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酶反应体是由细胞壁溶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和糖化酶这

合集下载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二节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2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二节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2
• 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酵母 菌、放线菌、光合细菌
2、作用机制
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恢复和维持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 保证动物消化机能正常和健康,充分发挥动物的消化与生 产潜力
产生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增加动物免疫力 合成消化酶,增强消化力 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未知生长因子
非消化酶(或外源性酶):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酶,多来源于微生物, 主要用于消化畜禽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抗营养因子或有害物质 等。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 等
• 按作用底物分 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植酸酶 蛋白酶 脂肪酶
1、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 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饲 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中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 粉多糖(NSP)。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 (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 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 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
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
第二节 饲用酶制剂
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 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 一种饲料添加剂
一、酶制剂的分类
• 按制造工艺分 单一酶制剂(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 复合酶(即几种酶的复配) (1)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主要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一、微生态制剂
• 定义: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 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 性促进宿主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
• 分类:根据物质组成分类可分为:益生素、益生元、合生元
(一)益生素
1、定义:益生素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动物采食 后在胃肠道特定部位有足够数量的菌株能够粘附、定植和 生长,通过直接和间接对胃肠道病原微生物起抑制作用, 从而改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动物生长和健康起作用

分解果胶的三种酶

分解果胶的三种酶

分解果胶的三种酶果胶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化合物,在植物细胞壁中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然而,由于果胶的高度结晶性和复杂的分子结构,使其在自然界中分解变得较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能够分解果胶的酶,其中包括三种主要的酶:果胶酶、果胶甲酯酶和果胶内切酶。

1. 果胶酶果胶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果胶的酶,主要作用于果胶分子中的β-1,4-糖苷键。

果胶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体内。

根据它们作用的位置和方式的不同,果胶酶可以进一步分为内酯酶、外酯酶和内外酯酶。

1.1 内酯酶内酯酶主要作用于果胶分子内部的酯键,将果胶分子分解为短链果胶。

内酯酶的作用可以使果胶分子的结构得到松弛,增加果胶的可溶性和流动性。

这对果胶的降解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外酯酶外酯酶主要作用于果胶分子的外部酯键,将果胶分子分解为果胶醛和果胶酸。

外酯酶的作用可以使果胶分子的分子量降低,进一步增加果胶的可溶性和流动性。

外酯酶的存在和活性对于果胶的降解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1.3 内外酯酶内外酯酶具有同时作用于果胶分子内部和外部的酯键的能力。

内外酯酶可以兼具内酯酶和外酯酶的功能,使果胶分子的分解更加彻底,增加果胶的可利用性。

2. 果胶甲酯酶果胶甲酯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果胶甲酯基的酶,主要作用于果胶分子中的甲酯键。

果胶甲酯酶的作用可以使果胶分子的结构得到改变,增加果胶的可溶性和流动性。

此外,果胶甲酯酶的活性也对果胶酶的作用起到调节和增强的作用。

3. 果胶内切酶果胶内切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果胶内部糖苷键的酶,主要作用于果胶分子的内部结构。

果胶内切酶的作用可以使果胶分子的结构得到断裂,产生低聚果胶和寡聚果胶等短链产物。

果胶内切酶的存在和活性对于果胶的降解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果胶的分解涉及到多种酶的协同作用,其中包括果胶酶、果胶甲酯酶和果胶内切酶。

这些酶通过水解果胶分子中的键,改变果胶分子的结构,增加果胶的可溶性和流动性,从而促进果胶的降解和利用。

酿酒工业常用的酶制剂

酿酒工业常用的酶制剂

酿酒工业常用的酶制剂酿酒工业常用酶制剂有糖化酶、β—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酯化酶等。

酿酒中的α-淀粉酶(淀粉—1,4糊精酶)主要来源于细菌和霉菌,特别是枯草杆菌和曲霉。

我国工业生产的α-淀粉酶制剂就是用枯草杆菌BF7658。

对直链淀粉的分解率可达100%,对支链淀粉只能达93~94%。

α-淀粉酶怕酸不怕热,作用温度可达90~100℃。

β-淀粉酶(淀粉—1,4—麦芽糖苷酶)对支链淀粉只能分解54%,怕热不怕酸,作用温度70℃左右。

β-淀粉酶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中,特别是大麦中最多,小麦、甘薯和大豆中均有。

近年来,发现在不少微生物中,如芽孢杆菌、假单孢菌、链霉菌等均能产生β-淀粉酶,而且有的菌种产量较高。

葡萄糖淀粉酶(淀粉—1,4—葡萄糖苷酶)主要来源于霉菌,如黑曲霉、红曲霉、根霉、拟内孢霉等,酶的活力均较高,各类菌均有特点,在酿酒工业中常用和常见的菌一般都是黑曲霉和根霉。

目前国内生产的糖化酶制剂主要用黑曲霉生产,酶活力较高。

异淀粉酶(淀粉—1,6—葡萄糖苷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和植物,如杆菌、球菌、假单孢菌、酵母菌以及放线菌均能产生。

在生产中可以将异淀粉酶与其他淀粉酶类协同作用,能提高分解能力,增加产率。

转移葡萄糖苷酶主要来源于黑曲霉,根霉和红曲霉不产转移葡萄糖苷酶,但糖化酶产量没有黑曲霉高,所以选育不产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来生产糖化酶是很重要的。

纤维素酶在微生物、动物、植物中均有存在,特别在多种微生物中都有存在,如霉菌、放线菌、细菌中均能产生,但以木霉的产酶能力较强。

在酿酒过程中如能利用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它能使原料中含有一定纤维素的谷类、薯类、麸皮、农副产品、野生植物及填充料等充分利用,增加可发酵性糖,提高出酒率。

果胶酶不生成甲醇,它使果胶的半乳糖醛酸的链加水分解生成半乳糖醛酸。

在果汁澄清和蔬菜软化中都有应用,其作用给糖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果胶酶广泛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如霉菌、酵母菌、细菌均有产生,特别是霉菌的产量较多。

酶工程考点

酶工程考点

酶工程考点2021年酶工程复习要点(老师给)1.酶工程的发展历史;氨基酰化酶、青霉素酰化酶、葡萄糖异构酶、天冬氨酸酶等酶的应用;常见酶如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糖苷酶和果胶酶等的作用机理;酶的三大催化特性;a)氨基酰化酶:催化剂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

b)青霉素酰化酶:青霉素酰化酶,又称为青霉素酰胺酶或青霉素氨基水解酶。

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和半制备β-内酰胺类抗生素。

c)葡萄糖异构酶:用于淀粉酶生产,进行葡萄糖异构化反应。

生产果葡糖浆,以代替蔗糖。

d)天冬氨酸酶:催化富马酸和氨生成天冬氨酸。

e)蛋白酶:将蛋白质多肽链从中间阻断或从两端逐一水解,分解成氨基酸。

f)脂肪酶:水解酶类,能逐步的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g)纤维素酶:复合酶,水解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

h)糖苷酶:又称糖苷水解酶,就是所有可以水解糖苷键的酶类的总称。

i)果胶酶:就是指水解植物主要成分―果胶质的酶类。

j)酶的三大催化特性: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作用条件温和。

2.酶生物合成的调节机理(主要就是原核生物):mRNA水平调节,操纵子概念;分解代谢(葡萄糖效应原理)、诱导Dozul(诱导物的种类)、新陈代谢产物Dozul;a)原核生物中酶合成的调节主要是转录水平的调节,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分解代谢物Dozul促进作用,酶制备的诱导促进作用和酶制备的意见反馈Dozul促进作用。

b)操纵子(operon)是一组功能上相关,受同一调控区控制的基因组成的一个遗传单位。

c)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葡萄糖效应):当葡萄糖作碳源时,葡萄糖的降解物对腺苷酸环化酶存有抑制作用,camp的浓度减少,引致cap-camp复合物增加,启动基因的适当位点没足够多的cap-camp复合物融合,rna聚合酶无法融合启动基因的适当位点,mRNA无法展开,酶的生物合成受制约。

d)酶合成的诱导作用是加入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的现象。

第三章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第三章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果胶酶
用途
水解淀粉制造葡萄糖、麦芽糖、糊精 水解淀粉成葡萄糖 水解淀粉成直链低聚糖
软化肌肉纤维、啤酒果酒澄清、动植物蛋白 质水解营养液 用于制造干酪和奶油,增进食品香味,大豆 脱腥等 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脱皮,淀粉制造
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脱皮,提高果汁澄清 度 用于柑橘脱囊衣,饮料、果酒澄清等
来源 细菌、霉菌 细菌、霉菌 细菌、霉菌 细菌、霉菌
(二)酿酒
我国是一个酒类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酒文化文明古 国,在应用酵母菌酿酒的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啤酒
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
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 的一种含有CO2、低酒精浓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啤酒的发酵温度:30ºC左右
7ºC左右
使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很多,而适合酿醋的主要是曲霉菌。
(2)酒精发酵微生物
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
菌株,其发酵能力也不同,产生的滋味和香气也不同。 (3)醋酸发酵微生物
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二)发酵乳制品
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 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 发酵乳制品。常用发酵乳制品有酸奶、奶酪、酸奶油、马 奶酒等。
(2)柠檬酸发酵机制
关于柠檬酸发酵的机制虽有多种理论,但目前大多 数学者认为它与三羧酸循环有密切的关系。糖经糖酵解 途径(EMP途径),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羧化形成C4化 合物,丙酮酸脱羧形成C2化合物,两者缩合形成柠檬酸。
(3)柠檬酸发酵用原料
柠檬酸发酵的原料有糖质原料、淀粉质原料和正烷 烃类原料3大类。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生物直 接用糖类发酵生产谷氨酸获得成功,并 投入工业化生产。

_蒜氨酸_备具投资价值的黄金项目

_蒜氨酸_备具投资价值的黄金项目

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9月/19日/第B04版今日财经“蒜氨酸”——备具投资价值的黄金项目加拿大科力斯国际集团邵会吉博士海归报国、服务于民的健康巨献兴农现代研究证实,以蒜氨酸为主要代表的大蒜有效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具有天然广谱素之称。

在杀菌抑菌、防癌抗癌、降血脂、提高身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功效显著,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世界医学家、科学家誉为“植物黄金”。

纯品蒜氨酸的提取技术条件非常苛刻,难度很大,并且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捣碎破损的情况下极易和大蒜中的蒜氨酸酶结合转化成蒜素即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或被挥发、氧化而成为其它物质如阿霍烯(ajoene)、乙烯基二噻英(vinyldithiins)等。

国外专家曾在-68℃以下用超低温冷冻离心的手段制取少量纯品蒜氨酸,而且需要在-18℃的情况下保存,很难工业化生产。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拥有纯品蒜氨酸,但数量少,美国西格玛公司实验室蒜氨酸售价每克高达约1万美金左右,十分昂贵。

蒜氨酸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隧道式微波技术”灭活蒜氨酸酶,使蒜氨酸酶钝化,破碎打浆,固液分离,同时加入高活性的“多酶反应体”,结合“多酶反应体”降解大蒜当中的蛋白质、果胶、纤维素等粘稠物质,不仅增加了过滤效率和蒜氨酸的产率,而且保持了蒜氨酸因子固有的生理活性和功效,同时集成了离子交换等生化分离技术对大蒜中的蒜氨酸进行提取纯化,使蒜氨酸的纯度达96%以上,提取蒜氨酸后的废弃物无任何污染,而且还可以用来开发为饲料添加剂。

由于上述三项技术的集成使用与蒜氨酸项目试制的集成设备相结合,解决了长期困扰蒜氨酸的分离提取不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蒜氨酸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问题,对比国外普遍采用的超低温真空破碎分离提取、冷冻干燥等工艺,蒜氨酸项目设备投资小,工艺过程简单,便于人员操作,对生产人员知识和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该技术如能有效推广,可解决我国大蒜深加工的技术难题以及提高大蒜制品的高附加值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二)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生物技术:2.转基因食品:3.人工诱变育种:4.营养缺陷型菌株:5.补充培养基:6.排阻效应:7.固定化酶:8.细胞融合技术:9.蛋白生物价:10.乳酸菌: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1.微生物发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等。

2.细胞融合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融合剂包括、、、和等。

3.常用来生产糖化酶的菌种有、;木酶是生产的重要菌种。

4.凝胶层析技术中常用的凝胶种类有、、。

5.一般工业上生产SCP的微生物是,常用种类包括、、等。

6.果蔬加工中常用的酶制剂有、、、和橙皮苷酶。

7.木瓜蛋白酶是从木瓜中分离提取出的成分复杂的多酶体系,主要成分包括、、。

该酶在肉制品加工中主要起到的作用。

8.为增加浓香型白酒的芳香成分,在酿制过程中经常加入以促进主体香气成分的合成。

三、简答题(共35分,每小题5分)1.应用改良微生物菌株发酵生产功能性物质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是什么?2.简述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转化反应过程?3.微生物作为酶制剂生产主要来源的原因是什么?4.离子交换层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简述微胶囊包埋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6.简述淀粉糖加工业中常用的酶制剂及相应产品工艺流程?7.分析在使用由根酶、曲霉产生的葡萄糖淀粉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说明理由?四、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1.为什么生物技术被人类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2.论述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理由?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学,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及其酶的活性生产有用物质或进行有益过程的技术,主要由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大先进技术构成。

2.转基因食品:指生物体里的基因被以非自然的方法加以改变,使基因由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或在两个没有关系的生物体之间转移,用被转移基因的生物体加工制作的食品。

食品酶学复习题(1)

食品酶学复习题(1)

⾷品酶学复习题(1)⾷品酶学复习题(1)1.酶的特性有哪些?(1)催化效率⾼:⽐⼀般的酶⾼106-1013倍;(2)酶作⽤的专⼀性:⼀种酶作⽤于⼀种或⼀类分⼦结构相似的物质(3)易变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质,因⽽会被⾼温、酸、强碱等破坏(4)酶的催化条件温和;(5)酶在⽣物体内参与每⼀次反应后,它本⾝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改变。

8. 国际酶学委员会推荐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酶学委员会提出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性质作为酶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的主要依据,每⼀种酶都给以三个名称:系统名,惯⽤名和⼀个数字编号。

2、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的不同?脂肪酶⽔解脂肪,产⽣⽢油、⽢油⼀酯和脂肪酸脂肪氧化酶催化顺,顺-1,4-戊⼆烯的不饱和脂肪酸及酯的氢化氧化作⽤。

4、酶活⼒: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它表⽰样品中酶的含量。

3、Km值代表反应速度达到最⼤反应速度⼀半时的底物浓度。

固定化酶:是指在⼀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的酶。

优点:同⼀批固定化酶能在⼯艺流程中重复多次的使⽤;固定化后,和反应物分开,有利于控制⽣产过程,同时也省去了热处理使酶失活的步骤;稳定性显著提⾼;可长期使⽤,并可预测衰败的速度;提供了研究酶动⼒学的良好模型。

26.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增强主要表现在哪些⽅⾯?操作稳定性(2)贮藏稳定性(3)热稳定性(4)对蛋⽩酶的稳定性(5)酸碱稳定性。

27.什么是糖酶?常见的糖酶有哪⼏种?(四种以上)糖酶:裂解多糖中将单糖连接在⼀起的化学键,使多糖降解为⼩分⼦,催化糖单位结构上的重排形成新的糖类化合物的酶。

常见的糖酶:α-淀粉酶、糖化酶、β-淀粉酶,乳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最常见的微⽣物产酶发酵类型是液体深层发酵2. 琼脂糖凝胶过滤和离⼦交换法等纯化酶的机理各是什么?琼脂糖凝胶过滤:不同式样通过凝胶时,能进⼊颗粒状凝胶的微孔的⼩分⼦被阻滞,不能进⼊微孔的⼤分⼦未被阻滞,改变颗粒状凝胶的微孔⼤⼩可能改变凝胶量分级分离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酶反应体是由细胞壁溶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和糖化酶这五种生物酶通过一定组分的原生质液、产酶促进剂、微量元素和溶剂组合而成的生物添加剂。

它不但可以酶解纤维素使之转化为葡萄糖,而且可以崩解花粉的细胞壁、灵芝孢子粉的坚硬细胞壁,并可以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蛋白,可以将长链氨基酸切割为“多肽”,使产品富含多糖和活性物质,在制药工业、保健品工业、有机肥料、绿色能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多酶反应体的配制和应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生物工程为工艺”的制药工业上将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保健品的研制方面,摒弃了“营养平衡,补充”的经典观点,以“能量”平衡的量子观来做为保健品的质量标准。

在海洋生物的提取、利用领域,着眼于碱性蛋白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降低人类血液中的酸度为根本宗旨,以期实现健康、长寿。

在农业领域,量子液肥做为告别化肥、农药的旧时代的一种新型增长素,在从源头上给人类的健康、长寿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能源领域,利用绿色植物为原料,通过多酶反应体技术,将绿色植物中的多糖、碳水化合物和酒精提取分离出来,然后做为燃料使用,可以真正形成无污染,燃烧性能好、价廉物美的绿色能源。

多酶反应体技术推广、应用的诸多好处,是建立在坚实的量子基础上的。

一、从物质与能量的组合体观点说,人体是由物质基因和能量量子组合而成的。

动物体和植物体也是一样,它们也是由基因和量子组合而成的。

生命体中的基因,是浸泡在能量海洋中的“岛屿”,而且量子还深深地渗透在基因之中。

鲜活的生命,是靠无时无刻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一种非线性的动态平衡维系着的。

在这个交换过程中,生物体中的多酶反应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从早晨起床,洗脸刷牙开始,酶的作用就开始展示,摒弃包裹在酶表面的污垢,激活酶的活性。

当我们每天喝下第一口水之时,酶就开始从口腔中的唾液里进行工作,食道中、胃肠中、肺部乃至五脏六腑,没有一个脏器中没有多种酶的协同工作。

二、生命既然是通过多酶反应体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获得的。

那么,多酶反应体的配制和应用就是建立在“仿生学”基础上而实现的一种仿生技术。

根据生物酶的特性,它是具有活性的蛋白质,一种酶只能酶解一种相应的底物,并且在反应过程中酶分子本身不会消失。

因此,应用多酶反应体不但可以提取底物中的有效成份,而且在服用这种经多酶反应体制作的产品后,这些酶同样进入到体内,成为人体中多种酶的有效补充,从而加强人体的内在能量,增加体力和活力;久而久之,健康、长寿就会实现。

三、人类的健康、长寿,是受到营养物质、信息、能量和生物磁场所规定的。

多酶反应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非线性交换至关重要,对信息的畅通和生物磁场效应的加强同样不可忽视。

人体的信息存贮器是线粒体,没有线粒体我们就不懂得何时起床;人体的磁场集中在大脑,亿万个大脑中的神经元联接着人体的上下和表里。

我们可以通过多酶反应体对诸如“带鱼鳞粉”进行酶解提取,将其中的卵磷脂提取出胆碱;服用这种胆碱以增强大脑神经元和人体线粒体功能,增强记忆力,增加信息容量。

经过多酶反应体加工过的“牡蛎肉粉”,更能促进儿童智慧。

四、食用菌菇类的“多糖”物质,是最主要的“能量”物质。

它是“养生”、“保健”中最基础的“单元”。

目前,世界已进入到一个“量子”时代。

分子做为一个历史过程即将结束。

如何利用“能量”,不但物理学正在“夸克”的层面上继续深入研究;生物学也正在寻找各种富含“能量”的资源为人类的“健康、长寿”服务。

食用菌“多糖”的酶解、提取、分离,就是生物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双孢蘑菇的蛋白质含量是23.9~34.8%,但多糖含量却达到51.3~62.5%;能量值为328~368卡/100克干品。

木耳的粗蛋白含量是4.2%,而多糖含量却达到82.8%;能量值为351卡/100克干品。

金针菇粗蛋白含量是17.6%,而多糖含量却达到73.1%,能量值为378卡/100克干品。

香菇蛋白质含量为13.4~17.5%,而多糖含量为67.5~78.0%,能量值为387~392卡/100克干品。

由此可见,宣导、推广、开发、
应用多酶反应体酶解、提取、分离食用菌,不但在养生学上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技术上也是一个全面的革新。

多酶反应体中所列的五种重要酶系,是屹今为止酶工程领域最主要的酶系。

细胞壁溶解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称之为“细胞壁崩解酶”,它的菌种来源主要是从“卵清”中提取进行培养;日本也有从土壤微生物中提取菌种进行培养;我所发明的“一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溶解酶反应液及其应用”技术,是在2002年5月取得中国国家食品添加剂批号的“纤维素酶”的基础上经多年研究的成果。

这项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04835.2技术经中国科技部和卫生部指定的查新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查新结果显示,“国内外尚没有与该研究项目相同的文献报导”。

说明细胞壁溶解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破壁和提取的技术在国际上具有它独特的先进性。

从枯草芽孢杆菌中培育出来的细胞壁溶解酶,与及“以细胞壁溶解酶为主体的多酶反应体”在花粉和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提取方面非常成功,这两种产品已做为“保健品”和“绿色植物药物及制剂”获得国家批号并推上市场。

利用该技术可以解决现有中草药和保健食品生产工艺上存在的许多弊端,比如,高温下药物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和有效成份挥发掉等等问题。

使小分子蛋白、游离氨基酸、亚麻酸和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质质量大大提高,更利于防病、抗病。

利用该技术还可以从玉米芯、高梁杆和甘蔗渣中提取出酒精,从油菜籽和麻风树中提取出柴油,既可缓解日益紧张的能源需求,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细胞壁溶解酶为主体的多酶反应体溶液”研制出来的液体有机肥。

喷洒在作物和果树的叶面上,可增加水果、蔬菜和水稻、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尤其是对棉花果实的产量提高尤为明显,可提高30%左右。

在水稻杨花季节喷洒有机液肥,可促进大米中“米曲霉”的分解,真正培育出保健大米。

我们的研究发现,大米中的米曲霉是致癌物质。

大米产区的癌症发病率远远超过小麦产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大米淘洗不完全,致使米曲霉食用中进入体内导致癌症的发生。

目前的癌症治疗,西医强调开刀手术和放疗化疗,在这一过程中杀死了一些肿瘤病毒,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健康细胞,并使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最终病患者衰竭而死。

中医药的煎、熬、煮制作工艺落后,致使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份遭到破坏,达不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生物药品和疫苗的价格昂贵,患者往往因无力承担沉重的费用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应用“以纤维素酶为主体的多酶反应体”技术研制出来的《平癌灵》系列产品,从1997年开始对癌症病人实施临床以来,已进行了三期;使用一组药物(注意,不是一种药物);数百病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

虽然癌症是一种类似糖尿病的慢性病,但一旦能够使恶性暴发期得到有效地控制,在长期服用药物的过程中由于它无毒副作用又价格便宜,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不成问题的。

用中国国家原科技委员会主任宋健博士在1997年5月24日“中美科技合作会议”期间所讲的话来评价“菌草酸技术”(现叫做“多酶反应体”技术),所研制出来的产品《降脂胶囊》(中国卫生部1998年批准为“卫健”产品),他称这种“降脂产品”是“中药西化的生物氢弹”,并将该产品推荐并赠送给当时美国科技代表团团长、美国克林顿总统的科技顾问考茨麦斯基博士。

“中药西化的生物氢弹”,这就是“多酶反应体”技术及研制出来的产品的量子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