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039动物营养学_13猪的营养需要_1002
猪的营养要求

猪的营养要求1.能量能量是生命之源,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产肉、母猪泌乳都离不开能量,即使完全处于休息状态,其呼吸、循环以及其他生理机能仍未停止,哪怕极微弱的活动也需要消耗能量。
要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高,必须供给猪群优质、营养平衡的饲料。
其中能量含量的多少常常决定饲料的优劣。
Crampton(1956)指出:“采食正常饲粮的动物,其基本需要是能量,这种需要是其他大多数甚至所有的营养物质需要的基础。
”2.蛋白质蛋白质是猪群维持生命、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是组成猪的各种内脏器官及体组织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在猪体细胞内不仅含量高,而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蛋白质组成酶和激素,参与并调节机体内的代谢能过程。
如果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则会影响猪的生长育肥,甚至引起猪的生长停滞及弱胎死胎;相反,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多,超过了猪的需要,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肠炎、下痢,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脂类脂类是构成猪体细胞的必要成分,特别是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脂类是动物能量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脂肪所含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含能量的2.25倍,常贮存于皮下、肠系膜和肾周围。
脂类为猪提供必需的脂肪酸,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油酸对猪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脂类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必须溶于脂肪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在正常情况下,猪不会感到脂肪缺乏,猪全价配合饲料中脂肪的添加一般在1%~1.5%左右。
4.矿物质矿物质是体组织和细胞及形成骨骼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对猪体内的物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是某些酶的辅基或维生素等猪体内的组成部分。
矿物质能调节猪体内的pH,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另外,矿物质可调节动物血液、淋巴及渗透压的恒定,保证细胞获得营养维持其生命活动。
从而维持了体液渗透压的平衡。
矿物质的需求量很少,但也必须注意添加,以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公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合

公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合(1)营养需要要使公猪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就要从各各方面保证公猪的营养需要。
公猪每次口交量很大,精液中干物质占5%,蛋白质占干物质的75%。
饲料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对猪精液品质和射精量有很大影响。
公猪饮料中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精蛋白质含量14%左右。
季节配种的猪场,在配种时节应提高蛋白质大分子水平,饲喂动物性饲料,对提高精液品质有明显效果。
种公猪饲料含消化能应适当,消化能过高易沉积脂肪,体质过胖,公猪性欲和精液品质下降。
能量过低,公猪身体消瘦,精液量减少,精子浓度下降影响受胎率。
消化能水平以3.0~3.1兆卡/千克为宜。
钙和磷不足使欠缺精子发育不全,降低精子活力,死精增加,饲料中应含钙0.65%,含磷0.55%。
微量元素必须添加铁、铜、锌、锰、碘和硒,成其是硒缺乏时可引起睾丸退化,精液品质下降。
公猪饲料中一般添加复合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E对精液品质有很大影响。
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睾丸肿胀或萎缩,不能产生精子,失去繁殖能力。
饲料中维生素A 不少于3500IU/千克。
维生素E也影响精液品质。
饲料中维生素E不少于9毫克/千克。
维生素D对钙磷代射有影响,间接影响精液品质,饲料中维生素D不少于200IU/千克。
如果能使公猪每天有1~2小时日照,就能适应对维生素D的需要。
(2)饲料配合和饲喂技术应当根据尿素以猪体质状态、体重、年龄和配种闲心,经常按照营养需要饮食调节公猪的饲粮。
公猪的饲料应以精料为主,最好是全价协调饲料。
有条件地区可适当喂些胡萝卜或优质青饲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腹大下垂,影响配种。
季节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前1个月就要减低营养水平,比非配种期的营养增加20%~25%。
一些猪场在巴克夏猪期给公猪每天增加2~3个鸡蛋。
鸡蛋清中有营养抑制因子,影响生物素的吸收,为了破坏抑制因子,应将生菜煮熟后饲喂。
冬季气候寒冷,饲粮的营养水平应提高10%~20%。
猪场中所公猪数量较少,单独给公猪鸡肉比较麻烦,为了简便公猪可以饲喂母猪饲料。
猪的营养需要(1)

猪的营养a肪含净能达39U,而;谢能,沉积lg脂肪需只的总重量是沉积蛋白欲重是沉积脂肪的1.1为什么养瘦肉型猪饲料嘈重需要营养却少于日相差很大,即每日蛋白大大高于未经改良的地}比例也有一定的差别,。
另一种生产需要是繁延续,猪在一定程度上不明显。
但怀孕后期由猪在怀孕期间还需贮存,甚至是不利的。
泌乳地采食也不能满足泌乳贮备营养。
但如果贮备。
总而言之,生产是养低维持需要的比例。
生当给猪饲喂营养含量太不能用“吊架子”的老比例并不符合猪需要的比例,例如谷物中的蛋白质普遍缺乏赖氨酸。
因此限制性氨基酸。
赖氨酸的不足限制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并使其他氨基酸浪费,影响生长。
豆科作物如大豆、豌豆等普遍缺乏蛋氨酸。
因此,蛋氨制性氨基酸。
养猪者在自配饲料时有必要考虑其氨基酸平衡。
通过饲料原外加合成氮基酸,使饲料的主要氨基酸保持平衡。
这一点在配料时非常重注意矿物质的平衡。
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平衡最重要。
钙、磷比一般1.3-1.5:1比因为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相差极大,例如磷酸氢钙中的磷几乎可完全利用,几乎完全不能利用。
比较可靠的指标是有效磷的含量,钙与有效磷的比应在理。
此外,钙与其他矿物元素之间也存在领顽关系,例如钙与锌。
锌、铁存在领顽关系,在配料时必须考虑,不应顾此失彼。
有时还应考虑电解质有相当的调节电解质平衡能力,但在应激的情况下有必要保持电解质的平加剂中含氯元素多,如赖氨酸盐酸盐、氯化胆碱等含氯多,氯和钠的比例减少氯的水平。
a孤立的。
我们在考虑养物之间复杂的营养平消耗能量。
能量是维持制饲料首先必须确定所4质会被降解供能。
因。
这种合理的比例随猪我国,猪饲料质量千差K酸的水平时,我们就料的赖氨酸水平更加合衡问题。
我们常常考虑;对蛋白质的充分利用。
定的。
而饲料中氨基酸〔猪的营养需要〕猪的饲养标准为了科学地养猪,各国科学家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物质代谢试验及生对不同体重、日龄、性别、生理阶段、生产类型、品种类型的猪,规定了克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及与之配套的猪常用饲料原料中各种营养种规定称之为猪饲养标准。
猪的营养需要中蛋白质的概况

猪的营养需要中蛋白质的概况(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来源最广泛,而且在饲粮中占比例最大的营养物质,是猪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谷实类饲料中含可溶性草糖和双糖很少,主要是淀粉,所以它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
淀粉在消化道内由淀粉酶小辟成葡萄糖后吸收进入血液成血糖。
在体内生物氧化供能。
家畜对可溶性糖和淀粉消化率为95%~100%。
2~3周龄前的仔猪,由于消化道中胰腺分泌胰淀粉酶和肠二糖酶不足,故饲喂大量淀粉饲料的仔猪生长较差。
在7日龄之前,饲喂葡萄糖和乳糖仔猪能有效利用。
7~10日龄之后能利用果糖和蔗糖,但饲喂后的幼猪,一般导致严重下痢、失重和死亡率高。
粗纤维,经一定浓度的酸碱处理之后,剩余的残渣称粗纤维,该法测定不正确,一般饲料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组成比例不稳定,在典型饲料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50%~80%、20%和10%~5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多聚糖,纤维素是葡萄糖聚合物,半纤维素是杂交糖组成(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双格伯糖、木糖、鼠李糖、糖醛酸)。
木质素是一组复杂而难易消化的物质─一苯(基)丙烷衍生物的不完形多聚体。
这类物质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的构成物质。
VanS0esf 分析方法中中性洗涤纤维(NDF)估计了总的植物细胞壁中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成分,酸性洗涤纤维(ADF)包括纤维素和木质素,NOF与ADF之差即为饲料中半纤维素。
猪小肠中无消化粗纤素的酶,不能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粗纤维到大肠中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其消化的主要尾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由它供给能量约为维持能量需要的5%~28%。
粗纤维消化率一般为30%~39%,其消化率高低受纤维来源。
木质化程度、日粮中含量和加工程度影响,因而变异较大,纤维的利用是受饲粮的物理与化学成分,日粮营养水平、动物的年龄等影响。
对粗纤维消化率变异0~97%。
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纤维水平尚无空论,一般认为20kg体重左右的生长猪,饲粮粗纤维水平为6%,也有认为猪对低木质素的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应小于或等于15%。
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营养需求

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营养需求猪是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之一,其饲养与管理中的合理营养需求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所需营养成分等方面来探讨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营养需求。
1. 仔猪阶段的营养需求仔猪阶段是猪生长的初期阶段,此时猪对于蛋白质、能量和微量元素等的需求较高。
在仔猪的饲料中需要添加高质量的蛋白质,以支持其快速生长和发育。
此外,饲料中的能量来源也需要充足,可通过添加高能量的粮食来满足需求。
此外,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也是仔猪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需要在饲料中进行适当补充。
2. 生长育肥猪阶段的营养需求生长育肥猪阶段是猪生长的中期阶段,此时猪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体重仍在不断增加。
在此阶段,猪对于蛋白质和能量需求仍然较高。
蛋白质的含量可以略低于仔猪阶段,但仍需保持足够水平以支持生长发育。
能量的供给可以通过添加高能量的饲料来满足。
此外,猪的饲料中也需要适当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以促进饲料的吸收和消化。
3. 成熟繁殖猪阶段的营养需求成熟繁殖猪阶段是猪生长的后期阶段,此时猪的生长速度减缓,主要任务转向繁殖。
在此阶段,猪对于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相对较低,但仍需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维持健康状态和饲养性能。
此外,饲料中还需要补充足够的纤维素,以促进猪的消化和粪便质量的改善。
对于繁殖母猪来说,还需要特别关注其对于膳食纤维和氨基酸的需求,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仔。
4. 营养成分的平衡与调整除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来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外,猪饲养与管理中还需要注意营养成分的平衡。
即使添加了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能量,如果其他营养成分不平衡,也会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
例如,猪的饲料中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充分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不宜过高,以免对猪的肠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营养需求是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通过在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能量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母猪的营养需要

母猪的营养需要饲喂后备母猪营养索平衡的日粮是很重要的。
从开始选种到配种,应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建议口粮中有关营养素的含量为,粗蛋白质16.0%,赖氨酸0.75%-1.2%,钙0.70%-0.8%,有效磷0.35%-0.4%其次嘬一些含有维生类的青菜,以便史母猪得到正常发情配种.母猪营养母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母猪营养对其繁殖性能受影响很大,所以母猪营养在猪的营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水平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但目前人们对营养素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上了解得还不够多,本章将简要论述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
1. 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1.1 妊娠妊娠母猪需要足够的能量和氨基酸来满足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保持自身生理的营养需要。
尤其是青年母猪,补偿前一个泌乳期因泌乳而损失的体重对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非常重要。
妊娠母猪除妊娠后期外,营养需要量都远远低于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繁殖过程中妊娠或泌乳的营养需要受前一次妊娠或泌乳时营养状况的影响,因此,饲喂时必须考虑母猪整个的繁殖寿命,而不是单个的怀孕期。
例如,与限饲而只保证适当增重的母猪相比,妊娠期母猪喂得过多,在泌乳期间采食量就会下降,泌乳期体重损失增加,而且妊娠期采食能量过多会妨碍母猪乳腺组织的发育,所以母猪不能喂得过肥非常关键。
特殊情况下,在妊娠后期的日粮中增加能量物质(如脂肪),可以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
有研究表明,断奶死亡较高的猪(>20%),添加脂肪的效果明显。
Jones和Maxwell(1982),Willis和Maxwell(1984)报道,怀孕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氮平衡与妊娠期间蛋白质的进食量有关。
在他们的试验中,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仅需146g或119g的日蛋白进食量,但是其肌肉最大氮沉积的日蛋白进食量为346g。
这与Miller等(1969)的报道非常一致,他们发现,母猪最大氮沉积的日蛋白进食量为285~345g。
猪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指标

猪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指标1.引言1.1 概述猪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合理的营养供给。
为了促进猪的生长健康,养殖户需要了解每个生长阶段猪所需的营养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指标。
猪的生长阶段可以分为幼仔期、育肥期和产蛋期。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猪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幼仔猪主要需要高蛋白和高能量的饲料,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
育肥猪则需要适量的蛋白质和低能量的饲料,以达到肉体生长和肌肉积累的最佳效果。
产蛋猪则需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以维持其健康状态和良好的生产能力。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正确的饲养管理和营养供给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户需要根据猪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
这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还可以降低饲料浪费和疾病发生率。
本文将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猪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指标,并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科学地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一些结论和建议,以供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通过对猪每个阶段所需的营养指标的系统了解和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重视猪的营养需求,认真对待营养供给工作,对于养殖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猪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指标。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猪的生长阶段和其需要的营养指标。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来详细说明。
首先,将介绍猪的生长阶段,包括幼仔期、育肥期和生产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其次,将详细探讨猪在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指标,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的需求。
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关的结论。
猪的营养需要

猪的营养需要为了维持猪的生命与健康,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能用同样的饲料生产更多的猪肉,必须合理地为猪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满足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1. 能量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
猪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饲料中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猪把这三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燃烧”(生物氧化过程),释放出热能用来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
猪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靠碳水化合物,当热能原料过剩时,猪能把它转变成脂肪储存体内;相反,如热能原料供应不足时,猪体内储备的脂肪甚至蛋白质也可被动用来作为热能供应。
2.蛋白质蛋白质不仅是猪体组织、器官、肌肉、皮毛、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在维持生命过程中,它还以激素和酶的形式广泛地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代谢过程。
猪对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过程是由各种酶、载体完成的,缺乏这些特殊蛋白质,会引起猪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死亡。
蛋白质也是猪体组织更新所需的原料,无论处于生长还是维持状态,体组织蛋白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合成和降解,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氨基酸损失,因此需要从外界摄入蛋白质以进行补充,当摄入蛋白质超过维持需要时,则作为合成各种动物产品的原料。
动物没有贮存蛋白质原料的功能,过量摄入的蛋白质可转化成糖元或体脂作为能量贮备。
由于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不能由脂类、碳水化合物或其他营养物质代替,猪要维持正常的生命、生长发育和繁殖就必须从饲料中获取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以满足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可分必需氨基酸(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够,必须从饲料中获取的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猪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共10种。
3.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猪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品种很多:金华猪、嘉兴黑猪、江山黑猪、梅 山猪等(脂肪型);
主要利用方式: 利用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
生产瘦肉型商品猪或向品系化方向发展(瘦肉系)。
第二节 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生长的概念和意义 1. 生长的概念 动物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合成代谢速 度大于分解代谢速度)、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 大,从而使动物整体体积和重量增加的过程。 2. 生长的意义 (1)它是动物本身生命活动的一个自然而必要的过程 (2)动物的产品生产过程(肉用动物) (3)动物产品生产的准备过程(后备动物) 动物生长阶段的营养水平对动物生产潜力的发挥影 响很大,应予足够重视。
从瘦肉和肥肉增长的能量消耗量来看:
结果显然不同,瘦肉中含水量高达70~80%,蛋白质含量 平均22%,每kg瘦肉的能量价值较低,为1195 Kcal/kg, 增长1kg瘦肉组织所需DE也较低,约3346 Kcal;
而肥肉(脂肪组织)的含水量较低,仅10~15%,每kg脂肪 组织的能量价值很高,约8604Kcal/kg,增长1kg肥肉所需 DE很高,约11711 Kcal。
随着体重增加,维持能量需要的数量和比例均上升,这 也会降低能量利用效率。因此,饲养肉猪必须适龄屠宰, 一般以90kg体重(5~6月龄)屠宰为宜。
在能量需要和供应上,猪在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肥育后期的能量需要高 于生长前期。
(二)生长肥育猪能量需要的测定和估算
能量总需要 = 维持需要+生产需要(沉积体蛋白质和脂肪) R = aWb+c ·ΔP+d·ΔF
第一节 猪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地位
一、猪的产业地位 中国有养猪王国之称,其猪的品种数和总头
数均居世界首位。 全世界猪的总头数:7.9亿头; 中国:2.5~3.3亿头;中国/世界:42%; 猪的出栏率:中国为78%;浙江省为90.7%;全 世界平均为100%; 二、猪肉在肉类食品中的比重
表13-1 我国各种肉类的产量和比重
Body weight
52
15 3 120
动物营养学
24
23
吴跃明
第三节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需要
一、生长肥育猪的能量需要
(一)生长肥育猪能量需要的特点 生长肥育猪能量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和生产需
要两部分, 其中生产需要就是体组织增长的需要,包 括肌肉组织(瘦肉)和脂肪组织(肥肉)增长的需要,前 者实质是体蛋白沉积需要,后者是体脂肪沉积需要。
(三)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早期的生长以水分和蛋白质所占比重较大; 生长后期,脂肪比例显著增加,特别在5月龄
以后(猪), 营养越丰富(能量水平↑), 脂肪沉积 越多。
Chemical body composition of pigs
%
%
8.5
fat
30
71
17 3.5
15
water
protein ash
从能量利用效率角度看:
生长肥育猪合成体蛋白的DE利用效率为36~70%, 平 均46%; 而DE用于合成体脂肪的效率为70~79%, 平均76%, 因此,脂肪沉积比例越大,能量转化效率越高。这可能与 体蛋白代谢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周转代谢,需要消耗相当 数量的能量有关, 据测定动物用于蛋白质周转代谢所消耗 的能量相当于合成新的体蛋白时所需能量的4~12倍。而体 脂肪的自我更新相对较少,因此,合成体脂肪的能量损耗 较少,约为3580Kcal ME/kg,能量效率相对较高。
单位重量脂肪组织增长所需能量约为瘦肉增长的3.5倍, 因此,生产瘦肉的能量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高。
从体组织生长规律来看:
随着猪体重和年龄增加,肌肉组织生长逐渐减慢,而脂 肪组织生长则逐渐加快,单位增重中脂肪比例增加,而 瘦肉比例减少。因此,单位增重所需能量将逐渐增加, 导致增重的能量利用效率逐渐下降,饲料报酬增加。
第十三章 猪的营养需要
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动物生长的概念及其对动物生产 的意义;动物体重、体组织和体成分 增长的规律;生长肥育猪养分代谢利 用的特点和营养需要特点;生长肥育 猪的能量利用效率。配种前母猪的营 养需要特点及其饲养对策;妊娠期母 猪的生理特点及能量、蛋白质需要特 点;哺乳母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 特点和估算方法。
发挥该阶段的动物生长优势。
体重增长规律---绝对生长曲线
日增重(g)
年龄(Age)
(慢)
(快) 性成熟
(慢)
体重增长规律---相对生长曲线
(二)体组织的增长规律
1. 生长早期:骨骼、 头、四肢生长较 快;
2. 生长中期:肌肉 组织和体长的增 长幅度较大;
3. 生长后期:脂肪 组织和体深的增 长为生长重点;
式 中:R:生长肥猪的DE总需要量(Kcal/日); a: 每kg代谢体重的维持DE需要量, 110 Kcal/kg0.75; Wb:为代谢体重, b = 0.75; c: 每沉积1g蛋白质所需的DE 蛋白质能值5.7Kcal/g;DE用于合成体蛋白的效率46%; 沉积1g蛋白质所需的消化能 = 5.7÷46% = 12.4 Kcal/g d: 每沉积1g脂肪所需的DE 脂肪能值 9.4 Kcal/g;DE用于合成体脂肪的效率76%; 沉积1g体脂肪的消化能需要量 = 9.4÷76% = 12.4 Kcal/g
肉类 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合计
浙江省肉类产量
产量(万吨) 1796 58.9 62.2 187.9 2105 约100
占总产肉量的比重%
80~85 2.8 2.9 8.9
人均占有量: 肉:20.0kg/年 奶:3.2kg/年 蛋:5.5kg/年
55g/日 8.7g/日 15g/日
三、我国猪的品种
二、生长的规律
(一)体重增长的规律 描述动物体重增长规律的曲线主要有3
种: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和相对生 长曲线。
体重(kg)
体重增长规律--累积生长曲线
C
B
生长转缓点(性成熟期)
A 快速生长期
0 年龄(Age)
0-A: 胚胎期; A-B: 生长递增期; B-C: 生长递减期; C之后: 成年期 在集约化肉畜生产中,主要应抓住动物的生长递增期,以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