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稻田生态养鱼产业发展规划
稻田养鱼规划方案 (3)

稻田养鱼规划方案背景与意义稻田养鱼,又称“稻田-鱼田养殖”,是利用水稻田水域进行鱼、虾、蟹等生物的养殖。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养殖的产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稻田养鱼首先可以在节约土地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农田水资源,发挥稻田的多功能性,提高水稻、鱼类、虾、蟹等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效益。
其次,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完善高产优质水稻全产业链。
同时,稻田养鱼产生的污水可以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稻田养鱼规划方案1. 稻田的选择在选择稻田时,必须选择有稳定水源的、水质好的、水深在1米以上的稻田。
同时,还需考虑周边环境,如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周边蓄水情况等。
若周边的农田治理不当,则可能会污染稻田水质,导致鱼虾的死亡。
2. 养殖物种的选择在选择养殖物种时,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水质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易销售等具有优势的水产种类。
比如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可以选择养殖鳟鱼等冷淡水鱼类。
在水质较好的地区可以选择养殖虾、蟹类等。
3. 布置养殖池塘在布置养殖池塘时,应该合理安排密度,防止过度密集养殖导致水质污染。
池塘的大小和深度根据养殖物种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假如挖深度1米,宽度3米的池塘,1亩的水稻田可以布置20个池塘。
池塘之间应该留下一定的空隙,便于打捞等作业。
同时在池塘的四周种植防护绿化,预防风吹日晒,在池塘周围布置观赏设施,可以形成一定的生态效益。
4. 水质养护在稻田养鱼的过程中,水的质量对养殖物种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该进行定期换水、投放水质调节剂、草鱼塘底层放苗、增施有机肥、消毒等养护工作,保证水的质量达到标准,并且把握好鱼类的摄食量与池塘水量的变化关系,以避免过度喂食造成水质染污、死鱼等问题。
结论稻田养鱼是一种生态种养结合的新型养殖方式,实现了水稻与养殖生物共生,不仅有效地使用了资源,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稻田养鱼的实施方案

稻田养鱼的实施方案
稻田养鱼是一种传统的农田养殖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还可以
有效地利用农田水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
下面将介绍稻田养鱼的实施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
在进行稻田养鱼时,需要选择适合养鱼的水稻品种,一般选择水稻生长周期短、耐淹水能力强的品种,如早熟水稻或淹水稻等。
这样可以保证水稻在养鱼的同时也能正常生长,不会因为养鱼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合理布置养鱼区域。
稻田养鱼的养鱼区域一般布置在水稻田的低洼地带,利用稻田的水体进行养殖。
在布置养鱼区域时,需要考虑到水流通畅、水质清洁、鱼类生长环境等因素,保证养鱼的效果和水稻的生长不受影响。
再次,选择适合的鱼类。
在稻田养鱼中,一般选择适合水稻田环境的鱼类进行
养殖,如鲫鱼、鲤鱼、鳊鱼等,这些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强,能够很好地适应稻田养鱼的环境。
此外,合理投喂和管理。
在稻田养鱼过程中,需要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合理
投喂饲料,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同时,需要定期清理养鱼区域的杂草和杂物,保持养鱼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合理收获和利用。
在水稻成熟收割后,需要及时清理养鱼区域,将养殖
的鱼类进行合理的收获和利用。
可以将养殖的鱼类进行销售,也可以作为农户自家的食用鱼类,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稻田养鱼是一种有效利用农田水资源、提高农田综合效益的养殖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合理布置养鱼区域、选择适合的鱼类、合理投喂和管理,以及合理收获和利用,可以使稻田养鱼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做出贡献。
(完整版)射洪县稻田生态养鱼产业发展规划

射洪县稻田生态养鱼产业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全县辖30个乡镇,总人口104万人,农业人口80万人,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
我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水面7.2万亩,其中可养水面3.2万亩。
2011年水产品产量6500吨,渔业产值1。
3亿元。
全县有水稻田面积18。
5万亩,其中囤水田4。
4万亩,为稻田养鱼开发具备了有利条件。
二、稻田养鱼现状我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因沿袭传统的养殖方式,鱼产量不高,品质没有突破,全县稻田养鱼多年徘徊在1万亩左右,亩产不足50斤,稻田养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养殖技术相当落后。
目前我县稻田养鱼还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技术手段较为落后,有的养殖户甚至让其自生自灭地生长,导致产量少、质量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养殖规模小.由于农村生产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因此许多农户的水田较为分散,且面积不大,各家各户没有采用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联合起来养殖,导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农户甚至亏本,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稻田养鱼积极性. (三)资金缺乏,推广手段单一,政府引导较少.1、近年来,县财政未安排支农专项资金用于水产发展,特别是稻田养鱼的补助资金根本没有,而农户由于资金缺乏,没有能力购买种苗等原因而无法进行稻田养鱼,同时政府的宣传引导较少,导致这几年的养殖面积增长缓慢。
2、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只能停留在办培训班和稻田田间指导的形式进行技术推广,根本不能进行办示范,推广手段单一,对提高稻田养鱼的养殖技术和提高水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稻田养鱼的前景分析近年来,我县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寻找可以发展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目前在农业社会中还没有哪项生产方式能像稻田养鱼那样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效果显著;稻田养鱼在不额外占用耕地情况下,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供优质水产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2023年稻渔项目实施方案

2023年稻渔项目实施方案稻渔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稻渔项目是一种融合了稻田和渔业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在稻田中养殖鱼类达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效果。
该项目在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农业产能、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于2023年推广稻渔项目,实现更高效的农业生产。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和水产品产量;2. 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污染;3.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实施步骤1.选址调查:根据土地规模、地形地貌、水资源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实施稻渔项目的农田。
2.改造农田:将选定的农田进行改造,包括清理杂草、修剪枝叶、疏凿水渠等工作,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完善。
3.养殖鱼类:在改造后的农田中放养适宜的鱼类,如鲤鱼、鳜鱼等。
养殖过程中需合理控制饲料投放量以及观察水质变化,维持生态平衡。
4.管理农田:在稻田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等工作。
同时也要定期检查鱼类的生长情况和水质状况。
5.收获:稻渔项目实现了农田的双重收益,稻米和鱼类可以同时收获。
收获时要注意合理的收割时间和方式,确保农产品的质量。
6.销售和推广:将项目的农产品进行销售,可以通过线下农产品市场、线上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
同时也要加强项目的推广工作,吸引更多农民参与。
四、项目保障措施1.建立技术培训体系:通过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定期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户对稻渔项目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也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经验分享。
2.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与农业部门、金融机构等的合作,为稻渔项目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同时也要鼓励农民合作社或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3.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提高稻渔项目的生产效益。
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进行实地试验和示范。
4.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的稻渔项目监管机制,加强对农田和鱼类养殖过程的监测和执法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范文(6篇)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范文(6篇)第一篇: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浙、闽、赣、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区稻田养鱼较普遍,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鲮等鱼。
养鱼前须将稻田堤埂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同时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并设置鱼栅。
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7~10天为宜,每亩可养殖鱼种1000尾左右。
稻田养鱼后应保持较高水层,关键是防止大雨时逃鱼。
此外,在施用化肥、农药和烤田、耘草时,应充分考虑到鱼类生长的要求,可分片间隔施放,以免影响鱼类生长。
折叠实用技术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
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又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在有适口的动物性食料时,它先吃动物性的后吃草料,如芜萍与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鱼先吃孑孓后吃芜萍。
体长10cm以后,转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为主。
目前稻田里所知的常见杂草有30-50种,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芦苇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没在水中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都是草鱼最喜吃的天然饵料。
可是在没有喜食型的草料时,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摄食,即所谓迫食型草料。
此外,商品饲料草鱼也很喜食。
草鱼在幼鱼阶段,完全以动物食料为生,体长1cm左右的鱼苗,食物主要还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长达夏花鱼种时,就逐步转入草食性了。
草鱼种,其肠内主要食物组成为水生植物占40%-50%,水生动物和昆虫占20%-40%。
据报导,取食红虫(枝角类)的夏花草鱼生长甚快,其日增重率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为7.3%-8.2%;取食豆饼的最慢,为4.9%。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鱼长大,杂草长出来,即被草鱼吃掉,其除草既经常又彻底。
稻田养鱼的营销策划方案

稻田养鱼的营销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和市场分析稻田养鱼是一种特殊的养殖方式,利用稻田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养殖鱼类和稻谷,实现农田的高效利用。
近年来,稻田养鱼逐渐受到了农民和投资者的关注,其独特的养殖模式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备受青睐。
市场分析:1. 稳定需求:鱼类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鱼类的需求稳定。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蛋白食物的需求增加,稻田养鱼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环保需求:稻田养鱼采用适应稻田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符合现代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追求。
此外,稻田养鱼还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具备很高的环保性,符合现代消费者的价值观。
3. 地域优势: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的稻田分布为稻田养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广东、福建等地区,农民对稻田养鱼有一定认知,并且稻田养鱼已经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兴产业。
4. 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稻田养鱼的养殖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和提高,促进了稻田养鱼行业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赋能,为稻田养鱼的规模化、高效化养殖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项目定位和目标项目定位:稻田养鱼项目主要面向现代都市农业、农民和投资者,提供一种方便、环保、健康的农产品养殖模式。
目标:1. 实现规模化养殖,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项目。
2. 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3. 推动农田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4. 建立稻田养鱼品牌,拓展市场份额。
三、营销策略和推广渠道1. 线上推广:(1)建立稻田养鱼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稻田养鱼的新闻、饮食健康知识、种植技巧等内容,提高稻田养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与知名农业服务平台合作,进行在线推广。
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定向推送稻田养鱼消息和产品,提高用户粘性和购买意愿。
(3)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开展稻田养鱼的实况直播,向用户展示稻田养鱼的魅力和优势,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和农户。
(4)利用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提供便捷的购买通道,实现线上线下的互通。
村级稻花鱼项目实施方案

村级稻花鱼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需求日益增长。
稻鱼共作模式作为一种生态循环、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决定在我村开展稻花鱼项目。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农田与养殖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2.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3. 提供优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三、项目内容1. 稻田养鱼将稻田与养鱼相结合,通过灌溉水体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同时,鱼类粪便可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生态养殖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保持水体清洁,提高鱼类养殖的环境质量。
合理配置养殖密度,保证鱼类生长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3. 产销一体化建立稻花鱼产销对接机制,通过合作社、市场等渠道,将优质的稻花鱼产品销售到城市,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选址规划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宜开展稻花鱼项目的村庄,并进行规划设计。
2. 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稻田、鱼塘,配置水利设施,确保充足的灌溉水源和养殖水源。
3. 种植养殖在稻田中放养鱼苗,建立稻田与鱼塘的生态循环。
4. 生产管理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合理投放饲料,定期清理鱼塘,保持水体清洁。
5. 产品销售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市场,宣传推广稻花鱼产品。
五、项目预期效益1. 农业效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农田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 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3.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六、项目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相关扶持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2. 技术指导: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养殖管理技术指导。
3. 市场对接:与商业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七、项目风险应对1. 自然灾害: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稻田养鱼实施方案一、概述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生态系统来养殖鱼类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该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提供额外的农产品,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套稻田养鱼实施方案。
二、项目计划1.选址选择适宜的稻田作为养鱼场地,稻田应保持良好的水质,拥有丰富的微生物和浮游动植物资源,并且能够确保水资源的供应。
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水稻生长环境的鱼类品种,如草鱼、鲢鱼、鳙鱼等。
这些品种在稻田环境中适应性较强,容易养殖,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稻田改造对选定的稻田进行适当的改造,包括加设养殖池、修建鱼塘、改善水质等。
合理规划稻田空间,确保养鱼和种植水稻的协调发展。
4.养殖技术掌握鱼类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饲料投喂、饲养密度控制、养殖周期掌握等。
合理调控水质,保持水体清洁,注重鱼类健康养殖。
5.疫病防治加强鱼类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时处理病死鱼,保证养鱼场的健康和稳定。
三、经济效益稻田养鱼不仅能够提供额外的农产品,还能够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通过合理经营和市场销售,不仅可以实现鱼类的高额产值,还可以促进稻田的二次增值,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
四、社会效益稻田养鱼能够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和综合利用效益,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田的环境污染。
同时,养鱼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环保意义稻田养鱼能够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功能,增加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环境,减少农田的污染物负荷。
同时,鱼类对水稻的营养会产生有益影响,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六、风险控制在稻田养鱼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疫病的传播。
定期进行养殖场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稻田养鱼的正常运营。
七、总结稻田养鱼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农业经营方式。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能够实现农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稻田生态养鱼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全县辖30个乡镇,总人口104万人,农业人口80万人,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
我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水面
7.2万亩,其中可养水面
3.2万亩。
2011年水产品产量6500吨,渔业产值
1.3亿元。
全县有xx面积
18.5万亩,其中囤水田
4.4万亩,为稻田养鱼开发具备了有利条件。
二、稻田养鱼现状
我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因沿袭传统的养殖方式,鱼产量不高,品质没有突破,全县稻田养鱼多年徘徊在1万亩左右,亩产不足50斤,稻田养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一)养殖技术相当落后。
目前我县稻田养鱼还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技术手段较为落后,有的养殖户甚至让其自生自灭地生长,导致产量少、质量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养殖规模小。
由于农村生产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因此许多农户的水田较为分散,且面积不大,各家各户没有采用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联合起来养殖,导致技术水平参差不
齐,有些农户甚至亏本,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稻田养鱼积极性。
(三)资金缺乏,推广手段单一,政府引导较少。
1、近年来,县财政未安排支农专项资金用于水产发展,特别是稻田养鱼的补助资金根本没有,而农户由于资金缺乏,没有能力购买种苗等原因而无法进行稻田养鱼,同时政府的宣传引导较少,导致这几年的养殖面积增长缓慢。
2、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只能停留在办培训班和稻田田间指导的形式进行技术推广,根本不能进行办示范,推广手段单一,对提高稻田养鱼的养殖技术和提高水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稻田养鱼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县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寻找可以发展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目前在农业社会中还没有哪项生产方式能像稻田养鱼那样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效果显著;稻田养鱼在不额外占用耕地情况下,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供优质水产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稻鱼产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面资源、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而且可以辐射到千家万户,适合当地群众发展,是当地兴农富民的好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一水两用,一地两收”的有效资源,以提高稻田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突破口,以稻田渔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鱼,集政策、资金、科技、服务的优势,确保稻田生态养鱼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稻田养鱼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总体目标
全县规划三年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高产示范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其中:
2012年全县发展稻田养鱼1万亩,示范片养殖面积1000亩,实现稻田养鱼产量250吨,产值500万元。
2013年全县新增稻田养鱼面积2万亩,示范片养殖面积4000亩;稻田养鱼总面积达到3万亩,示范片面积达到5000亩,实现稻田养鱼产量1000吨,产值2000万元。
2014年全县新增稻田养鱼7万亩,示范片养殖面积5000亩;稻田养鱼总面积达到10万亩,示范片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实现稻田养鱼产量5000吨,产值1亿元。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产业发展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发展稻田养鱼是一项颇具效益的系统工程,更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
为切实加强对稻田养鱼工作的领导,县成立发展稻田养鱼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务局,主要负责全县稻田养鱼的规划制定、协调服务、督促检查、政策兑现等工作。
各乡(镇)成
立相应组织机构,责任到人,确实把稻田养鱼作为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方式和有力措施,真正把该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加快稻田养鱼先进技术的推广
1、建设稻田工程,提高养鱼产量。
原有养鱼稻田要做好鱼沟、鱼凼的修复工作,新增的稻田养鱼田块要在栽秧前及时建设,因地制宜地开挖鱼沟和鱼凼,有条件的可用水泥砂浆修建永久鱼凼。
2、稻田养鱼与有机稻种植相结合。
两者相得益彰,生产出的稻米香纯,稻鱼甘美,产品竞争力增强。
(三)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示范片建设
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各乡(镇)要选择集中成片,水源条件较好的稻田进行示范片建设,每个乡镇稻田养殖示范片建设最少要在50亩以上,重点乡镇
示范片建设最少要在100亩以上,示范片建设要求鱼产量亩产60公斤以上,亩产值1200元。
(四)加强政府的技术指导和对外宣传引导工作
1、积极做好稻田养鱼的技术指导工作。
利用办培训班和示范片建设等形式,引导养殖户正确进行稻田养鱼,特别是技术方面,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
2、各部门要做好项目产前、中、后期服务。
搞好产品营销和渔需物质供给,解决苗种短缺问题,掌握信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稻田养鱼,发展订单渔业,做到规划合理,管
理到位。
逐渐提高稻鱼品质质量,确保稻田养鱼成为真正的生态食品。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五)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政策,促进发展
为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稻田养鱼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扶持,制定激励措施,引导他们进行稻田养鱼,对发展稻田养鱼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凡稻田采取标准化沟凼式养殖,并对凼使用砖、水泥浇砌等永久性硬化措施,而且深度达
0.8米以上的,按每平方米坑凼标准进行补助,同时投放鱼种进行差额补贴。
(六)引导农户成立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
稻田养鱼涉及千家万户,政府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解决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采取“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户组建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引导和辐射农民走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道路,力争3年内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的奋斗目标。
附件:
《xx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规划表》
二0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xx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规划表序号乡xx2012年
其中示范
面积
片面积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4005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13年2014年其中示范面积片面积01青岗镇
2仁和镇
3大渝镇
4太乙镇
5洋溪镇
6曹碑镇
7明星镇8官升镇9万林乡10涪西镇11金华镇12天仙镇13复兴镇14金家镇15广兴镇16沱牌镇17太兴乡18陈古镇19香山镇20瞿河乡21金鹤乡22东岳乡23文升乡24潼射镇25凤来镇26双溪乡27太和镇
28玉太乡29青堤乡30伏河乡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