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情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体能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勇敢、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
2.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关注体能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同伴,遵守规则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4.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创新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空间。同时,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策略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科学发展体能》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体能的科学内涵,掌握体能的基本要素,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锻炼对体能发展的作用,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对体能的要求。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体能训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知识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体能的基本要素,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锻炼对体能发展的作用。
2.技能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体能训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和技巧。

体育理论课《科学发展体能》教案

体育理论课《科学发展体能》教案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想要抓住这一时期健康地发展身体,就要对该阶段身体发育特点有所了解,对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发育有所认识,对自身身体发育状况有所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促进体能发展。
(二)了解体能的含义及组成5分钟
1.教师讲解体能概身体发育的特点与体育锻炼情况14分钟
1.活动目的:了解身体发育的特点,明确影响身高的主要原因,掌握初中阶段身体机能的变化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熟悉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
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步骤:
(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描述身体发育的指标有哪些,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发育的情况相互交流;试列举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是哪些;结合已有知识,说一说实践阶段身体机能指标变化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生长发育有什么关系;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发展有哪些作用;哪些运动项目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
(2)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分组。
4.教师小结:发展体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选择什么项目去锻炼,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加以选择。为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要遵守体育运动规律,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积极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不要让发展体能成为一句空话。
整理
部分
教师总结:科学发展体能既是初中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运动成绩提高,并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建立在各种良好体能要素之上。科学发展体能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将我们今天学习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有效锻炼行为,并且持久地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体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实现科学发展体能的目标。 2分钟
(2)根据讨论内容需要分组。

科学发展体能单元教学设计

科学发展体能单元教学设计

科学发展体能单元教学设计引言:体能是指人类身体的各项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敏捷、柔韧性、协调性等。

科学发展体能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结合科学原理和体育训练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科学发展体能单元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力量水平: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爆发力和持久力。

2.提升学生的耐力水平:通过有氧运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3.提高学生的速度与敏捷性:通过速度训练和敏捷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4.增强学生的柔韧性:通过拉伸训练和关节活动,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身体活动范围。

二、教学内容:1.力量训练:a.核心肌肉力量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着重锻炼学生的核心肌群力量。

b.肌肉群分层力量训练:根据不同肌肉群的功能和特点,设计相应的力量训练动作,如腿部力量训练、背部力量训练等。

2.耐力训练:a.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通过持久的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b.循环训练:结合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通过间歇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全身耐力和肌肉耐力。

3.速度与敏捷性训练:a.爆发力训练:通过爆发力练习,如冲刺、跳跃等运动,提高学生的加速度和爆发力。

b.身体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协调性练习,如倒立行走、跨栏跳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和协调性。

4.柔韧性训练:a.拉伸训练:设计针对不同身体部位的拉伸动作,如肩部拉伸、腿部拉伸等,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b.关节活动:通过关节活动训练,如踝关节活动、腰部旋转等,增强学生的关节灵活性。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姿势和动作要领,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训练。

2.逐步训练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训练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科学发展体能训练教案

初中科学发展体能训练教案

初中科学发展体能训练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体能训练的步骤和原则3. 针对不同体能要素的训练方法4. 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能训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和体验。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体能训练的步骤和原则,强调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体能要素的训练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按照讨论的训练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体验和收获。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针对不同体能要素的训练方法,强调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个人体能训练计划。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按照讨论的训练计划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体验和收获。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精神。

2. 学生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体能训练概念、方法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发展你的体能》教案范文素材

《发展你的体能》教案范文素材

一、教案概述《发展你的体能》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

教学内容:1. 体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常见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3. 运动营养与体能的关系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能训练的周期性与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知识。

2. 示范法:展示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锻炼。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运动营养、损伤预防等话题。

二、第一课时:体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能的定义。

2. 让学生认识到体能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体能的定义: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抗疲劳能力等。

2. 体能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体能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能的认识,以及体能对生活的影响。

三、第二课时:常见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跑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下肢力量。

2. 游泳: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心肺功能。

3. 篮球:提高协调能力、增强上肢力量。

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讲解常见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及作用。

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进行跑步、游泳、篮球等运动项目的锻炼。

四、第三课时:运动营养与体能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营养与体能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1. 运动营养的定义:营养素、能量、恢复等。

2. 运动营养与体能的关系:提供能量、促进恢复、增强免疫力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运动营养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最新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

最新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

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2、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

3、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并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科学地发展体能可以使你拥有健美的形体和强健的体魄,让你健康地生活,快乐地运动。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发展体能呢?二、讲授。

(一)、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和体育锻炼1、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

一般有身高、体重、胸围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

教师讲解身体形态的概念及其表现提问:你知道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体力活动2、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状况。

常用安静率、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来初步评估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

教师讲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学生分组完成课本第二页[讨论与交流],教师请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并小结。

(二)、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指人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

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身体成份、肌肉力量等的能力;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反应时、平衡时、神经肌肉协调性。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

(三)、怎样评价体能。

学生根据课本第三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和“在线学习”的提示和测试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综合评定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四)、发展体能的方法。

1、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学习。

2、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

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次数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3、发展灵敏性的方法。

体能教学法教案模板范文

体能教学法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初中体育课——《科学发展体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2. 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

3. 培养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2. 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

四、教学难点:1. 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并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谈话,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和体能发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科学地发展体能吗?二、讲授1. 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和体育锻炼a. 讲解身体形态的概念及其表现,如身高、体重、胸围等。

b. 分析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如遗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体力活动等。

c. 讲解身体机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如安静率、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

2. 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a. 引导学生认识心肺耐力的重要性。

b. 讲解制定锻炼计划的基本步骤,如确定锻炼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制定锻炼时间和强度等。

c.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三、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耐力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2.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巧,避免运动损伤。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体能发展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如何科学地发展体能。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份为期一周的心肺耐力锻炼计划。

2.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锻炼计划,并汇报锻炼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能发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制定锻炼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 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效果。

科学的发展体能教学设计

科学的发展体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多媒体显示,一个组一道题分组讨论,指定1——2 人回答,教师小结)
1. 请分析下蹲练习中的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2. 从下面练习中选择1——2种提高心肺功能的最佳练习方法:踢足球、短跑、健身操、打篮球、长跑、蹲马步、引体向上和跳高。

3. 描述身体机能常用的指标有哪些?(安静心率、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
4. 在跑步中怎样养成正确的呼吸方法?
5. 发展身体机能的练习中最忌讳的是什么?(过多的力量性、静力性练习和练习中过多的屏气)
六、备注
板书准备、挂图准备七、教学过程:
4. 使学生学会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3、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一个组一道题分组讨论,指定1——2 人回答,教师小结
1.请分析下蹲练习中的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2.从下面练习中选择1——2 种提高心肺功能的最佳练习方法:踢足球、短跑、健身操、打篮球、长跑、蹲马步、引体向上和跳高。

3. 描述身体机能常用的指标有哪些?(安静心率、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
4. 在跑步中怎样养成正确的呼吸方法?
5. 发展身体机能的练习中最忌讳的是什么?(过多的力量性、静力性练习和练习中过多的屏气)4、作业安排:
1.你觉得体育锻炼对自己的身体机能有哪些好处?
2. 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提高你的心肺功能。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2、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

3、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并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科学地发展体能可
以使你拥有健美的形体和强健的体魄,让你健康地生活,快乐地运动。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发展体能呢?
二、讲授。

(一)、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和体育锻炼
1、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

一般有身高、体重、胸围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

教师讲解身体形态的概念及其表现
提问:你知道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体力活动
2、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状况。

常用安静率、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来初步评估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

教师讲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学生分组完成课本第二页[讨论与交流],教师请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并小结。

(二)、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指人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

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身体成份、肌肉力量等的能力;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反应时、平衡时、神经肌肉协调性。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

(三)、怎样评价体能。

学生根据课本第三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和“在线学习”的
提示和测试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综合评定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四)、发展体能的方法。

1、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学习。

2、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

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次数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发展灵敏性的方法。

学生交流与讨论,向教师汇报,教师引导拓展。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反思:
啤酒销售合同
甲方:
乙方:
双方经友好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百威啤酒销售的独家供应商。

二、合同期限一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产品规格及价格
注:啤酒每瓶返盖钱1元。

空箱返2元。

百威红瓶每瓶返盖钱1元,空箱不回收。

四、甲方在合同期内,保证百威系列酒水保真,并保证充分货源提供给乙方。

不得拖延。

五、如在乙方店面内出现甲方酒水过期、半瓶酒没及时更换给乙方,不得拖延。

六、结帐方式:次结。

每次结帐,结上批货款(压一批货),乙方不按时付款,甲方有权停止供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