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合集下载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党宝成关键词中药; 储存; 保管; 养护为了保证医院药房中正常药品的供应, 药库中应有1 ~ 3个月的药品储备量;由于中药所含的成分复杂, 性质各异, 如果储存不当会出现不同的变异现象, 使中药饮片质量受到影响, 甚至失去治疗效果, 有的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 做好中药饮片和部分鲜药的储存、保管、养护工作, 是关系到中药安全有效的根本, 也是药库工作的核心;1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1.1影响储存的因素中药在储存过程中, 常因温度、湿度、氧气、光照、害虫、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使药材的颜色、气味、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这些变异现象归纳起来有: 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1.2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1温度: > 30度, 挥发加快, 芳香气减退或消失;20~25度害虫霉菌易繁殖;2湿度: 仓库的相对湿度应< 70%;3日光: 对某些饮片有破坏作用而导致变色, 如花、叶等;4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影响饮片质量;2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中药饮片的保管方法与药材养护方法相类似;但由于药房受储存设备和场地条件限制, 加上药房药物品种多、流动性大的特点, 药房中药一般采用中药分类储存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小包装密封相结合的办法储存;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2.1饮片的分类储存一般分为根及根茎类、种子果实类、花草叶类、动物矿石类、树脂类、加工品类等几部分, 在进行分类的同时, 要根据饮片的性质, 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储存设施;1根及根茎类药材, 每年5~ 9月份易发霉或虫蛀, 储存时应加强风干燥或将药材置阴凉库, 也可以干燥后用密封法储存;根据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把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密封在小包装的塑料袋中, 摆放在储藏密集柜中的方法储存, 这样既有利于药物的储存和使用, 同时也避免了药物气味的走散;2果实种子类药物最易生虫, 走油;可储存于<20度的阴凉库中;叶及全草类饮片最易吸潮发霉,虫蛀, 储存时应注意通风,干燥, 室温应<25度, 防止细菌滋生和繁殖;3花类药材最易发霉, 故储存时应经干燥后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封严, 使药物避免受外界的因素的影响;4 动物类药材最易生虫, 走油;应在烘干后, 放置在<20度的地方低温储存;5树脂类药材, 在>35度环境中易熔化粘连, 储存时应注意低温避光;6矿物类及部分贝壳类动物药材最适宜用塑料袋密封, 以免杂质和灰尘混入, 也防止了虫蛀、霉变;一些盐类药材在夏季湿度较大时, 易潮解溶化, 秋冬季干燥时易风化成粉, 应存放于缸、罐、桶内盖紧, 并注意避光, 避热, 避潮;7 贵重药材应单独保管, 如麝香之香气易走失, 放瓶中应密闭;牛黄易受潮霉变, 应存放在瓶中缸中注意密封;金钱白花蛇易虫蛀、霉变, 应采取对抗贮存法, 存放于花椒之中;8毒剧麻药要设专人专柜管理;对易生虫霉变的品种如: 斑蝥、洋金花、生南星、生甘遂应存放于石灰缸中盖紧, 置阴凉干燥处储存;9 有些药材如: 火硝、硫磺、干漆、海金沙等, 易燃易爆但不易发霉生虫, 存放时, 应注意远离电源、火源, 置于阴凉低温处储存;总之, 在中药饮片储存中水分应控制在9%~13%, 一般是将易霉变体轻量大的药物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易虫蛀而量较大的药物用小型密封的方法储存; 易变色、挥发、融化的药物应避光避热, 低温储存;室温应<25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75%为宜;2.2常用的中药饮片储存方法在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中,常采取密封法、冷藏法、石灰储存法、对抗法等具体的储存方法;如: 1密封法: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储存方法;药材经严密封闭后, 可以减少自然因素的影响, 保持药材原有品质,避免虫蛀、霉变的发生;采取密封法前应对药材进行严格检查, 必须保证药材无虫, 无霉变, 并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干燥使药材的含水量符合标准, 密封应在气温较低, 湿度较小的季节进行;常用的工具有:缸、坛、罐、小塑料袋等;2冷藏法: 此法适用于储存易生虫的药材;将药材存放在冰箱冰柜冷库或装有空调的屋子里, 温度保持在5 ~ 10度, 但应注意: 此法湿度大,对易吸潮霉变的药物不宜使用, 冷藏出库时, 要及时晾晒以去除潮湿之气;3石灰储存法: 此法适用于保存粉性, 易生虫及种子类药材;应选择适当的容器包装后储存;4 对抗法: 此种方法是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材共同存放, 起到相互防制虫蛀的作用;如牡丹皮与泽泻同处, 泽泻不易生虫, 牡丹皮也不会变色;三七与樟脑, 土鳖虫内放大蒜, 当归瓜蒌内放酒均不宜生虫;它主要是利用两种药材放出的不同气味, 防止双方害虫的滋生;3饮片的养护技术3.1传统的养护技术具有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1清洁养护法: 搞好仓库卫生是一切防治工作的基础;2除湿养护法: 改变仓库的小环境或利用自然吸湿物如: 生石灰;常用的方法有通风法和吸湿防潮法;通风法: 利用自然气候调节库房的温湿度, 起到降温防潮作用, 合理通风使干燥物不致受潮,晴天开窗通风, 反之会使药物返潮, 也可在仓库安装排风扇; 吸湿防潮法: 为保证药物环境干燥, 通风降温, 也可安装除湿机,也可用干燥剂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3密封密闭养护法:养护的目的是让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温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 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止药材变异;4对抗养护法;5低温养护法: 温度以2~ 10度为宜;6高温养护法: 害虫高温抵抗力很差, 暴晒或烘烤, 一般温度>40度害虫停止发育,>50度,害虫会短时间内死亡, 但挥发油不宜≥60度,以免影响饮片质量;3.2现代养护新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饮片养护的新技术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先进、科学,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养护法: 干燥原理是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由电能转变为热能, 经过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 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其优点是干燥快, 脱水率高, 但需注意, 药材太厚 > 10mm 的不宜用远红外线干燥法;2微波干燥养护法: 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 中药饮片中的水和脂肪均可不同程度的吸收微波能量, 并将其转化为热量;其优点是干燥迅速, 产品质量好, 加热均匀, 热效率高, 反应灵敏;3蒸汽加热养护技术: 包括低高温长时灭菌, 亚高温短时灭菌及超高温瞬时灭菌3种;主要是利用蒸汽来杀死饮片中所含的霉菌及害虫等, 具有成本低, 投资少, 无残留毒物等优点;4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要安装“气阀”及“除湿机”;5气体灭菌养护技术: 就是用环氧乙烷与氟利昂混合气体灭菌, 具有灭菌效果可靠, 安全, 操作简单等优点;缺点是有易燃易爆的危险;660钴射线辐射杀菌灭菌养护技术: 应用放射性60钴产生的射线辐照药材时, 附着的霉菌、害虫, 吸收放射能和电荷, 很快引起分子电离而产生自由基;这种自由基经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 使机体内水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发生不可逆变化, 导致生物酶失活, 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停止, 新陈代谢中断, 霉菌和害虫死亡;辐射养护法的特点是: 效率高效果显着不破坏药材外形无毒副作用, 但部分药材辐射后会引起成分变化; 7 包装防霉养护法: 即为无菌包装, 首先将药材炮制后灭菌, 然后将无菌的饮片放进一个霉菌无法生长的环境, 这就避免了再次污染的机会, 在常温下, 不需使用防腐剂和冷冻设施, 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霉变或虫蛀现象;总之, 根据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保证储备量充足的情况下防止药品出现发霉生虫等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 防护技术也越来越科学化, 今后还需不断加强科学研究, 总结新经验, 以使中药储存养护更加科学化、条理化、制度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药物储备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管 理。通过建立中药储存与养护数 据库,实现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全
面监控和管理。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采用绿色包装材料、节 能冷藏设备等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质量标准建设
为了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 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 规范,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整
04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中药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
草药霉变
由于湿度、温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草药容易发生霉变,影响药效和安 全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保持干燥、通风、阴凉等。
药效流失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可能 会逐渐流失,影响药效。因此,需要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条件,如密封 包装、低温储存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 知识
汇报人: 2023-12-11
目 录
•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 中药养护基础知识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实践应用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中药储存的意义和目的
01
02
03
保证中药质量
中药储存和养护是保证中 药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
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货架、垫板 、通风设备、除湿设备等,以满足中 药的储存和养护需求。
仓库布局
合理规划仓库空间,根据中药的分类 和储存要求,设置不同的储存区域, 如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正确
的储存与养护方法能够延长中药材的保存时间,保持其药效和营养成分,提高药材的使用价值。

下面我将就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潮。

潮湿的环境容
易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影响药材的品质。

因此,储存中药材的环境要保持干燥,可以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虫防蛀。

一些中药材容易受到害虫的侵害,因此在储存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防虫、防蛀的方法,比如放置一些防虫剂或者在中药材周围放置一些驱虫的植物,以保证中药材不受虫害。

另外,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在储存过程中,要选择干净、无异味的容器
进行包装,避免与有害气体接触。

同时,包装要严密,防止空气、湿气进入,导致中药材变质。

可以选择密封性好的袋子或者罐子进行包装,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此外,中药材的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避免中药材受到
阳光直射,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药效。

另外,中药材在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晾晒,确保中药材的干净和卫生,提高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需要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正确的储存与养
护方法能够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提高中药材的使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让中药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第三编中药储存与养护

第三编中药储存与养护
► 如薄荷,挥发油主要分布于叶中,但花后期叶的产量最多,花
盛期油中主成分薄荷脑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 高,甘草在开花前期甘草甜素的含量最高。所以科学的采收, 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累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 合考虑。
三、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
药用部位:如混入非药用部位,另外,有的药 材的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也有差异。 如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根尾 10.35% ,根皮 10%,根木部9.5%,根茎6.84%,根头部6%。 其它—运输和贮藏
二、道地药材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 1、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是古人用以指在特定产区生 长,品质优良,药效独特的药材品种,是传统 的中医中药学中控制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 综合判别标准。“道地药材”至今仍是货真质 优,药效独特的药材专用词。 现代“道地药材“的概念:传统中药材中具有 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 加工方法,所生产出来的中药材。现代的“道 地”要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使其 更具鲜明的标准性和可控性,使“道地”标准 接写的划分更明确,更直观,更具科学性。 川黄连、怀地黄、浙贝母、云三七
► 2、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法规依据
中药养护的法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AP)、《中 药商业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等。
►运输与贮藏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运
输中管理不当,致使中药材被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有 害物品污染,导致中药材质量变异;此外由于贮藏不 当,致使中药材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气味 散失等现象,引起药材质量降低。这是中药储存与养 护技术主要讨论的内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常用剂型之一,储存与养护好中药饮片可以保持其药效的稳定和质量的保持,对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的注意事项:1.温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通常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低温或剧烈波动的环境。

因为高温会导致饮片中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或降解,降低药效;而低温或剧烈波动则会影响药材的形态和含量。

2.湿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湿度要保持在相对湿度40%-60%的范围内。

湿度过高会导致饮片受潮发霉,湿度过低则容易使饮片变干形成裂纹。

3.光照:中药饮片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会影响饮片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

因此,饮片的包装容器应为不透明的,以防止光线照射。

4.通风:选择储存中药饮片的地方要确保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存放,以防止饮片受潮发霉。

5.防虫: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害的侵扰,特别是一些含糖较高的饮片更易受虫害。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虫的措施,如在储存处放置防虫剂、定期清洁和检查饮片等。

6.防霉: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为此需要保持储存地的干燥和清洁。

当发现饮片有霉斑时,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他饮片的质量。

7.防氧化:一些中药饮片中含有易氧化的成分,如醛、酮等化合物,容易受到氧气的影响而失去药效。

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等。

8.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要使用防潮、防氧、密封良好的容器,以防止水分、空气等因素进入影响饮片的质量。

9.正确使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中医药师指导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超量或错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效不彰。

总之,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防虫、防霉、防氧化等方面。

只有妥善地储存与养护,才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与湿度控制:中药的储存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中药的储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在45%-55%之间。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使中药容易受潮、发霉、虫蛀等。

可以选择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存放中药。

2. 避光与防潮:中药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导致中药成分的变化,而潮湿会导致中药受潮、变质。

因此,中药可以使用防潮罐或密封袋进行包装,并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

3. 空气流通:中药储存空间应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太严,否则容易导致中药发霉、虫蛀。

可以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容器储存中药,定期检查中药的状态,如发现发霉或虫蛀,需要及时处理。

4. 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中药应分别储存,避免混杂。

一些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可以单独储存,以免影响其他中药的品质。

同时,不同种类的中药按照其性味属性进行分类存放,以免相互干扰、相互影响。

5. 定期检查:中药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保存状态。

检查中应关注商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查看中药是否有异味、虫蛀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

总而言之,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光与防潮、空气流通、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中药的品质和保存状态,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质量。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中药材储存和养护是确保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储存和养护方法可以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和有效成分的保存,保证中药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材储存和养护的一些常用方法。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

中药材对光线、湿度和温度非常敏感,过强的光线会破坏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湿度过高会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温度过高则会使中药材失去药理活性。

因此,应将中药材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其次,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中药材在包装时应注重保护和透气性。

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避免中药材受潮、变质和虫害。

一般来说,对于干燥的中药材,可以用纸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装;对于较湿的中药材,可以用纸箱或木箱进行包装,并在箱内铺设吸湿剂。

此外,要避免将不同性味、功效的中药材混装,以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

第三,中药材的养护也非常重要。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中药材的色、香、味和形状,着重保护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针对不同的中药材,养护方法也有所差异。

对于块茎类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为防止虫害,在存放的同时,可同时添加干燥剂和防虫剂。

对于根类中药材,如黄芪、甘草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干净的地方。

在储存过程中,定期翻动,以保持其通风干燥。

此外,还可以用纸袋包装,使其散发出的水分逐渐释放,并避免损失。

对于茎叶类中药材,如菊花、柴胡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茎叶类中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油,因此要避免受潮和受热,以免挥发性油的丢失。

对于果实类中药材,如枸杞子、山楂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果实类中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和果酸,容易吸湿变质,因此要选择低温、干燥的环境存放。

对于花类中药材,如金银花、蔷薇花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花类中药材的含水量较高,易发霉,因此要注意防潮,避免与大蒜等异味植物混存。

药品储存与养护---第8章---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药品储存与养护---第8章---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药品存储与养护 第八章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1
学习目标
学习目的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 础知识,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打下基础
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储存保管和养护技术, 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和质量检查 熟悉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原因和防治原则 了解常见异变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8
中药材
重点中药品种的储存 (1)富含淀粉的中药材 (2)含糖、黏液质较多的 (3)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 (4)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仁、动物类 (5)易变色的花类药材
9
第八章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1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2 中药饮片的储片
中药材加工过程:净制、切制、炮灸 一、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一)验收要求 1、人员 2、验收场所 3、验收设备 4、毒性饮片的验收 5、验收数量 6、验收记录 (二)验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 2、外观性状检查 3、纯度检查 4、内在质量检查
5
中药材
(二)引起中药材质量变异的原因 1、自身因素: (1)药材含水量 (2)药材化学成分 2、环境因素 (1)空气(2)温度(3)湿度 (4)日光(5)真菌(6)虫害
6
中药材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储存条件 (1)库房选择:均须选择阴凉干燥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 (2)温湿度管理 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60%-70% (3)货垛管理 货垛应经常检查,防倾斜倒塌。 (二)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多呈不同颜色,且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如储存不当可吸湿返潮, 宜采用阴干或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暴晒。 储存条件 (1)库房选择:宜采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 (2)温湿度管理: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不超过25℃ (3)货垛管理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富含糖分, 故易黏结、泛油、霉变和虫蛀。 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 种子类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易酸败泛油、生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党宝成
【关键词】中药; 储存; 保管; 养护
为了保证医院药房中正常药品的供应, 药库中应有1 ~ 3个月的药品储备量。

由于中药所含的成分复杂, 性质各异, 如果储存不当会出现不同的变异现象, 使中药饮片质量受到影响, 甚至失去治疗效果, 有的还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 做好中药饮片和部分鲜药的储存、保管、养护工作, 是关系到中药安全有效的根本, 也是药库工作的核心。

1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1.1影响储存的因素
中药在储存过程中, 常因温度、湿度、氧气、光照、害虫、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使药材的颜色、气味、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这些变异现象归纳起来有: 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

1.2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
(1)温度: > 30度, 挥发加快, 芳香气减退或消失。

20~25度害虫霉菌易繁殖。

(2)湿度: 仓
库的相对湿度应< 70%。

(3)日光: 对某些饮片有破坏作用而导致变色, 如花、叶等。

(4)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影响饮片质量。

2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
中药饮片的保管方法与药材养护方法相类似。

但由于药房受储存设备和场地条件限制, 加上药房药物品种多、流动性大的特点, 药房中药一般采用中药分类储存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小包装密封相结合的办法储存。

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2.1饮片的分类储存一般分为根及根茎类、种子果实类、花草叶类、动物矿石类、树脂
类、加工品类等几部分, 在进行分类的同时, 要根据饮片的性质, 有针对性的采取
相应的储存设施。

(1)根及根茎类药材, 每年5~ 9月份易发霉或虫蛀, 储存时应加强
风干燥或将药材置阴凉库, 也可以干燥后用密封法储存。

根据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
采取把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密封在小包装的塑料袋中, 摆放在储藏密集柜中的方法储
存, 这样既有利于药物的储存和使用, 同时也避免了药物气味的走散。

(2)果实种子
类药物最易生虫, 走油。

可储存于<20度的阴凉库中。

叶及全草类饮片最易吸潮发霉,
虫蛀, 储存时应注意通风,干燥, 室温应<25度, 防止细菌滋生和繁殖。

(3)花类药材
最易发霉, 故储存时应经干燥后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封严, 使药物避免受外界的因素
的影响。

(4) 动物类药材最易生虫, 走油。

应在烘干后, 放置在<20度的地方低温储
存。

(5) 树脂类药材, 在>35度环境中易熔化粘连, 储存时应注意低温避光。

(6)矿
物类及部分贝壳类动物药材最适宜用塑料袋密封, 以免杂质和灰尘混入, 也防止了
虫蛀、霉变。

一些盐类药材在夏季湿度较大时, 易潮解溶化, 秋冬季干燥时易风化
成粉, 应存放于缸、罐、桶内盖紧, 并注意避光, 避热, 避潮。

(7) 贵重药材应单
独保管, 如麝香之香气易走失, 放瓶中应密闭。

牛黄易受潮霉变, 应存放在瓶中缸
中注意密封。

金钱白花蛇易虫蛀、霉变, 应采取对抗贮存法, 存放于花椒之中。

(8)
毒剧麻药要设专人专柜管理。

对易生虫霉变的品种如: 斑蝥、洋金花、生南星、生
甘遂应存放于石灰缸中盖紧, 置阴凉干燥处储存。

(9) 有些药材如: 火硝、硫磺、
干漆、海金沙等, 易燃易爆但不易发霉生虫, 存放时, 应注意远离电源、火源, 置
于阴凉低温处储存。

总之, 在中药饮片储存中水分应控制在9%~13%, 一般是将易霉
变体轻量大的药物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易虫蛀而量较大的药物用小型密封的方
法储存; 易变色、挥发、融化的药物应避光避热, 低温储存。

室温应<25度, 相对
湿度保持在75%为宜。

2.2常用的中药饮片储存方法
在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中,常采取密封法、冷藏法、石灰储存法、对抗法等具体的储存方法。

如: (1)密封法: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储存方法。

药材经严密封闭后,
可以减少自然因素的影响, 保持药材原有品质,避免虫蛀、霉变的发生。

采取密封法
前应对药材进行严格检查, 必须保证药材无虫, 无霉变, 并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干燥
使药材的含水量符合标准, 密封应在气温较低, 湿度较小的季节进行。

常用的工具
有: 缸、坛、罐、小塑料袋等。

(2)冷藏法: 此法适用于储存易生虫的药材。

将药
材存放在冰箱冰柜冷库或装有空调的屋子里, 温度保持在5 ~ 10度, 但应注意: 此
法湿度大, 对易吸潮霉变的药物不宜使用, 冷藏出库时, 要及时晾晒以去除潮湿之
气。

(3)石灰储存法: 此法适用于保存粉性, 易生虫及种子类药材。

应选择适当的
容器包装后储存。

(4) 对抗法: 此种方法是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

它是由两种或两
种以上药材共同存放, 起到相互防制虫蛀的作用。

如牡丹皮与泽泻同处, 泽泻不易
生虫, 牡丹皮也不会变色。

三七与樟脑, 土鳖虫内放大蒜, 当归瓜蒌内放酒均不宜
生虫。

它主要是利用两种药材放出的不同气味, 防止双方害虫的滋生。

3饮片的养护技术
3.1传统的养护技术具有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

(1)清洁养护法: 搞好仓库卫生
是一切防治工作的基础。

(2)除湿养护法: 改变仓库的小环境或利用自然吸湿物如: 生石灰。

常用的方法有通风法和吸湿防潮法。

通风法: 利用自然气候调节库房的温湿度, 起到降温防潮作用, 合理通风使干燥物不致受潮,晴天开窗通风, 反之会使
药物返潮, 也可在仓库安装排风扇; 吸湿防潮法: 为保证药物环境干燥, 通风降温, 也可安装除湿机,也可用干燥剂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密封( 密闭) 养护法:养护的目的是让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温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 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止药材变异。

(4)对抗养护法。

(5)低温养护法: 温度以2~ 10度为宜。

(6)高温养护法: 害虫高温抵抗力很差, 暴晒或烘烤, 一般温度>40度害虫停止发育,>50度,害虫会短时间内死亡, 但挥发油不宜≥60度,以免影响饮片质量。

3.2现代养护新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饮片养护的新技术越来越
多, 也越来越先进、科学,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1)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养护法: 干燥原理是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由电能转变为热能, 经过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 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

其优点是干燥快, 脱水率高, 但需注意, 药材太厚( > 10mm ) 的不宜用远红外线干燥法。

(2)微波干燥养护法: 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 中药饮片中的水和脂肪均可不同程度的吸收微波能量, 并将其转化为热量。

其优点是干燥迅速, 产品质量好, 加热均匀, 热效率高, 反应灵敏。

(3)蒸汽加热养护技术: 包括低高温长时灭菌, 亚高温短时灭菌及超高温瞬时灭菌3种。

主要是利用蒸汽来杀死饮片中所含的霉菌及害虫等, 具有成本低, 投资少, 无残留毒物等优点。

(4)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要安装“气阀”及“除湿机”。

(5)气体灭菌养护技术: 就是用环氧乙烷与氟利昂混合气体灭菌, 具有灭菌效果可靠, 安全, 操作简单等优点。

缺点是有易燃易爆的危险。

(6)60钴射线辐射杀菌灭菌养护技术: 应用放射性60钴产生的射线辐照药材时, 附着的霉菌、害虫, 吸收放射能和电荷, 很快引起分子电离而产生自由基。

这种自由基经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 使机体内水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发生不可逆变化, 导致生物酶失活, 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停止, 新陈代谢中断, 霉菌和害虫死亡。

辐射养护法的特点是: 效率高效果显著不破坏药材外形无毒副作用, 但部分药材辐射后会引起成分变化。

( 7) 包装防霉养护法: 即为无菌包装, 首先将药材炮制后灭菌, 然后将无菌的饮片放进一个霉菌无法生长
的环境, 这就避免了再次污染的机会, 在常温下, 不需使用防腐剂和冷冻设施, 在
一段时间内不发生霉变或虫蛀现象。

总之, 根据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保证储备量充足的情况下防止药品出现发霉生虫等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 防护技术也越来越科学化, 今后还需不断加强科学研究, 总结新经验, 以使中药储存养护更加科学化、条理化、制度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药物储备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