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精品课件】

•
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中的氮氮三键很强
•
B.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N2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
C.N2在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 D.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氮气
• 【答案】B
•
【解析】Mg可在N2中燃烧,B错误。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 1.物理性质
• 例 在标准状况下,把22.4 L NO、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有1 L水 的密闭容器中,再向该容器中充入足量的O2,完全反应后(假设反应过 程中液体体积不变),容器中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无法计算
B.1 mol·L-1
• C.0.5 mol·L-1
D.1.5 mol·L-1
• 错解:A
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
中不正确的是( )
A.N2+2O2=放==电==2NO2 B.3NO2+H2O===2HNO3+NO C.2NO+O2===2NO2 D.HNO3跟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
•
【答案】A
•
雷电 【解析】N2和O2在
条件下反应生成NO,而不是NO2。
[深化理解]
• 1.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相关反应原理 • 3NO2+H2O===2HNO3+NO① • 2NO+O2===2NO2② • 由方程式①×2+②得: • 4NO2+O2+2H2O===4HNO3③ • 由方程式①×2+②×3得: • 4NO+3O2+2H2O===4HNO3④
2.氮氧化物溶于水的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 (1)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③)。
• 4.下列物质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高中化学必修二PPT课件(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病例分析
你能为她开一个药方吗?
能源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 能源。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 转换得到的能源。
一次能源:
水能
风能
石油
原煤 二次能源:
天然气
电能
蒸汽
电能(电力):二次能源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原理及过程
燃烧
4、考虑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环境, 化学物质的选择。
5、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
【实验一】 分别把锌片和铜片插入到稀H2SO4中, 观察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没有气泡
Zn+ 2H+ = Zn2+ + H2↑
【实验二】
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 铜片上有无气泡产生? 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A 正极 负极 Zn Cu B Ag Cu C Cu Zn D Cu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例5 请根据反应: 2Fe3+ + Fe = 3 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Fe 2+
Fe-Cu
Fe-C
FeCl3
Fe(NO3)3
Fe-Ag
Fe2(SO4)3
根据反应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化学能
热能
蒸汽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b.电能清洁安全,又快捷方便.
a.排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 b.有废气可能导致酸雨 c.废料废水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病例分析
你能为她开一个药方吗?
能源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 能源。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 转换得到的能源。
一次能源:
水能
风能
石油
原煤 二次能源:
天然气
电能
蒸汽
电能(电力):二次能源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原理及过程
燃烧
4、考虑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环境, 化学物质的选择。
5、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
【实验一】 分别把锌片和铜片插入到稀H2SO4中, 观察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没有气泡
Zn+ 2H+ = Zn2+ + H2↑
【实验二】
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 铜片上有无气泡产生? 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A 正极 负极 Zn Cu B Ag Cu C Cu Zn D Cu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例5 请根据反应: 2Fe3+ + Fe = 3 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Fe 2+
Fe-Cu
Fe-C
FeCl3
Fe(NO3)3
Fe-Ag
Fe2(SO4)3
根据反应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化学能
热能
蒸汽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b.电能清洁安全,又快捷方便.
a.排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 b.有废气可能导致酸雨 c.废料废水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7章第2节第2课时烃有机高分子材料

C.有些烷烃在光照下不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
返回导航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2.下列有关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分子结构中对位上的 4 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 BC )
B.苯的结构简式可用 表示,说明含有 3 个碳碳双键 C.苯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D.苯是一种碳原子的价键远没有饱和的烃
物质性质差异及其原因。
3.知道塑料、合成纤维、 2.能从宏观上认识常见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返回导航
新课情景呈现 课前素能奠基 课堂素能探究 名师博客呈现 课堂达标验收 夯基提能作业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新课情景呈现
返回导航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剂、涂料等。
返回导航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2.塑料 (1)组成 ①主要成分:_合__成__树__脂___。如_聚__乙__烯__、_聚__丙__烯__、聚氯乙烯、酚醛 树脂等。 ② 特 定 作 用 的 添 加 剂 : 提 高 塑 性 的 _增__塑__剂__ , 防 止 塑 料 老 化 的 _防__老__剂__,增强材料,着色剂等。 (2)性能: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知识归纳总结
1.链状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烃类
链状烷烃
烯烃 炔烃
结构特点
通式
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
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 CnH2n+2(n≥1) 饱和烃
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 CnH2n(n≥2) 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 CnH2n-2(n≥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

● A.54 ● C.81
B . 11 6 C
D.88
● 解析:Ⅲ是奇数,第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是奇数。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原子序数是 奇数,答案选C。
课堂探究研析
● 问题探究:
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由什么决定?主族族序数由什么决定? 2.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一共有 18 列,哪一列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 二、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1.编排原则:
● 2.周期表中周期的划分和一般特点: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共有____7______个周期
特点
同周期中的元素的_电__子_层__数____相同 周期序数=_电__子_层__数____
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共有___3_______个,包括第__1_、__2、__3___周期 共有___4 _______个,包括第4_、__5、__6_、_7___周期
18
4
36
长周
5
Rb~Xe
18
5
54
期
6
Cs~Rn
32
6
86
7
Fr~Uuo
32
7
118
位置与结 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 =电子层
数
● 2.族(每一纵行):
族
周期表中有18 个纵行,除第 8、9、10三个 纵行为第Ⅷ族 外,其余15个 7个 纵行,每个纵 主 行为一族;周 族 期表中包括7个 主族,7个副 族,一个0族,
1
新课标导学
化学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烯【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无论是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 的碳碳双键有关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课堂练习】
乙烯
学习目标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3、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
核心素养 1、微观探析:认识乙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通过分析、推理认识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目录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
点燃
CH2=CH2 + 3O2
2CO2 + 2H2O
现象:火分数较高,燃烧时碳并没有 完全被氧化,而本身被烧成炽热状态,故火焰明亮;又 由于一部分碳呈现游离态,所以有黑烟冒出。可以据此 检验乙烯和甲烷。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3.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
器中,其目的是(C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课堂练习】
碳碳单键 C、H不全在一个平面内
2C2H6+7O2 ―点――燃→ 4CO2+6H2O C2H6+Cl2 ―光 ―→ C2H5Cl+HCl
不反应
碳碳双键 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C2H4+3O2 ―点――燃→2CO2+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因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蛋白质 油脂【精品课件】

一. 蛋白质 1.组成 蛋白质由C、H、O、N、S、P等元素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大,可以从一万到几千万。都是高分 子化合物。 2.存在 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内,肌肉、毛发、皮肤、 角、蹄、酶、激素、抗体、病毒中;在植物中也很 丰富,比如大豆、花生、谷物。
3、性质
(1)蛋白质可以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①颜色反应:浓硝酸使蛋白质颜色变黄。 ②蛋白质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以上两个反应均可用于鉴别部分蛋白质, ✓多用灼烧法鉴别羊毛或蚕丝织物的真伪。
(3)盐析
现象:有白色絮状物质析出,白色絮状物质放入水中, 溶解。
盐析:有机物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 低有机物的溶解度,使之析出,此过程为盐析。盐析是可 逆过程,利用此过程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6. 油脂在人体的转化和功能
✓脂肪酸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量最高,每克油脂能产 生39.3 kJ的热量,为糖类和蛋白质的一倍多。
✓脂肪酸是人体的备用油箱
油脂是人体热能贮备最适宜的能源。人体中贮存的脂肪, 在人体的糖类能量供给不足时,可以分解,为人体提供能 量。此外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还有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剧烈 震动和摩擦的作用,皮下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大多数生物酶 是蛋白质
动物的皮革是衣
牛奶中的蛋白质与
服的原料
驴皮熬制的胶是一 甲醛制酪素塑料
种药材——阿胶
油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高级饱和 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有 机物。植物油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态,称为油, 而动物脂肪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称为脂。油脂均 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油脂不但是人类的主 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 原料。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版高一必修2化学课本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旧版)电 子课本课(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214页 0292页 0401页 0428页 0501页 0521页 0554页 0623页 0686页 0788页 0864页 0987页 1123页 1208页 1287页 1344页
最新版高一必修2化学课本 目录2 第一章 氮和氮的化合物 第二节 氨 铵盐 本章小结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三节 电离平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二节 铁 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复习题 第一节 甲烷 第三节 乙烯 烯烃 第五节 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烃的衍生物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2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3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n):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低
高
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2、电子排布顺序 核外电子先排布遵循能量最低的原则
先排布能量低的电子层 后排布能量高的电子层
3、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① 每个电子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 ② 最外层最多排布8个电子 ③ 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电子
1.已知a为Ⅱ A族元素,b为Ⅲ A族元
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
且a、b为同一周期,关系式必定错
误的是( A )
A. n=m+10
B. n=m+1
C. n=m+11
D. n=m+25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完成书第5页科学探究表格
元素 元素 核电 最外层 电子 原子半径 名称 符号 荷数 电子数 层数 nm
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
②碱金属化学性质
相似性: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递变性: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
产物越来越复杂(锂无过氧化物)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与水反应剧烈
观察书P7 表1-1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③碱金属物理性质 相似性: 银白色柔软金属(铯略带金色),熔点较低
锂 Li 3
1
钠 Na 11
1
钾 K 19
1
铷 Rb 37
1
2 0.152 3 0.186 4 0.227 5 0.248
铯 Cs 55
1
6 0.265
①碱金属原子结构特点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 递变性: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完成书第6页科学探究表格 【实验】钾、钠在空气中加热燃烧
主族:A结尾 ,ⅠA~ⅦA
7
族
副族:B结尾 , ⅢB~ⅦB,ⅠB,ⅡB
7
Ⅷ族: 1
16
0族: 1
特点:⑴副族、Ⅷ族通称过渡元素,过渡金属
⑵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一些族的别名
要求记忆 前4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 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名称、符号
课堂练习
1、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族呢? 第六周期 第ⅢB族
相似性:都能与金属、氢气、水和碱反应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单质氧化性减弱,相应离子还原性增强
③卤素的物理性质 相似性 都有颜色,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颜色逐渐变深;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密度逐渐变增大;由气态逐渐变为固态
④结论 同主族非金属元素 随电子层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性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 强弱判断 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氢化物稳定性
三、核素
1、原子的结构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立特 思辨 1803年 道尔顿(英)建立原子理论——实心球 1897年 汤姆生(英)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9年 卢瑟福(英) 核式结构 1913年 玻尔 (丹麦) 行星轨道模型 1926年 薛定谔(奥地利)电子云模型 /view/21855.html?wtp=tt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原子序数小的半径大!
练习 按照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A、 F、C、O、N、B B、 Mg、Al、Na、P、Si C、 Mg、Al、P、F、O D、 F-、O2- 、Na+、Al3+ 、Mg2+
2、化合价与元素周期律
完成P14【科学探究】表2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原子序数递增) 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价电子数 F、O 最高正价+|负化合价|=8
2、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强碱、绝大多数盐 (活 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活泼金属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即可
二、共价键
共价键:分子内原子间通过共用 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1、特点:
本质:共用电子对(两单个电子形成一对电子) 发生:分子内原子之间 存在于绝大多数物质中
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强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 力
弱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
化学键: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离子键 使离子相结合 化学键
共价键 使原子相结合
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特点:
本质:静电作用(引力和斥力) 发生:阴阳离子之间 存在:离子化合物中
(带正电)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所带 电荷
相对质量
+1 1.007 约 为 个
0 1.008 数
-1
1.007 1836
质量 太小
忽略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 不同于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 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酸、碱、盐、非金属氧化物
氢化物、非金属单质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间 非极性键
极性共价键 不同原子间 极性键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
2、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必须只含共价键
两个例子 AlCl3:共价化合物 NH4Cl:离子化合物
3、电子式
2、指导与化学相关的技术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 F、Cl、S、P附近寻找元素制造农药
过渡元素处寻找催化剂、耐高压、耐 腐蚀合金材料
与已知元素位置相近,来发现物质新用途
本节要点
• 熟练掌握电子的排布规律及不同层间的 数量关系(倍半关系等)
• 熟练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 熟练掌握半径、电子层、化合价、金属
质量数可以认为是质子与中子的数量和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X A
质子 Z 个
Z
原子核
原子
e—
中子N =(A-Z)个 N≥0
核外电子 Z 个
数字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化 合 价
质量数 - 2
O 16 2-
82
质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 原子数
填表
微粒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氯原子 35
17
18
17
钠离子 23
11
12
10
硫离子 32
16
16
18Βιβλιοθήκη 8305Br8035
45
35
指出下列微粒中的质子数、中子数 11H、21H、31H 23892U、23592U 126C、136C、146C
3、同位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 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间的互称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一种原子就是一种核素 一种元素有可以有多个核素
同位素:两个以上,质子数相同核素之 间的互称
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一类核素的总称 此类核素间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的性质: 1、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2、天然同位素的含量几乎不变
有哪些微粒具有10电子?
二、元素周期律 完成P14【科学探究】表1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同主族元素随 原子序数递增
(从上至下)
电子层数 依次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原子半径 递增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 随原子序数递增
(从左至右)
电子层数 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递增 原子半径 递减
主族同,最外层电子数同; 周期同,电子层数同 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谁的半径大?
原子半径递增
试从卤素的原子结构讨论它们的化学性质
②卤素的化学性质 卤素与金属反应 2Na+X2=2NaX X=F、Cl、Br、I
卤素与氢气反应
H2+F2=2HF
暗处爆炸,产物稳定
H2+Cl2 2HCl 光照或点燃 光照或点燃反应,产物较稳定
H△
H2+I2
△
2+
2HI
B
高温反应,产物较HCl不稳定
高温反应,可逆反应,产 物不稳定
取大小相同的钾和钠同时加热
1、钾比钠先燃烧 2、钾燃烧呈紫色火焰,钠为黄色火焰 【实验】钾、钠与水的反应 取大小相同钾与钠同时放入水中
现象:钾反应比较剧烈,燃烧甚至爆炸 钠无燃烧:浮熔游响红
为什么与氧气和水反应,钾与钠的现象相似? 为什么与氧气和水反应,钾比钠反应剧烈?
科学研究表明
结构决定性质 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卤素与水反应 2H2O+2F2=4HF+O2
H2O+X2⇌HX+HXO X=Cl、Br、I 可逆反应
HF、HCl、HBr、HI中除H F是弱酸,其余均为强酸
卤素与碱反应 NaOH与F2反应,产物很复杂 2NaOH+X2=NaX+NaXO+H2O X=Cl、Br、I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Cl2=2NaCl+Br2 2NaI+Cl2=2NaCl+I2 2NaI+Br2=2NaBr+I2
价电子:与元素化合价形成相关的电子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至右 (随原子序数递增) 化合价由+1→+7, -4 →0递增,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非金属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跟水(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n):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低
高
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2、电子排布顺序 核外电子先排布遵循能量最低的原则
先排布能量低的电子层 后排布能量高的电子层
3、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① 每个电子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 ② 最外层最多排布8个电子 ③ 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电子
1.已知a为Ⅱ A族元素,b为Ⅲ A族元
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
且a、b为同一周期,关系式必定错
误的是( A )
A. n=m+10
B. n=m+1
C. n=m+11
D. n=m+25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完成书第5页科学探究表格
元素 元素 核电 最外层 电子 原子半径 名称 符号 荷数 电子数 层数 nm
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
②碱金属化学性质
相似性: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递变性: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
产物越来越复杂(锂无过氧化物)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与水反应剧烈
观察书P7 表1-1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③碱金属物理性质 相似性: 银白色柔软金属(铯略带金色),熔点较低
锂 Li 3
1
钠 Na 11
1
钾 K 19
1
铷 Rb 37
1
2 0.152 3 0.186 4 0.227 5 0.248
铯 Cs 55
1
6 0.265
①碱金属原子结构特点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 递变性: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完成书第6页科学探究表格 【实验】钾、钠在空气中加热燃烧
主族:A结尾 ,ⅠA~ⅦA
7
族
副族:B结尾 , ⅢB~ⅦB,ⅠB,ⅡB
7
Ⅷ族: 1
16
0族: 1
特点:⑴副族、Ⅷ族通称过渡元素,过渡金属
⑵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一些族的别名
要求记忆 前4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 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名称、符号
课堂练习
1、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族呢? 第六周期 第ⅢB族
相似性:都能与金属、氢气、水和碱反应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单质氧化性减弱,相应离子还原性增强
③卤素的物理性质 相似性 都有颜色,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颜色逐渐变深;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密度逐渐变增大;由气态逐渐变为固态
④结论 同主族非金属元素 随电子层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性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 强弱判断 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氢化物稳定性
三、核素
1、原子的结构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立特 思辨 1803年 道尔顿(英)建立原子理论——实心球 1897年 汤姆生(英)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9年 卢瑟福(英) 核式结构 1913年 玻尔 (丹麦) 行星轨道模型 1926年 薛定谔(奥地利)电子云模型 /view/21855.html?wtp=tt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原子序数小的半径大!
练习 按照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A、 F、C、O、N、B B、 Mg、Al、Na、P、Si C、 Mg、Al、P、F、O D、 F-、O2- 、Na+、Al3+ 、Mg2+
2、化合价与元素周期律
完成P14【科学探究】表2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原子序数递增) 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价电子数 F、O 最高正价+|负化合价|=8
2、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强碱、绝大多数盐 (活 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活泼金属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即可
二、共价键
共价键:分子内原子间通过共用 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1、特点:
本质:共用电子对(两单个电子形成一对电子) 发生:分子内原子之间 存在于绝大多数物质中
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强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 力
弱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
化学键: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离子键 使离子相结合 化学键
共价键 使原子相结合
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特点:
本质:静电作用(引力和斥力) 发生:阴阳离子之间 存在:离子化合物中
(带正电)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所带 电荷
相对质量
+1 1.007 约 为 个
0 1.008 数
-1
1.007 1836
质量 太小
忽略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 不同于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 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酸、碱、盐、非金属氧化物
氢化物、非金属单质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间 非极性键
极性共价键 不同原子间 极性键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
2、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必须只含共价键
两个例子 AlCl3:共价化合物 NH4Cl:离子化合物
3、电子式
2、指导与化学相关的技术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 F、Cl、S、P附近寻找元素制造农药
过渡元素处寻找催化剂、耐高压、耐 腐蚀合金材料
与已知元素位置相近,来发现物质新用途
本节要点
• 熟练掌握电子的排布规律及不同层间的 数量关系(倍半关系等)
• 熟练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 熟练掌握半径、电子层、化合价、金属
质量数可以认为是质子与中子的数量和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X A
质子 Z 个
Z
原子核
原子
e—
中子N =(A-Z)个 N≥0
核外电子 Z 个
数字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化 合 价
质量数 - 2
O 16 2-
82
质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 原子数
填表
微粒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氯原子 35
17
18
17
钠离子 23
11
12
10
硫离子 32
16
16
18Βιβλιοθήκη 8305Br8035
45
35
指出下列微粒中的质子数、中子数 11H、21H、31H 23892U、23592U 126C、136C、146C
3、同位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 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间的互称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一种原子就是一种核素 一种元素有可以有多个核素
同位素:两个以上,质子数相同核素之 间的互称
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一类核素的总称 此类核素间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的性质: 1、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2、天然同位素的含量几乎不变
有哪些微粒具有10电子?
二、元素周期律 完成P14【科学探究】表1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同主族元素随 原子序数递增
(从上至下)
电子层数 依次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原子半径 递增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 随原子序数递增
(从左至右)
电子层数 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递增 原子半径 递减
主族同,最外层电子数同; 周期同,电子层数同 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谁的半径大?
原子半径递增
试从卤素的原子结构讨论它们的化学性质
②卤素的化学性质 卤素与金属反应 2Na+X2=2NaX X=F、Cl、Br、I
卤素与氢气反应
H2+F2=2HF
暗处爆炸,产物稳定
H2+Cl2 2HCl 光照或点燃 光照或点燃反应,产物较稳定
H△
H2+I2
△
2+
2HI
B
高温反应,产物较HCl不稳定
高温反应,可逆反应,产 物不稳定
取大小相同的钾和钠同时加热
1、钾比钠先燃烧 2、钾燃烧呈紫色火焰,钠为黄色火焰 【实验】钾、钠与水的反应 取大小相同钾与钠同时放入水中
现象:钾反应比较剧烈,燃烧甚至爆炸 钠无燃烧:浮熔游响红
为什么与氧气和水反应,钾与钠的现象相似? 为什么与氧气和水反应,钾比钠反应剧烈?
科学研究表明
结构决定性质 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卤素与水反应 2H2O+2F2=4HF+O2
H2O+X2⇌HX+HXO X=Cl、Br、I 可逆反应
HF、HCl、HBr、HI中除H F是弱酸,其余均为强酸
卤素与碱反应 NaOH与F2反应,产物很复杂 2NaOH+X2=NaX+NaXO+H2O X=Cl、Br、I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Cl2=2NaCl+Br2 2NaI+Cl2=2NaCl+I2 2NaI+Br2=2NaBr+I2
价电子:与元素化合价形成相关的电子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至右 (随原子序数递增) 化合价由+1→+7, -4 →0递增,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非金属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跟水(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