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

合集下载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1. 引言1.1 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应该保持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将其传承下去。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我们需要通过英语来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和传统的热爱。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借鉴和传承的宝贵资源。

通过教授孔子思想、儒家文化、中华美食、传统节日等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中所涉及的内容。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了解,还可以让英语学习更加有趣和富有内涵。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Moreover, incorpo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English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foster respect for cultural diversity. It can also help students cultivate a sense of pride in their own cultural roots while simultaneously building bridges with other cultures.2. 正文2.1 传统节日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By incorpo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Qingming Festival into English classrooms, teachers can create a more immers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2.2 中国古诗词在英语学习中的价值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当前,高考英语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了命题人着重考查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而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正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任务,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简要地做了一些分析和探究,以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为我国培养出更多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同时更好地保留、延续和弘扬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标签:高中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一、引言2019年下半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落下帷幕,与其相关的一句流行语迅速在网络上传开:“今天你考哪一套花?”当然,这是人们戏谑的说法,但却直观地体现出了今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三套翻译题的内容。

纵观这三套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名花是主题,还有许多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辞藻,例如九朝古都、傲然绽放、砥砺前行等。

再看四级考试的三套翻译题,主题分别是家庭观念、姓名文化和子女教育,其中也不乏“四代同堂”“世代相传”等具有中国特点的词语。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学习不仅承担着介绍西方文化的任务,也担起了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势在必行的。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四六级考试是大学阶段对学生来说很重要的考试,但指望到了大学阶段再去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并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是绝对行不通的。

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向来都是高考甚至高中英语教育的风向标,我们必须做好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从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平稳过渡。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极其重要的。

1.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备战高考纵观历年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题我们不难发现,主题几乎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例如给你的外国朋友介绍去中国家庭做客的习俗、邀请外教到你家共度新春佳节、给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外国朋友介绍一个中国历史人物等。

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英语水平。

1. 引入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故事或歌曲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讲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课文,例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俗。

2. 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在英语课堂中,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传统节目、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或品尝传统美食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性,也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3. 整合传统文化与英语课程传统文化可以与英语课程有机地结合,创造一个有趣和富有内涵的研究环境。

可以选择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中国古代故事、古诗词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4. 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

例如,可以将英语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联系起来,通过研究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5. 创造多元化文化氛围在学校中,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来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研究英语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加他们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效。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成为一门普及全球的语言,而教育中文化的传承也愈加重要。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课堂悬挂和颜色运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课堂里悬挂一些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和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在背景和字体方面融入一些中国元素,运用中国风的红色和金黄色等色彩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中西融合式教学
在英语教学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比如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营造出西方特色,如将宝莲灯制作成万圣节的南瓜灯,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三、中国引导点的设置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适时设置一些中国引导点。

比如,在快餐英语课程中,可以设计学习快餐的问答内容并引导学生了解中餐文化的特点。

类似的,也可以围绕衣服、住宅等话题设计学习内容,并在学生学习之余琐碎介绍起源于中国的文化知识。

四、传统文化知识的浸润式教育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传统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方法。

这种教学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也顺带了解中国文化。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来讲述中国传统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英语中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质。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导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1.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丰富的价值观念,包括孝道、忠诚、礼貌、谦逊等。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化底蕴的深厚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诗词、典故、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底蕴的深厚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3. 国际视野的开拓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1. 语言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成语、谚语等方式,来进行语言运用的教学。

通过教授中国古诗词,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了解诗词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2. 作品赏析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选取一些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英文作品进行赏析。

通过分析英文小说中的中国元素,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3. 文化交流通过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与外国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这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

4. 历史探究通过历史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5. 艺术表演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邀请文艺团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演,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讲座,提升教师的文化水平和国际视野,从而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随着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开始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

本文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一、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英语教材,通过讲解节日起源、习俗和庆祝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

老师可以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教给学生用英文表达过年的祝福语句;也可以讲解中秋节的传说和庆祝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

二、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优美的艺术表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英译版本,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诗词的韵味,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在英文课堂上学习并背诵,通过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三、传统故事中国的传统故事源远流长,包括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孝顺故事、忠诚故事、仁爱故事等。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故事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可以选取孔子的故事或者孔子的格言,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故事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传统手工艺中国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剪纸、中国结、蜡染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手工艺品的图片或实物来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手工艺品的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有助于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阅读课上,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进行阅读,从中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在听力课上,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国古代音乐、戏曲等让学生欣赏,让他们通过音乐、戏曲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中国习俗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这些中国习俗,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可以在口语课上安排学生学唱中国的传统歌曲、学写中国的传统乐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习俗文化。

在阅读课上,可以选取一些关于中国节日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习俗。

通过介绍中国的习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具有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可以让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1. 引言1.1 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精髓。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变得尤为重要。

而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同时也可以提升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教育。

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统价值观念,增强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也能够培养出更加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环境中。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内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丰富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

可以通过教授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古诗词、传统节日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通过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和认知范围。

应用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
论文关键词:教学中国渗透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的现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者所关注,然而在中国英语过程中,对于文化教学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现象。

这种偏差表现在全把
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外语教学上,进而忽略的学习。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教学中
的文化教学早已引起国内教学者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阐释文化和的关系现已成为其重要
的研究引导课题。

众所周知,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承载着文化,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应更加注重在语言这个载体上文化的传递。

这其
中的文化既要包括英语,同时也要涵盖汉语语言文化。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现
状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
越多的人所共识。

但是这样的大总会给人错误的引导,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英语比汉语还要重要,人们在不自觉中忽视了对汉语尤其是汉文化的学习。

新加坡学者研究发现,在新加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造成社会凝聚力低的主要诱因便是母语教育的不完善,而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纵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课程在设置上大
多都是突出英语和英美文化。

英美文化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教材中不可缺少汉文化的渗透,学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才能对自身环境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

不单单是知识这么简单,文化底蕴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对于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对于汉文化的认识。

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知识为了通过四六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

现今的局面就是,在我国各个阶段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这似乎只是落实在口头上。

英语教学,是
一个学习者通向的窗口,也是未来学习者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潜在的通道。

我们应该
让我们的学习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走出去,再寻根思源,看回来。

这才是英语教学
的目的。

让他们在世界文化的长河里找到中国的位置,窥视文化的根源。

这往往比单纯的
讲授知识更加有意义,知识只有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散发出引导之光。

二、英语学
习者的对自身的认识每个英语学习者在面对外国人时都充当着文化者的角色。

你的
一言一行和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会影响或改变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的
看法。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我们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自
身的任务和使命。

英语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文化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表达我们的文化,而其
中的基础便是对汉文化很好的认识与感悟,作为中国人,应该理解汉文化独特的魅力,以
及用何种手段传播自己的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林雪在谈到外交官的素质时说:“我认为,第一是要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

有了这种信念就有了动力,在这种动力下扩
大自己的知识面,因为外交工作很有挑战性。

第二就是广博的知识。

一个外交官要认识到
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一定要了解中国,了解外国,然后找出两者之间的结合
点,这样做起来自己也会感到高兴,这种喜悦是高层次的享受。

” 三、注重教师的文化
意识与教学方法最近几年,中国英语教材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前行的全球一体化浪潮处
于不断更新发展中。

教材内容渐渐充实,但却极少看到中国文化的经典。

我们过多的关注于对学生进行异国文化的教育,却忽视了自己本土文化的渗透教育,这是英语教育中的硬伤。

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首要职责就是要坚定文化立场。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欣赏祖国灿烂的文化,应包容地为
学习者介绍中西方文化。

这样才能结合把祖国文化和外语教学结合来。

教师要在教
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以致用,胸怀宽广,教书育人,要面对
世界,面对未来,面对文化。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化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显得更加昌盛
繁荣,所以外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的渗透愈发重要。

简单的英语语言教学已无法适应多变的
文化环境。

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者能够站在文化的立场上纵览本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
的高度上,诠释英语教学,如若达到这一高度,英语教学定会向更深更广的境界发展。

总之,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行为。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介绍外来文化,同时也肩负
着对祖国文化的输出使命。

教师在教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受教者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渗透教学,让我们的英语学习者成为全面的、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1999:11-13 [2]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外语学刊,
1990(3)·[3]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