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拍频法测量光速.doc

光拍频法测量光速.doc
光拍频法测量光速.doc

光拍法测量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物理量,

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量都与它有

密切的联系, 因此光速的测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

光拍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掌握光拍频法测量光速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光拍频法测量光速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并对声光效应有一初步了解。

2. 通过测量光拍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

二、原理

根据振动叠加原理, 频差较小, 速度相同的

两列同向传播的简谐波叠加即形成拍。 若有振幅 相 同 为 E 、 圆 频 率 分 别 为 1 和 2 ( 频 差

1

2 较小)的二光束:

E 1 E 0 cos( 1t k 1 x 1

)

E 2 E 0 cos( 2 t k 2 x 2

)

式中 k 1

2 / 1 , k 2

/

2 为圆波数,

1 和2

分别为两列波在坐标原点的初位相。 若

这两列光波的偏振方向相同,则叠加后的总场为:

图 1 拍频波场在某一时刻 t 的空间分布

E E 1

E 2

2E 0 cos[

1 2

x ) 1

2

1

2

(t x ) 1

2

(t

] cos[

2 ]

2 c

2

c

2

上 式 是 沿 x 轴 方 向 的 前 进 波 , 其 圆 频 率 为 ( 1

2

) / 2

, 振 幅 为

2E 0 cos[

(t x ) 1 2

f

/ 4

] ,因为振幅以频率为

周期性地变化,所以

2

c

2

被称为拍频波, f

称为拍频。如果将光频波分为两路,使其通过不同光程后入射同一光

电探测器, 则该探测器所输出的两个光拍信号的位相差 与两路光的光程差

L 之间的关

系 仍 由 上 式 确 定 。 当

2

时 , L=

, 恰 为 光拍 波 长 , 此 时 上 式 简 化 为 :

c

f

,可见,只要测定了

f ,即可确定光速 c 。

为产生光拍频波 , 要求相叠加的两光波具有一定的频差

, 这可通过超声与光波的相互作

用来实现。超声 (弹性波 )在介质中传播 ,使介质内部产生应变引起介质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 ,

就使介质成为一个位相光栅。

当入射光通过该介质时发生衍射

,其衍射光的频率与声频有关。

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行波法 ,如图 2(a )所示 ,在声光介质与声源 (压电换能器 )相对的端面

敷以吸声材料 ,防止声反射 ,以保证只有声行波通过介质。当激光束通过相当于位相光栅

的介质时, 使激光束产生对称多级衍射和频移 ,第 L 级衍射光的圆频率为

L

0 L Ω,其中

的是入射光的圆频率 , Ω

为超声波的圆频率 ,L=0, ±1,± 2,...为衍射级。利用适当的光路使

零级与 +l 级衍射光汇合起来, 沿同一条路径传播,即可产生频差为Ω

的光拍频波。

另一种是驻波法 ,如图 2(b)所示 ,在声光介质与声源相对的端面敷以声反射材料,以增强声反射。沿超声传播方向 , 当介质的厚度恰为超声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前进波与反射波在介质中形成驻波超声场 , 这样的介质也是一个超声位相光栅,激光束通过时也要发生衍射,且衍射效率比行波法要高。第L 级衍射光的圆频率为

L,m 0 (L 2m)Ω

若超声波功率信号源的频率为F= /2 , 则第 L 级衍射光的频率为

图 2 相拍二光波获得示意图

f L, m f o( L 2m)F

式中 L,m=0,士 1,±2,...,可见 ,除不同衍射级的光波产生频移外,在同一级衍射光内也有不同频

率的光波。因此,用同一级衍射光就可获得不同的拍频波。例如,选取第 1 级(或零级)

m=0 和 m=-1 的两种频率成分叠加, 可得到拍频为2F 的拍频波。

,由

比较两种方法 ,显然驻波法有利。本实验采用的是驻波法制成的声光频移器。

三仪器与装置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CG-Ⅲ型光速测定仪、1、光拍法测光速的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图如图ST-16 型示波器和数字频率计各一台。

3 所示。

1)发射部分

长250mm 的氦氖激光管输出激光的波长为632.8nm,功率大于 1mw 的激光束射入声光

移频器中,同时高频信号源输出的频率为 15MH Z左右、功率 1w 左右的正弦信号加在频移器的晶体换能器上,在声光介质中产生声驻波,使介质产生相应的疏密变化,形成一位相光栅,则出射光具有两种以上的光频,其产生的光拍信号为高频信号的倍频。

图 3光拍法测光速的电原理图

2)光电接收和信号处理部分

由光路系统出射的拍频光,经光电二极管接收并转化为频率为光拍频的电信号,输入至混频电路盒。该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混频,选频放大,输出到ST-16 示波器的Y 输入端。与此同时,高频信号源的另一路输出信号与经过二分频后的本振信号混频。选频放大后作为ST-16 示波器的外触发信号。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使用示波器内触发,将不能正确显示二路

光波之间的位相差。

3)电源

激光电源采用倍压整流电路,工作电压部分采用大电解电容,使之有一定的电流输出,

触发电压采用小容量电容,利用其时间常数小的性质,使该部分电路在有工作负载的情况下

形同短路,结构简洁有效。

± 12V 电源采用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件,负载大于300mA ,供给光电接受器和信号处理部分以及功率信号源。±12V 降压调节处理后供给斩光器之小电机。

2、光拍法测光速的光路

图 4 为光速测量仪的光路图。

图 4 CG-Ⅲ型光速测定仪光路图

实验中, 用斩光器依次切断光束①和②, 则在示波器屏上同时显示光束①和②的拍频信

号正弦波形。调节两路光的光程差,当光程差恰好等于一个拍频波长 时,两正弦波的位

相差恰为 2 ,波形第一次完全重合,根据(

4)式得

Λ

cf .2F .Λ

(5)

由光路测得

F, 根据上式可得出空气中的光速

, 用数字频率计测得高频信号源的输出频率

c 。

因为实验中的拍频波长约为 10m,为了使装置紧凑 ,远程光路采用折叠式 ,如图 3-5-4 所

示。图中光束①表示远程光路

, 光束②表示近程光路。实验中用圆孔光阑取出第

0 级衍射光

产生拍频波 , 将其他级衍射光滤掉。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调节光速测定仪底脚螺丝,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

2. 按图 3 连接线路 ,接通激光电源 , 调节电流至 5mA ,接通 12V 直流稳压电源 , 预热 15 分钟后 ,使它们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3. 调节高频信号源的输出频率( 15MH Z 左右)使衍射光最强。

4. 按图 4 调整光路

1)调节光栏 2 的高度与反射镜 3 的中心等高,使 0 级衍射光通过光栏入射到全反镜 3

的中心。

2)用斩光器 13 挡住远程光,调节全反射镜

3 和半反射镜 12,使近程光沿光电二极管

前透镜的光轴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 接通示波器, 并使其处于外触发状态,

这时示

波器屏上将出现近程光的光拍信号。

( 3)用斩光器 13 挡住近程光, 调节半反射镜 4、全反射镜 5 至 10 和正交全反射镜组 11,经半

反射镜 12 与近程光同路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这时示波器屏上应有远程光的

光拍信号。

5.接通斩光器 13 的电机开关, 调节微调旋扭使斩光频率约

30H Z 左右, 这时将在示波器

上显示出近程光和远程光的拍频波信号。

6.在光电接收盒上有两个旋扭,调节这两个旋扭可以改变光电二极管的方位,使示波器

屏上显示的两个波形振幅最大且相等,如果他们的振幅不等,再调节光电二极管前的透镜,改变入射到光敏面上的光强大小,使近程光束和远程光束的幅值相等。

7.缓慢移动导轨上装有正交反射镜的滑块

11,改变远程光束的光程, 使示波器中两束光

的正旋波形完全重合(位相差为

2 )此时,两路光的光程差等于拍频波长 Λ。

8.测出拍频波长 Λ

F ,代入公式( 4)

,并从数字频率计读出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求得光速 c 。反复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求出平均值及标准偏差。

五、注意事项

1. 声光频移器引线及冷却铜块不得拆卸。 2. 切勿用手或其它污物接触光学表面。 3. 切勿带电触摸激光管电极等高压部位。

六、思考题

1. 什么是光拍频波? 2. 斩光器的作用是什么?

3. 为什么采用光拍频法测光速?

4.获得光拍频波的两种方法是什么?本实验采取哪一种?

5.使示波器上出现两个正旋拍频信号的振幅相等,应如何操作?

6.写出光速的计算公式;并说出各量的物理意义?

7.分析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并讨论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方法。

七.附:实验数据

频率: F=14.88252MHz, 2F=29.76504MHz

远程光的光程:151.4+147.4+147.5+148.1+148.0+144.2+5.2+52+5.2+60 = 1009.0 近程光的光程:21.5

远程光与近程光的光程差:= 1009.0-21.5= 987.5

光速: c= f = 2F =2.93929770× 108 m/s

相对误差:= 1.9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