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与养护知识

合集下载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课件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课件
.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 ⑴中药的含水量 ?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
2.1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 ⑴温度 ? ⑵湿度 ? ⑶空气 ? ⑷日光 ? ⑸霉菌和害虫
.
中药的分类贮存方法
1.植物类药材 ? ⑴重点养护品种 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这类中
⑴常见易发霉的中药有:甘草、当归、 羌活、紫菀、黄芩、远志等,它们含 有霉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在适宜 条件下,极易霉变。
⑵易生虫的中药有:川芎、当归、板蓝 根、半夏、甘草、桔梗等。
.
?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
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 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 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
.
附:各类中药饮片分类( 植物药)
?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 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 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 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 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 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 年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 枝核、桑椹、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 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 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 藏过程 (4)包装物或容器 (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 作做得不好
.
3.1 变色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管 理。通过建立中药储存与养护数 据库,实现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全
面监控和管理。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采用绿色包装材料、节 能冷藏设备等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质量标准建设
为了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 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 规范,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整
04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中药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
草药霉变
由于湿度、温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草药容易发生霉变,影响药效和安 全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保持干燥、通风、阴凉等。
药效流失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可能 会逐渐流失,影响药效。因此,需要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条件,如密封 包装、低温储存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 知识
汇报人: 2023-12-11
目 录
•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 中药养护基础知识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实践应用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中药储存的意义和目的
01
02
03
保证中药质量
中药储存和养护是保证中 药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
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货架、垫板 、通风设备、除湿设备等,以满足中 药的储存和养护需求。
仓库布局
合理规划仓库空间,根据中药的分类 和储存要求,设置不同的储存区域, 如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等。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1. 嘿呀,可得知道中药饮片可不能乱放哟!就像你不会把宝贝随便扔在角落里一样。

比如说人参,你能随便把它丢在潮湿的地方吗?那肯定不行呀!得找个干燥通风的地儿好好放着。

2. 哎呀,温度对中药饮片可重要了呢!你想想,大热天你都不舒服,何况是这些宝贝呢!像阿胶就怕热呀,要是放在温度太高的地方,那不就坏啦!
3. 亲,中药饮片很怕虫子咬呢!就像我们怕蚊子咬一样讨厌。

像薏苡仁要是不好好防护,虫子可就会来捣蛋啦!
4. 你晓得不,中药饮片可不能和有异味的东西放一起呀!这就好比你不想和有狐臭的人靠太近一样。

比如冰片,要是染上怪味,那效果不就大打折扣啦!
5. 哇塞,千万要注意中药饮片别被光照太久啊!这就好像你不能在大太阳下晒太久会晒伤一样。

像当归,晒久了可就不好了呀。

6. 嘿,记住啦,拿取中药饮片的时候要轻点儿呀!它们可不是铁疙瘩哟!要是粗暴对待,像金银花不就被弄碎啦。

7. 大家要明白,养护中药饮片要细心呢!就像照顾小孩一样。

如果不仔细,出了岔子可就得不偿失啦!
结论: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真的太重要啦,一定要认真对待,不然就浪费了这些好东西呀!。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正确
的储存与养护方法能够延长中药材的保存时间,保持其药效和营养成分,提高药材的使用价值。

下面我将就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潮。

潮湿的环境容
易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影响药材的品质。

因此,储存中药材的环境要保持干燥,可以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虫防蛀。

一些中药材容易受到害虫的侵害,因此在储存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防虫、防蛀的方法,比如放置一些防虫剂或者在中药材周围放置一些驱虫的植物,以保证中药材不受虫害。

另外,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在储存过程中,要选择干净、无异味的容器
进行包装,避免与有害气体接触。

同时,包装要严密,防止空气、湿气进入,导致中药材变质。

可以选择密封性好的袋子或者罐子进行包装,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此外,中药材的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避免中药材受到
阳光直射,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药效。

另外,中药材在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晾晒,确保中药材的干净和卫生,提高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需要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正确的储存与养
护方法能够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提高中药材的使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让中药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

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一)药材的防霉: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以及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以及产生秽臭恶味。

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库后防湿、防热、通风,对已生霉的药材,可以冲刷、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霉迹严重的,可用水、醋、酒等洗刷后再晾晒。

(二)药材的防虫: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虫害的预防和消灭,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主要是用氯化苦、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蒸法杀虫。

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除药剂杀虫外,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

1.密封法:—般按件密封,可采用适当容器,用蜡或血料封固,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贵细药材,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

2.冷藏法:温度在5℃左右即不易生虫,因此可采用冷窖、冷库等干燥冷藏。

3.对抗法:这是二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

如泽泻与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丹皮不变色,蕲蛇中放花椒,鹿茸中放樟脑,瓜蒌、蛤士蟆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

中药养护在库物料的保管与养护:仓库管理员应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仓储要求,对在库物料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储存物料无受潮、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无冻裂、无破损、无燃爆,并做好检查记录。

中药材的储藏保管中最常发生的是虫蛀现象,因而在保管过程中要严加防范。

药材在进库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首先对药材进行眼观,看药材是否有虫蛀或霉变;其次是手摸,用手感觉药材的表面有无油腻感及发粘现象;最后用鼻闻,通过鼻闻药材可以闻出药材有无异味或者其它异常的刺激性气味。

杜绝虫害药材入库,严把药材入库的质量关。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技术—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技术—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

对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贮存方法: (1)含淀粉多的饮片,如山药、粉葛、天花粉等,应贮存在 通风干燥凉爽处,以防虫蛀。 (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党参、熟地黄、肉苁蓉 、天冬等,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以防吸潮变软发粘、霉 烂虫蛀。
(3)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川芎、当归、荆芥等,贮 存时室温不宜太高,否则容易散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 干燥处贮存。 (4)种子类中药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 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 密闭贮藏。 (5)酒炙的饮片如酒当归、酒大黄、酒续断等,醋炙的饮片 如醋延胡索、醋芫花、醋香附、醋三棱等均应贮于密闭容 器中,置于阴凉处贮存。
5、翻垛通风法:将垛底中药饮片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 ,使热气及水分散发。一般在梅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 高时采用,为了增强通风效果,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 械装置加速通风。 6、密封吸湿法:是贮藏方法中的密封法同养护方法中干燥 法的结合,即将中药饮片密封在一定的空间内,采用合适的 吸湿剂以吸收饮片中的水分,进而保证饮片的质量。
近年来还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中药在贮藏养护过程 中毒物的污染,以符合21世纪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 的要求。目前中药饮片常用养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洁养护法
清洁养护法是对库房、贮存容器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 是贮存保管工作的基础。
重视库房的清洁卫生工作,可以杜绝害虫感染,恶化 害虫的生活条件,因此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 本、最有效方法。
(2)贵细中药的贮存 贵细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麝 香、牛黄、羚羊角、海马、海龙、马宝、狗宝、猴枣、熊 胆、蛤蟆油、三七、西红花、珍珠、冬虫夏草等,应与一 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密封后 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 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雨季节时放入 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 泛油、变色,也应放入石灰缸内贮存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PPT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PPT

原因:
中药的性质 含脂肪油,含挥发油,含糖分和粘 液质多的药物易走油。
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过高药物呼吸作用增强, 使药物发热引起走油。
压力的影响 在夏季,若库内温度过高,通风差, 存量大,容器过于封闭,使药遭挤压和闷热而发 生走油。
判定:
眼看:主要是观察药材内外色泽的变化,表面是 否有油质物溢出,有无干枯、粘连等情况。
• 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 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 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
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 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 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
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 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
控制在70~75%。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
四、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
香橼、川芎、藁本、干姜、高良姜、苍术、山奈、沉香、 檀香、降香、厚朴、肉桂、桂枝、牡丹皮、等
常见植物饮片的特性
五、叶和全草类饮片
大青叶、桑叶、桔叶、蒲公英、地丁、车前草、马齿见、垂盆草、 鹅不食草、墨旱连、 半边莲、扁蓄、浮萍、透骨草等。
六、树脂类饮片
血竭、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阿魏、松香
昆虫类药材更要注意火力不能过猛,操作仔细小心, 以防虫体残损、焦碎等;对于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刺
猬皮等则不宜用此方法。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中药材储存和养护是确保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储存和养护方法可以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和有效成分的保存,保证中药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材储存和养护的一些常用方法。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

中药材对光线、湿度和温度非常敏感,过强的光线会破坏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湿度过高会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温度过高则会使中药材失去药理活性。

因此,应将中药材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其次,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中药材在包装时应注重保护和透气性。

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避免中药材受潮、变质和虫害。

一般来说,对于干燥的中药材,可以用纸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装;对于较湿的中药材,可以用纸箱或木箱进行包装,并在箱内铺设吸湿剂。

此外,要避免将不同性味、功效的中药材混装,以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

第三,中药材的养护也非常重要。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中药材的色、香、味和形状,着重保护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针对不同的中药材,养护方法也有所差异。

对于块茎类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为防止虫害,在存放的同时,可同时添加干燥剂和防虫剂。

对于根类中药材,如黄芪、甘草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干净的地方。

在储存过程中,定期翻动,以保持其通风干燥。

此外,还可以用纸袋包装,使其散发出的水分逐渐释放,并避免损失。

对于茎叶类中药材,如菊花、柴胡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茎叶类中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油,因此要避免受潮和受热,以免挥发性油的丢失。

对于果实类中药材,如枸杞子、山楂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果实类中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和果酸,容易吸湿变质,因此要选择低温、干燥的环境存放。

对于花类中药材,如金银花、蔷薇花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花类中药材的含水量较高,易发霉,因此要注意防潮,避免与大蒜等异味植物混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药的贮存与养护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撕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常见的变异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虫蛀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再生长为蛹,最后羽化为成虫,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裂痕以及碎屑中发生。

虫蛀饮片大多数先危害表面,继而深入内部为害,有的则在药材表面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幼虫在内部为害。

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而成粉末状。

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发霉发霉,又称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

霉变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这些菌逐渐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3.泛油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丁香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为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便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

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4.变色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药物都有固有的色泽,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药物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霉作用、发热、霉变等)而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

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药物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

因此,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钦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

5.气味散失“气味散失,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

药物固有的气味,是由其所含的各种成分决定的,这些成分大多是治病的主要物质,如果气味散失或变淡薄薄,就会使药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药物发霉、泛油、变色,均能使药物气味散失;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由于受温度和空气等影响,也会逐渐失去油润而干枯,以致气味散失;豆蔻、砂仁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等等。

6.风化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如胆矾、硼砂、芒硝等。

7.潮解潮解,习称返潮、回潮。

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

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药物,这些饮片一旦变异后更难贮藏。

8.粘连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因受热发粘而连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阿胶、乳香、鹿角胶、龟甲胶、儿茶等。

9.腐烂腐烂,是指某些新鲜的饮片,因受温度和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引起闷热,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而导致腐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饮片一经腐烂,即不能再人药。

第二节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一、中药饮片中某些成分对质量变异的影响1、水分一般饮片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含水量又因其组成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饮片的含水量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含水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水分含量,就易发生质量的变化。

水分过高,饮片就会发生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等。

反之若水分过低,饮片又会发生风化、走味、泛油、干裂、脆化等现象。

目前,测定饮片含水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象色谱法等。

2、淀粉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很容易吸收水分,当表面水分增加时,就使霉菌、虫卵易于寄生繁殖,同时淀粉又可作为营养食料,因此含淀粉的饮片容易虫蛀、霉变。

3、黏液质黏液质是一种近似树胶的多糖类物质,它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黏液质遇水后会膨胀发热,易于发酵,同时又是微生物、虫卵的营养食料,因此含糖类黏液质的饮片也易于发霉、生虫。

如枸杞子等。

4、油脂油脂剧旨肪油和脂肪的总称,分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大类。

一般植物性油脂大多存在于果实和种子中,有些含有色素。

动物性油脂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

含油脂的饮片,若经常与空气、日光、湿气等接触,油脂氧化而产生氧化物,继而产生酸性物质,逐渐发生异味。

油脂也易在脂酶影响下进行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

如橘仁、杏仁等。

含油脂成分的饮片,也可能因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氧化物质,出现油哈气味,此时,饮片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油脂呈酸性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如刺猬皮、狗肾等。

5、挥发油挥发油广泛存在于植物药材中,其中以伞形科、唇形科、樟科、姜科等植物牛的含量尤为丰富,如白芷、肉桂、当归、薄荷、山柰等。

含挥发油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浓郁气味,但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便会逐渐挥发,如长期与空气接触,随着油分的挥发,其气味也会随之减退。

6、色素一般饮片都含有不同的色素,特别是花类药物。

颜色从外观上反映饮片的顾量,不仅作为鉴别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直接关系到药材加工质量的优劣。

但有些色素很不稳定,易受到日光、空气等影响而遭到破坏,受潮后也易发霉变色,如月季花、玫瑰花等。

二、影响饮片变质的环境因素1、温度药物在储存过程中,外界气温的改变,对药物变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在25℃以下的常温下,储藏中的中药一般都比较稳定。

当温度升高,害虫和霉菌容易孳生繁殖,饮片也易生重、霉变。

饮片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在30℃以上,挥发油的挥发会加快,使芳香气味减退或消失,含糖类及黏液质的饮片就容易发霉、生虫、变质。

温度过高会对饮片贮存不利,如温度在35℃以上时,含油脂成分的饮片因受热引起酸败泛油,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粘成块,如乳香、阿胶等。

但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储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饮片含水量增加,导致霉变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容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山药等,一些粉末状饮片也易吸潮粘连成块。

相对湿度高于75%时,多数含盐类矿物药都容易潮解,如芒硝,胆矾;盐炙的饮片也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如盐知母,益智仁等,有些蜜炙饮片,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批把叶等,特别容易吸湿粘连,吸湿后饮片表面也容易生霉。

3、日光日光对某些饮片的色素有破坏作用而导致变色。

在日光照射下颜色变浅,干燥易碎,如玫瑰花、桑叶、益母草等花、叶、草类饮片。

日光具有大量的热能,能促使药物温度增高,质量发生变化,如含有挥发油的饮片当归、丁香、川芎等。

但紫外线和热能,却能杀灭霉菌并使过多的水分蒸发,起到散潮防霉的作用。

4、空气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影响饮片质量的以氧化反应最为主要。

如常见的牡丹皮、大黄、黄精等颜色变深,就是因为所含的鞣质、油脂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使质量发生变化。

此外,薄荷的变色与气味散失,也是因为氧气作用的结果。

有些药物接触的氧气越多,发生的氧化作用越大,产生上述变化也就越快。

5、霉菌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

一般室温在20℃—35℃,相对湿度在70%以上,霉菌极易萌发为菌丝,发育滋长,使淡豆豉、瓜蒌、肉苁蓉等饮片发大声霉变、腐烂变质而失效。

6、害虫温度在18℃—35℃,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最利于常见害虫的繁殖生长。

尤其是蕲蛇、泽泻、党参、芡实、莲子等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糖类较多的饮片。

最易被虫蚀心。

第三节饮片的贮存方法贮存饮片的常用方法如下:1.药材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后,由于截面积增加,与外界空气接触面扩大,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也增多,因此应将饮片的水分严格控制在9%一13%之间,且须根据饮片及所加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当的容器贮存。

2.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应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为宜。

3.饮片的贮存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存于木箱、纤维纸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人。

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等干燥剂。

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放,以免霉蛀。

4.对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可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贮存方法。

例如:(1)对于含淀粉多的饮片如泽泻、山药、葛根、白芍等,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

(2)凡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3)对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门冬、党参等,宜于通风干燥处贮存。

(4)种子类药材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易受虫害及鼠咬,所以多密闭贮藏于缸、罐中。

(5)加酒炮制的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及加醋炮制的饮片如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

(6)盐炙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若温度过高,盐分则会从表面析出,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批把叶等,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置通风、干燥、凉爽处贮存,以免吸潮。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凉爽处贮存。

(9)少数贵重饮片应与一般饮片分开,专人管理。

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季时放人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泛油、变色,在霉季也应放人石灰箱内贮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