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经穴按摩评估指标

经穴按摩评估指标
经穴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人体特定的经穴,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为了评估经穴按摩的效果和指导实践,我们需要一些评估指标来衡量其效果和效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穴按摩评估指标:
1. 疼痛缓解程度:通过询问受按摩者在按摩前后的疼痛程度来评估经穴按摩的效果。
可以使用一个0到10的评分系统,0代表无痛,10代表极度疼痛。
2. 舒适感提升:询问受按摩者在按摩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并评估其是否有提高。
3. 疲劳缓解程度:通过询问受按摩者在按摩前后的疲劳感来评估经穴按摩的效果。
4. 睡眠质量改善:询问受按摩者在按摩后的睡眠质量,并评估其是否有改善。
5. 情绪状态改变:询问受按摩者在按摩后的情绪状态,并评估其是否有改变。
6. 疾病症状缓解程度:根据受按摩者之前存在的疾病症状的程度来评估经穴按摩的效果。
以上评估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以便更好地评估经穴按摩的效果和效能。
请注意,经穴按摩评估指标应该在进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时使用,以便对其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在应用经穴按摩时,建议遵循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并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中医操作评分

表1 循经(穴位)按摩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项目考核内容分值评分要求评估10分 1.核对医嘱: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既往史、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态等。
3.评估环境根据季节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屏风遮挡。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适合操作。
352一项未核对或核对不准确扣1分,扣完为止。
一项未评估扣1分,扣完为止。
一项不合要求扣0.5分,扣完为止。
计划15分 1.预期目标与本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2.准备(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鞋、口罩穿戴整齐;修剪指甲,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药物精油、卫生纸、手消毒液,浴巾,必要时备屏风。
(3)患者准备: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排空大小便。
2652回答不正确扣2分,不完整扣1分。
前4项不到位每项扣0.5分,未修剪指甲、洗手方法不正确扣1分,未洗手扣2分。
每缺一项扣1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实施60分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治疗卡、床号、姓名。
与患者解释交流。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按摩部位,注意防寒及保护患者隐私。
3.选取按摩方法: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夹提受术部位的手法;按法:指按法: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掌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手掌重叠按压体表;揉法:用掌根、大鱼际或手指指腹在体表做环形运动,以带动皮下组织作回旋运动。
操作时,着力点紧贴体表,用力541520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未与患者解释交流全扣,解释不到位酌情扣1-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扣完为止。
一种手法不正确扣5分,不到位酌情扣1-3分。
要由轻而重,不可暴力。
4.根据病证选取相关经络及穴位进行按摩。
(如指揉手太阴肺经前臂段,指按尺泽和列缺穴,掌揉背部双侧足太阳膀胱经,掌按肺俞穴,肘按双侧肾俞穴,拿肩井穴。
)5.按摩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及时调整手法力度。
6.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推拿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推拿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技术技巧
- 按摩手法:包括揉、推、拿、击等基本手法,技术娴熟,力
度适中,手法流畅。
- 穴位定位:准确找到目标穴位,不偏离目标位置,无误伤其
他部位。
- 穴位刺激:刺激穴位时具有一定的力度和频率,刺激到位,
配合顾客体验。
服务态度
- 疏导交流:与顾客保持良好的疏导交流,了解顾客需求和身
体状况,提供适宜的按摩方案。
- 仪容仪表:整洁、专业的外观形象,干净的工作服装,令人
放心。
- 细致耐心:耐心、细致地为顾客提供服务,关注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按摩技巧。
卫生环境
- 按摩床铺:按摩床铺整洁干净,没有污渍,床单被套清洁无
异味。
- 毛巾用品:使用干净、整洁的毛巾和浴巾,不与他人共用,
保持卫生。
- 空气流通:保持按摩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异味和不良气味。
安全措施
- 体质评估:采取合适的体质评估措施,了解顾客健康状况,
避免按摩导致健康问题。
- 疼痛控制:根据顾客的承受能力,调整按摩力度,避免过度
疼痛。
- 事故应急: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和应急措施,提供安全保障。
以上是推拿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的一些主要方面,通过制定这
些评分标准,可以提升按摩师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顾客的
健康和满意度。
以上述评分标准开发了一个按摩评分表,用于对按摩师的操作
进行评分。
具体的分数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推拿按摩法操作评分表。
中医适宜技术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评分标准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手册操作评分标准1、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扣分目标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标准及理由1、医师准备一项未做到扣1分操作未做到着装整洁、洗手、修剪指甲、戴口罩。
42、评估病人评估不全每缺一项扣1分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心理状态、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83、用物准备每缺一项扣4分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协助排便。
8 一项未做到扣1分4、操作技巧缺少一种手法扣2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择适宜的四种以上推拿手法,动作要领一个不正确作法和刺激强度,确定穴位,进行按摩。
25 穴位定位不准确扣5分,方法不正确扣2分5、反应调整未告知扣2分随时询问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意外。
10 未询问扣3分,未做调整扣5分6、操作规范一项未做到扣2分禁用暴力,推拿手法衔接流畅,推拿时间安排合理。
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疾病相符。
10 不正确确扣3分2、穴位注射(水针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及理由基本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全面、正确,核对医嘱、治疗卡,明确药物、穴位 4评估询问病人既往史,有无药物过敏史2,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2,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2 6告知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操作后注意事项 2 操作治疗盘、皮肤消毒剂、无菌注射器、无菌棉签、前物品无菌纱布、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巾 6准确注射穴位定位准确,注射技巧娴熟7 不准确扣3分,技巧不熟练扣5分安全操作操作时注意安全,无交叉感染 5总分 351.水针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及理由基本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患者评估包括姓名、床号、既往史、体位选择、穴位定位、药液核对、消毒 20穴位选择遵医嘱选取合理穴位 5铺盘方法铺盘方法正确,无污染 2药液抽吸药液抽吸方法正确,不遗漏,不污染 5消毒消毒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厘米 2排气排气方法正确,不浪费药液 2进针核对后,注射器持握正确,进针方法正确 10注射局部皮肤清洁,回抽无血,注射药液 5观察观察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滞针及不良反应 3退针患者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改换角度再进针 2起针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核对床号及患者姓名 2操作整理整理床位,协助整理衣着,合理安排体位 5洗手洗手 2记录记录实施水针法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3技能评价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强,动作轻巧、稳重、准确;技能评价持、进、运针方法,选穴正确,铺无菌盘方法、注射方法正确 10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2.拔火罐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及理由基本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患者评估包括姓名、诊断、解释、体位选择、拔罐部位、皮肤情况、疼痛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15医师操作洗手戴口罩 2准备物品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弯盘、纱布块、笔、纸 10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患者取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 4定位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5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5拔罐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中下段绕1-2周后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的部位,记录留罐时间 10灭火灭火方法正确 5观察检查罐口吸附情况,观察局部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疼痛、过紧,及时起罐,注意留罐时间 5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清洁皮肤 5操作后整理整理床位,衣着,合理安排体位 5清理用物常规消毒 2记录按要求记录并签名 3技能评价操作熟练,拔罐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 10 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
中医医师推拿基本技能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中医医师推拿基本技能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中医推拿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一、考核方式1.推拿手法操作:考生随机选择至少两种基本推拿手法,两人一组互相操作。
考官会就手法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2.考核病种:共有13个病种,包括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腕关节扭伤、增生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胸胁屏伤、胸椎后关节紊乱、落枕、颈椎病、急性腰肌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手法操作考核要求一)摆动类手法1.滚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
滚法的吸定点是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这点附着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伸屈和前臂旋转。
3)操作要领: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摩擦、辗动或跳动。
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频率为100~120次/分。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揉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两种。
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或手指指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
3)操作要领:揉动时一定要紧贴治疗部位,并要带动吸定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起作回旋动作。
操作时医生与患者皮肤之间不可有摩擦。
揉动的幅度不要太大。
操作时压力要适中,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一般速度每分钟为120~160次。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二)摩擦类手法1.摩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本法分为掌摩和指摩两种。
是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环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形抚摩运动。
3)操作要领:用力要平稳、均匀,不急,不重,不可按压。
不带动皮下组织。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擦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经穴推拿技术

经穴推拿技术经穴推拿技术是以按法、点法、推法、叩击法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具有减轻疼痛、调节胃肠功能、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所致的痛症,如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痛经以及失眠、便秘等症状。
二、评估1.病室环境,保护病人隐私安全。
2.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推拿部位皮肤情况。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三、告知1.推拿时及推拿后局部可能出现酸痛的感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2.推拿前后局部注意保暖,可喝温开水。
四、物品准备治疗巾,必要时备纱块、介质、屏风。
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温。
腰腹部推拿时嘱患者排空二便。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医嘱确定腧穴部位、选用适宜的推拿手法及强度。
5.推拿时间一般宜在饭后1~2h进行。
每个穴位施术1~2分钟,以局部穴位透热为度。
6.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
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7.常见疾病推拿部位和穴位:(1)头面部:取穴上印堂、太阳、头维、攒竹、上睛明、鱼腰、丝竹空、四白等。
(2)颈项部:取穴风池、风府、肩井、天柱、大椎等。
(3)胸腹部:取穴天突、膻中、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等。
(4)腰背部:取穴肺俞、肾俞、心俞、膈俞、华佗夹脊、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等。
(5)肩部及上肢部:取穴肩髃、肩贞、手三里、天宗、曲池、极泉、小海、内关、合谷等。
(6)臀及下肢部:取穴环跳、居髎、风市、委中、昆仑、足三里、阳陵泉、梁丘、血海、膝眼等。
8.常用的推拿手法(1)点法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持续地进行点压,称为点法。
此法包括有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等,临床以拇指端点法常用。
①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以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
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进行持续点压。
亦可采用拇指按法的手法形态、用拇指端进行持续点压。
针灸推拿操作评分表5

语言安抚、隐私保护、动作轻柔、协助整理衣物、注意保暖
考官:日期:
考官提问
提插补泻法适应范围? 一般多用于四肢穴位(2分)
提插补泻法注意事项?本法上提下插力量大小、提插幅度、频率,应视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而酌情施术。(3分)
按揉法有哪几种?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两种(2分)
指按揉法与拿法有什么区别?区别是拿法是拇指与其它四指两侧对称性用力,而指按揉法的力点是在拇指侧,余指仅起到助力、助动的作用(3分)
针灸推拿操作评分表
时间:15分钟满分:100分
项目评分
评分细则
病人准备
核对病人信息,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紧张感,嘱病人操作过程中不要乱动,有不适及时提出。
穴位定位
少海
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归经:手少阴心经
实体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按揉法(单掌按揉肩部)
患者取坐位,放松身体;术者立于患者后方
包含手法:按法与揉法;
施术部位:单手掌根部;
施术方式:五指自然伸直,掌根着力于受术部位,前臂与上臂主动用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
按中含揉,揉中寓按,刚柔并济,缠绵不绝
宜按揉并重,施力不可失之偏颇。
注意按揉法的节奏性,既不要过快,又不可过于缓慢。
归经பைடு நூலகம்任脉
实体定位:耻骨联合与脐中连线为5寸,按比例在上五分之三的中点处取穴。
针刺操作
提插补法
患者体位及针具的选择
洗手、取穴、消毒
选择进针方式进针:
行针: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穴旁皮肤,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
《推拿手法学》操作实验手册及考核评分标准

《推拿手法学》操作实验手册及考核评分标准《推拿手法学》是推拿专业教学的基础课和技能课,为使学生更好地对推拿手法技能充分训练和把握,为后续的《推拿治疗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客观地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推拿手法操作能力,特编写推拿手法实验操作标准及考核评分方法如下:推拿手法操作考核评分办法1.单个手法:注重动作要领及推拿手法操作时,是否达到了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要求。
评分具体分准备姿势、动作要领和注意点三步评分。
见表(1)准备姿势:是指操作前操作者的一般准备{如洗手、剪指甲、穿好衣服、铺好按摩巾、涂抹介质等}、操作者体位、手形姿势及被操作者的体位、衣服等。
(2)动作要领:按照手法操作动作要领评分。
(3)注意点:可根据手法操作注意事项,对手法进行观察,或采取提问等方式进行评分。
法单个手法操作(30分)评分准备姿势(5分)动作要领(15分)注意点(10分)2.成套手法操作:分为操作前准备、起手手法操作、主要手法操作和运用、辅助手法操作和运用、结束手法操作和操作后效应。
见表(1)操作前准备:一般准备(如洗手、剪指甲等),操作者与被操作者的体位、按摩巾、介质、衣服等等。
包括与被操作的语言交流等。
(2)起手手法操作:被操作者操作部位的选用和操作者手法的选用,操作时压力、频率、幅度及被操作者的良性感受好坏。
(3)主要手法操作和运用:主要手法的选用、操作时动作要领、灵活性、协调性及被操作者的体验。
(4)辅助手法操作和运用:辅助手法的选用、操作时动作要领、灵活性、协调性及被操作者的体验。
(5)结束手法操作和操作后效应:结束手法的选用、操作时动作要领、灵活性、协调性及被操作者的体验。
部位成套手法操作(70分)评分操作前准备(10分)起手手法操作(5分)主要手法操作和运用(30分)辅助手法操作和运用(20分)结束手法操作和操作后效应(5分)推拿手法操作要求及标准以教材为蓝本,结合老师讲授内容,具体操作标准拟定在如下:第一节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关节有节奏的摆动,使手法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体表施术部位的一类手法,其特点是手法缠绵,具有可持续操作性,且适应症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位舒适合理。
3
操
作
流
程
定穴
再次核对;准确选择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
10
45
根据手法要求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确运用。
10
手法
根据手法,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确运用。
10
用力均匀,禁用暴力,推拿时间合理。
10
观察
随时询问对手法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进Hale Waihona Puke 适当健康教育。5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3
评价
有无辨证取穴,循经推穴
7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手法正确,用力均匀。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科室姓名
主考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环境
衣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3
15
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3
物品
治疗巾,必要时备纱布、介质、屏风
3
患者
核对病人信息;做好解释,取得配合;推拿部位皮肤良好;腰腹部推拿时嘱病人排空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