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医学领域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与应用更是为医学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契机。
转基因动物,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基因组中,从而使其表现出特定的新性状或获得新的功能。
这一技术的实现通常需要借助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如载体构建、细胞培养、胚胎操作等。
在医学领域,转基因动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基因动物可用于疾病模型的构建。
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难以在体外细胞培养或其他简单模型中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将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其表现出类似人类疾病的症状,能够为疾病的研究提供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模型。
例如,通过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和治疗方法。
这些模型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新药的研发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制药技术。
例如,通过将编码人类药用蛋白的基因导入动物的乳腺细胞中,使动物在乳汁中分泌出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生产的药物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生物活性好等优点。
目前,已经有多种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再者,转基因动物在器官移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器官短缺一直是器官移植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
转基因技术可以对动物的器官进行改造,降低其免疫原性,使其更适合移植到人体中。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体内与免疫排斥相关的基因,有望培育出可供人类使用的器官来源,从而缓解器官短缺的困境。
此外,转基因动物还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复或替换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和医药等领域,其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尤为可观。
一、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生产重组蛋白质转基因技术可以在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大量表达人类生物分子,如人类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这些重组蛋白质可以用于治疗癌症、血液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疾病。
2.制备基因疗法转基因技术使得基因疗法成为可能。
基因疗法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缺失或失调的基因修复或替换,从而治疗包括罕见遗传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目前,基因疗法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临床应用。
3.开发新药转基因技术在新药的开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转基因技术可以快速和准确地识别潜在药物靶点,并可用于设计合成药物和筛选药物候选分子。
此外,转基因技术也可以用于研究药物代谢机制、药物作用环境的模拟和药物毒性的评价等。
二、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展望1.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全新的基因疗法。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准确地编辑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实现对基因组的精准操作。
这使得基因疗法在理论上具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治疗已知的遗传性疾病,也可以治疗更广泛的疾病,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2.生物制剂的开发生物制剂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新型药物。
生物制剂的开发需要依靠转基因技术,尤其是基于抗体的生物制剂。
这种生物制剂可以在人体内高效地作用于靶分子,而不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因此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医学图像与人工智能近年来,医学图像的处理和解析能力越来越强。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全面地处理和解析医学图像信息。
这将极大地改善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
综上所述,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医药领域将会出现更多具有革命性的转变。
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例子

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例子
转基因技术是指人为在目标生物体内,将指定的基因或调节元件插入
生物体,来进行改良和选择的一种技术。
转基因技术一直以来都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下面是转基因技术的一些重要应用场景:
一、工业生物技术
1. 修饰植物: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植物改造成抗病抗虫、耐旱耐盐、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良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耐忍性和产量;
2. 具有新功能的微生物:转基因技术可以为某些微生物添加新的功能,如添加新的代谢途径,便于应用到一些工业领域,如食品加工、药物
合成、石油加工等;
3. 动物细胞工程: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造动物细胞,研究昆虫、
兽类及鱼类的基因表达异常,从而探究它们的发育机制;
二、医学上的应用
1. 抗病毒:转基因技术可以让细胞具有抗病毒能力,从而可用来治疗
病毒性疾病;
2. 抗癌: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疗法,如将增强抗癌的肽基因
植入细胞,从而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3. 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体基因细胞注入患者的
体内,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炎症状态。
三、动物领域
1. 进化快速的牲畜: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缩短牲畜的进化过程,比如从母牛基因获取牛奶蛋白基因,与细菌结合,可以生产出更加营养丰富的牛奶;
2. 改进家禽:转基因技术可以为家禽添加抵抗力强的属性,比如抗病毒或抗虫等,从而提高家禽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
3. 进化更快的鱼类: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调控鱼的生长速率、饲料效率、抗毒性等,让鱼类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大大提高。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加减特定的DNA片段而改变了基因构成和性状的动物,也可以认为是指体内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
该项技术始于80年代初,很快便成为研究动物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功能的重要手段,在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家畜家禽的遗传性状改造、培育能为人类提供器官移植材料的家畜、培育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主产工业和医学所需要的珍贵生物活性蛋白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对其在人类医学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以论述。
1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技术用以培育转基因动物的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或基因转移。
其总体过程是:首先从某种动物分离目的基因或人工构建该目的基因,把该目的基因在体外进行重组和扩增,然后再把加工好的目的基因设法导入另一个同种或异种动物受精卵的原核内(或细胞质内),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最后使该受精卵发育成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个体,即产生了转基因动物。
目前常用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有:1)原核内显微注射法是将在体外构建的目的基因,在显微操作仪下用极细的微吸管注射到处于原核时期的受精卵的原核中,让这种外源基因通过某种方式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去,以实现转基因的目的。
2)转染技术主要以RNA病毒或DNA病毒为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或连同启动子等序列一同重组到病毒的核酸载体上。
再让该病毒感染受精卵或胚胎于细胞,利用载体病毒具有主动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去的特性,让其连同所携带的目的基因等也一同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上去。
90年代后又出现了两种较新的方法,即基因剔除和基因楔入技术。
3)细胞载体技术主要使用胚胎干细胞(ES)作为操作对象。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二倍体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并保持全能分化的潜能,一旦回复到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即可形成胚系集落。
可以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胚胎干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或转换的方法使外源基因整合到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中。
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针对转基因动物进行概述,并在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中研究和开发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从而为制药业发展提出课参考性研究内容。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生物制药;应用随着医疗领域的进步,人们对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当下医疗领域的热点。
转基因动物制药以及技术也逐渐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内容。
作为高新技术的一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与应用对生物制药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其概念以及应用进行研究,并明确转基因动物在生产药用蛋白、人体器官移植、治疗人类疾病,以及新药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极强的医药价值,并对未来的生物制药存在着可观的有利的影响。
一、转基因动物简述(一)概念转基因动物采用了新颖的DNA遗传技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形的排列,通过对遗传信息的复制来完成转基因。
如果要让动物能够特异性的表达外源蛋白质,首先要人为的把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在动物的胚胎中转移,将目的基因整合在动物染色体中,从而得到表达。
早在20世纪,就有科学家表示转基因对人类的帮助是极大的,无论是人类发展还是医疗进步,都离不开转基因的问题。
而转基因动物则是所有组织细胞携带有外源基因的动物,可以通过亲代传递给子代,利用遗传物质转移的模式,将生物体按人类意愿发展为特定性状。
(二)应用转基因动物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促进动物生长,以及提升畜产品质量与品质等方面。
通过技术的改良,家禽与家畜等逐渐包含了生长快、易处理、成本低等优质特性,除用于此外,还能够应用在濒危物种的保护行动中。
;还体现在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目的产物的作用上。
将转基因动物作为反应器,在动物的体液中得到目的产物,从而提升动物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数量,促进收益效果提升。
同时,还能应用与动物的品种改良,以及人体器官移植等方面,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动物种类孕育的新路径,还带来了医疗的希望与创新,是当下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技术。
二、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一)生产药用蛋白通过转基因动物来实现药用蛋白的生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基于动物科研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基于动物科研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动物科研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技术在解决许多重大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研究新药物到进行人工器官移植,动物实验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基于动物科研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 基础疾病治疗动物科研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基础疾病治疗。
例如,研究人类疾病的基因定位、深层基因测序和分子治疗等新技术,均利用了动物实验。
许多研究者使用转基因动物,通过改变其基因来诱发特定疾病,并研究这些疾病的起因和病程。
2. 疫苗研究动物实验是研究疫苗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
研究人员使用动物模型来测试各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疫苗用于治疗各种肉毒杆菌中毒,和伤寒、霍乱等细菌感染,都需要进行动物实验。
3. 医疗器械研发利用动物科研技术,医疗器械领域得以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并推广到人类疾病治疗中。
例如,人造心脏、胰岛移植和人工器官等领域都使用了动物实验研究。
对于这些手术,研究者需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小规模实验,完善技术,并证明它们对人体是安全且有效的。
4. 药物研究药物研究也是基于动物实验展开的,并且是除人体外最常用的测试方法。
在药物研究中,科学家需要做出实验性药物,并测试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接受度和毒性等因素。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安全并有治疗效果,那么进一步的临床实验就可以进行。
5. 神经系统研究神经学研究领域也广泛使用动物科研技术。
例如,研究人员使用小鼠和猴子等动物模型,光测量神经活动,以更好地理解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学机制。
这些动物可以作为模型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运作,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楚地了解疾病中神经系统的变化,进而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
总之,动物科研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人类疾病,并改进现有治疗和预防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动物实验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推动医学进步,但同时也涉及动物权益的问题。
因此,在做出决定时,我们需要平衡研究进展与动物权益之间的关系。
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原理及应用引言转基因动物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植入到一个物种基因组中的技术,使得其宿主物种具有外来基因中的特性,这些特性可能是有利的、有害的或不变的。
转基因动物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各个领域,如医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概念转基因动物也被称为转基因实验动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特定的外源基因植入到动物本身基因组中的一种特殊的动物。
转基因实验动物里散发出的基因表达形式或者特性可以延长它们的寿命,或者对它们的生理功能有所改变。
转基因动物可以研究到一些没有被发现的关于物种的特性,还可以用来研究人体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
原理转基因动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植入到动物基因组中,使得动物具有外源基因中的特性,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首先,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者需要先从某种物种中取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然后把它们植入到动物本身的基因组中,最后生成一只新的转基因动物。
一般来说,转基因动物会将基因植入到它们的胚胎细胞中或者胚胎内,通过易位器和基因载体等手段使得其他基因能够被引入。
应用转基因动物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经过转基因的小鼠,可以用于研究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转基因动物在药物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测试药物的毒性,实验在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转基因动物还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疾病的致病机制。
结论转基因动物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医学上的疑难问题,在药物研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发育能力,而且可以改变动物本身的一些特性,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生物制药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生物制药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体自身合成的活性物质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制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使其产生目标蛋白质或者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这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生物制药领域带来了许多世界领先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备的,它们可以产生特定的蛋白质,用于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目前,转基因动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如产生重组蛋白质的转基因细胞株、转基因小鼠等。
这些转基因动物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
2. 工业生产中的转基因微生物应用:微生物是生物制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工具。
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产生大量的目标蛋白质或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等细菌中,可以高效地生产重组蛋白质;利用酿酒酵母表达外源基因,可以生产大量的重组蛋白质等。
转基因微生物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物制药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制药成本。
3. 基因治疗: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即通过向患者体内导入目标基因,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基因。
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患者体内,可以治疗及改善其病情。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癌症的基因治疗,通过导入抗癌基因,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1. 提高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效率和稳定性:目前,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过程仍然比较复杂且耗时,而且产生的转基因动物往往不是100%地表达目标基因。
如何提高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效率和稳定性成为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正积极探索新的转基因技术和方法,例如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以提高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效率和有效性。
2. 研发新的转基因微生物:虽然已经有很多微生物被用于生物制药,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有用的化合物无法通过常规的生物制药手段进行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加减特定的DNA片段而改变了基因构成和性状的动物,也可以认为是指体内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
该项技术始于80年代初,很快便成为研究动物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功能的重要手段,在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家畜家禽的遗传性状改造、培育能为人类提供器官移植材料的家畜、培育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主产工业和医学所需要的珍贵生物活性蛋白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对其在人类医学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以论述。
1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技术
用以培育转基因动物的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或基因转移。
其总体过程是:首先从某种动物分离目的基因或人工构建该目的基因,把该目的基因在体外进行重组和扩增,然后再把加工好的目的基因设法导入另一个同种或异种动物受精卵的原核内(或细胞质内),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最后使该受精卵发育成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个体,即产生了转基因动物。
目前常用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有:
1)原核内显微注射法是将在体外构建的目的基因,在显微操作仪下用极细的微吸管注射到处于原核时期的受精卵的原核中,让这种外源基因通过某种方式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去,以实现转基因的目的。
2)转染技术主要以RNA病毒或DNA病毒为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或连同启动子等序列一同重组到病毒的核酸载体上。
再让该病毒感染受精卵或胚胎于细胞,利用载体病毒具有主动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去的特性,让其连同所携带的目的基因等也一同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上去。
90年代后又出现了两种较新的方法,即基因剔除和基因楔入技术。
3)细胞载体技术主要使用胚胎干细胞(ES)作为操作对象。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二倍体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并保持全能分化的潜能,一旦回复到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即可形成胚系集落。
可以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胚胎干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或转换的方法使外源基因整合到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中。
而且,还可以根据由于外源基因的插入所产生的基因表达方面的改变,来对胚胎干细胞进行预筛选,从而大大提高转基因的成功率。
被转基因后的胚胎干细胞经鉴定后可被移植到正常发育的囊胚中,再将囊胚导入
假孕的代理母亲子宫内发育而产生出嵌合体动物,然后与正常的雄性动物交配即可获得生殖系携带外源基因的纯合转基因动物。
目前还有用快速分裂的哺乳动物乳腺肌上皮细胞或小鼠精子作为细胞载体。
2 转基因动物在医学中的应用
2.1 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生物制药的主要目标是比较经济地生产能够从容易获取的流体(如培养发酵液、乳汁、尿或血液)中提取的贵重人用(或兽用)治疗蛋白。
而用转基因动物进行生物制药,尽管可以从动物的尿或血液中获取药用蛋白,但是,目前来看,最好的途径是从大动物的乳汁中来获取。
不但乳汁的产量特别高,而且乳汁中的蛋白含量也高(依动物不同约在30~60g/L),乳汁不进入体内循环,其中所表达的外源蛋白质不会影响到转基因动物本身的生理代谢过程;另外,从乳汁中提纯蛋白相对要比从其他液体中提纯更为容易,而且在乳汁中所表达的蛋白已经过充分的修饰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
甚至有时还可直接应用乳汁作为治疗所需的终产品。
因此,人们将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称为生物反应器。
从乳汁生产来考虑,首选动物一般是牛、山羊、绵羊、猪和家兔。
上述生物制药工艺的第一步就是构建能在转基因动物乳腺定位表达所需蛋白质的DNA构建物。
此构建物通常含有为目的蛋白编码的序列和一个乳汁蛋白特异性启动子。
有时还要在构建物上加上另外的调节因子,以促进转基因的高效表达或者不受整合位置影响地表达。
目前已经发现至少有一种特异性蛋白启动子——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可以启动若干
种以cDNA为基础的构建物的高水平表达而不需要其他调节因子。
有了这样的启动子,则直接连接上结构基因就可以了,不再需要另外的调节因子。
工艺的第二步是把基因构建物导入所选择动物的受精卵中,然后使其在代养母体内发育出生(当然有时也可通过细胞载体方法生产出转基
因动物嵌合体)。
在仔动物出生后,检测其基因组中是否组合有转入的外源目的基因。
牛、羊的后代整合率可达5%~10%。
一旦鉴定转基因成功,此动物就被称为“祖先”动物,应细心把它饲养至性成熟,并把雌性祖先动物配种使其产乳。
同时,用所获得的雄性祖先动物与其他动物杂交,以产生转基因雌性后代并检测其乳汁中是否有转基因蛋白表达。
转基因在乳用动物中表达的最高值一般都类似或高于在预试验小鼠乳汁中的表达值。
在某些物种,现已有办法来诱导转基因于性成熟前或性成熟后马上在乳汁中表达。
这样就可以使样品的检验及下游的提纯方法的研制提前进行。
自乳汁中提纯治疗蛋白的基本原理与从细胞培养液中提纯重组产品一样。
首先要除去乳中的酪蛋白分子团(假如酪蛋白不是所需蛋白)和脂肪球;然后,经过常规层析方法分离出适合人用的高纯度(>99.9%)蛋白质。
由转基因动物乳汁中提取的蛋白质的药物检验标准与其他基因工程蛋白的一样,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诸如特性、纯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关键指标。
目前,已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生产出的治疗蛋白主要有:在奶山羊乳汁中高效表达的抗凝血酶III和α-1-蛋白酶抑制因子,在绵羊乳汁中表达的α-1-抗胰蛋白酶、人凝血因子IX,在牛乳中表达的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在兔乳汁中表达的α-葡萄糖苷酶等。
这些蛋白在医疗上都有重要作用,如α-1-抗胰蛋白酶可以治疗北美洲常见的肺气肿病,凝血因子IX是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
除了从转基因动物的乳汁中可得到上述珍贵药物外,目前还从转基因小鼠或猪的血液中得到人类血红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重链等贵重产品。
2.2 转基因动物在人类遗传病分析治疗中的应用部分医学工作者认为,几乎所有人类疾病(除外伤之外)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都可看作是遗传病。
这提示我们研究人类遗传与疾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们的近代遗传学知识几乎都是从微生物或低等动物的实验中得来的,而从人类遗传病中得来的知识是相当少的。
利用转基因制造出各种遗传病的动物模型,则给研究人类遗传疾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由于小鼠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很高,故小鼠的许多遗传病模型与人类相应的疾病具有可比性。
而且现在实验用的小鼠都有明确的遗传背景、又易于饲养与繁殖,人们对小鼠有着成熟的遗传操作技术,因而使转基因小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目前,应用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地制备了与人类多种遗传病相应的遗传性改变了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人们可以通过基因剔除技术完全排除其他基因的影响,以检测一个确定的遗传改变所产生的效应,以确定致病基因的功能和致病机理,阐明其结构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并探究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另外,用小鼠cDNA为探针,还可以克隆得到相应的人类基因,这是一种简便而快捷的克隆人类致病基因的方法,将使人类能够深入洞察遗传性疾病的
发病机理,弄清人类基因组调节控制人体各种遗传性状的规律,从而进行科学的诊治。
目前,在培育人类遗传疾病模型动物方面已经培育出了动脉粥样硬化、镰刀形红细胞贫血、初老期痴呆症、自身免疫病、淋巴组织生成、真皮炎及前列腺癌小鼠等多种疾病的模型动物。
2.3 应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可供人类移植用的器官在人用器官供体培育方面,最早是用小鼠进行实验,现在已经生产出了可为人类提供器官的转基因猪。
目前转基因猪的肝脏可用于虚弱的无法接受肝脏移植手术的急性病人进行离体灌注。
这些猪经过遗传工程改造,可表达能封闭补体介导的高敏排斥反应的蛋白质,从而减少排异反应。
目前,这样的器官还只能是短期代用,不能永久移植。
从长远看,还必须研究出可永久性移植的器官来。
3 转基因动物在人类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和应用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
其在人类医学中的应用还仅仅是在试验性的初期阶段,与其说它给人类医学带来了什么实际效益,倒不如说它给人类医学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虽然已经生产出了十余种珍贵产品,但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目前在产品成本上还没有显示出多大的优越性。
随着技术上的不断成熟,这种现象将会大大改观。
据国外经济学家推算,若用其他生产工艺(如哺乳动物细胞株培育技术)来生产1g药物蛋白,成本需要800~5000美元,而利用转基因动物则只需要0.02~0.5美元。
从实用性上来说,就目前的认识水平而言,还找不到其他任何一种生物(除人类本身外)能够象转基因哺乳动物的乳腺那样生产出与人类蛋白最接近的,经过修饰加工的,对人类来说具有高水平生物活性而又相对比较稳定的蛋白质。
尽管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人类的科学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而维持我们生命所需要的食物还仍然是依靠最普通的动物、植物。
在不远的将来,维持人类健康所需要的药物也将会重新回到“普通的”动物、植物产品上来。
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时代将会结束。
借助转基因动物所提供的器官,人类可以比较方便地换上某个全新的器官来代替损伤或病变了的器官。
借助转基因动物所提供的遗传疾病模型,人类可以比较方便地研究、探讨人类自身的各种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从而阐明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利于遗传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