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正确
的储存与养护方法能够延长中药材的保存时间,保持其药效和营养成分,提高药材的使用价值。
下面我将就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潮。
潮湿的环境容
易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影响药材的品质。
因此,储存中药材的环境要保持干燥,可以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虫防蛀。
一些中药材容易受到害虫的侵害,因此在储存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防虫、防蛀的方法,比如放置一些防虫剂或者在中药材周围放置一些驱虫的植物,以保证中药材不受虫害。
另外,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在储存过程中,要选择干净、无异味的容器
进行包装,避免与有害气体接触。
同时,包装要严密,防止空气、湿气进入,导致中药材变质。
可以选择密封性好的袋子或者罐子进行包装,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此外,中药材的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避免中药材受到
阳光直射,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药效。
另外,中药材在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晾晒,确保中药材的干净和卫生,提高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需要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正确的储存与养
护方法能够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提高中药材的使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让中药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一)虫蛀虫蛀,是指饮片被虫蛀蚀,从而降低疗效或失去药用价值的现象。
虫蛀对中药的危害较为严重,是常见的一种质量异常现象。
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蛀虫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故含上述成分较多的饮片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等。
(二)霉变当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遇到适宜的温度(20℃~35C),即可萌发菌丝,并分泌酵素。
凡含有糖类、黏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的饮片较易霉变,如牛膝、天冬、马齿苋、菊花、蕲蛇、五味子、人参、独活、紫菀等。
(三)泛油泛油习称“走油”。
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苍术等;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四)变色由于保管不善,某些饮片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饮片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饮片由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药。
(五)气味散失环境温度过高,使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温度越高挥发油挥发的越快;豆蔻、砂仁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
(六)风化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类药物。
如胆矾、硼砂、芒硝等。
(七)潮解潮解,习称返潮、回潮,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
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
(八)粘连粘连,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九)腐烂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常见的变质现象有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等。
(一)虫蛀易虫蛀的常见剂型有蜜丸、水丸、散剂、茶瞌剂等。
(二)霉变易霉变的常见的剂型有蜜丸、膏滋、片剂等。
(三)酸败易发生算呗的剂型有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
(四)挥发高温下中成药所含挥发油或乙醇的散失,如芳香水剂、酊剂等。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常用中药养护技术方法

气调养护技术
2.氮气来源 一是使用工业生产的钢瓶氮气,二是使用氮气发生器,一 般多采用此法。 3.气体置换技术 (1)密闭库的气体置换:通常采用“先充后抽”,即按库内空间先充 气10%~15%,再抽气10%~15%。反复充抽气平衡,逐渐将库内氧 气浓度降低,直至达到要求为度。 (2)塑料帐的气体置换:通常采用“先抽后充”的方法。即先用吹尘 器的反向作用或真空泵将帐内气体抽至薄膜紧贴中药货垛为止。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 害虫、霉菌的方法。 用于中药防霉、杀虫的药剂必须是对人类无害的 ,而且必须是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能渗 入包装内,效力确实,作用迅速,可在短时间内 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 挥散,对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冷藏养护技术是指采用调控温度的方法(2℃以上, 10℃以下)储存中药,常用方法如安装空调、冰箱等 制冷设备。
冷藏养护技术
进入冷藏库的中药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密 封包装。
出库中药宜待温度回升至室温,然后开箱,避免使冷却 的中药忽然接触外界湿暖的空气,造成表面的结露现象, 使中药受潮。
同时冷藏温度不能低至0℃以下,以免因受冻降低质量。
气调养护技术
气调养护的概念 气调就是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 用气调方法对贮藏商品的养护,称“气调养护”,或“气 调贮藏”。简称为“CA贮藏 。
气调养护技术
气调养护的原理 将中药置于密封的环境内,对空气中影响中药质变的氧的浓度 进行有效的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人为地造成高浓度 的二氧化碳状态,中药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害虫不能产生和 侵入,原有的害虫窒息或中毒死亡,微生物的繁殖及中药自身 呼吸需要的氧气都受到了抑制,并且阻隔了潮湿空气对中药的 影响,防止了中药霉变、泛油、虫蛀、变色、潮解、风化等质 变现象的产生,从而确保贮藏中药品质的稳定。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技术—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

对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贮存方法: (1)含淀粉多的饮片,如山药、粉葛、天花粉等,应贮存在 通风干燥凉爽处,以防虫蛀。 (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党参、熟地黄、肉苁蓉 、天冬等,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以防吸潮变软发粘、霉 烂虫蛀。
(3)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川芎、当归、荆芥等,贮 存时室温不宜太高,否则容易散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 干燥处贮存。 (4)种子类中药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 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 密闭贮藏。 (5)酒炙的饮片如酒当归、酒大黄、酒续断等,醋炙的饮片 如醋延胡索、醋芫花、醋香附、醋三棱等均应贮于密闭容 器中,置于阴凉处贮存。
5、翻垛通风法:将垛底中药饮片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 ,使热气及水分散发。一般在梅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 高时采用,为了增强通风效果,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 械装置加速通风。 6、密封吸湿法:是贮藏方法中的密封法同养护方法中干燥 法的结合,即将中药饮片密封在一定的空间内,采用合适的 吸湿剂以吸收饮片中的水分,进而保证饮片的质量。
近年来还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中药在贮藏养护过程 中毒物的污染,以符合21世纪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 的要求。目前中药饮片常用养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洁养护法
清洁养护法是对库房、贮存容器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 是贮存保管工作的基础。
重视库房的清洁卫生工作,可以杜绝害虫感染,恶化 害虫的生活条件,因此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 本、最有效方法。
(2)贵细中药的贮存 贵细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麝 香、牛黄、羚羊角、海马、海龙、马宝、狗宝、猴枣、熊 胆、蛤蟆油、三七、西红花、珍珠、冬虫夏草等,应与一 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密封后 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 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雨季节时放入 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 泛油、变色,也应放入石灰缸内贮存等。
浅谈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发学校)

浅谈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中药学专业2014级函授专升本刘军摘要中药材、中药饮片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都存在如何正确养护才能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的问题。
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定的质量变化。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人员依据其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用维护药品质量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科学合理地保养,即药品养护,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章中药养护的重要意义中药的保管与养护是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所规定的,因此,抓好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贮藏养护,是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中药销售和中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提供符合要求的饮片,是中药专业人员的首要任务。
第二章中药养护的目的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药物变化和已经发生变化的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三章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1、虫蛀;2、发霉;3、变色;4、泛糖、泛油;5、气味散失。
第四章引起中药质变的主要因素1、中药的自身因素: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树脂、生物碱等内在因素。
(1)水分:中药饮片均含有一定的水分,(药典一般规定10-15%)如果中药饮片含水量高于或低于饮片本身应有的水分含量,就易发生质量变化,过高,就发生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等,过低,就发生干裂,脆化等现象,(2)淀粉:含淀粉多的饮片,易吸水,又是霉菌、虫的营养食料,因此易生霉易虫蛀。
(3)粘液质:含粘液质的中药饮片遇水易膨胀发热,发酵,因此易生霉、生虫。
(枸杞)(4)挥发油:含此类的药多,都有浓郁气味,温度在20度以上就会挥发(白芷、当归,肉桂等)。
(5)油脂:种子果实类,动物类含油脂品种较多,这类品种受空气,日光,湿气的影响变为异味,酸败(杏仁、猬皮等)。
药品储存与养护---第8章---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1
学习目标
学习目的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 础知识,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打下基础
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储存保管和养护技术, 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和质量检查 熟悉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原因和防治原则 了解常见异变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8
中药材
重点中药品种的储存 (1)富含淀粉的中药材 (2)含糖、黏液质较多的 (3)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 (4)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仁、动物类 (5)易变色的花类药材
9
第八章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1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2 中药饮片的储片
中药材加工过程:净制、切制、炮灸 一、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一)验收要求 1、人员 2、验收场所 3、验收设备 4、毒性饮片的验收 5、验收数量 6、验收记录 (二)验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 2、外观性状检查 3、纯度检查 4、内在质量检查
5
中药材
(二)引起中药材质量变异的原因 1、自身因素: (1)药材含水量 (2)药材化学成分 2、环境因素 (1)空气(2)温度(3)湿度 (4)日光(5)真菌(6)虫害
6
中药材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储存条件 (1)库房选择:均须选择阴凉干燥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 (2)温湿度管理 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60%-70% (3)货垛管理 货垛应经常检查,防倾斜倒塌。 (二)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多呈不同颜色,且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如储存不当可吸湿返潮, 宜采用阴干或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暴晒。 储存条件 (1)库房选择:宜采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 (2)温湿度管理: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不超过25℃ (3)货垛管理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富含糖分, 故易黏结、泛油、霉变和虫蛀。 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 种子类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易酸败泛油、生虫。
第八章药品的保管与养护

第八章药品的保管与养护【掌握】一.影响药品质量的基本因素(1)环境因素:①日光日光中的紫外线对药品变化起着催化作用,加速药品的氧化、分解。
②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药品质量影响较大。
氧气易使某些药物发生氧化作用而变质。
二氧化碳被药品吸收,发生碳酸化而使药品变质。
③湿度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叫湿度。
湿度太大能使药品潮解、液化、变质或霉败,湿度太小,也容易使某些药品风化。
风化后的药品,其化学性质一般并未改变,但在使用时剂量难以掌握,特别是剧毒药品,可能因超过用量而造成事故。
易风化的药品有硫酸阿托品、硫酸可待因、硫酸镁、硫酸钠及明矾等。
引湿大多数药品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引湿。
结果使药品稀释、潮解、变形、发霉等。
易引湿的药品有胃蛋白酶、甘油等。
④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药品变质。
温度过高与药品的挥发程度、形态及引起氧化、水解等变化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大关系。
温度过低又易引起冻结或析出沉淀。
⑤时间有些药品因其性质或效价不稳定,尽管贮存条件适宜,时间过久也会逐渐变质、失效。
(2)人为因素:①人员设置;②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情况,如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施及监督管理状况;③药学人员药品保管养护技能以及对药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责任心的强弱,身体条件、精神状态的好坏等。
(3)药物本身因素: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属于这类降解药物的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如硝酸毛果芸香碱,华法林钠均有内酯结构)、盐酸普鲁卡因的水解可作为这类药物的代表,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与二乙胺基乙醇,此分解产物无明显的麻醉作用。
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水解产物――青霉噻唑和青霉稀酸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全抗原――青霉噻唑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氧化也是药物变质最常见的反应。
具有酚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烯醇类(代表药物是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两个烯醇基,极易氧化,且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易氧化。
)、芳胺类(代表为丁卡因)、吡唑酮类(安乃近、保泰松)、噻嗪类(氢氯噻嗪)结构的药物较易氧化。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引起中药酸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油脂B:皂苷C:色素D:有机酸E:生物碱【答案】A2、最易散失气味的中药饮片是A:大黄B:肉桂C:乳香D:泽泻E:山药【答案】B3、易吸潮变软发黏的饮片是A:酒当归B:醋香附C:炒白术D:炙甘草E:煨葛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药饮片贮藏中常见的质量变异。
易吸潮中药饮片:中药饮片遇水吸潮变软的很多,蜜炙的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枇杷叶等;含黏液质多的中药饮片如枸杞、黄精等;含糖类多的中药饮片如党参、玉竹等;盐炙的盐附子、盐苁蓉等;此外,还有树脂类,如乳香、没药等都易吸潮变软。
4、下列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是A:大黄B:黄柏D:黄芪D:白芍E:当归【答案】E5、中药饮片变色的内因是A:氧气B:成分C:氧化D:温度E:湿度【答案】B6、下列属中药变质现象的是A:水分多B:杂质多C:破碎多D:结块E:变色【答案】E7、下列易虫蛀的中药饮片是A:黄柏B:商陆C:白芷D:龙胆E:牛膝【答案】C8、引起花类药材变色的主要因素是A:日光B:空气C:温度D:湿度E:霉菌【答案】A9、最利于蛀虫生长繁殖的温度是A:15℃~25℃B:20℃~30℃C:25℃~36℃D:18℃~35℃E:20℃~3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蛀虫生长繁殖的条件。
蛀虫生长繁殖的条件:温度18℃~35℃,中药饮片含水量在13%以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类的中药饮片就会被虫蛀。
蛀虫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饮片的含水量和成分等。
10、最易霉变的剂型是A:丸剂B:合剂C:酊剂D:针剂E:糖浆剂【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成药贮存中常见变异现象的掌握。
中成药品种、剂型很多,对其养护不当,也会发生变异,并往往与其剂型有关,特别是丸剂易生虫、霉变,尤其是蜜丸,极易吸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霉、虫蛀。
其次是水丸、糊丸,是我们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11、饮片的水分一般不宜超过A:7%B:9%C:11%D:13%E:15%【答案】D12、极易霉变的环境条件是A:温度20℃~35℃,相对湿度75%以上B:温度20℃~35℃,相对湿度75%以下C:温度10℃~20℃,相对湿度75%以上D:温度10℃~20℃,相对湿度75%以下E:温度20℃~35℃,相对湿度60%以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药饮片贮藏中常见的质量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收设备
一、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二)验收依据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
(三)取样原则 核对 取样数量 取样量 代表性和均匀性
一、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四)收方法和内容 •数量和外包装的验收 •外观性状检查 •纯度检查 •内在质量验收 •毒性饮片的验收 •验收记录
一、中药材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原因
(二)引起中药材质量变异的原因
(1)药材含水量 1.自身因素 (2)药材化学成分 (1)空气 (2)温度 2.环境因素 (3)湿度 (4)日光 (5)霉菌 (6)虫害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个体肥大,干燥后多质地 坚实,耐压性强。由于其来源不同,所含 成分复杂,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异。 因此对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储存,应根据储 存性能,实行分类储存。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胶囊剂 胶囊容易吸收水分出现膨胀变形、表面失去 光泽,甚至霉变、软化、粘连、破裂;库温 过低或过于干燥,胶囊易破壳、漏油、漏粉; 温度过高,胶囊又易熔化、粘结。 储存时注意密封防潮、防冻、防热。储存温 度应控制在10℃~20℃,相对湿度控制在 35%~75%。密封储存于库内阴凉干燥处。
储存时应保证容器洁净符合卫生标准。密封置 阴凉处储存,防日光直射和库房温湿度过高。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注射剂 注射剂又称针剂。若储存保管不当,极易受光、 热等因素影响,发生变色、沉淀;温度过低又 易“破瓶”或结冰,如清开灵注射液。冻干粉 针又易吸潮、变色或结块, 储存时应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置库房 内阴凉干燥处,以库温10℃~20℃为宜,避光、 防沉淀、防冻结、防吸潮、结块,防高热等。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中成药的储存与养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合理存放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做好库内温、湿度监测、记录工作。
每年对库房内中成药进行1~2次全面质量检查。
平时应定期进行循环质量检查;一般品种每季检查 一次,有效期、易变品种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认真填写库存药品养护记录,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 对中药材进行特定加工炮制的制成品。 其加工过程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
一、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一)验收人员、场所及设备要求 人员 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 具有中药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验收场所 大型企业不少于50m2;中型企业 不少于40m2;小型企业不少于20m2
一、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五)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验收人员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 破损、标识不清或手续不全的中药饮片 有权拒收。
二、中药饮片的储存
(一)切制类饮片 •含淀粉较多的饮片 切片后要及时干燥,防止污 染,宜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防虫蛀、霉变。 •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 宜置通风干燥处。 密封储存。防霉蛀。防堆垛过高。 •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 宜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一)常见中药材质量变异的现象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气味散失 6.风化 7.潮解溶化 8.粘连 9.升华
霉变又称发霉,是指真菌在中 是指仓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 泛油又称“走油”,是指药材 中药材的变色是指因采收加工、 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如 的破坏作用。虫蛀的药材成分 中所含挥发油、油脂和糖类等 黄曲霉素 储存保管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 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 成分,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 风化是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矿 固有色泽发生改变的现象。 潮解溶化是指含可溶性糖或无 气味散失是指一些含有易挥发 效降低,同时被害虫的排泄物 面出现油状物质或返软、发黏、 物类药材,与干燥空气接触, 机盐成分的固体中药,吸收潮 成分的中药,由于储存不当而 或蜕皮污染引起的发酵,从而 颜色加深,发出油败气味的现 逐渐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状 湿空气中的水分,在湿热条件 造成固有气味变淡薄或散失的 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患者用 象。 态的现象。风化既影响中药的 影响下,其表面慢慢溶化或成 现象。 药的安全和疗效。 外观性状又影响其内在质量。 液体状态的现象 粘连是指某些熔点较低的固体 树脂类药材及一些动物胶类受 热或受潮后粘连或结块的现象。
丸剂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糖 浆剂、合剂、胶囊剂 、膏药、注射剂、 栓剂
一、中成药的分类储存
中成药的储存通常采用分类储存,即把储存地 点划分为若干区,每个区又划分为若干货位, 依次编号,设立货位卡,保证卡、货、账相符。 按剂型和药物自身特性要求,根据内服、外用 的原则,尽可能将性质相同的药物储存在一起, 然后根据具体储存条件,选择每一类中成药最 适宜的货位。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储 存 条 件 库房选择:根据性质不同,存放于干燥 通风的库房。 温湿度管理: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 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货垛管理:货垛不宜过高,不宜靠近门 窗,避免日光直射。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储 存 实 例 •枸杞子 •薏苡仁 •五味子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片剂 片剂除含有主药外,还含有淀粉等赋形剂,湿 度大时,易吸潮而出现松片、裂片、变色、霉 变等现象。 储存时宜储于密闭干燥处,遮光、避热、防潮。 库温3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 不宜久贮,严格效期管理,先产先出,避免过 期失效。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散剂 散剂因与空气的接触面比较大,极易吸潮、结 块。尤其是富含淀粉或挥发性成分的散剂,还 易虫蛀、霉变或成分挥发。 储存时注意防潮、防结块、防霉蛀,避免重压、 撞击。对含挥发性药物或吸潮性较强的散剂, 要注意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二)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多呈不同颜色,且色泽鲜艳,有 芳香气味。如储存不当可吸湿返潮,宜采 用阴干或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曝晒。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二)花类药材 储 存 条 件 库房选择:宜采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 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 温湿度管理: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 下,温度不超过25℃ 货垛管理:货垛不宜过高,应适当通 风,避免重压,避免阳光直射,防止 花朵受损,防“冲烧”。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二)花类药材 储 存 实 例 •红花 •金银花 •菊花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 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富含糖分,故易黏 结、泛油、霉变和虫蛀。 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 种子类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易酸败泛油、生虫。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四)全草类药材 储 存 条 件 不宜曝晒或高温 干燥,储存的库 房应干燥通风, 光照勿过强。 储 存 实 例 麻黄 薄荷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五)树脂干膏类药材 储 存 条 件
储存于干燥、阴 凉、避光的库房。 库温30℃以下。
储 存 实 例
阿魏 乳香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六)动物类药材 储 存 条 件
带空调的专库存放, 库房具防潮、通风和 熏仓防虫的条件。库 温一般不超过20℃, 相对湿度70%左右。
储 存 实 例
蜈蚣 蛤蚧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七)特殊中药材 1.细贵中药材 应存放于专用库房和容器内, 注意防变质、防盗以保证安全储存。 2.易燃中药材 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 阴凉、安全的专用库房,并配有专职消防安全员 和消防设施,以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3.毒性、麻醉类中药 根据有关规定,采取专库、 专柜、专账、双人、双锁保管,严格记账、出入 库、复核损耗各项手续。
一、中成药的分类储存
•一般固体中成药 宜储存于密封库房,防止吸潮霉变, 并控制库温25℃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 •注射剂 宜储存于20℃以下的阴凉库,避光、避热、 防冻保存。货件堆垛不宜过高,避免重压。 •其他液体及半固体制剂 宜储存于阴凉干燥库房,避 热、避光、防冻。储存于仓库的低层库房以便于进出库。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储 存 条 件 库房选择:阴凉干燥库房,具备通 风吸湿、熏蒸等设施。 温湿度管理:温度25℃以下 相对湿度35%~75% 货垛管理:货垛应经常检查,防倾 斜倒塌。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储 存 实 例 •党参 •当归 •白芷 •葛根 •三七 •北沙参
二、中药饮片的储存
(二)炮制类饮片
•炒制类饮片 宜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酒、醋炙饮片 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盐炙饮片 故应贮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蜜炙饮片 宜贮于缸、罐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防蛀、防潮。 •蒸煮类饮片 宜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矿物加工类饮片 宜贮缸、罐中,密闭。置阴凉处。防风 化、潮解。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糖浆剂
糖浆剂主要含有中药浓缩提取液和浓蔗糖水溶 液,易被霉菌等污染,出现霉变、分解酸败、 混浊等现象。
储存于库内阴凉干燥处,应避光、防潮、防热。 堆码时注意不要倒置,重压。经常检查封口是 否严密。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煎膏剂 煎膏剂除含有中药浓缩膏外,还加有蜂蜜、蔗 糖等营养性物质,如枇杷膏、益母草膏等。药 液浓度过稀或库温过高、储存时间过长,极易 发霉、发酵、变酸或析出糖的结晶,从而造成 质量不合格。
•胶剂、膏药等中成药 储存时宜将内服、外用及不 同性质的中成药分别储存于阴凉、密封较好的小库房 或容器内,防热、防潮。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丸剂
•蜜丸是较易变异的一种剂型,天气湿热时,易霉变、 虫蛀;储存过久或库房干燥,又易干枯、变硬、失润、 开裂。 •水丸因颗粒比较疏松与空气接触面比较大,极易吸 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霉变、虫蛀或松碎。 •糊丸、浓缩丸、蜡丸除易吸潮霉变外,又有变软, 性脆、易碎等特点。 •储存时应注意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防 蛀,密闭储存,还应防止重压。