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11.1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7.2×104 W 4、7.2×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2.5J 1N ×0.5m 0.5J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83.8%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22.5W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1、做功2、焦耳

二、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动2、在运动动运动3、①> ②= ③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④大⑤大

三、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重力势2、被举高了重力势被举高3、①< ②=

③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④高⑤大4、重力势动

第56课时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下)

四、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弹性势2、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势发生弹性形变3、①< ②= ③物体被弹起的高度④大⑤大4、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五、机械能的转化1、①B ②A、D、F ③C、E 2、动势3、35J 4、①大0 ②变小变大势能动能③0 大④变大变小动能势能⑤大0 5、A C 总结:转化减小不变6、不变增大增大

第57课时12.1 认识内能

一、什么是内能1、(1)动动(2)势势3、增大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升高增大热传递升高增大做功2、不能等效的3、①做功②热传递

三、热传递的三种方法1、①高低高温低温②降低减小升高增大温度差2、甲:热传导

乙:热对流丙:热辐射3、×××××

第58课时12.2 热量与热值(上)

一、什么叫做热量1、热量Q 焦耳2、D 3、D 4、×√××××××××

5、①温度高②热量③内能

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一质量开水温度变化总结:正比正比2、(1)质量

(2)温度变化(3)物质的种类

第59课时12.2 热量与热值(下)

三、燃料的热值1、(1)物质的种类(2)燃烧程度(充不充分燃烧)2、1千克完全燃烧q J/kg

3、(1)4.6×107 J/kg(2)5(3)m 总结:qm

4、qV

5、ηqm ηqV

6、3.4×107 1.7×108

7、C 8、热值大,燃烧效率高污染小3×10-39、(1)B A (2)质量、水的初温(3)煤油

四、燃料的有效利用1、完全燃烧2、隔热3、除尘

第60课时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上)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1、(1)质量(2)温度变化(3)物质种类(4)一二

二、什么是比热容1、比热容 C J/kg·℃③4.2×103 J/kg·℃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2、C 3、A 4、(1)等体积等质量(2)吸收热量相同

(3)温度变化5、C

第61课时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下)

三、推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1、(1)4.2×103 (2)5×4.2×103 (3)8×4.2×103 (4)5×8×4.2×103 (5)m×△t×4.2×103 (6)4.2×103 (7)c m △t (8)c m △t 总结:②45℃65℃

③cm(t –t0) cm(t0 - t) ⑥(1)B (2)比热容放出热量⑦快海面陆地陆地海面

2、1.26 ×1064×10-2

3、0.88×103

4、水吸收热量:Q1 =1.008×106J 铝锅吸收热量:

Q2 =2.816×104J 共吸收热量:Q =1.03616×106J 水的内能增加△E =Q1 =1.008×106J

5、C

6、A

第62课时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一、热机1、橡皮塞冲出化学内内机械

二、内燃机汽油机1、火塞进气门排气门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吸气冲程:打开关闭

压缩冲程:关闭机械内做功冲程:关闭火花内机械排气冲程:关闭打开2、1 2 2

3、10 10 40

4、火花塞喷油嘴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空气

三、热机的效率1、有用功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2、摩擦3、65% 4、6.6×107 1.98×107

第63课时13.1 从闪电谈起

一、电是什么1、电荷2、摩擦吸引轻小物体3、正负4、C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①排斥②排斥③吸引总结:两排斥吸引2、A D 转移异种

三、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带电1、导体电荷同种排斥

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尖端放电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尾部装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避雷针

第64课时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上)

一、电路的组成1、①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②供利用通断连接2、C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1、(1)通路(2)开路(3)短路2、(2)都不亮(3)不亮仍会发光

3、B

4、(1)没有电源(2)闭合开关后电路为短路(3)开关闭合后左边的灯泡被短路

第65课时13.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下)

三、电路图1、3、略

四、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一不会影响不不不不不不

并联电路:仍会不影响不不会不不会2、B

第66课时13.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一、什么是电流1、移动2、电流3、正相反4、正负图略5、强弱6、I 7、安培A 103 103

二、怎样测量电流1、电流2、3 - 0.6 3 2 3、0.6 下方0.02 3 上方0.1

4、①校零②串③正负④量程大小⑤不允许

5、C

6、反大会被

第67课时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1、D 2、正负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 = 2、(1)电流表(3)相等的I =I1 =I2

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 + 2、(3)等于之和I =I1 +I2 3、C 4、B

第68课时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一、电源与电压1、抽水机涡轮因此:电压电压2、U 伏特V 103 103 103 3、1.5 220 380 不高于36

二、怎样测量电压1、电压2、3 - 3 15 2 3、3 下方0.1 15 上方0.5

4、①校零②并③正负④量程大小⑤允许

5、C

6、右小不会

第69课时13.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1、①电压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②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灯泡电源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等于之和U =U1 +U22、A

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相等U =U1 =U22、D

第70课时14.1 怎样认识电阻(上)

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2、电阻3、R 欧姆Ω103 103

二、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1、(1)平坦的水泥路(2)直线到达(3)门宽一些2、(1)材料(2)横截面积

(3)长度 3、温度 增大 总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温度

第71课时 14.1 怎样认识电阻(下)

一、复习上一节的知识 1、相同条件下铜的电阻比较小 2、减小了 3、变小 4、变小 5、D

二、认识滑动变阻器 1、线圈、滑片、金属杆、接线柱、瓷筒 2、B 3、大 电阻丝的长度 5、最大电阻 最大电流 6、AB 不变 不变 不变 AP 变大 变暗 变小 AP 变大 变暗 变小 BP 变小 变亮 变大 BP 变小 变亮 变大 CD 不变 不变 不变 总结:6 AB CD AC AD BC BD AP

第72课时 14.2 探究欧姆定律(上)

一、探究欧姆定律 1、大 小 2、控制变量法 (一)(1)电阻 电压(2)滑动变阻器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和通过的电流(3)正比 (二)(1)电压 电阻(3)滑动变阻器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4)反比 欧姆定律:正比 反比 I =R U U =IR R =I

U U I R 第73课时 14.2 探究欧姆定律(中)

二、复习欧姆定律 1、正比 反比 I =R U U =IR R =I

U 安 伏 欧 三、图像法总结欧姆定律 (1)电阻 正比(2)电压 反比 1、C

四、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1、20 0.15 20 0 2、10Ω 0.6A 1V 3、D

第74课时 14.2 探究欧姆定律(下)

五、再复习欧姆定律及相关内容 1、正比 反比 2、I =R U U =IR R =I

U 3、D 4、D 5、D 6、B 六、电学解题的一般步骤 1、1.125A 2、6V 6V 0.6A 3、0.2A 2.5V 12.5Ω

4、I 1 =2A I 2 =1.25A I =3.25A

5、I =I 1 =I 2 = 0.5A U 2 =5V U =U 1 +U 2 =8V

第75课时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上)

一、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I =I 1 =I 2 U =U 1 +U 2 并联电路:I =I 1 +I 2 U =U 1 =U 2

二、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一)I 1R 1 I 2R 2 U 1 +U 2 I 1 =I 2 R =R 1 +R 2 之和 1、长度 大 2、9 1 (二)11R U I 1 +I 2 U 1 =U 2 22R U 11R +2

1R 倒数之和 1、横截面积 小 2、2Ω 3、20 5 4、1.5 5、40Ω

第76课时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中)

三、复习前面的知识 1、电压 电阻 I =R

U 2、5 1.8 3、①乙 ②丁 ③甲 丙 四、伏安法测电阻 1、伏安法 2、(2)温度 增大

五、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1、0.5 400 2、15 损坏电流表和电源

六、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配关系 (一) U 1 =4V U 2 =8V 之比

(二) 1、I 1 =1.2A I 2 =0.6A 倒数之比 2、1:1 1:5 5:1 1:1

第77课时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下)

七、变阻器的使用 1、C 2、(1)断开 B (2)大 小 小 暗 (3)接入电路的是电阻丝 接入电路的是金属杆 3、50 8294 4、串 4 5、R 1 =12Ω R 2 =8Ω

八、电路图与实物图 1、

2、

3、

第78课时 15.1 电能与电功(上)

一、电能与电功 内能 光 机械 化学 1、做功 功 2、W 焦耳 J 千瓦时 度 Kwh

二、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1、(1)粗的 (2)高处 (3)时间长 W =UIt 2、太阳 216 216

3、W =UIt =45J W 机 =ηW =27J 5、略

第79课时 15.1 电能与电功(下)

三、复习电功的知识 内 机械 化学 ①电功 ②电 ④多 多 电压 电流 通电时间 UIt ⑤焦耳 J

千瓦时 Kwh 1、(1) 1:2 1:1 1:2 1:2 (2) 1:2 2:1 1:1 2:1 2、C 3、A 4、0.6 2.16×106

四、电能表 电能表 (3)1500 6400 (4)293.1 Kwh (5)千瓦时 (6)24.5 13.72 1、0.2 2、3000 0.5 2

第80课时 15.2 认识电功率(上)

一、电功率 电功率 1、t

W 电功 通电时间 Pt 2、C 3、电流在1秒内通过电风扇做的功是60焦耳 4、0.1 25 25 5、C

二、探究灯泡的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1、A 2、2 40 2.4×104 3、能 4、(1)50W (2)0.227A

5、(1)0.182A (2)1210Ω

第81课时 15.2 认识电功率(下)

三、串、并联电路的各物理量的规律 1、9 2 6 12 12 24 36 2、2 18 6 3 108 54 162 3、1:1 3:2 3:2 3:2 4、2:3 1:1 2:3 2:3 5、D 6、D 7、B 8、1:4 9、6 3.6 1800

第82课时 15.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上)

一、研究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不是 3、额定电流 灯丝电阻 5、0.5 12.5 不能 0.16 0.32

6、A

7、6

8、A C

9、(1)20Ω (2)4.8W 10、 I 甲 =甲

U P =0.2A I 乙 =乙乙U P =0.1A 因 I 乙 < I 甲 所以正常发光的灯是乙灯 R 甲 =甲甲P U 2 =180Ω 甲P =I 2乙R 甲 =1.8W

第83课时 15.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下)

二、复习巩固 1、6 12 2:1 1:2 2、串 8 3、B

三、测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电压 电流 UI 实验器材::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进行实验:(1)断开 最大 (2)闭合 (5)实验次数1:12.50 0.02 实验次数2:13.64 0.66 实验次数3:14.62 0.988 实验次数4:15 1.35 分析论证:①(1)= = (2)< <

(3)> > ②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实际 ③灯丝的温度升高 ④电功率太小 灯丝断了

交流合作:不能,因为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灯泡的电功率发生变化。 1、(1)1/2 (2)2 (3)甲

(4)甲 (5)乙

第84课时 15.3 探究焦耳定律(上)

一、焦耳定律1、内内内热2、电热毯、电水壶、取暖器、电吹风3、实验一:(1)大(2)大(3)大实验二:(1)温度计的示数(2)大(3)大(4)长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

I2Rt 4、3960000 5、50 6、1 15 50 100 150

第85课时15.3 探究焦耳定律(中)

二、电热器的原理1、(1)甲乙(2)甲丙2、B 3、B 4、C

三、电功和电热的联系与区别1、= > = = = > > > 2、内机械< 3、120 32

=W –Q =180J -15J =165J

4、①小明做的对,因为小华计算的是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②W

机械

第86课时15.3 探究焦耳定律(下)

四、焦耳定律的应用1、= Pt UI IR W Pt UIt IR·It I2Rt 2、串电流大Q =I2Rt

3、C

4、240 960

5、9 2/3 4

6、2 1/2

7、0.9 1.8 3.6 7.2

8、D

9、甲

10、(1)1.1×103 W (2)44Ω(3)220V 11、D

第87课时16.1 从永磁体谈起(上)

一、认识磁体和磁极1、铁块、钢尺、大头针铁2、条形磁体蹄形磁铁小磁针3、小大两

总结:磁极强4、指向南S 北N 5、排斥吸引6、C 7、D 8、①吸铁性②指向

③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二、磁化和去磁1、①磁性②北2、磁性

第88课时16.1 从永磁体谈起(下)

三、认识磁场和磁感线1、磁场2、风灯泡亮3、①不相同有②北4、磁感线①假想

②N S ③切线④强弱6、B

四、认识地磁场地磁场1、南北2、磁偏角3、地磁场

第89课时16.2 奥斯特的发现(上)

一、电流的磁效应1、磁场2、(1)转动回到原来的位置磁场(2)反向转动电流方向(3)奥斯特

磁场电流方向3、N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而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条形磁体2、电流方向N 3、B

4、5、

第90课时16.2 奥斯特的发现(下)

三、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1、偏转不偏转磁场反向偏转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方向有关2、条形磁体线圈中的电流右手螺旋定则右四指弯曲N

3、4、

5、D

6、

7、C

8、9、

10、D 11、12、A

13、

第91课时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一、什么是电磁铁1、①增强②铁芯③电磁铁

二、电磁铁的性质1、有无大小2、匝数3、(1)磁性强弱(2)有无(3)C 强(4)强

4、左

5、右

6、(1)a (2)S

7、有吸引左无不吸引

8、磁场

9、声音忽强忽弱声音

第92课时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一、复习旧知识1、(1)a b (2)b c (3)电流相等(4)略

二、电磁继电器1、A:电磁铁B:衔铁C:复位弹簧D:动触点E:静触点2、磁场衔铁接触接通发光消失弹簧脱离分开切断不发光3、C 4、A 5、电铃响绿灯亮

6、

第93课时17.1 关于电动机的猜想

一、认识电动机1、电风扇、抽油烟机、电冰箱2、B 3、略4、磁体线圈

二、关于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的猜想1、磁场电流力的作用2、(1)电流方向磁场方向(2)电流大小磁场强弱(3)B 3、(1)一组线圈一个线圈一段直导线(2)蹄形磁体4、A

第94课时17.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上)

一、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①力②电流③磁场2、(1)电流(2)磁场力电流磁场3、①下

②下③上4、A 5、电流大小磁场强弱6、

第95课时17.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下)

二、换向器的作用1、电流磁场2、①上下顺②上下逆③惯性④不3、①电流方向②电流方向

③半圆环

三、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受力转动2、右振动电动机3、电流大小磁场强弱

第96课时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一、探究电磁感应现象1、(1)甲图①闭合②切割磁感线③导体运动④磁场方向(2)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二、发电机1、磁体线圈换向器2、振动电流发电机3、机械能电能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4、

第97课时18.1 家庭电路

一、了解家庭电路1、⑦串⑨并2、C

二、火线、零线和地线1、火零220 2、测电3、B 总结:金属体笔尾金属体笔尖火4、地

三、白炽电灯1、氧化升华3、C

第98课时18.2 怎样用电才安全(上)

1、(1)越大 不变 I =U P 越大(2)越小 不变 I =R

U 越大 2、B 3、W =220V ×5A -(5 ×40W +70W +100W +700W) =1100W -1070W =30W <500W 所以不能再接上电热器

4、C

5、C

二、切莫短路 1、火 零 2、增大 大 3、B 4、B 5、D 6、C 7、D

第99课时 18.2 怎样用电才安全(下)

三、避免触电和插座的用处 1、火 220 380 不高于36 2、C 3、A 4、两孔:零线 火线

三孔:左边:零线 上面:地线 右边:火线 5、(1)C (2)这样插插头时能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先接地,拔插头时能使金属外壳后离开地线,即使家用电器因绝缘不好“漏电”,也会使电流通过导线导入大地,人也就不会触电

四、安全用电 1、D 2、D 3、略 4、A 5、B 6、C

第100课时 18.3 电能与社会发展

一、测算家庭电费 1、C 2、0.88 03479 3、D 4、(1)不分时段:257 133.64 高峰时段:145 79.75 低峰时段:112 33.6 总:113.35 (2)不是必须的用电活动尽量在低峰时段使用电器

二、节约用电 1、100 30 16.8 2、157.5 57.5 3、(1)57 KWh (2)187.5 h

第101课时 19.1 最快的“信使”

一、电磁波知识 1、电磁波 ①电磁波 ②迅速 2、C = f Hz m m/s 3、4cm 7.5×109

Hz 二、应用电磁波 1、A 2、D 3、不能 能 4、S =Ct = 3.0×108 m/s ×

21000s =1.5 ×1011 m 5、(1)3.0×105 (2)600 (3)非金属 (4)C

第102课时 19.2 广播电视与通讯 19.3 走进互联网

一、广播电视 1、①话筒 天线 ②天线 扬声器 2、摄像机 电磁波 发射天线 天线 显像管 3、A

4、B

5、B

二、通信与光纤 1、24 3 120 2、电信号 数字信号 3、抗干扰性 大 4、C

三、走进互联网 1、D 2、0.01 3、A 4、ligang server china 中国 5、略

第103课时 20.1 能源和能源危机

一、能源知识 1、柴薪 煤炭 石油、天然气 石油 多元化 2、一次 二次 3、不可再生 可再生

6、C

7、D

8、④⑤⑥⑦ 不可再生

9、B 10、C 11、(1)可再生 (2)势 (3)二 (4)运输 方便使用

二、能源存在危机 1、煤 石油 2、A

第104课时 20.2 开发新能源(上)

一、哪些新能源 1、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燃冰

二、节能和能源开发 1、A 2、D 3、B 4、可再生 4.5×107 5、(1)电能 化学能

(2)电能Q 1 =Pt =UIt =220×2×36×60 =950400J

(3)2H 2O =2H 2 + O 2 18 2

9.9g x 解得x=1.1g =1.1×10-3 Kg

Q 2 =1.1×10-3×1.43×10-8 =162800J

(4)不可行 理由:消耗电能远比转化成的化学能高

(5) 利用太阳能,用一些装置让水在太阳光下进行分解

第105课时 20.2 开发新能源(中)

三、太阳能 1、内能 光电转换 化学能 2、内 风 化学 3、D 4、电 5、化学 可再生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中学 初 三 级 物理科 上册学案 主备: 上课老师: 学生姓名: 班别: 时间:2019年 月 日 学习内容: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三、展示反馈 1、如图甲是电阻R 和灯泡L 的U-I 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 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2、小明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已知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实验中,通过 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若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有 . 四、拓展提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懂得用伏安法测电路的电阻,知道电路短路的危害。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2、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二、小组学习 1、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教学反思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 (选 填“①”或“②”)。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欧姆。 2、有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是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两点组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3、把R1=15Ω,R2=5Ω的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 ,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 如果电压增加到6V ,导体中电流为 A ,导体的电阻为 Ω。 1、 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2、 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则R 的阻值是_______Ω。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1)②(2)5 2、v R U I - U IR UR V V - 三、5;3 三、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四、1、6V 10Ω 20Ω 当S 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S 接2时,U1=2V U2=U-U1 I=0.2A 3、(1)○1略 ○2断开 B ○30.3 5 减小误差 (因无规律可寻)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课题:宇宙和微观世界 序号:1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宇宙由__________组成,太阳周围有__________大行星,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__________轨道上公转。天文学上发现的__________现象表明宇宙无限大,一束光穿过银河系要________________时间。 2、物质由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_。 3、固体分子排列__________,作用力,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气体分子间距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

4、状态改变,物体体积改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似,中心是__________,周围有__________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构成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 6、1nm=__________m,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纳米尺度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二、课堂导学: 1、小明在学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后,猜想:分子是一个挨一个还是彼此有距离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就设计了如下实验:先用一只小量筒分别量出50ml水和酒精,然后分别倒入另一只大量筒中测出总体积为94ml。 (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帮他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改进?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根本原因是当温度改变时,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物质热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5.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6.知道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指导 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画力臂三步骤: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F

(1)设计实验方案①选取实验工具②写出实验步骤③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等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依照“右高右旋,左高左旋”的方法,即杠杆右边高则螺母向右移,杠杆左边高则向左移,直至杠杆水平平衡。注意杠杆水平平衡一旦调好,不得随意再旋转平衡螺母,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中,每次改变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后都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这样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可以直接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单位不一定要用米,只要两个力臂的长度单位统一就可以了。 3.根据已学过的杠杆知识,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形状的杠杆,如指甲剪、钓鱼竿、剪刀、筷子、天平、独轮车等。并能按照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的关系分析和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使用时要注意两点:(1)要省力就要多移动距离;(2)要省距离就要费力,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曲型范例 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k 正确的是( ) A .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 .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精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图删去) 全解:应选(c ) 点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图(a)、(b)所示,虽然力的作用点A 相同,但力的方向不同,画出力臂也不同。 例2.张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张华重250N ,爸爸重750N 。当爸爸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张华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F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学目标】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课堂导学】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按左边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6)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③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小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④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⑤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⑥断开开关,结束实验。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灯泡的亮度1 2 3 (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 当U实〈U额时, P实P额; 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们发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与的实验电路图相似,实验过程也很相似。 2.实验时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小灯泡的、和亮度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灯泡的亮度不是由决定而是由它的决定(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 【课后练习】 3.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是6V的蓄电池,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8V”字样,其额定功率约为1W。 (1)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入电表符号,使实验电路图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若滑片向右移动时,发现小灯泡变暗,但电压表示数却变大,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A 电流表示数I/A 电功率P/W 小灯泡亮度 1 3 0.2 2 较亮 2 3.8 0.26 正常发光 3 4.5 0.3 很亮 ①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中,把小灯泡两端电压从3V调到3.8V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端移动(就上面的电路图而言,选填“左”或“右”),眼睛要盯住表的指针看; ③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滑动变阻器。(甲滑动变阻器规格为“8Ω 1A”、乙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0.5A”); ④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是; ⑤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大,原因是。 (6)某同学发现电压表大量程(0~15V)坏了,小量程(0~3V)还可用,利用原有器材如何实验,请设计电路图,并简单描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7.1 《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推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容得概念 【课前预习】 1.在发生热传递过程中,一般情况(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降低),放出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降低)。 2.炎热的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高,夜晚,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低,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3.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烧开一勺水和烧开一锅水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锅同样大的火,后者所需的时间要多得多。能知道为什么吗? 5.思考:我想比较不同的物质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快慢程度,需考虑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新知导学】 (一)比热容 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1、提出问题:根据P41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2 3、实验设计: 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 方法: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短吸热升温(快/慢) 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45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同).

想一想: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 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温度升高得多的吸热升温(快/慢) 活动二:阅读理解P42正文部分与P43“一些物质的比热”。 (1)定义: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温度 ..叫做这种物质 ..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 (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c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0C)。(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0C)。物理意义: 。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 活动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1)举例:; 道理:。 (2)举例:; 道理:。 【当堂训练】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 2.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余部分的比热容是。 3.美丽的瘦西湖是扬州市一颗明珠,她不公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留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瘦西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砂石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多于/等于/少于)砂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里人们在瘦西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零件 C.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 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北方的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6*.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 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第6题)

初三物理学案

初三物理学案 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你需要知道的)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1.音调 教师演示发声齿轮实验。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观察并仔细听,得出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_________,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如,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频率相当于次/秒)请同学们记住: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需要了解的: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Hz。人们把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师演示课本上39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同步习题 了解一下: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四、反馈习题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而载着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否采了蜜,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的路线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 B.音调逐渐降低. C.响度逐渐降低.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鸟语、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辨别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仔细想一想,你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总结一下吧。六.作业 请完成《配套练习册》P32,1—4。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课本预习】 物质的构成 1、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的直径只有,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2、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 分子热运动。 1、的现象,叫做。 2、现象可以在之间发生,也可以在 之间发生。 3、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越高,运动越剧烈。 4、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 叫做。 分子间的作用力 1、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 。之间的使得和 的不致,因而和能保持一定的。 2、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不是紧密地 ,而是彼此之间。但压缩和 很困难,这是因为。 3、之间既有又有。当被时,的距离变小,表现为;当被时, 间的距离变大,表现为。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和,具有一定的和。 4、相距,就变得十分的,可以 。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因此,具有,容易被 5、通常之间的比的小,比的大;之间的比的小,没有 ,运动。这样的结构使得,没有确定的,具。 6、常见的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内的在不停地做;之间存在和 。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学生活动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导 学案(新版)教科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了解内能利用的重要意义。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课前学习 课堂学习 一、分子动理论 例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 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 时存在的。 分子运动 理论、 内能 分子运动论 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 的。热量的计算 热量 叫热量。 单位: 。 比 热 容 叫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 单位: ,读作 。 水的比热较 ,为 。 公式 Q 吸= Q 放= 或Q=

[及时练习1] 1.下列现象中不能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2.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 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扩散现象 例2:宝来桥码头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 [及时练习2] 1.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 分析错误 ..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花粉分子。 三、物体的内能 例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倒入少量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塞 子,这是使金属管的内能温度,通过把金属管子的一部内能转移给乙醚,使乙醚的增加,温度。 [及时练习3] 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暧 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 B.将壶里的水烧开,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火炉旁烤手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物体的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四、热量 例4: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及时练习4]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结论 1.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暗; 2.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正常; 3.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亮。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 《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估计生活中某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 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 【答案】C

【解析】因为1度=1·h,P=100=0.1kW,由=Pt得:t=/P=10h,所以A符合实际;假设小明的体重是m=50g,三楼的高度是h=9m,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Gh=mgh=4500J,若其功率为150,上楼所用时间为t=/P=4500J/150W=30s,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际;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是0.25A,则额定功率由:P=UI=220V×0.25A=55,D选项符合实际。故选C。 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B.家用空调器C.普通计算器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解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若电流为0.15A,其功率为P=UI=220V×A=880W,普通的白炽灯功率通常在几十瓦,D 选项符合题意家用电冰箱功率在几百瓦,A错;家用空调器通常在一千瓦左右,B;普通计算器使用纽扣电池,容量小,电流通常不到1毫安,C错误。 从电能角度求电功率 根据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求出电功率。 【答案】【解析】小丽同学家电饭煲上的铭牌模糊不清,她想利用标有3000revs/(Kw.h)字样的电能表测量电饭煲的功率。她断开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