类等自然敌人,来保护自身免受 病虫害的侵袭。
植物可以通过对外部化学信号的 感知,如花粉、植物胁迫素等, 来调节自身生长和环境交互行为。
植物内部激素的调控作用
1
激素定义
植物激素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能够在极小浓度下即产生强烈的生理生化反应, 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2
激素种类
植物激素包括IAA,GA,CK,ABA,BR和ET等多个类型。每一种激素都对植物具 有不同的调控作用。
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
1
开花与萌芽
植物开花与萌芽是其一生中最关键的发育过程。植物通过生物钟、内外环境信号 等多重调节机制来调控这个过程。
2
增长和衰老
植物的增长和衰老决定了其寿命、产量和营养价值等重要因素。植物通过内源激 素和内外环境信号来调节其增长和衰老过程。
3
其他
植物还有许多与特定条件相关的生长发育过程,如伤口愈合、恢复性生长和激素 代谢等。
植物的调控系统
植物是大自然的奇妙创造,在其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调控系统。让我们一起 探索这个神奇的领域。
什么是植物调控系统
定义
植物调控系统是指植物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生长发育需要而具备的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和 生物学过程。
组成
植物调控系统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激素、生物钟和光周期等多个部分。
3
应用
生物钟对植物生长发育、花期开放、果实成熟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还被广 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和种植生产。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植物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命体,其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气体浓度等。

而这些环境因素又通过多种机制在植物内部产生反应,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调控作用。

下面将从内源性激素、基因调控、环境变化等方面介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

内源性激素调控机制内源性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调控因素之一。

植物内部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内源性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这些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非常显著。

其中,生长素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激素。

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胚胎发育、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从而使植物生长得更高、更粗。

赤霉素则能够促进植物的果实发育和植物体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则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不同的植物部位和生长阶段受到的内源性激素的类型和含量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果实发生、胚胎发育和叶片扩张期间,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比较高;而在花开后、果实成熟期及秋季后期,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较高。

基因调控机制基因调控是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催化基因表达的一系列机制。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的DNA序列通过特定机制产生一种RNA分子,然后通过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产生最终的蛋白质。

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是由负责转录和转换DNA序列为RNA序列的一组酶、结构蛋白以及调控因子组成的复杂网络所控制的。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植物的基因调控机制涉及到大量的基因,包括成长素、茉莉酸、生长愈伤组织激素等因素。

这些因素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基因的某些区域,使其启动或关闭表达,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生长素通过一种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诱导了天蓝核蛋白的表达,从而控制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环境变化调控机制植物对重要环境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通常称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为了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植物必须通过调整生理状态来维持生命活动,如调整成长物质积累和运输、气孔和根系的开放和关闭等。

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

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

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到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同时,植物本身也有一套完备的调控机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

今天我们将围绕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展开讲述。

一、植物内部调控机制1.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内源性物质。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细胞壁松弛素、脱落酸等,它们通过细胞间传递和反应途径的调控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生长素主要调节植物细胞的伸长,促进组织器官的伸长发育;赤霉素促进植物细胞的增长,早期作用于萌发和芽分化;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并加速茎、根等的生长;细胞壁松弛素可以使得细胞壁松弛并增加细胞间距,促进细胞伸长;脱落酸则参与调控叶片老化和脱落过程。

2.光信号调控光信号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另一重要因素。

植物通过光受体捕捉光信号,对激素的产生和合成等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从而起到多种生理作用的调控作用。

3.基因调控基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中心。

植物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可以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途径和分子途径引导植物生长和发育。

其中,启动子调控蛋白被广泛研究。

这些蛋白通过结合到特定的启动子区域来激活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植物外部调控机制1.长期植物适应性调控长期植物适应性调控主要指的是植物生长发育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这种调控是由各种生理学、生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机制共同完成的。

其中包括延迟受损机制及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等,为植物适应极端环境变化提供了保障。

2.近期适应性调控近期适应性调控主要是通过植物对环境变化作出的生理响应来实现的。

常见的方式包括调节气孔大小,调节蒸腾速率,调节叶型分布等。

适应性调控机制能够帮助植物迅速响应环境变化,保证生长发育。

总结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包括植物内部的激素调控、基因调控以及光信号调控,同时,在植物外部,植物还可以通过长期适应性调控和近期适应性调控两种机制来适应多变的外界条件。

植物发育的系统性调控机制

植物发育的系统性调控机制

植物发育的系统性调控机制植物是我们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则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调节机制所控制的,这些机制可分为局部调控和系统性调控两种。

局部调控是指植物细胞或组织内部发生的分子信号调控,如激素、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等,它们会影响到局部组织或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而系统性调控则是指植物从整体上对外部环境进行响应和调节,以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主要介绍植物发育的系统性调控机制。

一、光调控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植物能够感知到光的强度、波长和方向等细节信息,并对此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太阳光中富含的红光会促进植物生长,而蓝光则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中的光感受器主要有光受体蛋白和色素,它们与光合作用和光周期调控等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二、温度调控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并且可能导致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除了影响个体生长以外,温度还会影响到植物的形态和表观特征。

植物对温度的信号感知主要靠热激蛋白家族,这些蛋白能够调节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和修饰等生理过程,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

三、水调控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植物在应对水分压力时,会发生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反应,从而保证水分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水分调控主要与植物的根系有关,根系能够感知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并通过根压和根冠协调来调节植物的水分利用。

此外,植物内部还有一套完整的水分调控系统,包括水分调节蛋白、渗透调节物质等,它们能够协调植物内部水分的水平和分布,以应对外部干旱或过湿的环境。

四、激素调控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它们能够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和逆境应对等方面。

植物体内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多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通过调节蛋白合成、基因表达等方式来影响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

植物的调控系统

植物的调控系统
方法:明胶片(琼脂);云母片
结论:“影响物”是由顶端产生,并能扩散的化学 物质,受光刺激后,在向下扩散流动过程中出现 不平衡的现象
(3)Went燕麦实验(1926)
方法:顶端切除,含胚芽鞘尖物质的明胶,摆放在一侧, 弯曲生长
结论:确证“影响物”——化学本质
❖ 由胚芽鞘顶端受产生的化学信号物质可以刺激细胞的生长; ❖ 胚芽鞘顶端两侧受光的差异造成了这种刺激细胞生长物质分布的
(1)达尔文父子做的向光性实验(1880) 向光性:植物叶片向着光的生长称为向光性
❖向光性是植物一种适应特征,获得最大量的光 ❖背光侧的细胞较大,伸长较快;向光侧的细胞
较小,伸长较慢
方法:切除顶端;锡纸套;透明套 结论:胚芽鞘顶端对光敏感,顶端接受光
刺激后,能产生某种化学信号向下传递
植物的调控系统
(2)丹麦人Jenson的实验:(1913)
根中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会随木质部汁液上运至茎中。
植物的调控系统
B、细胞分裂素的调节作用
① 促进细胞分裂,增大细胞体积(扩大)
② 控制愈伤组织分化
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10:1)高
长芽
(1:1) 相等
只分裂(形成愈
伤组织)
(1:100)低
生根
植物的调控系统
B、细胞分裂素的调节作用
③ 防止或延缓器官衰老。(抑制离层) 应用:可用于蔬菜、水果,尤其是花卉的保鲜。
❖ 生长素的其他生物效应 促进植物休眠;抑制块茎、块根和鳞
茎的发芽,休眠芽的萌动,形成层细胞 分化等。
植物的调控系统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酸生长
① 极性运输:依次穿过薄壁组织细胞(主 动、需能)
❖ IAA在植物体内是极性运输的,即从形 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植物学中的植物生长调控机制

植物学中的植物生长调控机制

植物学中的植物生长调控机制植物生长调控机制是植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其调节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调节植物的生长行为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包括激素、环境、基因等等。

植物生长调控机制是植物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调节自身生长并适应不同环境的关键机制之一。

本文将就此探讨植物生长调控机制的相关知识点及其应用。

植物生长调控的基本原理所有植物的生长均受到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影响。

这些激素指挥植物初始生长,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生长素和赤霉素是生长调控中最重要的两种激素。

生长素和赤霉素的调控机制分别有很多方面:生长素的调控机制生长素是一种能够直接影响植物叶片和根部生长的激素。

它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并在植物的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激素。

生长素可以影响叶片形态的发育,从而对整个植物的生长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中具有调节细胞伸长、开花、果实生长和落叶等功能。

同时,它也能够影响植物生理和代谢的许多方面,比如说根发育、叶片的形态发育等。

在植物生物学领域,生长素的研究还包括生长素合成途径、生长素的生物学与生理学作用等方面。

赤霉素的调控机制赤霉素是一种衍生自伞形科真菌的植物激素,它可以抑制植物开花、促进植物根的形成、产生更多分枝和更像、让植物支持更多的水、营养和激素等。

它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胞分裂、细胞扩大和细胞分化等方面来实现。

赤霉素是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较早也研究较深的激素之一。

细胞分裂素的调控机制细胞分裂素是植物生长调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激素。

研究表明,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影响植物的大小和外观形态。

细胞分裂素通常会在种子萌发、芽发育、花和树木生长等时期被发现。

此外,它还在诱导花分化、幼苗生长和伸蔓、进化分化和植物根的伸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分裂素的研究领域包括其生产、转运、生物学样,以及各种基因等方面。

脱落酸的调控机制脱落酸是一种用于控制果实的脱落的激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t 得出结论 —— 胚芽鞘两侧受光照的差异,造成生 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较低
导致植物向光弯曲
细胞生长快 细胞生长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的 Thimann 纯化了生 长素,并测定其结构,为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
? 促进种子萌发、果实发育、植物开花
? 四、脱落酸(abscisic acid , ABA)
化学性质:为十五碳的化合物 合成部位:叶、茎、根和未成熟的果实中的质体 生理功能:
? 促进离层(几排小的薄壁细胞老化、死亡、变硬) 的产生 —— 与花、叶、果实的脱落有关
? 抑制植物的生长、种子的萌发,维持休眠 ? 使气孔在失水时关闭,帮助植物协调不利环境
? 二、赤霉素( gibberellin )
? 1、赤霉素的研究历史和化学性质
1926 年,日本人黑泽明从患 “恶苗病” 的水稻中分离 出一种真菌 —— 赤霉,发现将赤霉的培养液施加给水稻幼 苗,幼苗会长高
1935 年,日本人菽田荻获得结晶,并将其命名为赤霉素, 其实是六七十种类似化合物的总称
1955 年,获得赤霉素的化学结构
IAA 仅能从薄壁细胞的顶部进入细胞,穿过细胞,从 细胞的底部出来,进入下一个薄壁细胞的顶部
? 3、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大量的第二信使(Ca2+)激活
活化质子泵,向 细胞壁输出H+
细胞壁酸化,结 构变松散
高尔基体被刺激 分泌出更多的小 泡和细胞壁生成 相关成分
活化DNA结合 蛋白,诱导启 动特殊基因的 转录和翻译
? 2、赤霉素的合成和分布
除了在赤霉中存在外,赤霉素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 织器官中,其中不成熟的种子中含量最高
能合成赤霉素的组织有:胚、顶端分生组织、幼叶
3、赤霉素的生理功能
? 刺激细胞延长 —— 最突出的作用 ? 刺激种子中的淀粉酶、蛋白酶以及 DNA 的合成 — —促进种子的萌发 ?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 抑制种子的生成 —— 用于培养无籽果实
芽的生长
原因: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能促进顶芽
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结果:离顶芽越远的侧芽,能较早发育成侧枝
D、促进果实发育 花在授粉时,从花粉中接受生长素,能
抑制离层产生,使花不脱落 刺激子房细胞长大并分裂
由种子合成生长素, 进一步刺激果实长大
? E、其它作用 促进植物休眠; 抑制块茎、根状茎和鳞茎发芽;增加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控制植物生长发 育是几种激素浓度的比例,而非单一一种激素在起作用
? 一、生长素( auxin)
? 1、生长素的研究历史和化学性质
生长素是人们在研究植物向光性过程中发现的一类激 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
1880年,Charles Darwin&Francis Darwin 通过实验证 明:只有胚芽鞘的顶端存在时,燕麦苗才具有向光性
第十七章 植物的调控系统
? §17·1 植物激素 ? §17·2 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 §17·3 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17·1 植物激素
植物对生命活动的调控,目前了解得比较清楚的是 激素调控
植物激素一般是由生长旺盛的组织细胞合成的,如
根尖、茎尖、种子中的细胞,植物不具有专门的分泌激 素的内分泌器官
坐果率;疏花疏果; 诱导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分化成木质 部组织
? 5、人工合成生长素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的功能与 IAA 相同,在结构上具
有一共同点 —— 有一饱和芳香环,环上带有一有机酸 链 —— 能被细胞上的生长素受体识别结合并发挥作用
特点:不被植物组织降解,比天然的 IAA 更有效 实例: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保证细胞壁生长 并维持细胞壁的 厚度
表达出细胞生长 所需要的蛋白
? 4、生长素的生理功能
? A、刺激植物生长 生长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刺激植物细胞的延长和分
裂 —— 根为 10-10 ~ 10-5 mol / L,茎为 10-5 ~ 0.9 mol / L 高浓度的 IAA 反 而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 五、乙烯( ethylene)
合成部位: 成熟的果实、茎节、枯黄的叶子、成熟的花、在生长
素浓度高的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合成乙烯) 生理功能:
? 抑制细胞延长 ? 抑制开花,对芒果、波萝例外 ? 促进水果成熟 ? 促进组织、器官老化 ? 促进离层的产生和纤维素酶的合成
? 三、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s)
化学性质:一类核酸的降解物 合成部位: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胚、果实,但主
要是由根合成和运输,随木质部汁液上运至茎
生理功能:
? 促进细胞分裂 —— 根的生长、侧枝的发育,近地 面的侧芽在未接受到顶芽的生长素时,先接受来自根部的 细胞分裂素,发育成长为侧枝,植株长成底宽上尖的宝塔 形
?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IAA 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少,主要原因是 IAA 一般是 随时产生,随时就被 IAA 氧化酶降解
IAA 主要在植物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后,通过薄 壁细胞,向下运输 —— 单向运输 特殊结构:
负责运输生长素的薄壁细胞,其顶部的细胞膜上有生长 素受体,而底部的细胞膜上没有生长素受体
? B、使植物产生向性 向光性 —— IAA 在光的作用下不对称运输,近光一面
含量较低,导致植物能向光线强的方向弯曲生长,有利于增 加叶片的受光面积,增强光合作用
植物的极性 —— 茎尖向上生长,根尖向下生长,主要
是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是茎的 105 倍
C、顶芽优势 植物的顶芽在生长上占优先权,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
Darwin 父子提出一个假说:胚芽鞘顶端受光照后, 产生某种化学信号从顶端被传送到下面弯曲的部位, 导致胚芽鞘下部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不均 匀
约 30 年后,丹麦人 Boysen-Jensen 的实验进一步 证实了 Darwin 父,年轻的荷兰植物学家 Frist Went 从植物 的胚芽鞘中发现了这一物质,发现它能促进植物细胞 生长,将其定名为生长素(aux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